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图文特辑| 寻找我的灵魂伴侣

作品名称:寻找我的灵魂伴侣

绘图作者:Lukas Ardandireza (@lukas_ardandireza)

作品描述:对于单身的我们来说,我们可能常常会觉得没有找到另一半的我们是不完整的。我们感到孤独,甚至有可能会嫉妒那些已经有伴侣的朋友。

然而,我们需要记得,我们的情感状态并不能决定我们是谁。上帝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你,祂的恩典总是够你用的。

希望你能在单身的时间里学会爱上帝和他人。这样,当你找到人生伴侣时,你会发现在与上帝同行的单身岁月里,你学会了如何爱你的伴侣。

 

*此作品为雅米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的行动

圣诞故事| 爸爸回家后的第一个圣诞节(有声中文)

作者:玲君,台湾

翻译:馨宁,中国

“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马太福音 5章44节)

前一段日子,在教会小组和其他的美国妈妈一起喝茶的时候,一位妈妈闲聊问起了在座的每个人印象最深刻的圣诞节。这使我的记忆拉回到小学五、六年级,想起我爸爸从美国回家之后全家团圆的第一个圣诞节。

小时候的印象中,我的爸爸是一个很有爱的爸爸,且会时常鼓励我们的爱主的爸爸。但就在我快要念小学的某一天,爸爸突然无预警地和家里宣布他要去美国留学。基于当时台湾传统家庭的妇女孩童没有什么话语权,虽然我们和妈妈都不太同意,却也没有办法有太多意见,于是全家很傻眼地看着爸爸辞职,去台北补习考托福后,申请学校就到美国去了。留下弟弟、妈妈和我寄居在台湾的阿嬷家。现在回想起来,对于爸爸突然要去美国的决定仍有很多的不理解。爸爸一走就是五年,对于才刚刚升上国小的我来说,当时是我非常需要父爱的时期,爸爸离开之后生活中有很多不习惯、需要适应的地方。虽然妈妈很爱我们,照顾我们,但缺少爸爸的同在和经济上的短缺仍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此外,我们和阿嬷同住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妈妈和阿嬷的观念不同,导致我和弟弟常常需要选边站。虽然我只是个7岁的孩子,但内心常常因为爸爸不在、婆媳不和而感到焦虑和没有安全感。我记得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学校只要有人提起我爸爸在美国念书不在我们身边,我就会武装自己,面无表情地说我不在意他什么时候回来。但事实上,心碎的我会躲到没人的地方暗暗掉泪。

五年后,父亲回来了,我也从懵懵懂懂的小孩,变成小学六年级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当爸爸依照阿嬷的意愿放弃美国绿卡带着两个硕士学位风光归来时,我对于眼前这个陌生、且一走了之的爸爸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再信任他。记得爸爸刚回来的那几天,他很努力要跟我和弟弟重新建立亲子关系。爸爸回来的第一夜,他试着讲睡前故事给我和弟弟听,却因为时差的缘故很快就先睡着了。我那一夜竟然失眠,因为我实在很难和犹如陌生人一般的爸爸同睡一室,甚至怕他会和新闻报道里的那样,在晚上睡觉时对我们做出不利的举动。

爸爸回家后的圣诞节前夕,他可能意识到我们两个孩子对他的陌生,于是他做了很多努力。他带我们去吃麦当劳、一起出游、一起写作业等来修复五年不在的空白。12月24日那天下午,爸爸更是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到小商店买了几个小点心,放到他事先请阿嬷缝纫的圣诞节袜子里。那天爸爸给我们讲了耶稣诞生的故事,并带我们去教会看圣诞节表演,然后睡觉之前,把袜子拿出来,大家一起做感谢耶稣在两千多年前诞生拯救世人的祷告,之后全家开开心心地把点心打开一同分享。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爸爸借着从耶稣而来的智慧,持续地关心、关爱我们。没过多久,我就不再害怕和爸爸独处一室,也重新找回对爸爸的信任和安全感。我们全家一起过的第一个圣诞节,不止庆祝了耶稣的诞生,也变成到现在想起来特别珍惜的亲子回忆。

圣诞节是上帝派耶稣来拯救世人的第一步,也是我和爸爸之间修复亲子关系的重要节日。不知道正在阅读此文的读者是否曾经有和家人、亲戚、朋友之间产生过冲突,有还未化解的疙瘩在心中无法释怀?你是否愿意透过马太福音5章44节来为试着爱你的“仇敌”,并为之祷告?愿我们可以利用圣诞节这个充满意义的节日,借着上帝的慈爱来主动释放善意、修补重建与他人的关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祂而活

圣诞系列| 耶稣怎么可能同时是上帝也是人呢?

