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AKA和JANIELLE的爱情故事——上帝如何把相距1万多公里的两人呼召进同一个使命

 

作者: Ng Jing Yng

翻译:RuiQi

 

在Janielle  15 岁时,她们全家从马来西亚搬到了澳大利亚。 有一天,她在当地图书馆偶然看到一本卢旺达作家写的书,并被卢旺达人民在 1994 年所遭遇的针对图西族种族灭绝的悲惨经历所震惊。

她合上书,低声向上帝祈祷:“主啊,求你带领我以后去卢旺达,用音乐来接触那里的年轻人。”

上帝用了不止一种方式回应了她的祷告。

如今,她嫁给了一位卢旺达人,夫妻俩一起宣教,为卢旺达及其他地区的人带去福音。

29 岁的Janielle 和 她31 岁的丈夫Baraka 在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时,分享了上帝如何安排他们在错综复杂地生活线中遇见彼此——尽管他们来自世界的两端,在截然不同的文化中长大。

音乐和敬拜是共同点

怀揣着对卢旺达的负担,Janielle继续在澳大利亚攻读音乐专业。她开始用零用钱资助卢旺达的一个年轻女孩,把这当作她为卢旺达人民做点儿什么的起点。

2015年,她完成学业后,有一个机会前往卢旺达探望她资助的孩子。 Janielle求上帝为她开道路,让她在旅程中能与其他当地也热衷于卢旺达音乐、青年和门徒训练事工的基督徒们有所链接。

上帝将Janielle与参与基督校园传道会和高中事工的年轻卢旺达基督徒们联系起来。 正如祂所预备的那样,这些青年服侍者中的一些人正是她未来的丈夫Baraka儿时的朋友。

然而,在前往卢旺达的宣教之旅中,她从未有机会见到Baraka本人,因为他当时正在肯尼亚攻读心理学。 他们第一次联系是在网上,当时他俩在卢旺达的一位共同朋友分享了Baraka与一群年轻人一起唱歌敬拜的视频片段。 Janielle给他们充满活力的歌声点赞,并询问他们是否是一个青年音乐团。 令她惊讶的是,Baraka回答说视频里的人都是他的兄弟姐妹!

“我记得他是长子,带领他的六个兄弟姐妹一起敬拜上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Janielle说。

但她并没有考虑跟他们有过多互动。 由于对音乐教学的热爱,她前往阿富汗工作了三年,在阿富汗国家音乐学院教儿童和青少年。

他们下一次交谈是五年后的 2020 年,当时 Janielle 已经回到澳大利亚,她在阿富汗的教学工作因新冠疫情爆发和旅行封锁而中断。 在在线工作的那几个月里,当她开始进行一个有关卢旺达音乐的研究项目时,她对卢旺达的热情被重新点燃。 她想采访一些参与音乐和崇拜事工的卢旺达朋友。

Baraka就是她的采访对象之一。

“这是我们通过 Zoom 第一次真正见面,我最初的采访问题变成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对话,我们发现自己逐渐了解了彼此的人生使命,”Janielle 说。

“听完他的故事后,我觉得他就像是与我的拼图相连的那一块,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即用音乐和福音来进行治疗事工。 对他来说,心理咨询是他事工的途径,而教学是我的途径。 我们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等候主的时间

对于Baraka,在 Zoom 通话后,他已经知道Janielle就是他未来的妻子。

在Baraka青少年和青年时期,他积极参与崇拜和音乐事工。 他穿越卢旺达、乌干达和肯尼亚进行学习、工作和事工。 因此,他也有机会结识很多人,也有遇到过他喜欢的女生。

但有件事促使他在约会之前等候上帝的答案。 他非常确定自己想要一个对宣教和传福音与他有着同样热情的妻子,并坚定地决定在遇到他知道会与之结婚的人之前不与任何人约会。

“我相信我婚姻的开始不应该是我宣教生涯的结束。 相反,我的宣教生涯将因为我的婚姻而提升到一个新层次,” Baraka补充道。

当他与Janielle交谈时,他立刻知道她不会让他对上帝的热情冷却。

“当Janielle谈到在阿富汗工作和服侍时,我就已经知道了,”他说。 “几乎没有人会离开澳大利亚去阿富汗服侍。”

