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与不震动的国(有声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馨宁,中国

 

一星期断断续续的雨,将墨尔本带入了秋天。雨后的空气,分外透明、纯净,路上稀疏的行人,友好地打着招呼。疫情期间,大家彼此投射的善意眼光或温暖的只言片语,也是安慰人心的。

昨晚睡得很好。好久没有这么放松地醒来,懒在被窝里。上一次可以不用醒来后,立刻像上了发条的钟摆,一刻不停的时候,是圣诞假期吧。 有三个孩子,照顾她们,停不下来的;有生意,有工作,停不下来的。

不过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让世界经济停摆了,我们也不例外。澳洲政府一周内,禁令从一级升到三级,大学停课,关图书馆、教学楼,我们在大学的咖啡店业绩也随之跳水式下跌。其实国内疫情爆发的时候,就隐隐觉得不安,看着疫情如乌云一般蔓延过澳洲时,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每天惴惴不安地看着形式越来越糟,然后最坏的情况终于发生了。大学关闭的那一天,终于哭了出来,与其说不忍精心经营的生意遭到重创,更是几个月以来压抑着的情绪爆发出来了。

今晨,踏着路上的落叶,心无挂虑地慢慢经过一座座庭院,走过Yarra河的人行桥,雨后凉凉的风吹过来,我知道,过去的几个月终于过去了,好久没有晒过太阳的心情,在慢慢舒展,为经历的一切感恩。

 

祂有预备

早在疫情开始之前,上帝就为我们做了一切的预备。生意转型,减少门店,收回投资,每一步都有上帝的带领和确据,虽然当时不解,也曾迷惑未来的发展,现在来看,上帝的保守和看顾是那么清晰、显然。“坚心倚赖祢的,祢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为他倚靠祢”(以赛亚书 26章3节)。回首人生,处处是上帝恩典的痕迹,即使身处疫情,谁能否认祂的保守、供应。如果曾以为靠着己力可以积累人生的幸福,现在更知道感恩,这扎实的幸福是因为主在我们生命里的工作。

 

祂向着我们的意念是好的

带着2019年的繁忙和压力走入2020年,没有兴奋和期待,也不知道如何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实在是累了厌了。 在经历了这跌宕起伏的几周后,能够安静地散散步,不疾不徐地做事情,恍悟这不是自己最需要的吗?在一切进行式突然急刹车而停下来以后,发现,有些东西是可以放弃的,有些是可以没有的。上帝给一直带着责任感负重前行的我放了一个长假,让我休息,安静,享受与祂的同在。在这个貌似打击的背后,有着祂化妆的祝福。

这场疫情来得突然,人人都经历了无法招架的惊惶失措, 如果主允许我们经历这一切,我相信有祂的美意。当犹大人被掳到巴比伦时,经历战争、死亡、颠沛流离时,耶和华对他们说“ 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耶利米书 29章11节)。这场疫情,让每个人的生命都经历了震动,很多经营、积累的人生都土崩瓦解,而只有上帝的国,是不会震动的国。相信有些人被震醒了,发觉曾经追求的东西,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不值得用生命换取;有些人悔悟了,发觉自己离上帝太远;有些人经历救赎、医治、供应,更深地体会上帝的眷顾和同在。不管是什么,上帝在这场疫情中,做着伟大奇妙的工作,因为在我们生命中发生的一切,没有什么是偶然的,都有祂的美意,让“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罗马书 8章28节)。

 

愿祂给我们属天的眼光

疫情在蔓延,真假难辨的坏消息也在扩散,放纵自己的眼睛、耳朵在这上面,就是等着被恐慌、绝望吞噬。看到攀升的自杀率、离婚率、死亡率,你觉察到什么?这是仇敌在疫情期间大打出手,偷窃、抢夺、杀害,并使出了牠惯用的伎俩——恐惧。 坏消息看多了,你还记得上帝的好消息吗?“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动的常存”(希伯来书 12章27节)。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上帝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侍奉上帝”(希伯来书 12章28节)。人类历史充满苦难血腥,耶稣的时代也不例外,但祂没有被世界的痛苦影响拖累,而是汲取属天的喜乐和能力去影响世界,虽在地上,但注目在天,不求人的满意、但求父的旨意通行。我们被召要将天堂带到地上,那就回应上帝,找到自己的位置,兴起发光吧。

