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紧张时如何坚持十一奉献?

 

作者:Agustinus Ryanto

翻译:奇奇

有声播读:Luke

 

 

我从小就被教导说,十一奉献是回馈上帝以帮助发展祂教会的一种方式。 当我上高中时,我就开始十一奉献了。 每个月我都会拿出十分之一的零花钱,装进一个特殊的信封里,上面写着我的会员号。

即使我高中毕业后搬到另一个城市,我仍然继续遵守十一奉献。 当时,给出十分之一感觉很容易,因为当时我没有太多的需求和想要的东西。

七年来,我忠实地十一奉献,但当我搬到雅加达工作时,我开始陷入困境。 雅加达的生活成本比我以前住的城市高很多。 我必须支付住宿、交通、食物以及赡养父母的费用。 我工资的十分之一现在可以支付我一周的各样开支,有时候还会更多。

在没有与教会朋友讨论这个问题的情况下,我擅自决定在工作的第四个月停止十一奉献。

虽然严格意义上讲我的工资足以支付我的开支,但我觉得保留这十分之一作为我的应急基金是明智的选择。

我读到的文章和我听到的关于我们没有义务进行十一奉献的对话进一步证实了我的这一决定,捐得乐意才是重要的(哥林多后书 9章7节)。 这让我觉得,如果我感到不情愿并且无法以“喜乐的心”来奉献,那么最好不要十一奉献。

我“节省”下来的十一奉献本应该用在其他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更换内存和存储空间不足的旧手机。 然而相反,我却把钱花在了一些我不需要的事情上,比如买火车票去某个地方旅行,这样我就可以暂时远离雅加达的快节奏生活。

我的一切 …..但不包括我的钱?

我停止十一奉献已经五年了。 但当我遇到一位朋友时,却改变了这一切。他在雅加达工作了几年后最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并搬到了一个较小的城镇。

我们正聊得很开心,他突然问:“顺便问一下,你还定期十一奉献吗?” 我被这个问题问得措手不及。 尽管我们谈论的是金钱和财务话题,但我本以为我们不会触及十一奉献的事。

我犹豫着说:“我还在奉献,但不是百分之十。”

“为什么?” 他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探过身子来问。 “那么这就不叫十一奉献了。 你知道十一奉献的意思是要给‘十分之一’,对吗?” 他继续开玩笑地说。

“住在雅加达要贵得多。 而且我觉得既然我的工资不是那么高,这些钱就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

虽然谈话发生了严肃的转变,但我很庆幸我的朋友似乎很耐心聆听我要说的话,并且他没有做出任何论断,也许是因为我们曾在同一教会里聚会很多年,他知道我曾一直忠实于奉献。

“此外,”我继续说道,“十一奉献对我们来说不是一项义务。 如果我们强迫自己奉献,是没有意义的。” 当我为自己的决定辩护时,我甚至引用了经文:“保罗在罗马书12章1节说,那蒙上帝喜悦的祭就是我们的身体,我们应该将身体献上,当做活祭,这才是真正的敬拜。”

“但 ……如果你连自己所拥有的百分之十都无法献上,你又如何能献上你的一生呢?”

我的朋友问。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理性上我也这么觉得:连一小部分钱都给不了,我怎么能付出一切,包括我的生命呢?

重新思考十一奉献

十一奉献的概念(意思是“十分之一”或百分之十)来自玛拉基书 3章10节。 虽然这是旧约的命令,但我相信它对我思考奉献时仍然有参考意义。 如果我们有 100 个,我们只给出 10 个,我们还有剩余的 90 个可以使用。 通过定期放弃我们所依恋的东西,最终可以帮助我们不把安全感放在我们的财物上(马太福音6章21节)。

自从与我的朋友见面后,我就决心重新履行十一奉献,尽管这不是一下子就发生的事。

我解决的第一件事是我对奉献的心态。 上帝并没有强迫我要给祂一定数量的钱,但给予是我对所收到的一切祝福的爱和感恩表达。(罗马书 8章32节,箴言 3章9-10节)。 我可能没有很高的薪水,但我拥有我需用的一切。 我所拥有的一切实际上都属于上帝,那为什么我不愿意把它交还给上帝呢?

