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信仰中看待女性,师母有话说……
内容:玫瑰姐
整理:Jessie
编者按:
玫瑰姐是第5代基督徒,热爱艺术也钻研艺术。她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细腻柔软的心,所以不管什么年龄层的人都爱找她倾诉。同时她也是一位冷静和善于看透问题的长辈,她给予的劝导和鼓舞帮助了很多接受她辅导的人。
不久前,有两位比较“恐婚”的信徒来找她聊天。言谈之间,这两位信徒似乎表达出觉得普遍教会里对女性的要求比对男性高的观点,由此,玫瑰姐“借题发挥”,以简略易懂的文字形式来引导大家反思:如何在信仰中看待女性?
快来看看师母对此怎么看!
玫瑰姐:如何在信仰中看待女性?
一、平等不等于相同
男女的生理与心理差异是为“二人成为一体”的联合而设计,如同手与眼的协作,而非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婚姻中的角色差异是“神圣秩序”的体现,而非价值高低的标志。
二、顺服≠服从权威,而是回应盟约
妻子对丈夫的顺服是对基督顺服的具体化,而非对男性个体的屈从。说到底,所要顺服的是上帝所设立的神圣秩序,在这个秩序中平等早已存在。
三、但现实中,人类的罪性篡改了神圣设计
《创世记》3章16节记载人类堕落之后的关系遭到扭曲:“你必恋慕你丈夫,他必管辖你”。这里讲的是罪带来的审判和后果,而非上帝最初的设计。然而后世常将堕落后的扭曲状态错误地等同于“神圣秩序”,用“丈夫管辖妻子”合理化压迫。管辖与恋慕的张力成为性别压迫的根源——男性滥用权力,女性过度依附。而我们就是要尽力活出最初的神圣秩序,如果活不出来,怨不得基督,原因如下:
四、耶稣的到来带来颠覆性实践
祂突破文化禁忌,公开与撒玛利亚妇人对话;在犹太律法下女性证言原本无效,但主让她们成为复活最早的见证人以此挑战传统偏见,甚至重新定义权威:“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马太福音20章27节)这些都是让人反省罪对神圣设计扭曲而做的提醒。
五、角色分工是为更高效的协作
角色分工(如母亲哺乳、父亲保护)是为更高效的协作而非世俗文化中将平等聚焦“权力分配”(如谁当领导、谁赚更多钱)。以上帝为中心的平等是 “共同顺服真理”,真正的平等无需争夺权力,男女在真理面前同样需要悔改、同样蒙召去爱;婚姻是“二人成为一体”,是彼此舍己的盟约,而非权力博弈的战场。
所以,若所有人彻底以上帝为中心,放弃自我中心的掌控欲,男女平等会自然显现——因为在上帝眼中,男女同是蒙爱的儿女、同是救赎的对象、同是国度的继承者。
问题不在于“神圣秩序是否平等”,而在于人是否愿意放下罪性中的支配欲,回归起初的爱与协作。换言之,不是“没有权力之争就不存在不平等”,而是“在真理中的自由人根本无需争夺权力”。
若丈夫甘愿为妻子洗脚(如耶稣为门徒洗脚),妻子也以智慧帮助丈夫,这样的“差异”恰恰是平等的最高体现——因为爱消解了权力的压迫,成全了共同的目标。
虽然如此,但我的想法是遭到AI聊天软件的嘲笑,它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理想主义(可见此AI无神论倾向还是很明显的)。不过,我们这一小群理想主义者正是被分别出来要竭力追求圣洁,不断要被更新的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