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方法,让教会更合一

 

作者:Kelly Purcell

翻译 :Anna

朗读:Joya

 

 

新西兰蒂卡波湖畔矗立着一座风景如画石质结构的教堂,它经常被用做新西兰明信片上的图片。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好牧人教堂是用灰浆由岩石块堆砌,就地取用当地未经加工的、不平整的石头组件而成,极其漂亮。

每当想到合一,这座教堂的画面便浮现在我脑海。在彼得写给信徒的第一封书信中,他说:“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彼得前书2章5节)

我们总以为合一就是“一模一样”—有一样的想法、观点和信念,但这其实是趋同而不是合一。

但是正因为我们都是努力为主而活的未经加工的“活石”,才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和冲突。以弗所书4章3节描述合一是圣灵所赐的,这提醒我们合一不是人可以努力达成的,也不是仅仅寻求达到一致。

耶稣也为此而祷告,更显出合一的重要。在约翰福音17章21-23节,祂反复地祷告祂的门徒能合一以彰显上帝的荣耀,叫世人可以相信耶稣是救主。这意味着为了让人们相信上帝、并知道上帝爱他们,我们合一的见证至关重要。当我们合一,大家就能看到耶稣的荣耀。

哥林多前书12章12-27节把我们描述为耶稣身体上的肢体。我们本就应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一个身体里彰显对彼此的爱和关心,这样众人就因此而认识上帝(约翰福音13章35节)。合一是透过爱来彰显的,引领人们看到上帝的作为。

下面这些方法能帮助我们努力达到合一,使我们在重要的事工和自己的生命中能与上帝同工。

 

1. 成为一个善于聆听的人。(雅各书1章19节)

我很爱说话,天生乐天派(做过个性测试的!),所以当别人对我说话,我会不自觉地去想下面该如何应对而不是仔细聆听。身为一名老师和沟通协调者,我爱说话的问题更凸显了出来。

当我慢慢长大,我意识到开口回应之前主动聆听是多么重要(通过犯错总结出来的)。

雅各告诉我们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雅各书1章19节),所罗门写的箴言书中提到话多和未听完就回答是愚昧的(箴言书18章2节,13节)。

我们自以为已经听懂了对方的话,已经了解了对方的意图,却不去通过认真聆听、提问题以更好的理解对方,这时冒犯、苦读和未能解决的冲突就会悄悄出现。这就会带来争吵,很难实现合一。

为了避免误解,我们需要认真地聆听,不仅听对方所说的话,还要揣测其话语背后的情绪。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属于同一个身体,值得珍视彼此。我们想要努力学习如何照顾到彼此的需要。

 

 

2. 不要在小事上纠结

合一并非是让我们在所有事情上意见一致。

而是选择去达成一致,为了重要的目标而共同努力。比如,一个足球队会为了赢得比赛齐心协力。队员间却不会争论选用什么样式的队服,或者纠结于每个队员上场时间有多长,作为一个团体能赢得比赛才是关键!

在我刚开始参加教会聚会时,教会的有一些做法是我不能理解也不认同的。完成初信课程后每个人都立马受洗了。我却拒绝这样做,因为我不想让受洗成为一个项目里规定的程式;我想亲自从上帝那里得到感动。然而令我伤心的是,一些带领者不喜欢我的选择,催促我和其他人一起受洗。

还有一次类似的情况,我被教导要领受圣灵的洗,而且是以会说方言为标志的。当我没有立马说方言,我被告知要继续练习直到能说出来。

感恩的是,当我信心渐长,越来越成熟,我就能够与带领者交流在这些问题上的异议,展开友好的讨论。虽然我仍旧对事工的一些细节持不同意见,但是我却感恩于圣灵所结的果子——我们被给予机会来遇见耶稣,被圣灵引导,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被完全改变。

教会的事工项目会不断改进,但真正重要的也是我们可以达成一致的——是看到人们在耶稣里得自由。

 

 

3. 操练马太福音18章的原则

(马太福音18章16-17节)
不在小事上纠结并不等于在大事上糊涂。我们需要辨别究竟这是个人喜好和观点上的不同,还是需要去对付的罪恶行为。

可以自问一下:“这只是触及到了我的个人偏好还是影响到了我们信仰的本质和我们相处的模式?