经过多年恳切的祈祷,Baraka坚信他等待伴侣的岁月现在终于已经结束了。

看着Janielle,他说:“我曾祈求上帝为我预备一个热爱我的国家、文化、理解我的伴侣,这样我们的婚姻就会少一些麻烦。”

“有时我认为她甚至比我更了解和热爱我的国家!” Baraka补充道。

 

抑制对错过对方的恐惧

另一方面,尽管在 Zoom 交谈后感到被Baraka吸引,Janielle还是决定采取谨慎的步骤。 她也一直在祈祷和为婚姻等待,有时甚至想知道上帝的旨意是不是让她守独身。 对她来说,在阿富汗的孤独岁月教会她要相信上帝会让她遇到对的人。

Janielle分享说,过去,有时她很想对可能不完全符合要求的潜在追求者说“愿意”。

“但祷告教会我放弃对婚姻和单身的恐惧,”她补充道。

Janielle向父母求助,这是她倾诉对Baraka感情的第一站。 她知道父母会不断地为她祷告,也相信他们会指出任何存在的“危险信号”,就像对以前她的追求者那样。

Janielle的父母第一次见到Baraka时,他们就“超自然地毫无障碍地在一起交流”了,Janielle说。 然后她确信 了Baraka确实是上帝为她安排的另一半。

尽管如此,由于新冠疫情爆发限制了海外旅行,他们想要面对面见面仍然存在障碍。 他们承认,自己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彼此的等待中度过了一段痛苦的时光。

他们一起祷告求上帝,为他们创造一个机会。

最终, 2021 年 1 月,在阿富汗复工的几个月后,Janielle得以前往肯尼亚,在那里她第一次见到了Baraka本人。

“我们立刻就感受到了(我们关系的)确认,” Janielle说。 在阿富汗完成剩余四个星期的教学合同后,她就搬到了卢旺达,他们俩于 2021 年 6 月订婚。

将他们的宣教使命提升到新的高度

这对夫妇在去年六月刚刚庆祝了结婚一周年纪念日,他们前往亚洲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宣教大会,并去了Janielle的出生国马来西亚。 这也是Baraka第一次与从澳大利亚飞来的Janielle的父母以及她的大家庭见面。

Janielle坦言,过去的一年并非没有挑战,因为她不仅要适应婚姻生活,还要适应在新大陆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文化差异。

例如,卢旺达人更随性,不太喜欢遵循严格的日程安排。 他们也有很强的社区文化——所以这对夫妇不得不习惯自己的日程被打乱,因为人们会不请自来或在短时间内发出邀请。

Janielle还指出,种族灭绝给卢旺达人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作为一个性格活泼的人,她发现自己很难与卢旺达人严肃而内敛的性格产生共鸣,并需要根据场合调整自己的情绪。

即使对于Baraka来说,卢旺达浓厚的社区文化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对他和他们的婚姻产生了影响。 作为夫妻,他们发现家人和朋友会对他们的生活选择提出疑问或担忧。 例如,当他们相信上帝正在引导他们进入新的方向而选择辞去工作时。

通过这些挑战,这对夫妇学会了在对方情绪脆弱时一起祷告以互相支持,最终寻求并顺服上帝,并在他们的婚姻旅程中越来越多地看到祝福降临在他们身上。

对于Janielle来说也是如此,她讲述了一次当她感到沮丧时,Baraka拿出他的吉他来敬拜。 很快她就感到黑暗被驱散,并想起夫妻互相服侍以及让自己被对方服侍的重要性。

当他们一起祷告时,也看到了上帝如何帮助他们——从在他们找工作的时期为他们提供自由职业的音乐教学和心理咨询的机会,到为他们打开访问上帝放在他们心上的国家如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大门 。

在未来的日子里,这对夫妇计划在非洲各地举办医治与和解的培灵会。 Janielle很高兴看到上帝运用他们在音乐、咨询和教育方面的热情,为那些因多年的种族和社会冲突而在社交、精神和情感上受到伤害的社区带来以基督为中心的医治。