事实上,因为我在一个非营利组织工作,所以我的薪水来自于其他人的慷慨给予,他们被上帝感动而无偿奉献以支持这项事工。

我做的第二件事是密切关注我的财务状况。 我准备了一个电子表格来跟踪我的每月预算和开支。 当我制定这个表格并记录我所有的线下和线上交易时,我很快就看到了我需要在哪些方面更多控制自己的支出。

做出这些改变后,我不再感到钱不够花了。 从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奉献给上帝我能够得到如下这些益处(箴言 11章24节):

在学习每月做预算和财务管理之中操练自律。

了解能够支持我当地的教会是多么幸福的事。

被鼓励全心全意地委身于上帝,不再依赖我的收入,而是倚靠祂。

十一奉献是个人的决定,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心,这意味着它并不在于数额多少,而在于我们是否有为上帝事工奉献的意愿。

上帝已经给了我一切,所以祂得到最好的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我决定带着喜乐的心继续这样做。

问题反思:

  1. 是什么阻碍了你慷慨奉献?
  2. 虽然上帝没有“要求”我们奉献,但你认为实践奉献重要吗?
  3. 你认为做哪些事可以帮助你迈出慷慨奉献的第一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我找到了灵魂的香槟

 

作者:鹿溪

有声播读:Joya

 

    

记忆中我从小就跟着奶奶妈妈婶婶们,祭拜各种“神”。不仅在每个月农历初一、十五,更是在先祖的忌日,或者中元节。除夕夜的时候,家里的小孩子跟着奶奶一个一个去磕头。除了盲目地跟着家里人拜传统民间的偶像以外,我也会跟着妈妈去算卦,妈妈也经常找人给我们算卦,拿着照片找人看面相。后来,自己慢慢长大,出去游玩,也会毫无意识地走进各种寺庙跪拜雕塑和画像上的假神。“财神爷”、“灶王爷”、先祖……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真神?但心里总觉得是有神的。

   小时候,也常常看到我的外公和三姨在吃饭前“祷告”,也常常听他们说“礼拜天”、“做礼拜”之类的话,从小也知道“耶稣”这个名字,却不知道耶稣他到底是人还是神,也没有人具体告诉过我“耶稣是真神”、“耶稣是唯一的神”,也没有任何人跟我说关于耶稣的其他事情。就这样,在信仰上我糊糊涂涂地生活了24年。

   24岁正是风华正茂,充满活力和梦想的年岁,大学多姿多彩的生活,有很好的朋友,有优异的成绩,有各种荣誉证书,有学生会的任职……但这一切并没有使我心里有真正的满足和平安。有时候想到父母的疾病,就非常的无助,心灵像是被戴上了重重的枷锁。父母给了我很好的物质生活,但同时,因为起早贪黑的做生意,两人都得了糖尿病,爸爸的体重从160多斤跌落到110多斤,他的胰岛功能完全丧失,需要24小时佩戴一个自动注射胰岛素的机器挂在腰上。每每想到父母拖着他们各自被疾病缠着的身体早出晚归辛苦的生活,心灵就陷入无限的绝望中不知所措。

   后来,我考上了研究生。信主的三姨依然在每年放暑假的时候给我买早餐,使我的心非常温暖,并且那年暑假有时间就想去她家聊天。有一次聊天令我记忆犹新,就是有一个姐妹晚上回家路上遇到危险,没有办法逃脱,当她跪下来祷告的时候,那个人就逃跑了。这件事让我对她所信的神和祷告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三姨还给了我一本圣经,也再三叮嘱我要在读研期间找团契和教会。很快的,研究生的生活开始了。研究生生活与大学的生活非常不一样,我不再那么常见到导师和班里的同学,平时大家都是各忙各的,我日常和舍友相处的时间更多。但我们的性格非常不一样,越相处也越有压力。尤其是认为“帮助别人一下没事”的我,变成同学使唤和有求必应的对象。当时的我也非常不会拒绝别人的过度要求,因此也开始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们。因为这与自己期待的美好朋友关系相差越来越远。一向喜欢交朋友的我,开始在人际关系中陷入沮丧。然而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过程也是爱我的上帝为我“量身定做的处境”,用来预备我的心接受祂,认识祂。

