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你的朋友

成为你的朋友
作者:畅然

     基督徒的一生都掌握在上帝手中,即使交友也是一样,上帝将不同的人带到我们的生命中,使我们成为祂恩典流通的管道和器皿,将祝福带给我们的朋友。孔子说过「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意思是与正直的人、诚实的人、见多识广的人做朋友,是有益处的。我们该如何效法那位良友,做别人的好朋友?笔者认为,要首先有愿意成为他人好朋友的心。

1. 学习认识他
水中照脸,彼此相符; 人心相映,也是如此。(箴言27章29节)上帝创造基督徒,绝不是让我们与众寡合,而是彼此交通。朋友就好像我们的镜子,我们与他们互动,好认识自己在不同情景下的反应,从他们和我们的相似之处中发现他人和自己的本相,得到他们的劝诫、讚美或者责备。

认识人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愿意付出时间、资源,来与对方建立关係。圣经当中,主就是这样做的。得知税吏撒该想见他,他就住在对方家里。当百夫长说他的僕人生病时,耶稣也是毫不迟疑地说「我去医治他。」除此以外,他还去西门彼得家医治他的岳母、去管会堂的家医治他的女儿。

回顾一下,当我们追剧、打游戏时,是否忽略身边朋友心灵上的需要,少一句真诚的关心?我们是否也有像主这样的爱心,去接待、医治,为的就是想更认识一个灵魂?
认识人也需要适度开放自己。因为过去一些受伤的经历,年纪渐长的我不愿意再向人倾诉自己的心声,担心自己会向人倾倒负面情绪。为此,我常常疏于与朋友联繫,因为服事、工作的缘故,甚至到了电话不接、信息不回的程度。一位朋友为此责备我,我解释说,因为我有时也有负能量,不愿意倾倒在他人身上,她有时向我倾诉情绪,我也无法承接。她先向我道歉,接着说:「朋友之间本来就可以互相倾诉一些难过的事,不能相互倾诉的朋友要靠什麽链接?靠空气吗?」
这件事让我有很多反省,或许发生过一些事,让我们不再轻易信任别人,这没问题。不过,若是真的认定并选择一个人为你的朋友,也要适度向人开放。「「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原文作“磨朋友的脸”),也是如此。」(箴言27章17节)因为唯有真诚相交,才可磨练出更好的性格和思想,朋友之间互相砥砺、交流和分享,让我们彼此更加坚韧,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从此而来。

2.凭信真爱他。

哥林多前书中这样诠释爱的真谛:爱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哥林多前书13章4-6节)我们选择一个人做我们的朋友,就是要选择爱他。

圣经教导我们,所有的承诺都要基于爱的关係。我们爱朋友,并不因为这是一种基督徒或者作为朋友的义务,我们也无法仅凭自己有限的个人意志去爱。谁能保证许下了婚姻誓言,夫妻就不会离婚?谁能保证签下了合同,员工的出席率就达到百分之百?谁能保证今天跟朋友约好下週相聚,我们就不会失约?

「我们爱,因上帝先爱我们。」(约翰一书4章19节)因为 基督已经做了我们的表率,在十字架上使我们与上帝和好,而我们也这样爱人。

祂为门徒洗脚,我们也学习谦卑,放下自己的骄傲,服事我们的朋友。祂行医治神迹,我们也抽出时间,安慰心肠破碎的朋友,探望卧病在床的朋友。祂教导门徒,我们也传福音给需要上帝儿子生命的朋友。

凭信心真爱我们的朋友,而不只是凭藉他们的表现,他们是否付出与我们对等的东西,不只是凭藉义务。我们只要仰望 上帝,求祂赐给我们力量。真实的友谊往往伴随着摩擦、争执,但是只要我们仍愿意倾注情感,也就会更多相信爱。我们看到上帝的爱在我们生命当中所做的工作,也看到我们的爱在朋友生命当中所做出的改变。

3. 选择原谅他
有时候很奇怪,我们会选择原谅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但却很难选择原谅自己的朋友。曾经付出的爱是真的,但经历的伤害也是真的。儘管我们真的经历了伤害,但如若真有回旋馀地,想想看我们是否真的尊重过其他人?

大学毕业后我经历过一段与人同住的日子,当时的舍友是我的好朋友。同住摩擦不断,我从未与人产生这麽多的冲突。一次我无意看见她与我们共同好友的聊天记录,上面细数我得罪她的种种行为。在她的口中,我是一个得到爱却不懂得分享爱的人,后来我们又有几次激烈的冲突,我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

我至今耿耿于怀。我教会的牧师问我:「你愿意原谅她几次?」我恍然发觉,会不会我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要求别人?人与人的相处,好像有一条无形的线隔在中间,我们不该用自己的线衡量别人。我期望我的朋友彬彬有礼、不与我发生冲突,我的朋友期望她的朋友绝对真实、毫无隐瞒。我是否按照她喜欢的方式与她相处?是否体谅、理解她?

彼得来找耶稣,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
「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18章21节)

后来,彼得三次不认主,而主仍然给他机会,也告诉他,「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

主赦免我们的罪,不断给我们机会。这样的爱激励了彼得去悔改,以至于彻底翻转了他的生命。我们也可以效彷主,虽然我们并不能像主一样,能够预知我们的弟兄会得罪我们几次,但当我们为着主的缘故饶恕他们的时候,或许收穫了一个更加忠心的朋友以及让他们在生命当中有所改变。即或不然,当我们选择结束一段关係的时候,也可以了无遗憾。

「滥交朋友的,自取败坏,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箴言(18章24节)。上帝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正像《恩友歌》里唱得那样:「何处能寻这般良友,同嚐一切苦与愁?我们弱点主都知道,放心到主座前求!你若正逢友叛亲离,快向耶稣座前求!到祂怀中祂必保护,有祂安慰便无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分享此条目!

0 回复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