他们还希望上帝为他们打开大门,将他们的医治与和解事工带到亚洲和中东,以及非洲的其他地区,如苏丹、利比里亚和北非。

但在此之前,这对夫妇计划搬到澳大利亚住一阵子,休息一段时间并与Janielle的家人相处,并开始为自己的家庭做计划。

在总结多年来等待合适伴侣的经历时,Janielle说:“我不断提醒自己,上帝认识每个人。 祂会根据祂呼召我去做的工作,为我安排合适的丈夫。”

事实上,上帝确实为Baraka和Janielle这样做了。而且祂将继续为那些选择信靠祂的人做同样的事情。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清明节特辑:思想生死与福音

 

作者:清晨

有声播读:佳音

 

清明临近,天空按时落下纷纷时雨,草木生发,郁郁蓬蓬。四月明明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古人却偏偏要在这生命旺盛的季节纪念死亡,要我们带上嫩绿杨柳鲜艳繁花走向坟墓重温死别,仿佛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警醒,生恐我们一时被春之繁华迷了眼,忘记死亡这一重大主题。

但我们还是忘了,或者说我们一直在逃避。我们不喜欢谈到死,颇有些讳疾忌医,按我周围人的习惯,有生之时就该做些“有用”的事,让自己日子好过一些,谁也不要提到死,如果死亡来了,那就叹息吧,哭泣吧,这之后呢,斯人已逝,活着的人还是要多做些“有用”的事,少想些有的没的,让自己日子好过些最是要紧。清明的时候还不忘带上一些纸钱元宝烧给黄泉之下的亲朋好友,希望那些死人的日子也能因着钱财好过些,如果家庭再富裕一点,这些人还会烧些纸房子纸车甚至纸仆,也不知是在做给别人看还是在自我安慰,似乎在说,看吧,在世上多有富足,多有光彩,就算死了之后也是一样的。

在娱乐和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人们对死亡的态度越发淡漠暧昧。越来越多人轻易地自杀,社会舆论对这些自杀者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同情,转变为冷漠,有些人甚至说,自杀者都是些没用的人,一点挫折都承受不起,死就死吧,别给别人添麻烦就行。清明临近,人们关心的也多为三天小长假,商店早早摆上了清明特色饮食,各大景区也开始各显神通招徕游客,我们懒得再去思考生死,只想享受这吃喝快乐的日子。

这并非是外邦人专属的愚蒙,身为信仰者,我也常不知不觉持有这样的态度,觉得死亡遥远、缥缈,而且我较之他们更有恃无恐些,因为我知道我是个基督徒,蒙上帝保守,会在将来得到永生,这样,所谓死亡越发于我无害了。我看多了自杀的新闻,看到这里或者那里,有多少人因天灾、事故、疾病丧生,常常也懒得再去叹息。世俗的冷漠在我心里滋生蔓延,一开始可能还稍有抗争,后面渐渐觉得理直气壮,理所当然:毕竟我又不能做什么!

我浸泡在周围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中,身为基督徒却与世界为伍,思想行径所差无几,又何止这一例?世界的甜言蜜语迎合我的私欲,又以明枪暗箭作为威胁,如果我选择妥协,与世界和好,真是最轻松的做法,这样一来,我不会有对抗私欲的挣扎,不会有不合群的恐慌,不会遭遇不解和中伤,或许还有世上好处收入囊中。而选择坚守真理又是多么难,当世界鼓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却视宽容忍耐为无能;当世界都爱戴权势黄金,却反将“不拜金”者视为异端;当世界都爱花花衣裳,简单朴素变为充满嘲讽的贬义词;当世界高举自我中心,自我牺牲变为傻瓜的象征……世界的腐蚀比想象中温柔许多,它是温水煮青蛙式的,不紧不慢,让我一面自我感觉良好,一面慢慢下滑。多少人是这样逐渐圆滑还自以为成熟的,多少光芒是这样暗淡的,又有多少人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死去的。

身为基督徒,死亡就与我无害无关吗?我曾以为死亡是一个休止符,它会在不知何时突然出现,急速打断生命乐章,为生命划上句号。但我现在发现死亡是一个渐弱符,身体的死亡,发生在每一分、每一秒,而灵魂的死亡,发生在我们对世界的每一次妥协、每一寸让步。保罗曾说: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以弗所书2章1-2节)。死亡是一个进行时,不在未来而在当下,不是猝不及防,而是每况愈下。许多人活着,却早已死了,死在罪的国度之中,黑暗之君的权势之下。

