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内卷的时代,在主里休息安息!
作者:怀子蕙
最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短视频,标题是“叫醒舍友最快的方法”。视频中一位男生在自己的床上睡觉,好像睡得很香,下面的舍友打游戏,打电话的声音都不能叫醒他,直到有个人拿出了一本书在他耳朵边开始翻页。书页翻动的唰唰声使他一下子从梦中惊醒,急于抬起头来确认一下有没有人背着他在偷偷学习,偷偷卷。
下面的评论区也让人感觉无比真实,很多人说自己最怕在休息的时候看到别人还在努力,这样自己总是不踏实,好像不进则退,要被别人超越了一样。
在大学这几年中,身边的大家都常常维持着这种微妙的默契,要么一起用功,要么一起休息。在这个对青年人来说就是以“卷”为主题的时代,很多有志青年把日子过成了一场赛跑。小学生中学生为着升学考试要不停地补课写作业,大学生们积极地卷竞赛卷保研,上班的人们热衷于加班,即使牺牲周末也和假期也在所不惜,中年人们也忙着在自己的领域继续苦干,为着给自己的亲人挣得一份更宽裕的家产。有一句话叫“你不行有得是人行,你不干有得是人干”,这句话不是调侃而是赤裸裸的现实,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无论是体力工作还是脑力工作,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只能用更多的时光去填补效率的短板,如果你老是喊着要休息要假期,那么很快就会有一个愿意牺牲自己休息时间的人赶上你,超过你,取代你。几乎所有内卷的场景都是这样来的。
因此休息成了最大的奢侈,时间成了年轻人仅有的资本,我们的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被来自社会的期待安排得明明白白。小学要打好基础,中学的一切都为了升学考试。大学进去什么时候考四六级,考证书?什么时候考研考公?论文什么时候交?要不要准备去实习?人人都被分配成一个个阶段,如同一场一场的赛跑,并且每个阶段结束后也并没有多长时间喘息。每一个阶段的目标达成之后后面紧随而来下一个目标,西方社会有所谓的gap year(编者按:中文翻译“间隔年”,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东方文化圈里是没有这样的概念的,背后总有一股无形的推力在驱动我们不停地前进,无法休息。然而失去了休息,我们便失去了许多,失去了从前宁静读书的下午,失去了与家人长辈共处的假期,失去了欣赏路边风景的心情,失去了阅读神的话语的时间。
问题出在哪里?
自我中心的罪。
罪导致的原因1:害怕别人超过自己
在内卷的环境里,当人看到别人在自己休息的时候用功就会不自觉感到焦虑。其实这是自我中心的罪在我们心中动工的结果。因为害怕别人超过自己,从而萌生出来的嫉妒和羞耻感,使人往往觉得自己才应该站在顶端,自己取得的成绩不能被别人比下去,要么大家都一样,不患寡而患不均嘛。所以无论在床上躺得多舒服,听到下面有翻书的声音无论多困都会猛地抬起头来看一眼。
这种状态发展下去,人就开始变得不愿意为身边的朋友取得成功而感到由衷地喝彩了,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一句台词。“当你的朋友考试没及格,你会感到难过,当你的朋友考了第一名,你就更难过了。”当身边的人向我分享他的成功时,我有时候羡慕,甚至还会嫉妒。然后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用功,尚有何不足之处,在此驱动下,自然而然生就会挤占自己的休息时间,觉得自己所做的还是远远不够。
罪导致的原因2:努力要达到别人的期待
同时,罪带来的自我中心常常会让我们对自己生出超出客观的预期,也会让我们努力想达到别人对我们的期待,即使那需要付出很多额外的努力,所以我们常常活在自己和他人的期待当中,拼命地学习,拼命地工作。拿我自己举例,我自从本科毕业之后一直感觉自己的能力不足,我认为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应当具有更加全面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我想让自己去学更多的专业技能。这样的念头在我一次又一次地碰壁之后不断地被巩固,以至于我每次进入休息时间之后,仿佛心里有个声音在说:“嘿,你还有那么多课存着没看,那么多书没读,那么多代码没调,你咋就歇着了呢?”这样的念头常常冒出来,以至于我总是在休息或者在娱乐的时候有亏欠的感觉。
我们都知道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一直地工作下去,即使是机器也有关机或者待机的时候。我深感近些年机器越来越像人,人倒是越来越像机器了。因着罪的影响,心中产生的各样的情绪使我们不断地逼迫自己不要停下来,一直做点什么,哪怕我们效率很低,忙活半天没做成什么事,但似乎只要没有完全停下来就好。甚至在休息时间里,所谓的休息也是一种机械的、廉价的休息,把自己交付于一种娱乐方式而已。
不健康的休息
我甚至感觉很多时候这种休息不是真正的休息,是这个时代给予的即时满足式的快感,麻醉般的成瘾。有时候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后,人们就会往沙发上一躺,身子一斜,刷起手机。讽刺的是,有时候大家一边吐槽着事情多忙不过来,一边却挥霍休息的时间,沉迷网络游戏。我并不认为网络游戏都是洪水猛兽应该一棍子打死,相反,我很认可它的艺术性。但我的体会是它们就像一瓶可乐一样,最好喝的永远是第一口,后面它就慢慢没汽了,但是我们还是会强迫自己把这没汽的可乐喝完。一边唾弃,一边又无法自拔,他们真的乐在其中吗?他们真的享受了休息的时光了吗?他们的大脑肉体和心灵得着休息的滋润和平安了吗?也许这一切只不过是体贴肉体的安逸不愿意做出改变罢了。这样的休息,无论经过再多的节假日,周末或是夜晚,得到的只有酸涩的眼睛和肩周炎劲椎病。
上帝眼中的休息和工作
那么,上帝眼中的休息和工作到底是怎样的?
