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一把米

读经: 哥林多后书8章1-7节


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哥林多后书8章2节


印度东北部的米佐拉姆邦正慢慢摆脱贫困的状态。尽管当地居民收入微薄,但自从福音传入这个地区,当地相信耶稣的人就奉行“一把米”的传统做法,每天预备饭食的人都会留下一把生米给教会。按照世界的标准来说,米佐拉姆邦的教会算是贫穷的,然而,他们却捐赠数百万美元给宣教事工,并差派宣教士去世界各地。如今在他们的家乡,有许多人相信了耶稣。

在哥林多后书第8章,保罗提到有一个教会也面临类似的挑战。马其顿地区的信徒虽然穷困,但却依然慷慨乐捐(1-2节)。因他们把捐献视为一项殊荣,他们甚至超过自己能力地捐助(3节),与保罗同工。他们了解自己只是上帝所赐资源的管家,捐献财物是表明他们信靠这位供应一切需要的上帝。

保罗以马其顿信徒为例,鼓励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也应如此付出:“既然你们在信心,口才,知识,万分的热忱,以及我们对你们的爱心上,都胜人一等,那么,当在这慈善的事上也要胜人一等。”(7节,和合本修订版)

就像马其顿教会以及米佐拉姆邦的信徒一样,我们也能反映出天父的慷慨,大方地与人分享我们所拥有的资源。

陆明德

你在何处曾见证过舍己的付出?
你要如何慷慨给予,
回应上帝赐于你的厚恩?
天父,我要为米佐拉姆邦教会祷告和感恩,
求祢让我能像他们一样,
为福音事工慷慨奉献。


全年读经:
耶利米书51-52章;希伯来书9章


分享到:

分享此条目!

0 回复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