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肖像画

读经:腓立比书2章1-11节 

位于英国伦敦的国家肖像艺术馆,珍藏了几世纪以来的肖像画,包括166帧邱吉尔,94帧莎士比亚以及20帧华盛顿的画像。越是古老的画像,越是容易让人怀疑:这是他们真实的样貌吗?

比如说,那里有8帧苏格兰爱国英雄威廉·华莱士(1270-1305年)的画像,但在没有任何照片可以比对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确定画家们忠实地呈现了华莱士的样貌呢?

对于呈现耶稣的真实样貌或许也类似。可能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其实基督徒会在他人的心中留下耶稣的画像。这并不是用笔刷和油彩勾勒出的图像,而是以言行举止,对人的态度,将耶稣真实的样貌呈现出来。

我们的行为是否描绘出耶稣的心怀呢?这就是使徒保罗所在意的,他写到:“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立比书2章5节)。保罗渴望基督徒能正确 [....]

新加坡总检察长之子黄律胜:从“魔法圈”律师到校园牧师

Paul-Wong-Hotshot-Lawyer-to-Devoted-Campus-Pastor

作者: Janice Tai, 新加坡

翻译:覃函涵, 中国

封面拍摄:Ian Tan, 新加坡

作为新加坡最知名的律师之子,子承父业似乎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剑桥大学法律系毕业之后,黄律胜在伦敦知名的律师事务所Linklaters谋得一份工作。Linklaters是伦敦五大律师事务所之一,与其他四所顶尖律师事务所并称“魔法圈”(Magic Circle)。

作为律师,他的工作是给FTSE公司,也就是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市值最高的前100家公司,撰写法律文书,帮助这些公司售卖股债,筹集资金。

可正值他事业的高峰,30岁的黄律胜却决定放弃这一切,跟从天父上帝的脚步。

律胜的父亲黄鲁胜在新加坡律师界成就斐然,要追随父亲的成就实非易事。黄鲁胜在2016年11月被任命为新加坡总检察长。在此之前,他曾是新加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Allen & Gledhill的主席兼资深合伙人。

律胜在英国的律师事业也是一片光明。在他2年前向公司辞职的时候,他已经领着6位数英镑的年薪。如果他继续干个2-5年,就有晋升为合伙人的希望。

不过,律胜选择了离职并接受了圣经教师和牧师的预备培训。2016年8月底他回到新加坡成为新加坡管理大学基督徒团契小组的校园牧师。

律胜从一家拥有2000多名律师的大型律师事务所转而来到大学的校园事工。这个事工组织目前只有一个全职带薪员工——律胜自己,外加一个实习生。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促使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Paul-Wong-(4)

* 照片拍摄:Ian Tan

低入谷底

你如果问如今33岁的律胜是否曾经想过要做全职事工,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

青少年时期的律胜也叛逆过。在莱佛士初级学院(Raffles Junior College)上学时,他每周都会翘几次课去Lucky广场打台球,或者去市中心看场电影。

当然作为基督徒,该履行的义务他也全都照做。他每周日会去卫理公会教堂礼拜,也在教会的青年小组里弹吉他。到伦敦工作之后,他就到离家和工作地半个小时车程的一个当地教堂聚会。

律胜说“去教会对我来说就是一件每周日早晨要做的事儿,但它跟我的人生决定和世界观没什么关系。如果教会的事情和工作冲突的话,我总是会工作优先的。”

当时他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他每周工作6天。如果哪天他能在半夜12点之前离开办公室回家睡个整觉,那简直就是天降鸿运。有一次,他连续工作了3天,熬了2个整夜都没有回家,就为了赶一个工作。

“我一直觉得,如果上帝把你放在某个大学或者律师事务所里,那么你能做的最荣耀上帝的事情就是成为那里最好的学生或者最好的律师。但后来我认识到,其实并不是这样。”

律胜说,当他不再像一个基督徒那样思考和生活的时候,他的属灵生命跌到了谷底。

觉醒

2011年的一个星期日,律胜觉得去教会太远太麻烦,十分惰怠。当时他已经到办公室了,为去教会得重新打个来回再回来加班,费时费力。他的同事也劝他干脆去一个只有5分钟车程的另一个教会。

