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性格测试的定义和分析,接纳更宝贵!
作者:圣夏
有声播读:佳音
这几年一种新型的交友问候方式盛行于年轻一代当中,对于初次认识的新朋友,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询问对方的爱好是什么来了解对方,而是通过询问对方的MBTI来了解对方的性格类型、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来建立关系,以为这样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对方。维基百科是这样介绍MBTI的,它是人格类型学中一种内省的自我报告问卷,它表明人们天生在感知和决策的方式上存在不同心理偏好。MBTI的理论框架包括四组相反的先天偏好:内向与外向(Introversion-Extraversion);实感与直觉(Sensing-iNtuition);思考与情感(Thinking-Feeling);判断与感知(Judging-Perceiving),四项偏好可交叉组成 16人格类型(INTJ, INFJ, ISTJ, ISFJ, ENTJ, ENFJ, ESTJ, ESFJ, INTP, INFP, ISTP, ISFP, ENTP, ENFP, ESTP, ESFP)。
去年的圣诞节,教会也为我们预备了MBTI和九型人格测试,只不过不同于网络上博人眼球的解析,而是结合牧者多年对我们的认识和了解,去验证我们所测试的结果和分析是不是真的符合我们的性格和实际情况。对我们个人的优点缺点,焦虑来源,还有我们面对焦虑我们所做出的可能的回应方式,以及改进的方向和建议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这两个测试帮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自己,也让我陷入了沉思。因为我发现我并不喜欢我的性格,也不喜欢我的恩赐。
我是一个说话快、反应快、行动也快的急性子的人,很多的时候我习惯边做事情边思考,总是给人很鲁莽、冲动、脾气也很坏的印象。我也喜欢用享乐来回避问题,喜欢与喜乐的人同喜乐,但是不喜欢与哀哭的人同哀哭。所以当我看见自己原来是这样的人的时候,说实话我对自己很失望,我也开始参考这个测试结果去定义我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要做什么,这个过程给我很大的压力,也让我感觉很迷茫,因为我觉得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没有什么是我能够胜任的。
我来到上帝的面前向祂祷告说:上帝,这和我想得不一样,我心里原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方式来更认识了解自己的,但是为什么我现在如此焦虑,好像我心里认定自己是不会改变的了,就如测试结果写得那般了。当我安静下来的时候,上帝让我看到,我其实在用测试的结果定义我自己,想用自己的方法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但事实是,当我和我的姊妹在看到自己的测试结果所对应的分析和建议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不过是牧者牧养我们多年的一个总结,其实我们对自己早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也在不断地被上帝改变。经上说,“因我的肺腑是祢所造的。我在母腹中,祢已覆庇我”(诗139篇13节)。其实上帝在我们还不认识祂,不认识自己的时候,祂就知道我并且爱了我们。
当我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不光用这个测试结果定义自己,我还定义别人。我会通过询问教会年轻新朋友的MBTI类型帮助我们打开了沟通的渠道,建立初步的关系。但是当我想进一步了解这个人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向上帝祷告,祈求祂给我耐心和爱心去接纳对方,认识对方,或者可以的话,邀请对方见面聊天来建立关系,增加了解;而是上网找到他们对应的MBTI类型的解析来分析他们,定义他们原来是这样或那样的人。这样的我并没有凭爱心去认识他们(哥林多前书16章14节)。 当我越来越依靠这个测试结果来认识对方的时候,我发现我不太能用上帝的眼光来认识眼前的这个人,而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喜好来定义接纳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忘记了我起初要关心他们的初衷,也将上帝所赐的爱心丢弃了(启示录2章4节)。
其实MBTI也好,九型人格测试,或者其他别的什么,也许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但是真正能帮助我们,只有上帝,因为主耶稣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己(加拉太书2章20节) 保罗也说过,“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哥林多前书13章1-3节)。 所以如果我们所做的不是出于爱心,不是出于上帝,那我们所做的就都是无用功。
我感谢上帝赐予一位帮助我,接纳我的牧者,她没有像世界上的人一样定义我,她也没有选择自己的眼光看待我。她是用从上帝而来的爱心接纳我。尤其是当我看到我里面真实的我是那样的糟糕,就连我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时候,想到我的牧者即使知道我是如此的糟糕,她也没有丢弃我,一直陪伴我走在信靠主耶稣的道路上,生命也被改变,我真的很感动也很感恩。这鼓励我学习用从上帝而来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别人,不是因为我够好,我配得,而是因为上帝先爱了我(约翰一书4章19节)。因此我也能够用从上帝而来的爱,去接纳人、爱人,而不是遵循其他别的什么标准。因着上帝的应许,我们也不再因着自己的身份,自己所做的事情就轻看自己,轻看他人。不再拿我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所作的事情,而是相信祂看重我们每一个人,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祂的心意。这无关我们的能力和我们所做的事,因为“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5章17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