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花木兰》:让爱消除疑惑

作者:欣怡,马来西亚

*封面和文中图片出自豆瓣电影

 

《花木兰》从动画卡通,多版连续剧至今年由刘亦菲扮演的电影版本,每一部都有它的经典与感动。

2020年,意想不到的一年,更是多变的一年。而这出电影《花木兰》更是波及至9月份才上映。此外,因着许多的因素,大多影评认为这部电影差强人意。

我个人的观后感是虽然整部电影里少了点紧凑的节奏与震撼的高潮情节,但帅气的武打场面还是让人意犹未尽,尤其是主角那倒挂金钩式的腿脚功夫。

花木兰成长的世代,性别歧视甚大,女性更是被许许多多的教条与约束所捆绑。在成长过程中,花木兰慢慢地认知自己的才能,也不断地努力寻求自我及他人的认同。但身为女儿身,注定了她有天还是需要回归家庭,相夫教子,为家族带来荣耀。

代父从军,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花木兰逐渐地陷入迷惘中。无可否认,她的武功超群,心思缜密,不输热血男儿。但女巫的出现,带给了花木兰质疑与挫败,彻底瓦解了憧憬。

花木兰清醒了。她意识到如何被质疑、打倒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站起来并回归原来的身份——那充满无限可能的花木兰。

她,成功了。花木兰解救了自己的战友。同时也勇于面对与承担女扮男装的后果。虽然被驱逐,也被女巫诱惑结盟,但花木兰清楚晓得自己身为士兵及需要完成的任务,带着初心继续前行。

有一幕非常触动我的心,讲述了花木兰与队友在营救皇帝前一夜的交心。虽然木兰口头上不断地安慰鼓励战友,但她的内心是有所惧怕的。那又是什么因素鼓舞了她,并坚定了她的内心呢?那就是爱。

 

花木兰爱的对象包括了养育她的家人、成长的土地及一起并肩同行的战友。而这份爱更转化为了忠、勇、真及孝。她接收了这股力量,去拼搏奋战,最终完成了使命,保卫国家,荣耀家族。

 

这让我想到,当我们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成为那个真正的自己时,我们就能很好的发挥上帝已给我们的恩赐才干。我们是上帝的宝贝孩子,是按着祂的形象所造。上帝渴望我们与祂亲近邂逅,在祂怀抱里享受祂早已安排的奇妙计划,并期待我们去接收祂赋予我们的产业,进入我们的使命。而这其中可以帮助化解一切疑惑的一个不变事实是:上帝非常非常爱我们。

“上帝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上帝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里面。这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祂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翰1书4章16-18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门徒训练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谁的故事才重要?

作者:Rebecca Lim,马来西亚
翻译:晓晴,中国
*文中图片来自网飞

 

编者注:本篇评论包含剧透。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开始看网飞的最新韩剧《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只是想看看阔别韩剧已久的金秀贤回归。

但是当开场故事一亮相,我便完全沉浸在这个光怪陆离、蒂姆·伯顿式风格的故事里:一位美丽的女孩被独自困在一座塔里,因为全世界都认为她是一个“带着死亡阴影的怪物”。在这短短的三分钟里,我们得以一瞥女主角高文英(徐睿知饰演)的生活,黑暗又孤独。

她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孤独感,以及她破坏性行为背后渴望被爱的痛苦吸引了我,我想了解更多关于她的故事。

虽然被称为“治愈”剧(角色通过与他人互动来感受某种形式的心理治疗或宣泄),但《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并不是那种最具安慰或治疗作用的剧。整部片子没有带给观众疫情下人人都渴望的对现实的逃避,而是通过对剧中角色的生活和治愈过程进行坚定而强烈的描绘,挑战我们去直面那些告诉我们自己真正是谁以及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故事。

 

 

你紧紧抓着什么故事?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围绕几个有着各自问题的人物展开。他们每一个人都紧紧抓着一个关于自己故事的消极版本,无法享受真正的生活。

