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饶恕?答案不是“爱”,而是“公义”

 

作者:奇奇

 

饶恕,是一个在基督徒群体里被频繁提及,却常常被误解的话题。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圣经呼召我们去饶恕,但当真正面对伤害时,我们却常常发现自己心中充满挣扎:我真的能够饶恕吗?我为什么要饶恕?

 

可悲的是,在教会中关于“饶恕”的教导里,常常给出的是一些片面甚至错误的理由。这些理由不但没有给我们带来真正的自由,反而成为了我们新的捆绑。

 

被误解的饶恕

 

最常见的一种误解,就是把“饶恕”理解成一种律法要求。有人引用主祷文里的话——“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因而推导出:如果我们不饶恕别人,上帝就不会饶恕我们。这样的解释听起来似乎有理,但实际上是对经文的误读。

 

若仔细查考这节经文,我们就会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教导我们靠“先饶恕别人”来赢得上帝的赦免,而是强调上帝已经赦免了我们,这样的赦免会在我们生命里结出果子,带来一个自然的态度——愿意饶恕别人。若把这节经文当作“交换条件”,就等于把饶恕变成了我们必须遵守的律法和换取救恩的条件,是让我们站在因信称义的对立面了。

 

另一种常见的理由是“因为上帝爱我们,所以我们也要去爱别人、爱仇敌,因此要饶恕”。乍看之下,这似乎非常正确也符合圣经的教导,但问题是,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单单用“你要有爱”来劝勉,其实是异常空洞的。爱并不能自动抹去被伤害带来的痛苦。如果把饶恕建立在“我们要有足够的爱”之上,只会让人产生更深的挫败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面对真正的伤害时,我们往往是爱不出来的。

 

饶恕真正的根基——上帝的公义

 

圣经中的饶恕,从来不是建立在我们“能有多大爱心”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上帝的公义之上。

我们之所以能够饶恕,不是因为我们很伟大,能凭爱心去忽略对方的过错,而是因为我们相信:上帝是公义的法官。祂会为我们伸冤,祂的审判不会有偏差。正因如此,我们才可以选择放下那把“审判的法槌”,不再自己抓住对方的恶行不放,而是把审判的权利交还给那位永远不会出错的法官——上帝。

 

换句话说,饶恕并不是否认对方的罪,也不是轻看伤害,而是承认“这确实是罪,是伤害”,但我选择不再自己做法官。因为我知道有一位比我更公义的审判者,祂会按真理来进行审判。

 

这样一来,饶恕就不是虚假的“装作没事”,也不是强迫自己“要有足够的爱”。而是一种真正有信心的行动:我相信上帝的公义比我的公义更完全,因此我决定把对方交托给祂。

饶恕不等于和好

 

另一个害人不浅的论调,就是把“饶恕”和“和好”等同起来。事实上,这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饶恕,是我们单方面的决定。在上帝面前,我选择不再做审判官,把伤害和审判的权利都交给祂,让自己从仇恨与苦毒的枷锁里得自由。即使对方毫无悔意,我依然可以做出这样的决定。

 

而和好,则是双方面的。它需要对方承认错误、愿意悔改、并且采取行动来修复这段关系。如果对方没有悔改,真正意义上的和好是不可能发生的。圣经呼召我们饶恕,但并没有要求我们必须与所有伤害我们的人重新建立和好的关系。

 

饶恕绝对不等于纵容对方继续伤害我们,而是我们单方面在上帝面前做的决定,愿意把公义的主权交还给上帝,让自己不再被苦毒捆绑,得着释放。而和好,则是需要在对方愿意悔改和主动要求和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饶恕带来的自由

 

我们常常会在关系中受到各种伤害:来自朋友的背叛,来自家人的误解,甚至来自教会里不合宜的对待。这些伤口很容易让我们在心里积累苦毒。

 

当我们真正明白饶恕的根基在于上帝的公义,愿我们能够放下那份沉重。饶恕,不是因为我爱得够多,而是因为我信得够深——相信上帝的绝对公义。当我们愿意这样去饶恕,生命便会得到真正的自由:不再被伤害绑架和被苦毒吞噬。

 

 

亲爱的弟兄姐妹,饶恕不是一条沉重的律法,也不是虚伪的“假装有爱”,而是信心的行动。它让我们放下那份想要自我伸冤的压力,转而在上帝面前得着平安与自由。愿我们都能从错误的观念里走出来,不再用律法或虚假的爱来强迫自己,而是因着信靠上帝的公义,勇敢地做出饶恕的决定,并在祂的真理中得着真正的释放。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 www.ya-mi.org”

10月主题:耶稣牌杀毒软件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中毒的观念”就像病毒一样,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我们的思想?