于是他就去了。那个教会里的所见所闻深深触动了他。“我过去听过很多很好的讲道,但总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但这里不一样,上帝的话语被大胆地诠释出来,我也看到了许多活出真理的生命,这对我有如当头一棒。圣灵借着上帝的话语在做工,并改变了一切。”律胜说。

之后他开始每周都去这个教会聚会,还参加了一个圣经学习小组。当时他们正在花1年时间学习马可福音。这个经历让律胜感到十分震撼。

律胜说“我当时想,马可福音是新约的四本福音书中最短的一个。我已经读过不下10遍了,为什么还要花1年时间学它?然而后来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我其实根本不懂如何去读圣经。这个经历让我谦卑下来。我小时候的教导让我一直认为,圣经可以当做一本神话故事书来读,我可以随意把文字拆出来,断章取义。然而讽刺的是,作为律师,我知道这是最糟糕的阅读方式。”

一次小组聚会,我们正在读马可福音第8章。耶稣告诉众人,要做祂的门徒必须要舍己,背起各人的十字架。律胜说“就在那时,我意识到我虽然自称基督徒,但我仍然是为自己而活。我开始思考跟随上帝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也认识到我之前根本不了解什么叫‘门徒’”。

在那次觉醒之后,律胜开始花大量的时间来侍奉上帝。他开始在律师事务所一个午餐时间的事工服侍,并带领公司和教会里的人做一对一的圣经学习。为了腾出这些时间,他削减了工作时间,每周至少减少了7个小时。律所按工作时间计费,他这么做自然让公司的收益陡然变少,也直接影响了他在公司的前途。

“我的老板非常理解我,而且我觉得我没必要非要成为最优秀的律师了,我只要做对上帝最忠心的律师就可以了。我要做的仅仅是带着正直的心做好工作,并带领我周围的人认识上帝。”律胜说。

他的巨大改变让他的母亲很担心,以为他加入了邪教,毕竟,母亲希望他更多地打拼事业。

律胜说:“那几年我很可能就离开上帝了,然而祂使我的经历变废为宝。”律胜3年前跟他的妻子Angela结婚,两人育有一个一岁的女儿,名叫Elizabeth。

崭新的生活

妻子的支持对律胜接下来的决定至关重要。

由于律胜花在教导圣经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从2013年开始,他的教会领袖就不断鼓励和催促他考虑全职侍奉上帝。律胜跟教会领袖们一起讨论,跟妻子商量,同时向上帝祷告。

律胜并没有收到来自上帝的超自然“召唤”,诸如做梦或者看见异像之类的。“有的人会有这样的经历,但我不认为我们一定需要一个特殊的召唤才能侍奉上帝。圣经里唯一的召唤就是要我们回应耶稣。既然大家都说我有教导的恩赐,我就应该使用它来侍奉上帝,所以我选择顺服,用自己的恩赐为上帝做工。”律胜说。

另外,他考虑到,继续律师的工作会让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教导。如果他做个牧师,教导和装备大学生和工作人士,他的工作将会影响到更多的人。

因此在2014年,他下决心辞了职,参加了一个为期2年的全职牧师培训课程,之后在2016年去了新加坡管理大学团契。团契里有90个大学生。他们每周二聚会,律胜不光讲道,也培训学生领袖们自己在校园里组织圣经学习小组。“看到学生们对上帝的渴慕,我很高兴。也很开心我能在他们正在形成自我认识和世界观的时候引导和带领他们。”律胜说道。

Paul-Wong-(3)

* 照片拍摄:Ian Tan

他现在仍然每周工作6天,因为他喜欢在周日准备讲道内容。但是现在他所面对的压力性质完全不一样了,变得更加有意义了,以前是为了赶工作的最后期限,现在则是为了周围人的得救,以及为他们的属灵成长担忧。

“全职侍奉上帝最难的不是这个决定本身,而是如何向周围的人解释这个决定,”律胜说。妻子很支持他。出人意料的是他的父亲也支持他,并告诉他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律胜的母亲却是反对得最强烈的一个。母亲与律胜的父亲分开之后独自养育他,并且从小带着他去教会认识基督,还在教会里做带领服事。母亲觉得律胜不应该浪费自己的“好学历”和“光明前途”,应该多工作几年,为自己攒下将来养老的资本。但后来母亲回转过来了,现在也全力支持他的事工。