但永葆初心实在是太难了,就像我们已经看惯了理想青年变为社会油条的故事。年轻时怀揣着的热情与正直,在风风雨雨中打磨殆尽,心灵的死亡似乎也正像身体的死亡一样,是一条牢不可破的铁律,谁也对抗不了。是的,我们软弱、渺小,靠我们自己无法逆转,但是,不是有一位已经替我们胜了那死的权势吗?我们的耶稣基督曾为我们受难、又复活,为我们逆转了生死的铁流。这一复活的恩典,不仅在末日馈赠我们,更在当下,真实地浇灌在我们身上。复活的基督与我们又真又活地联合,帮助我们与那同样发生在当下的沉重死亡相抗衡。我们后退,祂就牵着我们再前进;我们跌倒,祂就搀扶我们再站起;我们与邪灵同流合污,祂就洗净我们,叫我们又能抵挡试探;我们走一步深向“死”,祂就领我们向“活”回转,逆转死的引力,蹚过死亡湍流,溯洄而上,反倒一步一步走向更多更丰盛的生命。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翰福音11章25节)。保罗在以弗所书中说我们曾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但更重要的是,上帝却叫我们活过来(以弗所书2章1节)。

也许,正因为我是基督徒,所以死亡与我格外有关。已死之人怎能知晓自己的死亡,世界之子怎能识别四围的试探,只有上帝复活的人,才能更深地体会到死的沉重,才会在每日靠着基督与罪对抗的过程中认识罪的毒害。基督的复活就在此刻与我们息息相关,祂已经得胜,而我们,“我们要因祢的救恩夸胜,要奉我们上帝的名竖立旌旗”(诗篇20篇5节)。等待我们的并非泯然世人,而是逐渐成圣,我们在来世有莫大的指望,在今生、在活人之地也必得见耶和华的恩惠,这对我们而言,是多么大的盼望,多么大的安慰。

所以,不要无视罪,也不要恐惧罪,下一次挣扎的时候,我们一起来祷告吧,上帝向来是帮助我们的。无论是遭遇欺凌、犹豫动摇、还是灵性低迷、内心麻木,或是需要供应以渡过艰难时期,都让我们一起来祷告吧,福音的恩典是叫我们归回安息的,上帝甚至不需要我们做什么,只要我们专心等候祂,祂向来是信实的,祂叫我们不要惧怕!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都只不过是在这个死亡世界匆匆赶路的行人罢了。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世代,能停下脚步思考的人是有福的。看破魔鬼粉饰太平的把戏,看到死与罪的权势是多么猖獗,今世是战场,我们正穿过枪林弹雨。与此同时,当壮胆、坚固己心,每次看到罪,都更多地看向基督,能认识到罪,本身就已是复活的明证,说明上帝已经开始做工,耶和华是我们的盾牌,祂为我们争战,我们必不至羞愧。

清明时节,我们一起停下脚步更多地思考、纪念吧,思考十字架,思考空坟墓,纪念死亡,更纪念复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与祂一起“再次站起来” ,一同走入复活得胜的荣耀之中!

在你生命中经历过的最痛苦、最破碎的事情是什么?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沉重时刻,即便青春还未完全过去,你我仍是少年。但是看呐,上帝从未停止祂的看护,从起初到终末,祂在天上垂看。“我先前怎样留意将他们拔出、拆毁、毁坏、倾覆、苦害,也必照样留意将他们建立、栽植。这是耶和华说的。 ”(耶利米书 31章28节)。

祂使我们经过水火,却最终领我们到丰富之地。主耶稣基督更是道成了肉身,亲尝死味,三天之后复活,得了更丰盛的荣耀,并为许多人赎回生命。因着基督的受难,我们的苦楚减轻,因为祂的复活,我们便得了重新出发的勇气与盼望。

今天是复活节,雅米采访了七位年轻的弟兄姊妹,分享他们生命中曾经经历过的破碎和痛苦,以及耶稣基督的复活是如何帮助他们再次站起来的。

 