   在与舍友相处受挫、不知所措之后,新学期开始我决定要与宿舍的大家分开,不再和她们一起去图书馆,决定一个人在研究生教室学习。这也正是我认识主耶稣的特别时期。在研究生教室学习期间,我慢慢地与一个师姐有了交集,偶然一次机会,看到师姐的桌子上放着圣经和赞美诗,和我三姨的一模一样,想起三姨叫我去找教会和团契的事,就和师姐说了这件事。正好师姐说今天晚上有大学生小组团契。就在那天是我人生第一次走进了团契。大家那灿烂又暖人的笑容,优美的诗歌,圣经的分享,最后一起的关怀与代祷,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不一样,尤其是最后一项。对他们来说,我是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就这样关心我,把我的事情放在心上,让我觉得他们很特别。就这样,研究生的生活,照常继续着,与之前不同的是——我开始了教会生活,也开始了平日里自己读圣经,并且也开始每周和大家一起查考圣经和听圣经分享。这样一群在上帝家里面一起成长的弟兄姐妹,还有常常关心我的姐妹,对我来说都非常宝贵。

   关于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是我内心一直在寻找的。喜欢读书的我,在还没信主前也读了很多关于灵魂的书,但每次读完一本书,还是觉得“空”。直到有一次在小组里查经,带领者分享到:“耶稣说,我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人必定不饿,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渴”(约翰福音6章35节),还分享到说上帝的话——圣经,是我们灵魂的食物,只有找对食物,吃了才会不饿。耶稣自己就是人类最需要的生命的食物。后来,那些关于灵魂的书再也没有翻开过,也再也没有购买过。

    取而代之的是,除了专业课的书之外,我开始天天读圣经,越读圣经,越发现,曾经自己心中一直寻找的生命的真善美,原来就是主耶稣祂自己。圣经上的话,简直就是人类灵魂的香槟,让我再也无法停止不去读它,越读越被吸引,直到读到一句话,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约翰福音14章6节)耶稣说祂是真理,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我!

后来读到《标杆人生》一书,解开了我心中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存在等等种种疑问。让我彻底明白,我是按上帝形象被上帝创造的,我不仅被上帝创造,而且,祂造我有一个荣美的目的和计划。回想从小跟着拜的民间信仰与算卦,让我觉悟到:民间所信仰的这些,灶王爷,财神爷……它们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听,有口不能说,有脚不能走,都是人所造出来的,人去拜人造的东西,想想就很可笑!其次,关于算卦与看面相的人,发现他们和我同样都是被上帝创造的人,怎么能与这位创造者相比,去预测人的事呢!创造一切的神,祂才是主宰者。

   学校里,老师教了我很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传递给我们很多专业思想或者个人的人生道理。可是只有圣经教导了我要如何对待我的生命。越读圣经越让我明白,相比较学历,知识,技能等等,上帝更看重我这个人本身,我的想法,我的感受,我的心有没有受伤,上帝都在乎。这让我再次经历到上帝是多么爱我,即使我还没有认识祂的时候,即使我还在做与祂为敌的事时,祂已经差派祂独生爱子耶稣基督为我的一切罪钉死在十字架上,为要救我脱离我的罪。心灵和思想不断被更新,重新再去看那不知所措又很令我受伤的舍友关系时,就想到上帝不仅爱我,也爱我的舍友,又想到耶稣说要爱我的仇敌,若单爱那爱我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心慢慢发生改变,从远离她们,转变为在祷告中开始持续为她们守望祝福,慢慢放下自己的成见,尝试重新与她们相处并和好。

信仰,使我个人从里到外被更新。首先,明白圣经是上帝的话,是人生命和生活的唯一标准。在我从小的经历中,也更加明白上帝是忌邪的,祂恨恶我去做拜假神的事,从此,我不再参与任何民间拜假神的事与看手相算卦的事。其次,对于父母的疾病,通过读圣经中记载耶稣医治各类病人的真实事迹,着建立了我对上帝的信心,使我相信既然上帝创造了人,祂最懂人的身体,在祂有医治的能力,没有任何人比祂更懂我父母的胰岛功能如何恢复。同时,我也认识到上帝是听我们祷告的上帝,祂也是用笑脸帮助我的上帝。我开始把自己面对父母疾病时一切的无助都在祷告中向祂倾诉,祂是值得信赖,祂也是有能力且可靠的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当我崩耗时,上帝让我认识到……