“你要先改变,耶稣才会拯救你。”
“你信主了,就不该有忧郁。”
“教会是上帝的家庭,每个人都应该要像耶稣一样有爱。”
“跟上帝有关的事才是‘属灵’,其他都是‘属世界’的,要远离”
……

这些说法是不是听起来耳熟?是不是也一度让你“以为”这就是真理?耶稣在世的时候,就曾反复地指出人们被“1传统观念”误导的危险——

“你们听见有话说……但我告诉你们……”
“有人说……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

两千年过去,错误观念仍然不断翻新包装,而耶稣的真理,依旧具有颠覆性力量,能穿透虚假、更新思维。

所以,我们想发起这样一个主题——“耶稣牌杀毒软件”。当观念“中毒”,让真理来清除!

我们想听你分享:

  • 你曾经相信过哪些“带毒”的观念?
  • 是什么让你开始意识到“我好像中毒了”?
  • 是哪段经文、哪句话、哪次经历,让你“重启系统”?
  • 你如何让上帝的话语不断在你里面“升级防火墙”?

每一个错误的观念都可能变成一个锁链,但耶稣来,是要叫人得自由。你的文字,不只是在拆解谎言,也是在用真理点燃别人心中“被更新的可能”。

题材不限,可以是文章、见证、故事、图文、视频……都欢迎!截稿日期是10月15日。

也许你还在“扫描中”,也许你已经“重启成功”。
无论你在信仰路上的哪一个阶段,耶稣都不是要让你“格式化”,而是让你重新对齐祂的真理。

这个世界更新速度太快,但耶稣的真理永不过时。愿上帝的话语充满全地,盖过错误和有毒的声音。

“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 www.ya-mi.org”

上帝的信实帮助我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

 

作者:圣夏

 

这段时间,我参加了教会的洗礼班旁听,向牧者学习如何带领洗礼班,也借此来预备充实自己。在最近的这次洗礼班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上帝的属性——自然属性(人类无法拥有的)和道德属性(人类可以拥有的)。上帝的自然属性有无所不在(箴言15章3节);无所不知(诗篇139篇7-10节);无所不能(马太福音19章26节 )以及广大无限(列王纪上8章27节)。上帝的道德属性有圣洁(彼得前书1章15节);公义(罗马书2章6-8节);慈爱(罗马书5章8节);信实(民数记23章19节)。而后牧者问我们,上帝的这八项属性中,有没有哪一项是对自己的生命带来影响或者改变的。

    思索片刻之后,我回答说是信实。

 

我和牧者还有洗礼班的姊妹们分享说:我想到我之前给外国留学生做课堂翻译的一段经历。因着这份工作我可以接触很多的留学生,所以我当时很期待能和他们建立关系,关心他们,给他们传福音。但是当我实际接触他们之后,我发现这比我想象得要复杂和艰难得多。他们经常做一些我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的行为。那时候我的心里对他们充满判断。有一天,我在课堂上,当时我正在思索我到底要如何与这群学生相处,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他们。我突然听到圣灵对我说:“不要用你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是要用我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因为他们和你一样都是我所爱的。”

圣灵帮助我想到以前的自己,比这些学生还要糟糕。但是上帝祂没有因此就判断我,放弃我,而是通过牧者还有弟兄姊妹来接纳我,爱我,让我可以得到上帝宝贵的祝福。这使得我放下自己的眼光,不按照现在我所看到的去判断,而是相信上帝的带领。因为我知道上帝的应许不会落空,上帝会按照祂的计划带领改变其他人,因为上帝在圣经中应许,祂既然在人心里开始了改变的工作, 就不会半途而废:“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腓立比书1章6节)。 “而我要做的就是带着上帝信实的“滤镜”来等待和接纳人。不是因为别人做的好,我就接纳或者爱他,总要因着信上帝的信实来爱人,接纳人。相信祂会按照自己的时间和方式,展开自己的工作,而我要做的就是信靠和交托。

