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能改变世界吗?(有声中文)
作者:Tay Boon Jin,新加坡
翻译:雨后晴思, 中国
语音播读:美君 , 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50句鼓励人改变世界的名言”
“153句关于改变世界的金句”
“一个人的力量”
如今,像这样鼓励人们改变世界的网站不胜枚举。最常被引用的一句名言出自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 他说,“一个人就可以改变世界,每个人都应当去尝试。”
尽管大多数时候这些引言没有给出上下文,但不难理解它们在说什么。 贫穷、战争、犯罪、歧视和肆意破坏环境,这些还只是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看到的长期问题中的一些。
人们迫切地想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似乎太过庞大和复杂,而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源也过于巨大。因此,“我能改变世界吗?”这句话成了空谈,无法实现。
当然,我们都读到过一些个体是如何给世界带来巨大影响的。然而我们可能很难相信,我们自己也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
问题的根源
如果从上帝为我们描绘的宏观蓝图来看,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面对所有问题的根源就是罪。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人能够真正而永久地改变这个世界。堕落的世界让人们的努力徒劳无功;罪一直在持续影响着我们。事实上,我们每个罪人都或多或少地要对现今的问题负责。
而上帝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主耶稣基督。上帝爱世人,祂差遣独生爱子以羞辱的方式来到世界,为我们受罚(约翰福音3章16节)。如果上帝有解决方法,那么我们唯一能够真正做出的改变,就是用所传的道和生命的见证,把人带到耶稣面前。
当上帝重塑我们并把我们带回到祂的面前时,我们对世上生活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一个人可能依然贫穷,但他不会再以所拥有的财富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了。一个人可能居住在战乱地区,但他相信上帝会保守他内心有平安。
话虽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面对的社会问题不是真实存在并在各个层面影响着我们的。也不是说基督徒要拒绝所有形式的社会公益和人道主义工作。只是说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做事的动机。
正如耶稣在马太福音25章31-40节教导的:“当人子在祂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要聚集在祂面前。祂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教导祂的门徒们应当以非常实际和具体的帮助,来回应这个世界的需要。然而耶稣这么说并非是出于期望门徒能改变世界。相反的,他让我们去服侍别人(即便是最不起眼的人),是希望我们通过服侍他人来服侍耶稣祂自己。 耶稣的教导应当成为我们行善的动机。我们应当活出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生命,这样世界也会被耶稣吸引。
当我们回顾那些信心伟人的生命时,我们看到无数上帝的仆人离开家园去国外传播福音。他们这么做并非是觉得自己能改变世界,乃是因着上帝的呼召。有些人至死都未见到福音的果效;有些人甚至为传福音而舍命。
最近,上帝给我机会去另一个国家帮助那里的一个贫困社区。从第一次接触他们,我就开始思考该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一堆想法涌入我的脑海:减轻贫困,让孩子们都可以去上学并完成学业,引导青少年找到清晰而美好的人生目标,甚至为成年人提供就业机会。这些都是很好的目标,但我很快意识到它们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为自己并不能提供他们所需的帮助而失望。
然而这时我想起了耶稣的话:即使是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的一点点努力也绝不是没有意义的。于是我开始考虑如何帮助到每个个体: 我为穿着拖鞋上学的孩子们提供鞋袜,为早上太饿而辍学的孩子提供早餐,为失业的父母提供工厂空缺职位的信息。
当他们为我在这些问题上消除了他们的忧虑、满足了他们的需要而感谢我时,我就借此机会向他们传讲上帝才是那个供应者。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会和我一起感谢上帝。
因此,让我们继续努力为别人提供实质与精神方面的帮助吧。让我们真心地相信上帝会做成使百姓成圣的伟大工作,并使他们的生命更加荣耀祂。最后,也让我们被这个真理激励:当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上帝会恢复世界的完美!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起来庆贺)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