怀子蕙 23岁
基督的复活,让我重新建立起信仰

我也没有活太长时间,目前觉得最痛苦的事情是,在学校被辅导员问及信仰的时候,我否认了自己是基督徒。那次确实是非常痛苦,感觉自己像卖主的犹大一样。耶稣基督已经为我而死了,但我却不承认祂。在那之后我就特别挣扎,其尤是在晚上夜幕降临的时候,就会有坐针毡的感觉,好像要出去吊死似的。后来经过弟兄姊妹们的不断帮助下,我才慢慢走出来。也正是经过那次事件,我才最终在教会稳定下来。后来我在大四毕业之前,特地去找了辅导员把这个事情重新说了一下,重新在人面前承认自己信仰。当时我非常地有平安,感觉也算是弥补了之前所犯的罪。这是我目前生命中最破碎的事情。但经历过破碎之后,它会使你重新建立起信仰,反而是一次不破不立。

我当时思想,彼得在主受难之前总认为自己是最火热的那一个,但是他在鸡叫之前却也三次不认主。但是他在经历过主的复活之后,就变得十分刚强,不再惧怕世上的逼迫和苦难。正是这一点让我认识到,基督的复活,是因为我们的主已得胜了!所以,我们无论在何事上跌倒,自然也是跟着祂一起得胜!如果自己常常被罪所缠累,是看不到主的复活和恩典的;不断被罪所拷打捆绑,只会陷入自责的循环。当我重新看到了耶稣基督的得胜,也更明白自己信仰的根基。

 



Flore  96年 28岁

基督的复活,让我不再过于看重破碎或痛苦的事

我最痛苦的经历是被信任的朋友抛弃。大家朋友一场,但是他/她却就不知不觉地、悄无声息地离开我,让我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而耶稣基督的复活给了我一个很大的盼望,因此我不再过于看重那些破碎或者痛苦的事。祂的复活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祂的话语驱动着我去不断寻求,去持续地经历祂。这股力量让我去越发地相信那位复活的神,并持续地见证复活的主。当我在生命中去经历上帝的时候,是非常非常地能感受到力量的。

 

小桃子 弟兄 26岁
基督的复活,带领我走出友情破碎的苦楚
我生命当中最痛苦最破碎的事情,是我和我朋友之间关系的破裂。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很注重关系的人,会把友情跟关系看得很重。耶稣祂也经历过友情破裂的痛苦,也曾经被最亲密的朋友背叛,但祂的复活代表着祂已战胜了这一切,也表示着我的生命是有盼望的。耶稣的复活也告诉我,我的生命其实不再是靠着自己而生活,而是继续地为上帝而生活,甚至祂自己也愿意成为我最好的朋友,来告诉我真正的友谊应该是怎样建立的。

 

阿哲 22岁
基督的复活,让我找到了真正的信心

我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谦卑的人,然而最近发现自己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社会阅历方面都不如身边任何一个人。别人似乎都比我厉害,自己是最没用的,所以就看自己谦卑。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谦卑,可那时的我并不这样想,仍觉得自己是最谦卑的那一位,别人都不够谦卑。但是后来我发现,真正的谦卑不是来自于你对自己能力的否定,而是真正学习了上帝的话语,对自己的罪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才会有生命的更新,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我原来什么都抓不住,在主面前,我真的什么都不是,我就是一个很卑贱的罪人。

后来,我慢慢学着靠着上帝去胜过这一切,也不再对世上的物质需求抱有那么多幻想——我是有过很多这种幻想的,会想象自己是个有钱人,甚至还想象自己如何通过寻求,达到信仰和物质上的合一。然而现实是,我在这两方面都还没有取得成就:在信仰上没有很深的经历,对神的话语也没有很深刻的认识;在生活上、工作中也没有挣到很多钱。但如果让我选择如何过自己的人生,在主里面有更深的追求或是在世上实现更高的价值,我肯定选择前者。