第一个角色高文英是一位畅销儿童读物作家,她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这种性格障碍使她很难与周遭相处。她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住在一座哥特式废弃的城堡里,被悲惨童年的鬼影笼罩,她一再被告知长大后会成为一个怪物,永远无法逃脱自己的命运。

接着男主角文康泰(金秀贤饰演),是“没关系精神病院”中的一位护工,他很善良但永远把自己的情绪和想法都深藏于心。康泰从小就认为,母亲生下他唯一的原因就是为了照顾他那患有自闭症的哥哥。他被苦苦拉扯,一边是要照顾哥哥,另一边却是由此而对哥哥产生的恨。

三人组中的最后一位是康泰的哥哥,热爱恐龙的尚泰(吴政世饰演)。尚泰患有自闭症,只有通过艺术才能最完整地表达自己。他在绝大多数时候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在目睹了母亲被谋杀后,他便患上了创伤后遗症,恐惧蝴蝶。

 

随着三个角色的生活有了更多交集,兄弟俩搬进了文英的城堡,在那里他们学会了放下戒备,互相信任,并在一起面对恐惧时学会宽恕、最终找到友谊并组建了家庭。

这个小家庭看起来似乎过得不错,但当剧情到达高潮时,我们以及三个主角发现了剧中一大谜团背后毁灭性的真相——杀死文康泰兄弟母亲凶手的身份——这极大地威胁到了三人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三位主角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去应对真相,并在通往治愈的旅程中学到了以下让人宽慰的三点。

 

 

1.面对恐惧…..也没关系

尚泰是唯一目睹母亲被杀的人,但找到凶手身份的唯一线索是这起杀人案与尚泰对蝴蝶的恐惧有关。通过一系列的事件,他发现自己痊愈的关键不是抹去记忆的创伤或逃避,而是去克服,“用更美好的东西覆盖它”。

正如尚泰学到的一样,通往治愈之路需要我们自己迈出第一步,找到脱离过去的那扇门,否则我们就会把自己锁在内心痛苦的地牢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演过去。

但是,如果实在无法独自面对并克服恐惧时,我们可以记住……

 

 

2.倚靠别人…..也没关系

对文英来说,发现真相让她精疲力尽,感觉自己无法写出或讲述故事了,但尚泰的坚持推动她完成了需要她写的最后一个故事(至少是剧情时间内的最后一个)——《找寻最真实的脸孔》。这个故事正反映了三个主角探索“最真实的自我”的旅程。

在这个故事中,三个主角——空罐头公主、面具男孩以及箱子叔叔——为了找回被邪恶的阴影女巫偷走的“真实脸孔”而踏上旅程。他们在旅途中遇到了不同的角色(与他们在全剧16集里遇到的角色有一些相似之处),每个人都会帮助他们更了解自己,或获得勇气摆脱自己故事版本的枷锁,一步一步找到自己的“真实面孔”。

这是文英写的唯一一个没有以残酷和悲剧结尾的故事(之前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被抛弃,只能自己捍卫自己)。在这个故事中,她不仅找到了新面孔和新身份,还找到了新的希望以及一个愿意接纳她原本模样的新家庭,她不用再当任何人的影子,也不用承担父母的过失,更不用再背负那些相加于她的恶言恶语。

单凭主角们自己无法积蓄力量战胜阴影女巫的阴谋,只有当三人联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时——才成功打败了阴影女巫,找到通往“从此幸福快乐”的道路。

如果三位主角能通过彼此倚靠而获取力量,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仅倚靠彼此,还倚靠基督里的力量,会发生什么?