 

作者: Yang Ming

翻译:Nancy

有声播读:Joya

 

 

我感到周围的空间变得局促。我的耳朵除了噪音什么也听不到。我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了。

那是我第一次在工作会议上经历了恐慌发作。我当时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太累了,因为我每天只睡3-5个小时。

那时,我是一名全职写作者,同时在一所大学兼职教书。我每天的日程表上都排满了写作、会议、计划课程、批改试卷和照顾家庭的各样事务。

起初,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似乎很有趣。肾上腺素的激增推动了我一阵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觉得自己像在跑一场没有终点线的马拉松。

不过,我不认为减少工作量是一个选项,因为我所处理的项目并不是什么大项目。我想如果我再多一点时间,再努力一点,我也许就能完成所有的事情。

然而,四个月后,我的精神状态彻底崩溃了。我每隔一天就会以泪洗面。我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焦虑和抑郁使我的情况变得更糟,连我的判断力都变差了。

随着我手上的任务一一失败,我开始失去我的自我价值感。

那时,我的老板们注意到我的工作绩效下降了,我变得孤僻了。出于担心,他们建议我休息一个月。起初我还犹豫了一下,但当我的脑子里开始有自杀的念头时,我停了下来,休息了一个月。

我很感激我有足够的积蓄度过这段时期。在休息期间,我有意选择有助于情绪恢复的活动。我和我的心理咨询师谈话,去度了个小假,又和朋友们聊了聊。

因着在这期间我没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处理,心里不舒服的沉默告诉我,我在失丧上面还有未处理的悲伤,以及我害怕面对的崩耗状态背后的情绪。

我知道我需要得医治,所以我决定利用这宝贵的时间与上帝共度时光,尽管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理解安息日

我开始通过写日记来处理我的思绪,当我寻求上帝时,祂开始揭示我的内心问题。一个问题是,我经常把忙碌等同于高效,以为我做的事情越多,我的效率就越高。

在出埃及记23章12节中,上帝命令他的子民:“六 日 你 要 做 工 , 第 七 日 要 安 息 , 使 牛 、 驴 可 以 歇 息 , 并 使 你 婢 女 的 儿 子 和 寄 居 的 都 可 以 舒 畅 。”安息日的重点是休息,只有休息我们才可以反思上帝的意旨和良善,从而恢复精神。

我知道安息日,但我发现在我的生活中很难实践它。我的心和我的思想经常徘徊在手头的任务上,很难后退一步去反思上帝为我做了什么。

除了休息之外,安息日也是在将停止工作作为一种信靠主的方式——相信上帝认为休息是好的,祂会供养我们。彼得·史卡吉罗(Peter Scazzero)在他的《情感健康的灵命》一书中写道:“停下来(安息日)的核心问题是信靠。如果我们停下来遵守安息日,上帝会照看我们和我们所担忧的一切吗?”

简单地说,就是我很难信靠上帝。我对祂会在经济上供应我的信任不够。当我遇到工作问题时,我不相信上帝会指引我。我固执地坚持着我所拥有的,我认为我可以自己处理一切。

要想信任某人,我们必须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真正可以指望他们做哪些事,尤其是在我们遇到麻烦的时候。然后我意识到,我可能已经忘记在我的生命中上帝是谁了。

尽管祂过去曾帮助过我,但我仍然很害怕,不确定祂是否会继续帮助我以及会如何来帮助我。

因此,我开始挖掘圣经中关于上帝是谁以及祂会做了什么的经文,并在日记中逐一列出:

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诗篇103篇8节)。

祂的慈爱必不离开你(以赛亚书54章10节)。

祂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如果我们求饼,祂会给我们一块石头吗?(马太福音7章10-11节)。

