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灵修43 | 我的心哪!你应当仰望上帝!
读经:诗篇43篇
1上帝啊,求祢申我的冤,向不虔诚的国为我辨屈,求祢救我脱离诡诈不义的人!
2 因为祢是赐我力量的上帝。为何丢弃我呢?我为何因仇敌的欺压时常哀痛呢?
3 求祢发出祢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带我到祢的圣山,到祢的居所。
4 我就走到上帝的祭坛,到我最喜乐的上帝那里。上帝啊,我的上帝,我要弹琴称赞祢。
5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上帝,因我还要称赞祂,祂是我脸上的光荣(原文作:帮助),是我的上帝。
我的心哪!你应当仰望上帝!
作者:Jessie
语音播读:穆如清风
诗篇43篇和42篇可以看作是一篇诗篇来理解,因为两者有非常明确的文学完整性。有些内部证据可以证明,例如诗篇43篇没有标题;42和43篇重复出现的诗句:“我的心呐,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还有整体内容结构从回忆过去、思想、纪念,到恢复盼望。另外两首也都是哀歌的形式。42和43篇都属于个人哀歌,诗篇42篇说明这首诗篇是可拉后裔的诗,根据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诗人经历被掳,无法到圣殿去崇拜上帝,并且周围都是对他冷嘲热讽的外邦人。
因此第一和二节,诗人呼求上帝伸冤,特别是对那“不虔诚的国”伸冤报应,他们诡诈不义,看见上帝的百姓遭难就兴高采烈。诗人在第二节也回顾过去上帝的带领,上帝曾经是赐他力量的,然而此时诗人却感到上帝“丢弃”了他。对比42章9节诗人说上帝“忘记”他,在这里他的用词更为强烈——“丢弃”。敌人非但对他充满恶意,甚至欺压他,而他因着上帝沉默就异常哀痛。
第三和第四节,诗人从绝境转向对这位圣约上帝的信靠。他恳求上帝赐予他“亮光”和“真实”。“亮光”指经历上帝救赎的丰富;“真实”则彰显祂圣约的信实,这两者能带领诗人回到上帝面前,这也对应了诗篇42章2节的疑问:“我几时得朝见上帝呢?”诗人相信凭着上帝的亮光和信实,他能回到圣山,也就是有上帝同在的地方。只有在上帝所在之处才能带给诗人真正的安慰和喜乐。因为上帝本身就是诗人的喜乐——“到我最喜乐的上帝那里”。
第五节的叠句再次出现,透过对自己心的反问,诗人告诫自己要仰望和信靠上帝,因为上帝是他的帮助和光荣,信实的上帝绝不会丢弃自己,因此他能够靠着上帝不再忧闷和愁烦。“我还要称赞祂”也表明了诗人对上帝所持的盼望,他将来必定会经历上帝的拯救,到时候他会继续称颂赞美上帝。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这句反问虽然记载在几千年前,然而如今的我们不也常常忧闷和烦躁吗?诗人所处的环境使他忧闷和烦躁,然而真正叫人难受的是上帝的沉默。当我们呼求上帝的时候,上帝似乎“忘记”,甚至“丢弃”我们了。我们或许还会想:也许我的事只是小事,上帝其实不怎么在意?也许是我平时表现得不够好,所以上帝不理会我的呼求?更难受的是,想到过去经历与上帝同在的美好,当下正在经历的苦楚就显得更加难以忍受了。
我们常常按着人的常理和情感去思想上帝,觉得上帝“很忙”,或者老爱盯着我们的表现,如果做不好就故意“给我们点苦头尝尝”。然而上帝从始至终都是良善信实的,祂不会忘记和丢弃自己的百姓。罗马书8章28节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有时候我们很难相信眼前的困境怎么就叫我们“得益处”了呢?然而即使在不明白和理解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学习诗人恳求上帝赐下亮光和真实,并且持续仰望,带着盼望去等候上帝显明祂的心意。有时候困境本身并不会消失,但是我们的信心却经历了试炼,叫我们更加能够相信上帝。
让我们一起祷告:
赐我们亮光和真实的父上帝,我的心有时会因为环境感到忧闷和烦躁。尤其是当我向你呼求却迟迟得不大答复的时候。求祢叫我像诗人一样,能够继续信靠祢,即使当时可能不明白,也带着盼望等候你的作为。以上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反思问题:
- 你是否曾经感到上帝“忘记”和“丢弃”你?你是如何度过那段艰难时光的?
- 上帝的信实和救赎如何帮助你持续地仰望和等候祂?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