正如传道书4章12节所说,“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抵挡他,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

当我们单靠自己与敌人的计谋斗争时,我们很快就会灰心丧气,寡不敌众,但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章中提醒我们的,上帝创造我们作为基督的肢体彼此倚靠,作为基督在地上的代表,我们需要彼此方能看到、听到、行走和移动。或许到那时,我们也会有足够的理解与明白去告诉彼此……

 

 

3.慢慢治愈…..也没关系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中最美好最打动人的一幕就是当有人在自己争战、设法寻找出路时,其他人会为其留出空间。

这部剧让我们深入了解到到治愈的过程有多么艰难、不舒服和耗时,并展示了主角们是如何在相互连结中成长的——学习表达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4-7节中谈到的那种爱,一种 “不求自己的益处”或“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而是在恒久忍耐和恩慈中与他人相处的爱。

当看到文英和尚泰从争夺康泰的感情,到学会说对方的“语言”,并建立起牢固的友谊,是多么令人欣慰。

当看着这些角色迈向“从此幸福快乐”的方向时,这让我想到我们听到他人的故事或最黑暗秘密时是如何反应的呢。我们向周围的人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充满希望还是挫败的故事?

当我们无路可走时,我们又会去听谁的故事版本?

 

 

 

你听谁的故事版本?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展示了毁灭性的语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雅各书3章5-6节),以及当我们允让这些故事版本来定义自己的生活时带来的危险。作为基督徒,我们听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故事——福音的故事。这个故事比精心编写的童话更真实、更奇妙、更令人敬畏。

福音告诉我们,自己或周围的人用什么故事版本来定义我们的生活并不重要。也许像文英一样,别人说我们是个“失败者”,注定被遗弃;或像康泰一样,相信自己生命的价值是与他人牢牢绑在一起的;或像尚泰一样,觉得自己的弱点是另一个人一生的负担。

我祷告,当我们聆听别人有深深破碎的故事时,要“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以弗所书4章2节)。我们要帮助彼此,把过去抛诸脑后,听听那位已经知道故事开头和结尾的作者的声音。祂将我们所经历的每一次痛苦、每一次伤害、每一次虐待都赎回。祂看到我们身上的伤疤,用更美好的东西覆盖它。

 

耶稣邀请我们放下自己的故事,进入那个祂进入死亡深处才为我们赢得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决定选择光明的国度而非黑暗的国度(歌罗西书1章13-14节)——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希望,覆盖了我们内心最深处、最黑暗、最悲惨的故事。这个故事帮助我们在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是唯一真实且值得相信的故事。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门徒训练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丧尸小孩也需要爱

 

作者:叶玲君,台湾

最近韩剧「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在Netflix热播完结,此剧引发广泛讨论。剧中女主角高文英是一个才貌双全的畅销童话书作家,却因小时候母亲对她的情感虐待产生性格偏差。之后又因母亲的意外离开,导致从小到大反复梦见变成鬼魂的妈妈在梦中继续对她进行感情勒索,导致她日常生活中无法与正常人好好沟通,常常情绪失控,惹出一连串的麻烦,甚至重创自己的事业。男主角文钢太,因小时候母亲过早离世,一肩扛起照顾自闭症哥哥的重责大任。多年来的委曲求全,导致男主角性格极其忍耐,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任何破事都自己背黑锅,一直不停地被解雇,再换工作;一边照顾被蝴蝶噩梦缠身的哥哥,一边想尽办法维持家计,又一边制造假象替哥哥罩一个安全网。就在最新一次的换新工作的契机,他和小时候的朋友——女主角相遇,还被女主角取了一个叫「安全插销」的可笑又贴切的外号。

 

剧情的主要取景点是在一家男主角新工作的精神病院里。那里的医护人员和患者 基本上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而男女主角也在那所精神病院激发了各式各样奇葩事件,之后竟然发现对方就是小时候相互喜欢的人。其中一个关键剧情是女主角新出炉的童话书「丧尸小孩」。书中所描绘的是一个自出生起就不带情感,只会吃的孩子,由妈妈一直偷邻居村民养的动物来给他吃把他养大。直到有一天因为天灾,村里的人被迫迁离,并且把动物也一起带离。然而妈妈无法光明正大地带着丧尸孩子逃离,于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竟然一点一点砍下自己的四肢来喂给自己的丧尸小孩吃。最终妈妈失去所有的四肢,只能让孩子扑到自己怀里把自己吃了。妈妈即将死亡的那刻,在妈妈怀里的丧尸小孩突然开口叫了她妈妈,并说“好温暖”。书中所探讨的“食物与亲情哪一个比较重要”的寓意没有被文学界所采纳,反而反馈集中在书中内容太过血腥,不适合给孩童阅读。然而这一本书却意外地让男、女主角相互了解对方从幼年时期就开始背负的伤痛,从而激发出对对方的爱怜与情感。就在一连串的事件下,男女主角最后确定彼此的心意,开着一台医院院长所赠送的旅行车重新出发。此剧可以算是王子和公主开始新的幸福的黑暗童话故事。