作者:Richard Goetz,新加坡

翻译:奇奇,中国

Richard Goetz博士是新加坡新亚学院(TCA College)的神学教授。他热衷于学习,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信息和见解。 Goetz博士的研究和教学领域很广,涉及神学,伦理学,哲学和教会历史领域。他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马凯特大学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 Goetz博士和他的妻子Tammy已经结婚30多年,两个女儿也都成年了。

圣诞节是每一年基督徒记念上帝之子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我非常喜欢圣诞节,不仅仅因为我们可以互赠礼物,还因着我尤其爱听和唱那些美妙的圣诞颂歌。

我最喜欢的一首是Charles Wesley的《听啊,天使高声唱!(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这首歌不仅好学好记,而且歌词涵盖了圣诞节的全部意义。第二节的后半部分是这样的:

 

至高上主披肉体,圣道化身尊降卑,

甘与世人居下地,乃我主以马内利。

听啊!天使高声唱:“荣耀归於新生王。”

 

透过这几句歌词,Wesley描述了圣经中的上帝以婴儿耶稣的形式来到这个世界,正如约翰福音中所宣称的那样:“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翰福音1章14节)。然而这带出来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人怎么可能同时是上帝又是人呢?为什么耶稣需要同时是上帝又是人呢?

耶稣需要同时是上帝又是人是因为上帝创造人类就是让他们与自己建立关系,但从亚当堕落以后,罪就侵蚀了我们,并破坏了我们与上帝的关系。然而,因着上帝对我们无限的爱,祂仍然希望与我们建立关系。祂希望我们与祂和好。但因着我们都犯了罪,和好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除去身上的罪,却又无法靠自己做到——这就好比一个医生试图对自己进行开胸心脏手术一样。

因此,我们需要另外一个没有被罪侵蚀的对象来做这个手术并除去我们的罪。满足这个条件的唯一一位就是上帝自己。因此,耶稣必须是上帝才能代我们赎罪。但如果耶稣只是上帝,那么祂因着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所取得的成就对我们就无效了。祂虽然是无罪和完全的,却不能真的代替我们成为赎罪的人。要代替我们的话,祂需要像我们一样。所以,为了可以替我们死并为我们赎罪,耶稣需要成为人。

承认耶稣同时是上帝和人并且明白祂为什么需要既是上帝又是人是一回事,要试图理解耶稣如何能同时既是上帝又是人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上帝是无限的,人是有限的;上帝在道德上是完全的,人在道德上却是堕落的;上帝是全能、全知和全善的,而人却在力量、知识和善良上都很有限。然而,门徒们却看到耶稣吃饭、睡觉、走路、说话、笑、疲倦、饥饿、被鞭打、流血,并像人一样死去。另一方面,他们也目睹了祂医治病人、赶鬼、使死人复活、平静大海、在水面上行走、赦罪、以权柄教导新的真理并且从死里复活,这些都证明了祂也是上帝。我们如何解释这一点呢?

我们可以在《迦克墩信经》中找到早期教会关于耶稣是谁的陈述和宣告。公元451年由教会主教们拟定的这个信条或公开声明宣称耶稣是完全(真正)的上帝和完全(真正)的人,“祂在神性上完全和上帝一样,在人性上完全和我们一样。”

当我们试图解释难理解的概念时,用排除法可能会更容易。首先,耶稣不是半神半人;祂亦不是从上帝变成了人;而且祂不是上帝和人综合后的新形态。祂也不仅仅是一个具有上帝意识的人,或是一个具有更高道德标准的人,抑或是一个碰巧对上帝有正确认识的人;祂不是鬼也不是天使。耶稣是完全的上帝,也是完全的人。换句话说,祂既是上帝又是人。

这意味着耶稣同时拥有两种属性——神性和人性。这两种属性在耶稣身上结合了。耶稣在神性之外增添了人性,而祂的人性也从属于祂的神性。

然而在地上,耶稣的神性却自愿放弃使用部分神性特征。例如,为了与自己的人性一致,祂放弃了全知和全在的能力。我们怎么知道祂既是上帝又是人?因为这是圣经内容对于耶稣的实际描述,而这些圣经内容又是基于目击者的见证和使徒的记载。

