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和坦诚的区别在哪里?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

翻译:秋雨

有声播读:Joya

 

 

午夜的某个时刻我家停电了,风扇的叶片慢慢停了下来,我和丈夫在闷热的蚊帐里备受煎熬 ,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清晨,我点着蜡烛在煤气灶上做了煎饼和鸡蛋。到了上午 9 点,由于停电,山下的水泵无法工作,厨房的水龙头也停水了。

至今我们在乌干达已经住了三年,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知道有时会停上好几天的电,这个时候我会对于开关冰箱门变得异常的偏执: “千万不要打开冰箱门!

更糟糕的是,孩子们昨晚忘了把那台在家上课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充上电,因此他们只能使用我的笔记本电脑,这就意味着我自己的工作将无法完成。在手机电池耗尽之前,我急忙打了几个电话。电力公司没有人接听。

然而到了中午,浴室的灯突然亮了。不用等到下午6:30 之前(通常恢复供电的时间)就来电了吗?

来电首先让我感到很高兴,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负罪感。我踯躅地走到正欢呼雀跃的孩子们面前,向他们坦白了我的坏情绪,我相信我的情绪已经影响到了他们。

我希望有电能够完成我需要完成的事情,难道不可以吗?当然可以。

沙漠中的母亲想要为孩子找水是理所应当的(夏甲就是如此),连续饿了几天想要吃东西也无可厚非(耶稣亦是如此)。甚至好奇上帝将如何成就某些事也没什么不对。(马利亚、大卫和其他很多人都是如此)。

我可以坦白说出心里的话?如果我能以恩典之心行事为人的话,当然可以。(根据以弗所书 4章29 节的原则。通常就无需 “发泄”了)。

并不只是在发展中国家生活时会让我心生抱怨。在发达国家生活时,也会发生类似情况:隐形眼镜坏了、家用电器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突然不好使了、还有团契小组里的一些人。

有自己的想法,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似乎无可厚非。但是,究竟是什么将这些时刻变成了老生常谈的抱怨呢?

通过自我反省、记日记和研读圣经,我认识到了抱怨与坦诚之间的区别。

 

抱怨/发牢骚健康的表达方式
易怒;易感到受挫包容谦逊——承认我们自己的破碎以及没有良善
“我应得……”“我想要……”
挑错、责备或惩罚坦诚自己的困境,这样上帝也能从中得到荣耀;坦诚是为了和解
内心的想法是:“上帝没有做好这件事”内心是对上帝的信靠——“不是照我的意思,而是照祢的旨意”——相信上帝看顾我
沉浸在不满、愤怒、苦毒之中 定睛于上帝的信实、祂的时间表和计划
向环境寻求平安从上帝那里得平安
冲动的 ;有破坏性的谨守在地上的年月,不出恶言

 

感到沮丧或失望并没有错,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处理这样的情绪——我们是否会无休止地抱怨自己“运气不好”和生活对我们多么“不公平”?

扭转抱怨的方法之一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作家克里斯汀·韦尔奇(Kristen Welch)写道:”没有什么比换位思考更能让我们心存感恩了。我认为这是解开我们文化中所谓的应得权利这一枷锁的关键”。

当我沉思这个问题时,约拿的形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想象一下约拿,他坐在烈日下,希望能坐在头一排观看尼尼微的毁灭。他先是惬意地躺在上帝提供的茂密树荫下。当树被虫子蚕食时,他愤怒了: 我死了倒比活着好。他把恩典看得如此地理所当然。

每当想到上帝面对旷野中怨声载道的以色列人时有多么难过,我就会觉得在通往应许之地的路上,屡次出现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的不信和自以为应得的权利(如出埃及记16章6-8节,民数记21章5节),而毫无谦卑或对上帝的全然信靠。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保罗劝告我们说:“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上帝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立比书2章14-15节)。

一个朋友对待困境的态度彻底改变了我,让我不再抱怨。他向我讲述了在他的妻子死于卢伽雷氏症之前,他与上帝深深同在的那一刻。那时他的妻子身体每况愈下,他悉心地照顾她——像看护婴儿一样看护着她——然而有一天,他被失落感压垮,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

躺着躺着,他感到上帝似乎在引导他感恩。我的朋友虽然无法立即完全献上感恩,但他从点滴的小事开始:他感谢上帝赐给他呼吸的能力;感谢上帝赐给他可以哭泣的床;感谢上帝给了他空调。从那以后,他要感恩的事情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他情不自禁地开始赞美上帝。

感恩并不只是乐观地看待一切,而是坚信上帝是美善的。

这一切让我把眼光从眼前挪向永恒,从自我期许中移开,定睛在上帝的赐予上: 这是一种伴我行过死荫幽谷,仍然支撑我的信心。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平安。永不停息、流淌在心底的喜乐(偶尔甚至会喷涌而出)。

当我从自己对公义、美善与平安狭隘的想法中抽离时,这种赐予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来。

正如我儿子喜欢引用的这句经文所说: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随着我们在基督里成熟,恩典会使我们更加有耐心;怜悯会胜过论断。更多的感恩、平安、成熟、善良和自制力会增强我的忍耐力,而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我在炎热潮湿的夜晚耐心地忍受停电、忍受隐形眼镜的破损,以及我遇到的那些难以相处的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分享此条目!

0 回复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