是的,发生的一切让我们措手不及,不过天父不早已借圣经告诉我们了吗,还有那无比荣美的结局。如果曾经的遥远,如今近在眼前,曾经的负重,如今可以撇下,曾经的模糊,如今清晰可见,那么让我们将自己再一次妥妥地交在祂手中,在祂的计划里前行。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复活的能力

影评:从里到外爱着我-《头脑特工队》观影有感

作者:林佳慧,新加坡;翻译:白承成,北京

自从学了心理学,大家最常问我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能看穿我的心思吗?”(答案估计你也知道,所以猜出来并没有奖励)。因此我常想:“要是真能读有这样的想法的肯定不只我一个,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迪士尼和皮克斯发行的新片-《头脑特工队》?

就影片核心内容而言,《头脑特工队》向我们展示了一段直达人内里的旅程,将情绪,想象,行为和思想所构筑的复杂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令人耳目一新,充满乐趣。故事情节则主要围绕11岁的小姑娘莱利脑中(或者说控制中心里)几位情绪小人的冒险展开,他们分别是代表愤怒,厌恶,恐惧,快乐和悲伤的怒怒,厌倦,怕怕,乐乐和忧忧。

她全心全意守护着莱利的快乐与记忆,却不知不觉将忧忧挤兑到二线。但是一场危机引发了一次疯狂的冒险,让莱利又重新做回“自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乐乐学会了去欣赏忧忧。

这是惊人准确的现实写照!的确,我们大部分行为都是在保护快乐,避免悲伤。我们常常把悲伤后果是一个很难对付的悲观者,避免避之若浼。然而,悲伤也是人类箴言14章13节告诉我们:“人在喜笑中,心也忧愁;快乐至极,就生愁苦”。悲伤可以使人们彼此连接,也让我们有同一个理心。最重要的是,它提醒着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快乐只是暂时的。

我们可能会由某些经历,事情,关系和生活本身找到快乐,但在这个世界上,它永远是不完美的。只有在天堂我们才会有真实的,完全的快乐,没有眼泪,哭号,或疼痛(启示录21章4节)。那是耶稣将与我们在天堂分享的快乐。

《头脑特工队》同时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当人被恐惧,愤怒,厌恶所控制时,灾难就有可能发生。这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很多的智慧去操练节制,而不是为情绪所逮捕的梗,“因为上帝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提摩太后书1章7节)。所以,尽管人们常常说要随心而行,或许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在大脑被情绪控制之前,三思而后行。

做人就意味着不会简单,而是繁复而细密,这本身就是一种美。

我们无法说出我们经历到的每一种情绪,甚至不知道它们是从大脑或身体的其中一部分冒出来的。甚至不是完全的不可能,要完全了解我们自己真的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诗篇139篇告诉我们上帝如何塑造了我们的内里,并说我们“受造奇妙可畏” (14节)。上帝完全知道并且认识我们。当耶稣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他也经历了与我们同样的情绪-快乐,愤怒,悲伤,忧愁,惊奇等等。甚至我们不能完全了解自己,上帝也从里到外了解我们,并且会一直爱着我们。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图片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杂志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www.ya-mi.org/tc/”

我在抗疫最前线:要到几时呢?(有声播读)

作者:方友望,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Joya,中国

友望来自东马砂拉越州,喜欢阅读和写作,从小享受与书为伴,只因为有个喜欢买书的爸爸。她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个图书管理员,长大后期望自己能够成为作家,用文字来分享心情、传递信息。大学毕业后在东马服务了数年,目前在吉隆坡的国大医院 (HUKM) 进修急诊专科。国大医院是雪隆区的新冠肺炎接治地点。虽然这所医院暂时并非主要的新冠肺炎转介中心,但她仍然在前线上诊断并收治 Covid 19 的可疑或确诊病例。

