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想换另一种人生时,其实“不换”才是一种勇敢
作者:怀子蕙
思考一个词,叫做“勇敢”。何为勇敢呢,是对困难的迎头而上,还是看恐怖片时气定神闲,还是在枪林弹雨中发起无畏的冲锋?我想这些都是勇敢的,甚至一些还称得上英勇。但是似乎这些情景下的主角们,都是因着某些方面能力的不足,才不得已选择勇敢,好激励自己向前。
在生活中我们就常常不得不选择这样的勇敢。我们在学校时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和老师的催逼,只能勇敢起来去埋头苦读。我们当中可能有人遭受了不幸的家庭情况带来的忧伤的童年,一定也是一颗勇敢面对未来的心在支撑着走下去。工作的肢体们面对这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境遇,也勇敢地撑起了自己的家。我们所委身的教会,所处的城市可能正面临严峻的逼迫,每一次我们离开家门,离开工作岗位来教会聚会,也是一种勇敢。唉,不得不感叹大家都是勇敢的人呀。但这样的勇敢常常使我们感到无可奈何,如果可以,谁又想承受这样一份勇敢,或者说无奈呢?为什么我不能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学霸,考试答案、实验成果都可以信手拈来?为什么我不能跟隔壁家的小孩换一换,人家的家庭就很美满,每个月都能去游乐园?我也多想像那群中彩票的家伙一样,享受着天降之财,再也不用两点一线地工作了。为什么我们要躲避逼迫者的眼目,就不能像别的国家的教会那样公开大方地聚会吗?
好想跟别人换一换啊。
似乎只要我们变得更有能力,境遇更好,我们就不必再承受这种无奈的勇敢了。如果我可以轻易撤去前进路上的困难;如果恐怖片里的鬼怪伤害不了我分毫;如果枪林弹雨都打不穿我的皮肤,要是我能说有就有,命立就立,那我又何须勇敢地面对这些,何须面对我那惨淡无光的生活?像这样的全能者,他还需要勇敢吗?他会想和我们换一换,感受我们的生活吗?当他跟我们一样面对失望,挫折,甚至注定的结局时,他会用他的力量扭转乾坤吗?还是他会跟我们一样,平静地走属于自己的路呢?
让我们来到两千年前客西马尼园的那个晚上,看主耶稣基督和他的门徒。
“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祷告。” 于是带着彼得、雅各、约翰同去,就惊恐起来,极其难过, 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警醒。”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 他说:“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耶稣回来,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西门,你睡觉吗?不能警醒片时吗? 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耶稣又去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甚是困倦;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第三次来,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吧:或译吗?)!够了,时候到了。看哪,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 起来!我们走吧。看哪,那卖我的人近了!”(马可福音 14章32-34,36-42节)
面对着早已注定的结局,这一位曾经摆列群星,立定大地的根基,划分诸水的边界,兴起诸国又打伤列王,使一切生命繁荣又枯萎的上帝,祂说了什么?祂惊恐起来,极其难过,祂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警醒。”相比较之下,他的门徒们反而显得有些无知无畏了,他们倒是能够安然睡着。面对这一群门徒,内心忧伤甚至要死的主,还在教导他们,总要警醒祷告,祂知道也顾念他们固然愿意的心灵,也勉励他们软弱的肉体。即使在这关头,在心里极度惊恐难过的时候,祂仍教导他的门徒,求父上帝将这杯撤去。
何等真实,百分之百的人性啊!我们看到过多少关于“牺牲”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一个个都目光如炬、无比坚定、大无畏地走向牺牲的结局。可是总让我感觉他们活在宣传海报上,但是这一位这样祷告的主,祂就仿佛在我的身边祷告。在苦难临到之前,恳求这苦难能否被更换。他痛苦、他挣扎、他害怕。全能者也会这样吗?全能者竟然也会痛苦忧伤,几乎要死吗?他难道不早就知道他三日后就会复活吗?他难道不能大手一挥把接下来来拿他的兵丁击杀吗?他为什么在这里俯伏在地,恳求他的上帝挪去他的杯呢?没有一位牺牲者像他,在经历了这样的死荫幽谷之后,凭着信心勇敢地祷告说“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我们想和别人的人生换一换,无非是想换得我们不曾拥有的,别人看似享受到的好处。因着人性的败坏,残破的我们即使换一个人生,也只会在别处增加新的破口。这一位上帝却主动把我们的人性换到了自己的身上,他经历了我们人的软弱,我们人的有限,他明明是君王,却跟乞丐做了交换;他明明在荣耀之处受生,却把肉身诞生的地方换成了马槽;他的冠冕和宝座明明是荣耀和至高,却换成了荆棘和木头。弟兄姊妹们啊,我们不是常常被教导说,上帝为我们安排的都是最好的吗?祂的带领一定是最适合我们,最能使我们成长和饱足的吗?我们却常常软弱倒退,把勇气称为无奈,把应许看做虚妄,把信心当成小信。然而这位上帝给自己预备的是怎样的结局呢?是那受咒诅的、被弃绝的,承受天父怒火的结局。他在极端的惊恐和要死的忧伤中,走向了那里。他临终的目光中,客西马尼园里的勇敢化为了祝福,透过这份目光,好让你我的故事成为了可能,多么完美的谢幕!