诗篇46篇第10节: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在一场战争到来之前,以色列民中充满了惶恐和焦虑,怎样练兵,怎样对敌,怎样准备武器?然而上帝却借着诗人跟他们说:你们要休息。这是不是说以色列人就可以歇了一切的活,在床上躺着等着上帝得胜归来?当然不是的。
此处休息原文是安静,放松,停止努力。不要再倚靠自己的方法挣扎,比如当时以色列国很喜欢通过与拜偶像的外邦结盟来解决战争的问题。但上帝在这里要他们停止这一切人本的努力,全心依靠祂,不去插手自己不该插手的事情,静静地等候而不是自己焦急地去寻找出路。
“知道”指通过上帝的作为来认识祂。相信祂必使祂自己的名被尊崇,必定成就祂自己的旨意,所以我们当耐性等候上帝,安静、信靠,松手让与我们同在的上帝去做工。
因此这样的休息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愿意放弃自己的谋算!威尔斯比指出:“有时,我们为了顺服上帝而必须有所行动,但时候未到以前,我们最好放手,让祂按照自己的时间和方式行事。我们若以信心用双手抓住上帝的应许,就不可能插手了。”
耶稣基督使我们进入真正的安息
只有愿意放弃自己的想法和谋算,完全信靠上帝,才能脱离自我中心式的罪的捆绑和缠累。在内卷的环境中,基督徒其实不必忧虑。上帝叫我们安静,基督道成肉身,为我们把所有的仗都打了,他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烈火之中。他邀请天下负劳苦重担的到祂那里去,和祂同负一轭,学祂的样式。你会发现这轭是容易的,是担子是轻省的,当我们愿意把重担卸给上帝的时候,祂会擦去我们劳苦的眼泪和汗水,祂会让我们重新支取从他而来的力量和平安。从此我们基督徒在地上的工作便不再是汗流满面的劳苦,而是为着荣耀基督,为他做那美好的见证。我们也不再因着自己自我中心式的罪而在上帝面前站立不住,因为耶稣基督一次献上自己就成了永远的恩典,使我们可以在上帝面前坦然无惧。这就是在上帝眼中的休息,真正的安息,把重担卸给这一位上帝,劳苦的重担,罪的重担,这一位上帝来替我们承担。有这样一位全能者作为依靠,我们才可以进入到真正的休息和安息中,我们才能够充满荣耀地去工作,充满感恩地来生活。
在具体的生活中,我们要真正地来学会卸下担子进入休息。根据上面提到的罪带来的影响,我们要靠着上帝的话语来尽可能地得胜。箴言 11章2节上说,“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智慧。 ” 当我们害怕别人超过自己的时候,其实就是骄傲在我们心里作祟的时候,我们期盼着自己享尊容得称赞,但往往紧随而来的就是落败于他人的羞耻。我们要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的有限,卸下在工作和学习上与他人争竞的担子,唯独向着上帝的标杆努力。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自己不能做所有的事情。我们的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他也没有做目之所及所有的事,也没有要去穷尽学习全天下的知识,他只专注于天父的道和他国度的使命,他在地上的时光中所被记载下来做的事情只在薄薄的福音书当中,还没有现在那些名人的传记来得厚。我们要效法基督,定睛于上帝给我们的恩赐和使命,只把我们擅长和职分内的事情做好,便可蒙上帝的纪念了。
健康的休息方式
我们很多时候不愿意放下手机电脑这些即时满足的工具,而一味地压缩了我们真正休息的时间。在此我想建议大家在特别疲累的时候可以额外预留一个晚上的时间来好好休息。记得要把所有的电子产品放在拿不到的地方,好好地祷告后睡觉(不要滑手机!)。或者可以出门散步,抛掉纷杂的思绪,在上帝的创造中安稳地行走。在行走时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带着祷告的心和上帝对话。最重要的是,要在安息日也就是主日当天,满怀感恩地来到教会,沐浴在上帝的道中。也愿意在这一整天中都分别出来安息和休息。和教会中的弟兄姊妹们一起听道、分享、代祷或是探访、聚餐等。切身感受因着耶稣基督的工作而使我们这一群人来到他面前得享的安息日。
以赛亚书40章31节说:
“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让我们一起祷告:
“永在的上帝耶和华,创造地极的主,祢并不疲乏,也不困倦,祢的智慧无法测度。疲乏的,祢赐能力;软弱的,祢加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在上帝,凡事都能,我们有何担忧愁烦呢?愿弟兄姊妹们在主里面得着美好的休息。阿们!
**以上祷告文从网络上截取,非原创,侵权请告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