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慢动怒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将怒气交给上帝

作者:圣夏     有声播读:以晨

 

“咣……”这是我小的时候在家经常制造的声音。如果我考试成绩不好,或者与朋友发生矛盾,父母没有满足我要求的时候,我通常在家会做一件事情,就是回自己房间的时候,故意很大声地关门,来表达我现在心情不好,提醒所有人拉“警报”。

所以爸妈总认为我是脾气不好,是容易生气的性格。渐渐地,我也就接受了我的脾气不好,从未想过我为什么很容易生气,很容易情绪激动。久而久之不论是我伤心、委屈,只要我有负面情绪,我统统当成生气来处理。

后来我知道“摔门”其实对我来说,意味着拒绝沟通。如果对方不符合我的心意或者想法,我就觉得十分烦躁,很容易激动。很多时候,朋友们形容我是一个“不定时炸弹”不知道我会什么时候爆炸,身边的朋友们对我是又爱又怕。

后来出国留学,有机会去教会,认识上帝。当然在与教会的弟兄姐妹相处的过程中,必然少不了一些“战争”。牧者总是耐心帮助我们,并用箴言27章17节:“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来鼓励我们,让我们勇于面对矛盾和冲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接纳彼此的不同。

我所在的教会有一个很单纯可爱,招人喜欢的姊妹。有一段时间,我们一起在一个餐厅做兼职,有的时候餐厅很忙,我心里时常着急,总是会大声地对她说话,有的时候大声说话会变成责怪和批评。

我时常看着这个姊妹被我“折磨”得又自责又委屈,有一次我看到她自责落泪的时候,我心里突然想到,她到底是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吗?我何至于如此生气,如此大声责怪她?是因为她给客人送水送晚了?是因为她没有给客人菜单?想到这些,我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行为很可笑,也感到苦恼。

我找到牧者和她说明情况,并表示我时常感到自己情绪失控,因为控制不了情绪让身边人受伤,心里又很自责。想到以弗所书4章26节:“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就更加内疚。

牧者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当我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知道可以先向上帝祷告,求上帝帮助自己分辨什么是可以生气的事情,什么是不用生气的事情。然后求上帝帮助自己改变自己的眼光,可以练习用不生气的语气,开放自己的心,尝试与对方在平等的关系上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牧者的帮助下,我意识到不是这个姊妹做得不好,而是因为她没有按照我的速度,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去做的时候,我心里就产生了对她的不满,所以才会在工作的时候大声斥责她。

我很感谢上帝赐我同行的姊妹,上帝藉着我们之间的相处,让我看到我里面的问题。当我与这位姊妹相处的时候,让我更加认识我自己,也知道自己要改变。

理论上,我知道我要忍住自己的“怒气”,不要轻易发怒。但是现实是,我还是会生气发怒。只是每当我又向人发怒气的时候,我就会向上帝祷告,向祂说我的委屈,向祂认罪。我又伤害了人,求祂赦免我、帮助我。

我还会和那个人道歉,表示我没有控制好我的情绪,伤害了她,求她原谅我。这使我与上帝的关系变得亲密,不断地失败和重复,也让我知道靠我自己的能力我没有办法摆脱情绪的控制,唯有依靠上帝的能力才可以。

在慢慢动怒的过程中,学会将怒气交给上帝,向祂诉说自己的怒气和感受,求祂安慰自己,并且求上帝帮助自己明白发怒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上帝让我知道我的里面时常有委屈和自责,我也被上帝治愈、安慰以及重新得力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分享此条目!

0 回复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