走出生命里的破碎,是从信靠自己转变为信靠耶稣的过程。以前我一直觉得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觉得只要够努力就能得到一切。但是现在发现自己很多时候会有软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感觉自己微不足道。然而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因为一切都在上帝的手中而不是我手中。圣经教导我们,要学会把盼望放在天上,要学会去依靠上帝,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耶稣的复活让我看到祂确实是神的儿子,祂也确实是那位万能的主——祂可以让一个人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也可以让一个人经历很多的痛苦,然后变得合神心意。祂让我能够把盼望放在基督里,让我能够对自己有信心。然而这信心是来自基督里,不是来自我自己:我自己是软弱的,但是我靠着基督就可以得刚强。



东杰 04年 20岁

基督的复活,医治我,让我不再孤单一人

我人生最痛苦的一段经历是高中时的一段生活。那时我住在宿舍里,半夜因为病痛咳嗽醒来无法睡着,感觉无依无靠,一个人在宿舍没有任何帮助。而耶稣的复活让我感觉自己有了依靠,如果再让我经历一遍高中生病的时光,我会知道万事都可以寻求祂的帮助。我可以找祂倾诉,同样祂也可以用祂的大能缓解我的病痛。我也不会再感觉自己是孤单一人,因为祂都时常在我的身边,会帮助我走出那段痛苦的经历。

 

酒果 22岁
基督的复活,让我拥有超越死亡的盼望

我生命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情,是大学时外公去世了。虽然外公的过世并不是突如其来的,但是在他真正走的那天,我才发现自己以前所做的心理准备都没有用:我还是很痛苦,还是不太能接受他离开我这个事实。不过外公走之前,有牧师来给他做最后的祷告,也问他,坚不坚信有这样一位主的存在,有天堂的存在?当时外公虽然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但是他还是很坚定的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所以虽然我不能接受他即将离开我这一事实,但是我知道他能去天堂,有救主在那边等待着他。所以对我来说,耶稣基督的复活让我对今后的世界有了盼望。

 


鹤笠弟兄 22岁
基督的复活,让我找到生命的目标,不再迷茫

我高中有段时间特别地迷茫、痛苦。虽然我生在在一个基督化的家庭里,但是也远离神。那时感觉自己很没有前途,也没有一个努力的目标。而耶稣基督的复活,代表着我可以重新通过主耶稣恢复与上帝的关系。我可以回到祂里面,能重新拥有我作为人的一个原始动力和目标。如果在那段迷茫的时期能意识到这一点,我可能就不会那么痛苦,会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更加有目标。

 

希望这七位年轻基督徒的故事能够对你有启发:不论是怎样痛苦、破碎的经历,都是我们自己的生命中真实的重生。也不要忘记,在我们受苦时,总有一双有钉痕的手伸向我们,仿佛在对我们说:不要怕,只要信,再次站起来吧!

愿你也能在复活节这一天,细数与祂共同经历破碎和痛苦,并也与祂一同走入复活得胜的荣耀之中!

Hannah的故事:在丧子和患癌之后如何重新生活

 

作者:Hannah

翻译:奇奇

 

我坐在一间四面白墙的房间里。 泪水从我的脸上流下来,我无法控制地歇斯底里地哭着。

医生刚刚告诉我我得了乳腺癌。

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我才30多岁, 怎么可能得癌症呢? 我的孩子还那么小,我想看着她们长大。 我对自己的人生有梦想和计划。 我不想死! 我最小的孩子加勒两年前去世了。 我的心还在为此悲痛,现在又得癌症?! 天啊,这是怎么回事?

然后我醒了。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又逼真的梦。 之后的几个月这个梦都困扰着我。

看似噩梦的事情逐渐变成了启示。 我发现自己在思考,想知道为什么上帝会让我做这个梦。 因为这个梦,我开始定期对自己的乳房进行触摸检查。

几个月后,我在洗澡前例行做乳房检查。 令我惊恐的是,我发现我的一侧乳房上有一个硬块。 我瞬间就吓到不行,那个梦的记忆又涌入我的脑海让我恐惧到无能动弹。

我该怎么办? 如果我确实得了癌症怎么办? 我该如何面对?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的日程被无数的医院就诊、检查、扫描和活检排满。 圣诞节前夕,我收到了确切消息——我得了乳腺癌。

我见了好几位医生,并接受了包括化疗、手术和放疗在内的强化治疗计划。

我伤心欲绝。 为什么会是癌症? 为什么是我?