十九世纪丹麦哲学家Soren Kierkegaard称基督的双重属性是一个悖论(看似矛盾却仍然可能是事实的事)。因为把它看做是悖论,Kierkegaard得出结论,要相信和承认耶稣的神人二性需要“信心的飞跃”。Kierkegaard似乎是对的。我们必须承认,耶稣的神人二性是一个很深的奥秘。使徒保罗在写给歌罗西教会的信中也宣称:“使他们真知道上帝的奥秘,就是基督”(歌罗西书2章2节)。

通过“信仰的飞跃”而相信这个奥秘——即耶稣既是上帝又是人,可以说是一个人可能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对于我,正是这样。这“信仰的飞跃”使我与上帝建立了个人关系,带给我饶恕,并给予我今生和永恒的自由和盼望。

如实地说,我们不可能在这个圣诞季完全地理解耶稣神人二性的奥秘。但不理解或无法理解,并不意味着它不是真理。我们必须在我们有限的知识和理解情况下相信并承认这个真理。因为信仰的本质就是信靠我们公义和慈爱的上帝。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祂而活

圣诞系列| 信仰耶稣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有声中文)

作者:Paul Wong,新加坡

翻译:Nancy,中国

语音播读:LOMO,中国

Paul是新加坡管理大学(SMUCF)基督教团契的校园牧师。他曾在伦敦金融城(the City of London)担任公司法律师,后在伦敦的St. Helen ‘s Bishopsgate教会担任事工培训生,在那里接受了两年的全日制事工培训。空闲时间里,Paul喜欢摄影、阅读通俗历史、以及陪伴他的家人。目前他正在考虑加强身体锻炼。

 

耶稣并不会“让生活变得更好”

 “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做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做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立比书3章8节)

大约公元60年,这段话的作者在一间寒冷、孤独的牢房里写下了这些话。那时,他正被罗马卫兵全天候监视。并且,就在他写这封信的时候,因为嫉妒他对亚洲和马其顿教会的影响力,他的敌人们正在诬陷他的声誉和名誉。事实上,他所建立的那些教会,包括他写这些话所要给的对象腓立比教会,都正面临着迫害和背教的危机。简而言之,在生命最后的十几年中,他为之一生奋斗和取得的成就大都受到攻击,并面临被摧毁的危险。

那么,对大数的保罗来说,信仰耶稣给他带来了什么改变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的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却不是一般意义上好的改变。

当保罗写到他经历了失去一切的痛苦时,他说的是实话。他失去了地位、安全感——一切都没有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一心一意地宣告,人因信耶稣而得救。

因此,对我们来说,最关键且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与他失去的一切相比,他为何认定“得着基督”是“至宝”呢?为什么即使当他在监狱里受折磨,他还依然把自己以前舒适的生活描述为“粪土”?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想保罗会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深信上帝对他的爱,以及他看到这种爱最终以耶稣的到来而显现出来。对保罗来说,他知道的这些可以改变整个世界。因着现在是圣诞季,所以我会试着从圣诞节的角度来解释。

 

圣诞节——饶恕与关系

当第一个圣诞节,耶稣出生在犹太的伯利恒(今天的约旦河西岸)时,祂是带着使命而来的。关于祂神迹般降生的一系列事件证实了这一点。一位见证了祂生命的人告诉我们,祂被称为耶稣(意思是“上帝拯救”)“因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马太福音1章21节)。这意味着祂在地上的唯一使命就是拯救人们免受因拒绝上帝而应得的惩罚。

我不知道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也许创造者的概念对你来说非常陌生,以至于你认为都是无稽之谈。也许你认为你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人——所以这种惩罚“罪”的想法是荒谬的。

但大数的保罗会直视着你,要你诚实地面对自己:你真的“善良”吗?由谁来判断呢?保罗会对我们说,几乎按着任何一个人的标准,他都是一个好人——就他对犹太律法的理解来看是无可指责的(腓立比书3章4-6节)——但在圣洁公义的上帝眼中,他却是完全失败的。