 

我想此剧能如此受欢迎必然有很多成功元素的结合。除了俊男美女的强强组合外,加上剧情编排有趣、不单板,最主要能深深吸引观众的眼球的一点就在于编剧深刻掌握了「不管是谁都需要被爱」这一个普世大愿望。说实在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卑劣谎言的世代,大部分的人都背负着一连串的伤痛,渴望着自己也能像剧中主角们一样苦尽甘来,最后获得真爱,能被照顾、被疼惜、被接受、被尊重……但现实是,很多时候就算是生养我们的父母也未必能做到。故此我们感觉被忽略、被伤害、被误会、被辖制……这世界上有许多人,像男主角一样戴着微笑的面具,来掩盖面具下自己那个满是创伤愁苦的内心,努力挣扎地背负着责任来活下去。又有很多的人,像女主角一样因为某些原因被伤透心,失去对人的一切信任,靠着闯祸来体会自己依然活在世界上的「价值」。其实在某些程度上我们都是男女主角,带着过去的伤痛,努力地活着,希望有一天有个英雄般的人物会来拯救我们,解除已久的束缚,从此能开心、了无痛苦地活着。但事实上,这样苛求的想法是不能够在世人身上完全得着体现的。台湾有句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唯有我们那永不改变的慈爱上帝,才能做到帮助我们重新站立,使我们能够忘记背后所发生的一切伤心事,努力朝着面前祂所喜悦的标杆直跑。就如约翰一书4章18-19节所说:「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

 

希望每一位读者,能认识并靠着主耶稣基督的爱、救恩和恩典,把自己的过去携带已久的惧怕除去,得到来自上帝完全且无瑕疵的爱,进而有着勇气奔向祂为我们谱写的全新篇章。阿们!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妙的创造

《夫妻的世界》:当爱你的另一半变成你最大的敌人时

作者:Rebecca Lim,马来西亚

翻译:Nancy,中国

 

编者注:此影评包含剧透。

一段相爱的关系是怎样演变成充满仇恨和怨恨的关系的?

这是《夫妻的世界》的核心问题。这部刚刚结束的韩剧在过去八周里一直让观众在悬念和不可置信之间来回——引发了大家对于忠诚和信任的反思讨论,并打破了韩剧的收视率记录。

改编自BBC电视剧《福斯特医生》,这部惊悚狗血剧(剧情极端夸张)围绕一对夫妇——李泰奥和池善雨,以及他们为争夺儿子监护权而展开的惨痛和充满复仇的斗争展开。整个剧情从对池善雨的描写开始:她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医生,拥有一位年轻忠诚的丈夫,还有一个可爱可亲的儿子。

但是,当她发现丈夫和年轻许多的多京偷情时,这种完美的表象被打破了,接下来剧情以惊人的速度(至少对一部韩剧来说是这样)发展,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紧张的节奏感,不停猜测接下来这些角色在毁掉彼此生活时会经历怎样的高潮(或低谷)。

 

 

一切从诱惑的试探开始

 

当池善雨拾起她生活的碎片时,《夫妻的世界》通过剧中不同的角色暗示了一些可能导致李泰奥背叛她的原因。

我们看到李泰奥的母亲把儿子不忠的责任推到善雨身上——她太令人窒息、太成功、太圆滑、太世故……我们听到不同的角色插话,“你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他”,或者告诉我们,欺骗是男人本能的一部分,所以与之斗争是没有意义的。最后,在他们离婚两年后,泰奥自己带着一丝遗憾告诉他的前妻,他当时是想寻找一些新鲜和令人兴奋的东西,但“一旦结婚了,爱就又变得一样了。”

看到这些不同的人物为泰奥推卸责任,并把他的失败怪罪到妻子身上,简直让我气到无话可说,这也让我反思,当我们被诱惑试探时,我们是否也是这样为自己找借口?