祂保护着我们(诗篇121篇)。

祂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申命记31章6节)。

这些经文帮助我在困难的时候站稳脚。当我感觉到上帝离我很远时,祂的话语提醒我,祂就在我身边,祂丰盛的爱永远不会离开我。

了解上帝创造我的目的

神学家圣奥古斯丁写下了这篇优美的祈祷文:“主啊,求你让我认识自己从而让我认识你。”

自我意识对我们中的一些人来说不是自然而然的。通常,我们让工作或世界告诉我们自己是谁。

在我精疲力竭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一直以来,我的身份都是基于别人对我的评价和我的所作所为。

所以,当我挣扎着也无法完成我的工作量也无法负好生活中的责任时,我开始怀疑自己。我忘记了在上帝眼中我是谁,忘记了祂是如何在祂的旨意中创造我的。

而且,我会想过别人的生活,而不是上帝给我的生活。我见过身边有人又做全职工作又做副业并且都做得很好。我想像他们一样——能够做成这么多事情,并始终对新的机会持开放态度。在我内心深处,有一部分认为我所做的事情没有他们做的那么重要或有意义。

当我思考自己的不满状态时,上帝让我想起了我学生时代的经历。当我们在学校上声乐课的时候,我一直想当女高音,因为他们会有独唱的机会。然而,考虑到我的音域,我被归类为中音,这意味着我只能唱和声部分。这另我很沮丧,尽管我其实并不那么喜欢唱歌。

在我与上帝谈论这一切时,祂提醒我做一名中音并没什么不好。事实上,中音在和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好使歌曲的质感更加丰富。然而,我并没有把自己视为被造来敬拜上帝的,而是一直致力于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尽我所能来证明自己,这当然不是上帝创造我的目的。

慢慢地,我开始重新发现上帝眼中的我是怎样的——我非常关心别人,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热情,我有很美的内心,而且我是一个斗士。上帝让我在推进祂国度方面有独一无二的恩赐,能加入这场冒险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如今,我已经回到工作岗位几周了,我开始专注于我的全职工作。当我试图再次找到我的节奏时,上帝用以西结书11章14-19节中的经文来提醒我——祂如何应允要将祂的子民从列国中招聚,带回以色列地。祂要给他们一颗合一的心和一个新灵,将他们更新。当我思想这段经文时,我被提醒:事实上,我的灵也得到了更新。

我的康复是一段持续的过程——我知道状态会有起伏。就在我回来工作的几天后,我注意到我又在慢慢地回到我以前的思维模式了。我开始担心,如果我不能完成手头的任务,如果我再次把生活搞砸了怎么办,等等。

然而,这次我没有让这些想法进一步发酵,而是真诚而勇敢地向上帝祷告,告诉祂我的挣扎,我重新振作起来,知道我可以信靠祂,祂必不撇下我,也不丢弃我(申命记31章6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全职妈妈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Abby

有声播读:洋澜

 

 

做了四年6个月全职妈妈,这几年里不断经历焦虑、低潮、自我否认,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每天带孩子、做饭、收拾家务,枯燥的日子日复一日。活得没有目标和意义,我的价值和成就在哪里呢?

  1. 我的价值不在我所有,人真正的意义在于我们在基督里的身份

刚开始教会来新人,大家互相介绍时,我会说我以前做什么工作的,好像曾经的那份工作,那个头衔就是我的身份,我不愿介绍自己目前在家带孩子。经历了几年的挣扎学习,现在我会毫不犹豫地与人分享:我是全职妈妈。对我来说,这不再是一份丢人、无意义的差事。上帝帮助我学习了一个重要的功课:不是做什么工作定义我们是谁,有工作或没工作,职位高或低,都不会改变我们在基督里的身份。

我们的价值不在这个世界上,而在上帝永恒的国度里。在这个人生重要阶段,上帝呼召我作母亲,祂给了我一份无比荣耀的工作,照管祂在地上的产业。“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诗篇127篇3节)我所能做的就是尽情享受好这一段陪伴孩子的美好时光,带领他认识这位爱我们的上帝,并竭力做好上帝给母亲们的使命,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22篇6节)