原因如下:上帝看待“罪”绝非仅仅是你我每天都做错的坏事。祂所说的严厉多了。祂说我们都活在黑暗中,是悖逆之子。人类生活在祂创造的世界里(甚至在污染祂创造的世界),使用着祂赐予的万物,呼吸着祂给我们的空气,然而却丝毫没有感谢祂或尊荣祂。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如果上帝是圣洁、公正、善良的,我却视祂为无名小辈,那么这种行为就当受罚——问问我们的父母就知道了。

但是,因着上帝对祂创造物深深的爱以及对与祂的子民建立关系的渴望,祂通过差遣耶稣亲自给予了我们解药。上帝提供了赦免并给了我们一条出路以逃避无人可幸免的审判。那就是耶稣死在罗马的十字架上,代替我们承受我们因着无视上帝而应受的惩罚。耶稣的牺牲确保了我们可以被饶恕。祂代替我们而被定罪,好叫我们得赦免。正如我的老牧师所说,圣诞节是为了复活节而准备的。

相信耶稣的牺牲意味着现在上帝看待我们如同看待耶稣一般。圣经将基督徒描述为“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不可思议的是,上帝不再看见我们的罪,而是看见祂儿子完全的公义。最重要的是,悔改(从悖逆中转回)和信心(信靠耶稣)使我们与上帝建立关系。作为基督徒,我可以聆听祂的话语——圣经,并对祂说话,因着信靠耶稣,我知道祂能听到我的祷告。

这就是改变一切的认知。

因为大数的保罗是一个基督徒,所以他知道自己不需要再害怕上帝的审判。他确信基督在十字架上为他赢得了饶恕。因此,即使他坐在肮脏的牢房里,他也禁不住为收到这份免费的礼物而高兴。也许他会被判处死刑,但他知道,他最终已经和上帝和好了。

相信耶稣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祂为我们拒绝上帝的罪带来了饶恕,而且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与上帝建立了永恒的关系。这就是一切。

 

第二个圣诞节——不同的时间框架

然而对保罗来说,这所有的一切远不止这些(尽管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得到许多珍贵的财富了)。其余的都与时间框架有关。

耶稣在死前曾应许祂会再回来。如果你愿意相信,其实有两个圣诞节。第二个圣诞还没有到来。

耶稣应许当祂再回来的时候,祂要审判这个世界。并且祂应许给那些相信祂的人永生——但并非在这个破碎的世界上。而是在一个完美的,没有罪和痛苦的天国——在那里,此生的痛苦仅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记忆而已。

总结来说。做一个基督徒并不能让你现在的生活更好。事实上,它在各个方面都会让你的生活更加艰难(问问保罗就知道了!)但是做一个基督徒会彻底改变你的时间框架。它将“生命”的概念延伸,远远超过我们在地球上短暂的70-90年,而是直到永恒。

耶稣应许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与祂的令人心灵满足的长久关系。这是与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从现在开始,一直延续到我们死后。这意味着基督徒是一群能够在永恒中永远满足的人。这个认知让一切变得大不同。

这也是我的个人经验。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做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并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我怀疑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基督徒的生活轻松过)。与罪的争战让我常常要屈膝祷告在上帝面前。

作为一名校园牧师,我的工作通常很忙,而且有时会很有压力和令人沮丧。与此同时,我的一些非基督徒家人们仍然认为我的工作毫无意义。似乎在我生活的每一处都有挑战和挫折。有时我真的在想,如果我继续当一名公司法律师,生活会不会更加稳定和舒适。事实上,从世界的角度来说,我可以毫不怀疑的说一定会!

但是每当我想到那荣耀的真理——我已经被饶恕,并与我的救主一起走向一个更美、更光明、且永恒的未来时,我就不再动摇了。如果圣经是真的(我鼓励你去检验它的真实性),那么可以说,在一个基督徒生命中时不时遇到的困难只不过是上帝永恒时间轴上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保罗的话非常安慰人心:“我想,现在的苦楚(如果你所经历的真的是苦楚的话)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马书8章18节,引文括号内文字属本文作者穿插)

那么,相信耶稣给大数的保罗带来了哪些改变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回答:超多的改变。而且是最好的改变。当保罗写到以认识耶稣为至宝,他是真心实意的。他得到了饶恕,与上帝的关系得到了保障,并且有了对永恒幸福的期盼。这一切都是因着信仰耶稣。

我想问一下:在这个圣诞节你愿意相信耶稣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祂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