随之而来的是,律胜必须削减生活花销了。参加培训的那2年他没有任何收入。也就是说,他不能再随意打出租车,也不能随意在外面餐馆吃饭。现在他挣着固定工资,薪水就是所有普通教师薪资的平均数,妻子则在家全职照看他们的女儿。

Paul Wong 2

​* 照片拍摄:黄律胜

然而对律胜来说,最大的牺牲并不是财务上的,而是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男人,要适应自我和社会自豪感的骤减。“不仅是我的事业和薪水待遇不同了,我的社会地位也跟我的同侪们完全不一样了。但我现在所做的事情,拿世上的任何东西我也不换。”律胜说。

他最喜欢的经文是以赛亚书第25章,里面描绘了永恒的未来和将来的希望。这些话语激励他去追求属天的永恒赏赐,而不是地上的财宝。

“这章经文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律胜说,“我们看得见的这个世界有一天会毁灭,唯一能留下来的是上帝的子民。它告诉我我为何而活和应该怎么活着,也提醒我我现在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信心不能停)

灵命日粮:浪涛的主

读经:约伯记38章1-18节 

在11世纪时,克努特大帝可说是当时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在一则现今广为人知的传说中,提到他曾命人在涨潮时,将他的宝座安置在岸边。他对着大海说:“你应该服从我,所以我命令你,不可涨到我的土地上,也不许弄湿你主人的衣裳或是脚踝。”但是海水仍持续上涨,淹过了他的脚掌。

这个故事往往只让人注意到克努特的骄傲,其实这是一则关于谦卑的故事。因为接着克努特说:“世人当知道,王的权力都是虚渺的。天,地与海都只臣服于上帝。”克努特的故事提到一个重点:唯有上帝才是统管万有的全能主宰。

约伯也同样发现上帝的伟大,祂立定大地的根基(约伯记38章4-7节),命令清晨开始与夜晚结束(12-13节),储存雪库和雹仓,指挥星辰各在其位(22,31-33节)。我们与上帝相比,实在是渺小无比。浪 [....]

每日旅程:“我爱你”这三个字

20160902-770-425

作者:Tim Gustafson
翻译:陈琳

读经: 诗篇105篇1-5节  

你们要记念祂奇妙的作为和祂的奇事,并祂口中的判语(诗篇105篇5节)。

“我爸爸从未告诉过我他爱我”她这样说。她的话里没有任何怨恨,只是在简要地陈述一个事实。她知道是父亲窘困的出身造成了他不善言语的生活习惯,但是她明白父亲对她的关爱是深沉的。

但是她的父亲仍然说不出“我爱你”这几个字。我开始思想上帝是怎样给了我一个常常对我表达爱的养父。然后我又想到上帝祂自己是怎样向我表明祂爱我的。

然而在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这样一个问题: 我曾经告诉过上帝我爱祂吗? 我在唱赞美诗的时候当然说过这几个字,可是我走心了吗?我什么时候告诉过天父我真真实实地爱祂?

有趣的是,我无法找到一处圣经的经文是要我告诉上帝我爱祂的。我却找到了许多要我们赞美、顺服上帝的经文。以色列的诗人们不断地提醒人们要为上帝所做的一切赞美祂。以诗篇105篇为例:“你们要称谢耶和华,求告祂的名,在万民中传扬祂的作为!要向祂唱诗歌颂,谈论祂一切奇妙的作为!”(诗篇105篇1-2节)。

圣经的确告诉我们“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申命记6章5节)。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圣经没有特别要求我们要告诉上帝我们爱祂呢?也许是因为上帝清楚说空话对我们来讲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我们都知道俗套或轻率地使用“我爱你”这几个字会造成多少痛苦。这些字眼是宝贵且带有能力的。我们应该谨慎地来用。

上帝希望我们活出充满感恩、奉献、顺服和赞美的生活并以此来回应对祂的爱。如此行,我们就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对慈爱的天父说“我爱你”,而整个世界将成为我们的见证者。

下一步: 阅读约翰一书4章7-12节, 并考虑什么才是真正地爱上帝,以及怎样才是真正地关心他人的需要。

思考: 回想那些你告诉别人你爱他们的时刻。它们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你是怎样向上帝表明你爱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