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因爱而生
作者:秦丽,中国
刘有才的父亲给他们兄弟四人分别取名为:刘生才、刘旺才、刘秀才和刘有才。他常常对此感到十分恼火,并埋怨父亲的不用心,竟为他们取了如此俗气的名字。他认为,纵使不识字,大可请一位有文化的人来为他们取个响亮的名字。
然而,一介农民的父亲,对子女的爱虽过于含蓄而深沉,但却是那么的浓烈而细致。看似俗气的名字,其实包含着对孩子的祝福与期望,希望他们毕生才华横溢、用之不竭,不再过农民的生活。但事与愿违,兄弟四人似乎并没有与才华结缘,基本上都继承了父亲的特长——以务农为生。唯有刘有才不甘于现状,总觉得俊朗的自己走在田埂间显得不搭调,认为自己虽然才华不出众,但至少相貌不凡、头脑灵活,不应该过农民的生活。因此,他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只会吃、喝、赌的习惯。
父亲对他感到万分焦急,于是跟刘有才的哥哥们竭尽全力、倾其所有,在他成年之际帮他建立起一番家业,希望能借此磨砺他的责任感。然而,家中的娇妻和家业仍然无法满足刘有才的心。平淡的日子只过了数日,他便变卖家业,带着妻子去另寻更加广阔的天地。
刘有才的父亲为此再度倾其所有地为他预备了远行的资本。当刘有才即将踏上启程的客车时,父亲将一本《圣经》塞进他的怀里,告诉他:“不管未来的日子过的怎么样,一定要把人做好!当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圣经》或许可以帮助到你……”但刘有才却不屑一顾地将《圣经》掖进行李的最底层。
正如他所料,他才华不够出众,头脑却灵活过人,没几年的时间,他就成功地成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水泥经销站。但同时,他也把之前所有的不良嗜好发挥到了极致,对家人只有给予金钱上的满足,自己则在外头尽情地享受着多姿多彩的生活。直到法院的传票送到他手里,告知他,他的儿子以抢劫罪被捕时,他才霍然停止了他“丰富”的生活。
“儿子?”“抢劫?”“被捕?”“破获赃款2000元?”他急切地揉着眼睛,一字一顿反复读着传票上的内容:“刘泽辉,父亲:刘有才,母亲……”
妻子在恸哭,父母在抽泣,亲友在叹息,他却感到复杂的思绪在猛烈地冲击着自己的胸膛,仿佛快要将他炸毁。对于儿子抢劫这件事,刘有才感到难以置信。因为自己对儿子在生活物资上的需求从来都是加倍赋予,不曾有过丝毫的吝啬。恍惚间,他突然忆起儿子出生时,肉嘟嘟的只有几斤,长得比他俊美,性格也斯文。他一度期待儿子长大后能够才华横溢、智慧超群,但……怎么就突然成了罪犯?20年来,他在这个家中从未缺席过,却唯独对儿子的成长历程感到有些模糊。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对于儿子的性情、人品和思想观念一无所知。
纵使儿子已经成年,其行为也造成了社会危害,但身为父亲的刘有才,不能接受儿子即将遭受到的痛苦。因此,他转让了水泥经销站,出售了房子,筹备资金,奔走于法院、检察院和派出所之间,动用一切想到、或想不到的关系,试图替儿子缓解劫难。然而儿子的命运并没有因他的努力而有丝毫改变。10年有期徒刑,成了儿子的判决结果。刘有才陷入了无边的懊恼与沮丧中,他绝望而茫然地目送儿子那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高墙后的身影,眼角不禁奔涌出滴滴的眼泪。他想,对儿子倾其所有却落得如此下场,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挽回失足的独生爱子?
曾经辉煌的过去瞬间消失殆尽,刘有才感到人生似乎了无生趣,一辈子在不知不觉中便会过去。他不禁怀疑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等着死去、为了感受苦痛吗?
当刘有才强压着烦躁整理家中那些看似有用,实质毫无价值的家产时,他突然发现一本父亲在20年前送给他的《圣经》。
他想起当初父亲所说的,当日子过不下去时,《圣经》可以帮助到他。因此他情不自禁地翻开,想看看《圣经》到底可以如何帮助到他,他可以从中找到“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的答案吗?
当一页页的文字、一个个的故事呈现在刘有才眼前时,他才恍然发现,原来这本泛黄的《圣经》里竟然讲述的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也就是天父上帝对我们──祂的孩子的爱。
刘有才泪如泉涌、泣不成声,他这才知道有一位天父上帝是何等地爱我们,竟愿意用自己独生子的生命来拯救得罪祂自己的我们。而人活着本身就是出于上帝的爱。祂渴望我们接受祂的“爱”,在这份“爱”中摆脱罪的束缚,并活出这样的“爱”。他也了解到,原来所谓的爱,并不是只是物质上的供给与满足,更是对一个人灵魂和生命的关心。
此时,刘有才开始感恩,因为他开始看到希望,看到日后自己的孩子还有机会,可以重新做一个正直的、自由的人。更让他感恩的是,如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也有机会,可以在上帝的爱里面悔改、重新在上帝面前做一个自由的人,开始全新的、正直的生命,开始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原来,人活着,是因为我们因爱而生。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