两年前,我最小的孩子去世后,我一直希望能再生一个孩子,结果却收到了这个粉碎我的梦想并摧毁我身体健康的诊断结果。

我能再次找到希望吗? 我还能再笑出来吗? 这些痛苦的事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上帝真的爱我吗?

收到诊断后,我开始质疑上帝对我的爱。

如果我的天父真的爱我,祂为什么会允许我患癌症? 我已经失去了我的儿子,并因此痛苦万分。 为什么我还要再经历一次这样的考验? 我的家人该怎么办呢? 我破碎的心还能承受多少呢?

虽然我理性上知道上帝爱我,但我心里感受不到祂对我的爱。

但上帝是有恩慈和耐心的。祂给了我空间,让我可以连续几个星期向祂哭泣和诉说我的哀恸。 就像一个孩子向她的父亲哭诉一样,上帝给了我这个空间来倾诉我的心并向祂哭泣。

在我的哀恸之中,上帝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通过祂的子民,温柔地向我显现。

一天下午,一位朋友给我发短信,表示愿意帮助我通过游戏疗法与我七岁和五岁的两个小女儿一起走上这段抗癌之旅。 她告诉我她感受到上帝对我的深沉而慷慨的爱。 当我在手机屏幕上看到她鼓励而美好的话语时,一种神奇的温暖感觉涌上我的心,我开始流泪。 上帝以最温柔的方式说:“我爱你,Hannah。”

上帝继续通过更多的家人和朋友将祂的爱倾注在我身上。 他们向我说着各样鼓励的话语,送礼物到我家,家人和朋友都告诉我他们正在为我祷告。

就好像上帝剥去了我眼睛上的鳞片,打开了我坚硬的心。

我看到许多家人和朋友在为我祷告并为我打气鼓励我。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再仅凭头脑的知识知道上帝爱我。 我的灵里感受到了一种来自上帝的莫名的深沉、丰富的爱。

知道上帝有多么爱我,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启示。 这样的爱给了我坚持癌症治疗的力量,也给了我重新过好每一天的希望。

我漂亮么?

当我了解到我必须接受化疗时,我很害怕。 因为我听说过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必须忍受身体上的疼痛。 我将会面对什么呢?

我的医生向我解释了化疗可能产生的所有副作用。 除了害怕身体上的痛苦之外,我还非常害怕化疗的另一个副作用——脱发。

没有头发我会是什么样子? 人们会怎么看我? 我还能再看到漂亮的自己吗?

我为自己的外表和自我价值而挣扎。

开始化疗后不久,我经历了可怕的脱发。

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枕头上都会有一撮头发。 当我洗澡时,会有一撮头发被流水冲掉。 当我试图吹干并梳理头发时,更多的头发会掉落到地板上。

我不敢照镜子。 我的头发越来越稀疏了,太令人难过了。

更糟糕的是,我的眉毛和睫毛也开始脱落。

我感觉自己好丑。

然后上帝通过祂的话语、家人和朋友提醒我,无论我看起来如何,祂都爱我。 即使没有头发我也很漂亮。

于是我决定鼓起勇气把剩下的头发都剃掉。 那天,当朋友为我剃光头发时,我感受到了上帝的奇妙安慰、同在和平安。

上帝在我心里做着安静而有力量的工作。 祂告诉我,我在祂眼中多么美丽,而美绝非只是外表上的。

通过我的抗癌之旅和脱发的经历,我了解到我需要把我的安全感建立在我作为上帝孩子的身份中。

无论我是光头还是毛寸,我都能在主里找到安慰和信心。 耶稣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 2章20节),因此我值得被爱,无论我或其他人如何看待我的外表。

 

重新生活

上帝带我踏上了接受新心、用新眼光看待生活的旅程。 上帝如何在为时已晚之前让我通过梦发现自己患有乳腺癌,这一点仍然让我感到惊奇。

靠着上帝的恩典和力量,我的治疗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上帝治愈了我的癌症! 我目前正在恢复之中,感谢主赐予我新的生命。

无论你今天在经历什么考验,请记得,祂不会忘记你。 上帝深爱你。 祂为你制定了一个伟大而独特的计划。 永远不要放弃为基督跑这场赛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