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灵修1 | 两种生命

 

经文:诗篇第1篇

1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

2 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

3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

4 恶人并不是这样,乃像糠秕,被风吹散。

5 因此当审判的时候,恶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义人的会中也是如此。

6 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

 

两种生命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如果现在不幸福,那就祝愿将来会幸福;如果现在很幸福,就希望这份幸福能持续到永远。有的人觉得幸福是拥有财富、权势、资源,让自己的生活一无所缺;有的人渴望在这世上得到一份真挚的感情,心有归属;有些人则透过热于助人,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得到幸福。不管是哪一种,其实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都基于一个出发点:自己的心愿和渴望都能被满足。但真是如此吗?只要我的心愿和渴望都被满足了,我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了吗?

诗篇第一篇给我们展示了真正“有福”的人是怎样的。首先,这个有福的人是一个正直的人。他“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从“从”,“站”到“坐”,这三个动作描绘出一个越来越投入和委身的过程。同时也让我们看见,面对不合上帝心意的行为,我们往往最开始是“跟从”、“顺从”恶人提供的计谋和计策。也许一开始就是隐瞒真相、再撒个小谎,这些计谋一般可以给大家免去很多麻烦,乍看还能给所有人带来好处。看起来只有利而无害,唯一一点就是这计谋是不正确、不正直的。

再来就关乎决定、选择和立场。如果从一开始“跟从”了恶人的计谋,抱着“虽然这个行为不对,但有利可图”的想法默认、同意了那些计谋,那么后面就会渐渐地站在恶人的道路,做出和罪人一样的选择、决定,并且为此捍卫立场。只要不承认这是错的,总有可以解释、可以辩驳的说辞。

如果继续往这条道路上走,这个人就会越发认同那些错误和有罪的行为。他们会投入在其中,甚至致力这么做,将自己交托在错误、虚妄的期盼中,在罪中越陷越深。“坐”表明一种安稳和投入,同时也是一种等待和交托的姿势,他们会以为自己所交托的,所相信的才是正确的,是适用于这个世上的法则,他们所持守的才是“真理”。由此,他们再也听不进去真正的真理,甚至带着亵慢的态度去面对真理。

义人却不是这样。他的行为正直,这是因为他“昼夜思想耶和华的律法”。比起满足自己心所愿和渴望的,他更希望自己能讨上帝的喜悦,遵守上帝的旨意。当他的心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竭力追求荣耀上帝时,他的生命就像一棵饱含生命力、结果子的树。同时,他是被上帝所“知道”的,上帝眷顾他、供应他,就像园子的主人呵护、照顾这棵树,供应他一切所需。而上帝的眷顾和保守,也使他心所愿的得满足。

然而恶人的结局却是悲惨的。他们一开始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有利可图,看重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公义的原则。毕竟公义和正直是难守的,眼前的好处是可以即时得到的。但最终,他们等不来自己所期望的,反而在审判之日无所遁形。上帝不眷顾、不呵护他们,因为他们自己离弃了正道,于是就如糠秕,随风飘散,在永恒中消亡,无人纪念。

其实这两种人都想要成为有福气、幸福的人。罪人只在乎自己的欲望被即时满足,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和罪中的小乐,得了甜头就以为这条路的终点也必定是美好的。他们放弃了正直的路,因为正直的路是艰难的。然而义人却留心留意上帝的律法,因为律法指出那条真正永恒的道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正是那位义人,祂专心寻求上帝的心意,并且遵守,而祂也被父上帝所眷顾、呵护,结出累累的果实。最终显明只有遵行上帝旨意的义人,被上帝所认识的,才是真正有福的人,并且这份福气是存到永远的!

让我们一起祷告:

慈爱的天父,谢谢祢让我从诗篇第一篇中看到两种生命。义人是遵守和寻求祢的,恶人是偏离祢的律法的。求祢保守我的思想和行为,使我常常思想祢的律法,也谨慎自己不要犯罪作恶。谢谢祢让我看见耶稣基督就是那位完全的义人,我倚靠祂,也能成为真正有福的人。以上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思考问题:

  1. 你认为怎样才是一个有福的人?
  2. 我们该如何避免一步步走向恶人的结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分享此条目!

0 回复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