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能既跟随耶稣又同时把父母给爱了吗?(有声中文)
作者:Chen Pei Fen,新加坡
翻译:Cindy Wang, 澳大利亚
语音播读:Zel,新加坡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你看看你做基督徒给家里带来了多大的冲击。你连祖上的传统都不要了!家里人心聚不到一起,你父亲觉得自己好失败。”
母亲很生气,试图说服我放弃我的新信仰。从她的话里看得出来她很难过。父亲虽沉默不语,心碎也写在了脸上。好几天他都睡不好觉,因为他的女儿背叛了家族传统,去追随“外国”的上帝了。
那一年我15岁,刚刚接受耶稣做我生命的救主。决志时,我心中充满喜乐,知道这意义非凡。然而此刻,我却面对一场大风暴。父母的伤心失望也让我很心痛。
母亲的百般劝说让我觉得自己非得在耶稣和父母之间做出选择不可。如果我想听从父母,不让他们伤心的话,就意味着我要放弃自己的新信仰。但是我就不能既跟随耶稣又同时爱父母吗?
相信应许
我出生在一个传统的新加坡华人家庭,父母都是客家人。和许多华人一样,我们从小就祭拜各种神明,烧香祭祖,供奉死后的祖先。
在这种传统中长大的人如果做了基督徒,不仅会被看作是抛弃传统信仰,更会被认为是背叛家门,给家族抹黑,因为他追随的是外国宗教,效忠的是外国的神。
但当我决心跟随耶稣的那一刻,这些好像都不重要。当时我关心的只是相信耶稣是否是件正确的事情。我心中一直有很多疑问:“我是谁?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世界如此混乱,有解决的办法吗?我死后会怎样?”而基督教似乎给出了全部的答案。
这一切都是从我的一个基督徒朋友Veronica向我传福音开始的。她和我分享她在圣经中所学到的东西,也邀请我参加布道活动,并给我看一些经文,像是约翰福音3章16节:“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尽管我对人生充满疑问,但我那时的生活其实还算不错。我的家人很爱我,朋友们也都很喜欢我,我成绩优异,体育也很棒。我并不觉得我需要上帝。尽管基督教解答了我对于人生的困惑, 但我并不觉得自己需要委身于耶稣。
然而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内心觉得无比空虚。于是我开始祷告,我说“上帝啊,如果你是真的,可以向我显现吗?”
不久后的一个周六下午,我正准备去买冰淇淋,一个陌生人拦住我问是否可以跟我分享福音。出于礼貌,我同意了。那会儿,我已经听福音听了无数遍,都能背诵出一些经文了,然而那一天不一样,当她与我分享约翰福音3章16节时,我的心像被击中了一般。
我相信那一刻,圣灵触摸了我。约翰福音3章16节的真理从我的头脑进入到我心里。突然间,我明白了这节经文的含义。我的眼睛仿佛被打开,看到上帝“如此爱”的“世人”也包括“我自己”。我感受到罪的沉重、我的不堪以及我多么地需要耶稣。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会为我上十字架,并且为上帝这么爱我感到感恩。
真理光照我的那一刻,我开始大哭,完全停不下来。我第一次明白自己是个罪人,并且感激上帝原谅了我。那一天,我认了我的罪并接受耶稣为我个人的救主。
然而喜乐很快被恐惧淹没,当我想到自己的决定意味着什么时,我立刻意识到父母会如何想以及他们会怎么反应。“我这是做了什么?他们要是发现了,会说什么呢?”
