每日旅程:失败和拒绝
读经:使徒行传15章35-41节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以赛亚书42章3节)
约翰.马可是个年轻人,曾参加保罗和巴拿巴的第一次旅行布道(使徒行传13章4-5节)。因某种原因,他放弃了那次宣教事工(13节)。也许他想家,也许他受不了宣教的辛苦。保罗因约翰.马可缺乏委身的态度并离开他们而不悦。
在第一次旅行布道三年后,保罗想要重访原来的城市,鼓励那里初信的人(15章35-36节)。巴拿巴想在第二次旅行布道时带马可同去。保罗强烈地反对。他觉得这个年轻人不值得信赖(37-38节)。对保罗而言,宣教很重要,所以保罗不带马可同去是对的。但对巴拿巴来说,人才是重要的,所以巴拿巴想带马可同去也是对的。这样的歧见使得他们无法同工。「于是两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第39节)。
马可曾经失败过,但是巴拿巴认为,应该给马可第二次机会。巴拿巴看到他的年轻表弟虽因失败而被拒绝(歌罗西书4章10节),但他也看到他所拥有的价值和潜力。巴拿巴在马可的失败之外,看见他可以重新被建立,将来能成为有用的工人。
得到第二次机会的马可,果然没让人失望。保罗后来承认(或许带着歉意),马可对他的传道事工有极大的帮助(提摩太书后书4章11节)。这名曾被拒绝的年轻人,后来写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可福音》。
你是否记得,当你失败时,有一个巴拿巴在你旁边,相信你,帮助你重新成为有用的人?现在轮到你了,在你周围,有许多人像马可一样正在渴求第二次的机会。你是否愿意像巴拿巴一样对待他们呢?——沈启智
相关经文:
•以赛亚书35章3-4节
•马太福音11章28-30节
•腓立门书1章11-12节
问题思考:
在你与失败者的交往中,你比较像保罗还是像巴拿巴?在你的生活中,你愿意对哪一个「约翰.马可」讲一些医治和鼓励的话?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