勇敢,亦是来自于上帝的属性!
这份勇敢,不是凭血气的勇敢,不是一腔热血驱使下的闯劲,是在真正的信心中,靠着上帝的话,透过生活和生命的重重迷雾,看到最后属天荣美的勇敢。弟兄姊妹们,何苦与他人交换人生呢?何苦想要人生重新开局呢?主都不曾想要更换他的轭,我们这承担得更轻省的又有什么可要更换的呢?
我最近也在经历上帝对我的破碎和重建的过程。在许多方面,四月也是我思考最为繁重的一个月。我故乡的老房子,从四岁开始居住到现在的房子重新开始装修了。看着父母拍给我的照片,里面曾经的一切:墙壁、橱窗、吊灯,儿时的记忆,统统被砸烂拆毁,为着要重建。我的心也在四月经历了破碎和改变的过程。上帝在明处暗处都安排得如此巧合,提醒我重建的过程已经开始了。我在经历破碎的时候也不止一次地想要脱离目前的处境,我想跟进入恋爱关系的肢体换一换,好让我体会这种甜蜜的关系、位格的交流到底是怎样的;我想跟学业有成的肢体们换一换,因为我对自己现在学校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质量感到失望;我想与能忙碌工作的肢体换一换,因为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虚度光阴,亏缺了上帝给我的年轻的身体和旺盛精力;我想跟事业有成,家庭稳定的肢体换一换,因为我害怕将来毕业要面临的各种压力;我甚至想跟未来的自己换一换,因为我把上帝的应许当成一场终要实现的美梦,既然上帝美好的应许终会来临,那不如让我跳过这段等待和寻求的时间吧,让我直接到那所有美好都成就的日子。
然而,当我从美梦中惊醒,我还是在过着自己的生活,我没有得到我憧憬的姊妹的芳心,导师的任务也没有完成,今天也是虚度的一天,也不知道自己毕业之后要从事怎样的工作,更不知道上帝最后会带领我走向何方。上帝没有让我变成另一个人,没有立马让我跳过这段时光进入应许成就的那个瞬间。我努力回想上帝对我的破碎和带领。我从不信主的家庭中诞生,在小学同学的一句话下被主感动,中学六年没接触过教会却在一进入大学就被上帝领到了他的百姓中间。祂一再地向我显明祂自己,向我展示祂的同在和大能。祂让我在经历情感的漩涡后重新思考自己对爱的理解,祂也并没有消灭我心中尚存的憧憬和感动,而是让我重新看到寻求爱的源头在何方,让我知道所有的寻求最后都要回到祂本身。祂让我体会学习的重压,体会没有知识,没有智慧带来的苦果,告诫我不能期待不劳而获,成果从天而降。祂让我知道人生道路的选择不在于地上的形势,也不在于人的能力,只要信靠祂与祂同行,就能充满平安和喜乐。祂让我不要急着遇见未来的自己,这一路上的寻求,一路上的跌倒和被搀扶,一路上与主耶稣基督共负一轭,同走天路的过程,才是将来更加美好的见证。我的今天也没有虚度,灵修和祷告、和弟兄的美好的交流、参加教会的服侍……这些都是祂恩典的明证,祂也都会纪念。
是的,弟兄姊妹们,在写下这些文字之前,我一直在担心会写成一篇充满属灵高调的鸡汤文。但是写到这里我的眼眶真的湿润了。回看自己的生活,回看圣经的话语,我们怎能丧失生活的勇气?上帝是无与伦比的编剧,我们的舞台又是何等地荣美,我们应当是充满信心的属灵话剧的演员,勇敢地迎接属于我们的完美谢幕。
*编者注:此文章并非对“马可福音 14章32-34,36-42节”的解释,而是作者对于经文的延伸思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