马来西亚进入全国行动管制令第 13 天,COVID – 19 疫情非但没有好转,官方数据显示全球各地的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持续上升。整个世界仿佛放慢了匆匆的脚步,全球各个国家和主要城市相继封城,航空和旅游业遭受严重的打击,许多商家已经停止了正常的业务运作,学校宣布暂停一切活动,考试不得不延期导致学生们需要延期毕业。不论是生意惨淡近乎陷入困境的小贩们,卧病在床被迫与世隔离的病患,留在家等待重返校园的莘莘学子,或是在医院前线辛劳工作的医务人员,大家的心里都纳闷着:要到几时呢?上帝啊,请问祢允许这个新冠肺炎横行霸道要到几时呢?上帝啊,请问祢何时伸出祢大能的膀臂终止这一场夺取上万条人命的瘟疫呢?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我们匆忙劳碌的生活,让我们不得不停歇下来,回到上帝面前,寻求祂的医治、赦免、拯救和安慰。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的文学史家鲁益师(C.S.Lewis)在他的著作《痛苦的奥秘(The Problem of Pain)》中描述苦难是上帝的扩音器,为要唤醒沉睡的心灵。但是祂允许苦难要到什么时候呢?诗人大卫在他的诗篇中不断地发出同样的呼求:“耶和华啊,祢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祢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我心里筹算,终日愁苦,要到几时呢?我的仇敌升高压制我,要到几时呢?”(诗篇13篇1-2节)

哈巴谷先知同样质问上帝:“耶和华啊,我呼求祢,祢不应允,要到几时呢?” (哈巴谷书1章2节)面对仇敌的四面攻击、不公不义的政权、恶人的无法无天,一筹莫展的大卫和悲愤填膺的哈巴谷都在纳闷:要到几时呢?他们在急难中呼求并等侯着上帝伸出祂的膀臂来拯救属于祂的子民、施行公义和怜悯。等待,谈何容易,尤其在静默中等待,更是难上加难。面对苦难的时候,等待的过程十分煎熬难挨,尤其当我们束手无策,无法改变或加速使事情进展得更快时,内心更是百般焦虑,感觉被上帝忘记和遗弃了。

然而,等待却是成长的生命中重要的一环。从着床在母亲子宫里的胚胎到呱呱坠地的新生儿,孕育健康的生命需要十个月漫长的静心等待。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宝宝,从孩子第一天上幼稚园哭闹不舍到大学毕业挥手告别的那一刻,养儿育女需要经历何等漫长的等待岁月啊!小时候,我们期盼着自己快点长大。升学后,我们期盼着自己早日毕业。工作后,我们期盼着自己结婚成家。成家后,我们期盼着自己早生贵子。暮年后,我们期盼着自己安享晚年、儿孙满堂。终于,我们卸下了世上一切的劳苦,入土安息,进入永恒。

等待的功课需要我们用一生之久不断地学习。在行动管制令的驱使之下,首相再三地叮嘱大家留在家中,千万不要无故出门。 COVID – 19 限制了我们的行动,考验了我们的耐性,也阻挠了我们的计划。我和丈夫因为工作的缘故不得不分隔两岸,而原先的生育计划也不得不耽搁延期。刚开始我的心情实在遭透了!我满腹牢骚地向上帝抱怨,生气祂为什么允许这个病毒打扰我们完美的计划和规律的生活秩序。然而,在敬拜的诗歌中我学会了安静顺服祂的旨意,在祂的沉默不语中我学会了再一次的等待。等待,让我不得不放下自己的执着,让上帝在我的生命中掌权,并学习将自己每一天的行程和人生的蓝图计划交托给祂。等待,让我在每一次和祂摔跤的过程中学习降服,把自己对人生的主权放在祂的手中。

我很容易心急,欠缺耐心,不喜欢等待。一旦决定好的计划,便急着去完成,否则会感到烦躁不安。每一次的等待对我而言都是信心的考验,提醒我学习把焦点转向那为我创始成终的耶稣,并在等待的空档期继续专心敬拜祂、忠心事奉祂、坚定相信祂。

伊莉莎白·艾略特(Elisabeth Elliot)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她是殉道者宣教士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的遗孀,也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基督徒女性之一。吉姆在南美洲的森林里遇难之后,勇敢的她带着年幼的女儿回到奥卡族印第安人中间继续服侍,与他们一起生活,学习他们的语言,至终整个族群归向耶稣。她在著作《The Path of Loneliness 》中写道:等候上帝是信心的表现,也是上帝对人类最大的要求。