如果仔细看马太福音18章的这几节经文,我们就能找到解决冲突的详细步骤:

直接找到得罪你或跟你有不同意见的那个人。要么那个人接受了你的意见,要么你会发现自己一开始的观点是错误的。

我发现用以下的方式来开启谈话比较有效:“虽然我们下面的交谈会比较尴尬,但正因为我重视我们之间的关系和你在我心中的位置,我们还是要好好谈谈。”这样我就表达出了想要努力达成和解的强烈愿望。

有一次,为了使服侍进展得更顺利,我给和我一同服侍的一位女士提出一些建议,她听后非常生气,向我大吼。我决定还是要找她谈谈,否则我们无法继续有效同工。虽然我很紧张,不想矛盾升级,但我还是联系了她。

事情进展并不顺利,她很抵触,让我感觉备受轻视。所以,我向一位熟悉我们的牧者求助。这就进入了解决矛盾的第二个环节。

如果矛盾没能够私下解决,就得找个更成熟的中间人来调解,给出建议。

我们坐下来,开始前牧者先为后面的谈话祷告。之后我们两个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因为我们都不在气头上了,她能冷静地解释说当大家一股脑地丢给她很多建议时,会让她感觉压力很大。

她向我道歉,我们商量好如果我需要和她讨论事情,要么我可以提前和她预约单独的时间聊,要么当场只给出一两个建议。现在我俩成了好朋友,都能理解彼此的举动背后的原因。

为了合一,我们要成为“促成和睦的人”而不只是不惜一切避免冲突只为了“保持和睦”的人。

 

 

4. 自省(箴言27章17节)

上帝经常使用周围的人来塑造我们更像耶稣。别人如何回应我们、惹怒我们、取悦我们能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真实一面,以及在哪些方面我们需要成长。

我意识到当我祈求能有智慧和耐心时,上帝就会用周围的人来操练我。上帝不会从天降下一盒灵丹妙药来让我变得有耐心和智慧。而是把我放在一个有挑战的环境,使我不得不依靠祂,并操练祂在基督里赐给我们的各样属灵的福气。(以弗所书1章3节)

作为一名教师,我会遇到让我抓狂的或者需要我付出很大心血的学生。然而上帝允许这些人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是为了增强我爱的能力,让我更迫切地祷告,反思自己的态度和心里隐藏的各样问题。

每次我感到气恼时,我都能感受到圣灵像在拿着一面镜子,照出我的样子,我对自己的严苛和挑剔使我也以相同的标准来对待别人。

 

 

5. 祷告

我经常跪在上帝面前,把那些难相处或伤害过我的人放在祷告中。然后我提醒自己,上帝也爱着他们,我也要为他们祝福。这样做能让圣灵改变我的视角,当我将来与他们相处的时候能够凭着爱心行事。

我们都会求上帝改变我们生命中的某些人,但大多数时候上帝并不会那么做。而是改变我们看问题的视角,因为我们看到的实在是又有限又不准确。

寻求以上帝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很重要,因为祂看到了整全的图景——不幸、恐惧、伤害、不安全感和痛苦使别人和我们自己用负面的行为来掩饰内心或矫枉过正。

这并不是为所犯的罪开脱,当我们让上帝向我们显明祂所看到的时,祂可能会让我们看到别人内心的伤痛,使我们可以在对方的心灵医治之旅上帮助他们。

教会的信徒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语言、成长背景、个性、年龄和能力,怎么能让这些弟兄姊妹和睦同居呢?

没有把我们联合在一起的耶稣和圣灵,合一是不可能的。我们是石头,祂是粘合我们的灰浆。

为着合一和和睦而努力会有挑战,但是结果却会像那座古老的石质结构的教堂一样——历经岁月流转仍然屹立不倒,有永不褪色的美。这样的房子只有上帝才能塑造出来。

耶稣再来就是要寻找这样的教会。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分享此条目!

0 回复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