 

然而上帝不光让我要因着祂的信实来接纳人,也要因着祂的信实来接纳我自己。

我最近也在跟一位属灵前辈学习查考圣经。他按照释经学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我。对我来说,释经学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圣经的方法,但是这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还以为是普通的查经学习。这导致我在面对熟悉的经文时,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这位前辈的提问。这极大地打击和挫败了我的自尊心。面对前辈的这些问题,我先是表现出了愤怒,提出对他的质疑;然后对于我不知道如何作答的问题,我便选择了回避。我知道其实我心里是害怕,害怕自己就这样一直不会下去,不敢承认自己不会,好像承认自己不会,就是给自己贴上了一个自己不行的标签。

 

 

而上帝借着这次洗礼班的分享,再次提醒我祂的信实,——虽然我现在是不会,但是没有关系,祂会带领我,亲自带领我学习祂的话语,我的不会只是一时,而不是成为一世。因着我的相信上帝必定会改变我,我开始接纳现在自己对圣经的无知,也相信上帝会帮助我。于是我鼓起勇气,向这位前辈坦白我自己的难处,表达自己不会,请他帮助。而前辈也暖心回复我说:“没问题,难为你了,我会慢慢教给你”。这也让我自己感到被接纳,并发现原来坦白自己的软弱并不会被嘲笑,反而能够得到帮助,让我成长。这让我想起圣经说:“祂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后书12章9节)这次的经历也帮助我越来越能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软弱,越来越能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

感谢上帝,因为祂的信实,我可以接纳他人,也可以接纳自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 www.ya-mi.org”

9月主题:我被“时间管理”了!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一醒来,脑袋就开始运转:

今天要完成几个待办事项?会议和约会来得及吗?更别说还有教会的服事、关心人、陪伴家人……

但不知为什么,事情是做完了,人却越来越累,越来越空,甚至有点想逃。

 

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我们常常被一个声音追着跑:

“你今天做了什么?你有没有善用时间?”

慢下来、停一下,似乎都成了一种奢侈,甚至——羞耻。

 

但上帝是这样看的吗?

难道我的价值,真的取决于我做了多少事?完成了多少目标?参与了多少服事?

如果我忙不过来,我可以减少服事吗?我的家庭也需要我,我是否能说“不”?

还有个憋在心里很久的问题……教会的服事,是不是永远都该排在第一位?

(还是我们误把“为上帝而服事”,变成了“替上帝工作”?)

 

这一次,我们不讲“怎么把时间排满”,

我们想聊的是:在压力与呼召之间,如何知道上帝对我们“时间”的心意?上帝到底要我们如何分配时间?是一定要填得满满的,才算“珍惜每一秒,不挥霍光阴”吗?

还是,真正重要的只有一件事?那上好的福分是与上帝美好的关系,与人和睦有爱的同时,也能好好安静、安息自己?

真正重要的,也许不只是管理好时间,更是能在时间里活出与你的呼召一致的节奏。

 

雅米9月份以主题:我被“时间管理”了!邀请你,记录你的思考、故事与挣扎。

欢迎你从以下任何一个角度切入分享:

1.        你怎么面对“卷到疲惫”的生活?在工作、家庭、教会服事、个人时间里面,你如何平衡

、或安排轻重?

2.        有没有哪一刻,你在忙碌中发现其实离上帝更远?

3.        你是怎么分辨什么该做,什么可以放下?你的优先级是什么?

4.        在你有限的时间里,如何保守你的心与你与上帝、与人的关系?

5.        你有没有被“效率焦虑”压过,后来发现其实上帝根本没有要你这样?我们可以如何面对?

6.        关于“时间管理”的见证、故事、反思

 

截稿日期:2025年9月15日

投稿方式:请发送你的作品至jessie.ng@odb.org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 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