  1. 活出讨上帝喜悦,蒙上帝悦纳的生活

太多时候,我们容易活在讨好人的眼光里:我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赚了多少钱;有没有在适婚的年龄结婚生子;有没有买房子买车。人如何看我,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选择。我们的成就感来自于人对我们的认可。我时常在家楼下碰到带孩子的阿姨,他们总会不经意地问:“你妈妈和婆婆怎么不帮你带孩子啊?”社会的观点是年轻人上班赚钱,老年人带孩子。尤其是家里亲戚背后议论,你混得还不如我们没上大学的呢!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会不自觉地陷入到自我怀疑中。我的选择错了吗?属世的价值观教育我们要出人头地,别人的感观也使我们的心情起伏。虽然不肯承认,但我们害怕别人的眼光,做事的动机也受其影响。却忽略本该荣耀上帝,蒙上帝喜悦而做。

感谢主,在貌似黑暗、毫无盼望的生活里,祂不断地坚固我的信心。上帝已经赐我最佳的自我衡量的工具,就是祂的话语。我是上帝的儿女,是孩子的母亲,何等奇妙,何等美好!

  1. 上帝会为我们预备充足

选择成为全职妈妈前,我也有过很大的挣扎,虽看到孩子对母亲的需求,但是内心恐惧,不敢在家全职。别人会怎么看我?(那时认为做全职妈妈就是一个闲人,带孩子根本大材小用)钱不够花怎么办?脱离社会,以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自己的年龄超过35岁,而在我居住的城市,所有的招聘信息会清楚标明招聘年龄要求是35岁以下。感谢主,当时换工作,靠着自己的努力,两次都失败了。第一份面试的时候人家也挺满意的,但是上帝没有为我成就。第二份工作,人家也同意录用我,工资待遇什么都谈妥了但因为以前没有这个岗位,需要增加流程。于是我就等着他们走流程,后来也就没有后来了,上帝也没有成就。

我当时的祷告非常迫切,上帝您一定要为我成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想买房子,这份工作有公积金,买房子可以还房贷,工资也很高,我就不用过得这么精打细算了。最重要的是这个职位,可以让我在瞧不起我的亲戚朋友面前,扳回一局,让他们对我刮目相看。然而,上帝没有按照我所求所想的去成就。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埋怨上帝,为什么不帮我成就。面试靠着自己都通过了,怎么还会不成功呢?

经历两次求职失败后,我不得不谦卑顺服下来,顺服上帝的带领和计划,管理好祂所赐的产业。同时,在有限的时间里预备好自己,做主里的精兵,以便上帝需要使用我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上岗。

一直到后来,上帝几次在祂计划的时间为我预备了适合我身体强度的工作,我才恍然大悟。我聚焦的是钱,选择性忽略其工作时间。这个公司需要加班,而且也没有时间参加主日聚会。我开始反思,这真的是我所要的生活吗?加上我几年前曾因乳腺癌进行过手术和治疗,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如果当时做了那份工作,不知道对我的身体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我未知的生命时间里,上帝给我的最好的安排是陪孩子成长。买房子这件事,远不及陪伴孩子成长更重要。

后来,上帝为我预备了一个可以在家办公的项目,利润报酬也非常好。但是工作内容繁琐,这一路走来,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因为上帝同在,所有的问题我都祷告仰望交托。每每想到上帝为我预备的这份工作,我就满心感恩。一路走来,我经历到上帝的恩典够我用,充充足足。“上帝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能,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以弗所书3章20节)

  1. 如何胜过恐惧,胜过忧虑,

上帝说:不要怕,只要信。当我们在主里确信,确信我们已经蒙上帝拯救,确信祂会预备充足,我们就不再焦虑,不再恐惧。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希伯来书11章1节)

我们要做的不是靠着自己的愚昧,努力祷告求上帝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计划,而是寻求上帝在我们身上的心意?在上帝的计划里更好地预备自己。我们的责任是把上帝交托给我们的事,无论大事小事都做好。不管是在职场工作,还是暂时在家照顾孩子,未来都是不确定的,唯一确定的是我倚靠的上帝,祂是权能的上帝。上帝的计划高于我们的计划,并且远远高于我们的计划。让我们一起为信心稳固而祷告,靠主得胜!

全职妈妈们,我们不妨一起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我以上帝的目标为人生目标吗?

我所求的合乎上帝的心意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