等候中,我们相信祂的安排准确无误,祂的时间不早也不晚。每一天,我们可以带着期待的心情将等待上帝的意愿当成祭物献给祂。真正相信上帝并等候祂的人不会给上帝截止日期,也不会要求上帝照着他的议程进行,而是敞开心扉完全接受上帝的计划,并确信祂的安排必然超越我们所求所想。

要到几时呢?我不晓得这场疫情将会到何时才结束,但是我可以选择相信上帝的美善和全能,相信祂在洪水泛滥之时仍然坐着为王,相信祂在举世动乱之时仍然统管万有。我不晓得行动管制令是否会继续延长,但是我可以选择继续感谢上帝让我有健康的身体去服事我的病人。我不晓得祂为什么打断了我的人生计划,但是我可以选择耐心等候祂的时间,因为祂的道路高过我的道路,祂的意念高过我的意念(以赛亚书55章9节)。祂仍旧掌权,哈利路亚!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复活的能力

新冠肺炎:冷漠与焦虑中的祷告(有声播读)

作者:圣夏,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世界各样的新闻包围着。我相信大部分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战争,灾难类的新闻时,我们可能会暂时表示惊讶或难过,然后剩下的就只有沉默和漠不关心,因为觉得这些事情离自己很远。要不就是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可能因为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的危机意识早已被渐渐抹去。

其实我说的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己。我记得第一次在网上看到“新冠肺炎”这个新闻时,我点开看了一眼,并不是因为我想了解是什么情况,而是习惯性地点开。因为我心里早已对这个新闻下了定义,就是有人得病了,但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况且在武汉,离我远着呢。
 
直到被我忽略的这条新闻,开始每天占据头条;直到听到口罩被售滞涨价,疯狂被抢;直到大年初一,本应该走街串户的日子,全国人民开始被限足在家。
 
到这个时候,我以为我会有所意识有所行为。但是取而代之的竟是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开始关注不断上涨的感染确诊人数。那每天濒临在死亡边缘,不断增长的人数,对我来说似乎只是数字。我每天能和朋友分享的竟然也只有这个数字,我仍然是一个旁观者,只是关心这个数字会涨到什么时候。
 
因为这个疫情我暂时不能返校,我的行程和计划都被打乱了。我的心因这样那样的事情,始终不能安静。可我没有第一时间为此向上帝祷告。直到被限足在家的第七天,我才终于愿意来到上帝的面前,将我的忧虑向祂倾诉。当我打开圣经,看到这段经文,“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拉太书6章14节)我的心里瞬间安静下来,并开始思考面对现在这样的环境,我现在这样的状态是正常的吗?
我对现状的恐慌,对未来的担忧,都使我忘记注目看耶稣,看十字架上的恩典,也使我忘记上帝在掌权。我不能像那些医护人员一样去前线,帮助救治患病的人。然而我却连唯一能做的祷告,也不愿去付出。但感谢上帝,祂的话语再次提醒了我,让我看到自己的私欲。于是我来到上帝面前向祂认罪。
 
我虽然不再像之前那样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过度关注,但我内心的焦虑仍然存在。每当我感到焦虑时,我便会来到上帝面前祷告。当我们在主里认罪悔改,选择赞美祂时,祂便赐给我们出乎意料的平安(腓立比书4章7节),使我们在何等难的困境中都能够有盼望,不至失望。
 
感谢上帝,当我选择这么做时,祂赐更多的爱、平安和恩典填满我,代替了我心中的不安。这样真实的平安,让我明白越是在困难时期,我们越要感恩,为大小事感恩,也为我们可以经历上帝的恩典而感恩。越是感恩,我就更加相信上帝在掌权,祂就在我的身边,亲自安慰我,让我知道祂的应许永不落空。
最后,当我因新型冠状病毒被限足在家,以为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上帝让我看到这段经文,“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做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是的,若是可以,我愿借着在这段等待的时间,操练自己,脱离卑贱的事情,被上帝洁净做一个贵重的器皿,为祂所用。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复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