我们从来没有看到泰奥是如何开始和多京的婚外情的,或者是什么吸引了他,也许这就是这部韩剧想要表达的观点。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们面对诱惑时我们会做些什么。这部戏剧清楚而无情地向我们展示了雅各书1章14-15节所说的,“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我们有多少次欺骗自己(雅各书1章16节),认为我们已经拥有的还不够?在这出戏的结尾,泰奥承认他看不到他面前的东西有多好,直到他一无所有才意识到他失去了什么。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家,事业也岌岌可危。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一点偷来的快乐。

我从未结过婚,也从未有过不忠的关系,但我从朋友和心爱的人那里听到的类似故事已经够多了,以至于我知道尽管这些角色的某些行为非常极端,这部戏却是还原了现实,让我们了解到当坠入爱河的激动感逐渐消失,而浪漫也逐渐成为惯例时,人们所面临的挣扎。

不管我们的婚姻状况如何,那种厌倦和不满的感觉——或者那种渴望比我们已经拥有的更多的感觉——都是我们都能产生共鸣的。当我看到不同的角色想办法去克服自己的挑战和诱惑时,我们看到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不快乐着。

这帮助我明白,也许我们需要的不是下一次冒险的刺激,或者更令人兴奋的工作项目,甚至不是更好的爱人,而是认识到我们所拥有的是来自上头的完美的礼物,来自我们的众光之父“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 (雅各书1章17节) ——即使我们的感觉改变了。

 

我们如何回应背叛的问题

 

剧情的转折点出现在第二集的结尾,善雨给了泰奥一个坦白的机会,告诉他她可以原谅外遇,但不能原谅谎言。但他选择不这样做,还骗她,指责她过度思考和不信任。这触发了她的愤怒,并启动了一系列戏剧性的举动和心理游戏,以最羞辱人的方式暴露了她丈夫的秘密,也毁坏了她自己的良好声誉和在社会上的地位。

当剧情追寻善雨的疯狂堕落时,它让我们瞥见了当不诚实和不信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时会发生什么,“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雅各书3章16节)。

 

如果他们两人都能够“柔顺”(雅各书3章17节)——愿意互相倾听,或许他们有机会挽救他们的婚姻?

这部剧没有给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展示了当我们面对背叛,选择听从自己受伤的声音,选择密谋对方,而不是栽种和平时,最后没有人会真正快乐。

 

 

没有救赎时

 

尽管《夫妻的世界》将焦点聚焦在泰奥和善雨的关系上,但这不仅仅是这一对已婚夫妇的世界,故事里还出现了其他一些人,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回应了自己出轨的另一半或家暴的另一半。虽然我们在这些关系中确实看到几丝希望,但我们也看到,我们所做的决定都会带来真实的后果,不管是影响到我们自己还是身边的人。

戏剧以一个开放的结局结束,但在最后的场景中,善雨用画外音告诉我们:

“. . .当夫妻之间发生状况时,就像把一个人从共同分享的生活中切割出去,双方都会感到疼痛。如果我们能每天忍受,痛苦地反思我们所犯的错误,却不沉迷于痛苦,也许我们可以得救。”

我们如何摆脱我们无法控制的决策或境况所带来的痛苦?正如善雨和泰奥的行动所表明的,试图在这样的时刻里操控一切只能导致更深的伤害。但是,当我们能够把一切交托给那位掌管时间的主,允许我们所经历的痛苦去塑造我们,或教导我们如何运用从上头来的智慧(雅3章17节)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更接近上帝在我们生命中救赎的愿景。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我有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