不过这位女士安慰我说,成为家中第一个基督徒在属灵里意义重大。她提醒我保罗和西拉因着一个神迹逃脱了监狱并向狱卒传讲福音的事情(使徒行传16章30-31节)。当狱卒询问“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当然,保罗和西拉并不是在讲单单狱卒自己相信了上帝,他一家人就都得救了。救恩来自每个人各自对上帝的回应,不能转移也无法传给下一代。但是家庭中如果有一个成员决志信主了,福音在这个家庭就有了立足点,这就为其他家庭成员听到和见证福音打开了一扇门。
这些经文给了我希望:有一天,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会认识上帝。我要抓住这个成为我们家族福音信使和为福音做见证的机会。
不过首先,我必须面对他们的拦阻。
直面挑战
起初的几个月,我对新信仰只字未提。我不敢说,因为我知道告诉父母的后果。我也不敢去教会,但通过祷告、读经、在放学后与基督徒朋友聚会查经,我在灵里愈加坚强。每天早晨,我也会祷告和读经,但之后便会将圣经藏起来以防被发现。然而,好景并不长。
一天,我忘记收起桌上的圣经,结果被父亲看到了。我的父亲是个传统的华人家长,因此他并没有直接质问我,而是让母亲问个究竟。不久,她找到我,直截了当地问:“为什么你桌子上会有一本圣经?”
除了承认我是基督徒,我别无选择。母亲无言以对,只是失望地摇着头。接下来的几天,似乎风平浪静。父母什么都没说,但我可以感觉到空气中的紧张气氛。我知道这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
几天后,父亲递给我一封他的亲笔信,什么都没说就去上班了。信里写到他对我成为基督徒的决定感到又失望又难过。他谈到自己没能守住这个家很失败,以及我的行为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他指出“一个家庭怎能拜两个神呢?”
父母相信对家族神明的忠诚能带给我们平安、和睦和保障——这些是父母最希望我们能拥有的。但现在,我离经叛道地跟随耶稣会震怒那些神明,并危及整个家庭。
那天下午,母亲和我坐下来,谈起这封信里的内容。这一次,她明显很不高兴,她告诉我:“你爸这几天都没睡好”,随后她提高音调,“他心烦意乱,觉得自己很失败,你看看你做的好事!你真是不孝啊,我们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就这么报答我们吗?”
我没有反驳她也没有为自己辩护,只是默默地听着。也许母亲开始的时候还期盼我能改变想法,但我的缄默让她彻底失望。我回到房间,思考着妈妈说的话,并寻求上帝的帮助。
“天父”,我心情沉重地向祂呼求,“我好伤心,我伤害了我的家人,求你坚固我的信心,我知道你是真神,求你给我力量支撑下去。我该怎么做啊?”
我左右为难,感觉被迫在上帝和父母之间做出选择,而两者对我都十分重要。父母让我离开这个“外国”神,而我知道我不能这么做。但与此同时,我不希望父母觉得我背叛了他们。
耶稣在路加福音14章26节中谈过这个问题,“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做我的门徒。”
耶稣并不是让我们去恨家人。祂是让我们衡量做门徒的代价,并思考自己是否准备好跟随祂。耶稣真正要问的是:你跟随我的决心有多大?你愿意将我置于你的家人之上吗?你愿意为我放弃你珍爱的一切,甚至舍命吗?
面对这个挑战,我扪心自问,我下定决心跟随耶稣了吗?我愿意为了祂而面对父母的不满吗?我应该如何协调和“平衡”对耶稣和对父母的爱呢?
信靠中得安慰
我希望能得到从主而来的清晰指示,好去回答我的父母。然而祂给我的指示就这一句:“做祂的见证”。
这个回答给了我无比的安慰。似乎上帝肯定了我跟随祂的决定,而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将我的领受和家人分享。我面对的并非是在家人和耶稣之间做选择,而是和家人分享耶稣的爱。
路加福音6章39节强调,只有我们先认识和理解真理,然后才能和他人分享。耶稣说:“瞎子岂能领瞎子?两个人不是都要掉在坑里吗?”除非我们能肯定自己走的路是正确的,否则我们是不能带领他人走向正道的。
这节经文给了我莫大的鼓励。现在我已经发现了真理——耶稣是唯一的救主,我可以带领全家人走进这段信主的奇妙旅程了。而带领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爱和尊重他们。我要透过我的言行,让他们看到耶稣是世界的救主。
此文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