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烦恼:我只是我丈夫的附属品吗?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小七
我又开始感到浮躁和厌烦了。教会安排的一项活动,竟然把我给漏了;反而是另一项我不太想去的活动,没有问过我就直接给我安排了,只因我的丈夫在其中服事。我内心感到厌烦,思绪乱窜乱跳:难道在大家眼里我只是我丈夫的附属吗?难道没有我丈夫,我也没有价值了吗?
带着心里的这些怨气,我和关系很亲近的姐妹和信任的教会长辈分享我的心情。他们都告诉我这是新婚后需要适应的身份转变之一——我和我的丈夫在别人眼里就如同一人。上过婚前辅导的我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过去的我似乎也没有那么强烈地感到这有多么难以适应。但一直坚守内心“自由”和“独立自我”的我,却隐隐感觉到我里面存在张力:一股力量要把我从我丈夫的身边抽离,极力想要摆脱“附属感”;另一股力量则把我往我丈夫的方向推,似乎要把我挤压变形。
我向一位信任的长辈倾诉,告诉她我害怕“自己”就这样消失了,大家以后只记住我是他的妻子,而不是我这个人。但我内心渴望让人记住我自己,而不是某人的附属。我的害怕暴露出更深层渴求,我很害怕我的价值感被磨灭,因此我总在讨好别人,试图让人透过我的讨好和行为记住我,肯定我的价值。因此一旦我感觉有人在忽略我、无视我,我就会难过和不满,即使对方其实完全不是那个意思。
在和那位信任的长辈交流后,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这让我释然了。同时这也给了我一些启发和感悟。在逐渐适应妻子这个身份的过程中,这是难免会发生的情况。我们能做的是给这件事一个合乎圣经的回应,而不是一个出于自己血气和私欲的反应。我发现以下几点有助于我在这件事上释然并且再次找回喜乐:
确立在基督里的价值
当我和那位长辈说我害怕我就这样“消失”,那位长辈告诉我:“消失也没关系啊,上帝喜悦就行。”是啊,我是上帝的儿女,基督已经拯救了我,即使全世界都忘记我,即使我消失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在人群中闪耀,好让人记住我,我能“名垂青史”,而是为了让上帝得到荣耀,为了使上帝喜悦。我在基督里的价值永远不会消失,因为我是用基督的宝血赎买的。这给了我极大的安慰!这个身份先于我作为妻子的身份,先于我所有的身份。我是个习惯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想的人,而即使有一天我失去了我所有的身份(包括妻子的身份),我也仍然能确定永远有在基督里的价值。
与伴侣坦白和沟通
在和长辈沟通之前,我的丈夫就已经知道了我对上述两件事的态度。因为我是在他面前直接表露被遗忘和被略过的不满的。但是作为男人,他只知道我因为那两件事不高兴,他不知道我内心深处的渴求和问题。因此我也向他坦白,告诉他我的感受,并且也告诉他我渴望和别人建立个人关系,也觉得有必要去建立这样的关系,好消除我身上的“附属感”。
我的丈夫也和我分享他自己的经历,我才知道原来当别人看见他时,也总会问他关于我的事,而这其实令他感到欣喜。从他身上,我看见他如何珍惜我,也因为有我在他身边而快乐,这也给我安慰。因为除了基督的爱,我还有从他来的专属于我的爱。那种不舒服的“附属感”其实是我强加给自己的标签,他其实一直都非常尊重我,也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护我的独立的人格(真是辛苦他了)。原来他从来都没有把我当作是他的“附属品”,而是把我看为是能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同时也是需要好好疼惜的肋骨。
与他人建立个人关系
令我感到厌倦反感的那天正好是教会的祷告会。在祷告会中我被提醒要去为别人祷告。上帝调整我的眼光,把我的眼光从“自己”转向“他人”。原来我的不满终究来源于我过于在乎“自我”。别人因为不认识我、不了解我而记不住我,这是正常的,因为我平时也没有去主动关心他们啊!我应该主动去和别人建立关系,有时候甚至是要建立个人的关系,就是我(而不是某人的妻子)与那个人的关系。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了解对方,对方也能认识我。而在这过程中,我也活出了基督给我的首要使命——爱上帝和爱人如己。当我活出了我的第一使命,我也就活出了我作为妻子的身份——成为我丈夫荣耀的帮助者。
我感谢上帝藉着那两件小事暴露出我的问题,也让我看见婚姻就是两个罪人不断成圣的呼召和平台。而我在这条路上并不孤单,我的丈夫尊重我,教会里也有长辈和姐妹们的支持劝勉,最重要的是圣灵在其中掌权,叫我们常在基督里面,享受与天父美好的相交!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