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上帝对我换工作的带领

作者:佐奕    有声播读:Joya

 

一天早上,读到诗篇111篇3-4节:“祂所行的是尊荣和威严,祂的公义存到永远。祂行了奇事,使人记念,耶和华有恩惠,有怜悯”。这句经文突然提醒我,我应该把上帝对于我们换工作的带领记录成文字,好让我未来有机会可以和别人分享,也让更多人看到祂所行的奇事,和祂的恩惠怜悯。

我之前的工作,是从2020年10月开始的,是一份上帝垂怜带领的工作。那个时候我刚刚研究生毕业,也刚刚信主,奋不顾身地想要更多地为上帝做工,也希望可以和肢体们在一起。于是,在第一次的疫情冲击过后,我在众人眼中很顺利地找到了工作,薪资尚可,所做的内容也是我感兴趣的方向。

来到公司后一段时间,我的工作观有了很大的颠覆。老板丝毫没有架子,来的第一天就请客大吃一顿,也给我配置了很不错的设备支持我工作。我觉得和他相处起来很轻松,不用打腹稿,有事说事就好。

整个公司只有七个人,对于之前一直在大公司实习和工作的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释放,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很简单,丝毫没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宫斗大戏。这里的两位姐妹也都帮助我度过了家人反对,非常煎熬的信仰初期,对于我幼小的灵命是一个很好的遮盖保护。

但是从工作内容和模式的角度来说,我在这里一直都有些使不上劲儿。其中,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孤独。有一段时间,我感觉全天工作陪伴我的就是一个冷冰冰的电脑,不需要和人有任何位格上的接触。

 

 

而老板在做任何项目的时候,如果不是直接参与者,就不需要知道。所以很多次,我都是隐隐约约知道公司有什么新计划要开始了。这种感觉让我很不舒服,一方面,这与我从大学开始就培养的团队工作模式非常不同,完全有悖于我所知的市场策划工作模式。

另一方面,这和我外向的性格也格格不入,与人有交集本身对于我而言是一种获取能量的方式,所以整体的工作模式对我而言就成为了一种消耗。

在这个过程中,我好几次都想要离开,并且也有过实际的行动。但是每一次,上帝都让我感觉时候还没有到。于是,我又坐下来和老板沟通,调整工作的内容。

后来,我也接到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本身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安慰和鼓励。我的同事很能够让我有机会发挥我的恩赐并真诚地鼓励我,让我从一个低价值感的状态中可以缓和。

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将一段时间的灵修感悟与宣传文章巧妙地结合并表现出来。这样的工作性质和过程实在是太棒了。

然而上海疫情期间,我在这里的工作却画上了一个休止符。在家工作的这段时间,我进一步发现了自己和另外一名叫多多的同事的默契(我们之前会一起做一些讨论 ,发现过程很能激发我们彼此的灵感)。

上帝让我们看到彼此非常不同的地方,当然,这在初期也是摩擦矛盾不断,在祷告和彼此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一边赞叹上帝造人的丰富,一边为我们可以互补的地方而感恩。

同样对于上帝创造的各样关系以及艺术表现感兴趣的我们开始萌生了想要做一个小小工作室的愿望,并开始进行初步阶段的一些铺垫和尝试。

 

 

而随着解封的步伐越来越近,我却发现自己的情绪越来越糟糕。我不想离开家里去上班,甚至一想到就会想哭。回复老板的消息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一项指令需要消化很久。

一开始,我以为只是我舍不得家里的狗狗和猫猫,然而慢慢我发现,不是这样的。好像之前所有的情绪积累到现在成为了一座大山。我一想到那样的工作模式,就心有余悸,对于任何可能要开展的项目都呈现出排斥状态。

每天早上,我和多多都很难爬起来去上班,身体好像自觉地会进入更多睡眠的模式。而在工作中,面对一点问题,我都会情绪失控,开始伏在桌面上哭泣,下班后也带着沮丧回家。这样内耗的状况,我向上帝祷告,也祈求祂改变我,但是并没有好转,我知道靠着自己的血气是不可能去坚持下去的。

而与此同时,我开始萌发了想要裸辞和多多一起经营我们小工作室的想法。然而疫情期间经济状况严峻,而我们想要做的这一块,是需要长期的积累,才可能会开始盈利的。

说实话,按我们的性格和现在生命状态,都很难去接受收入极不稳定的生活。然而这就又成为了一个僵局。既然没有办法裸辞,又不想继续在这里工作,加之外面寒冰一般的就业市场,我们想要一起同工来为上帝工作的想法好像越来越渺茫……

 

 

在这段让我十分压抑的时间里,上帝还是透过祂的话语给我信心,我一定会有机会可以与祂同工,可以服事祂。靠着一点点信心,我只能着手做眼前的一些琐事。

上帝并没有让我们等很久。大约几天后的一个周末,教会的一个姐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整体环境非常舒服,我们的恩赐才能也能得到发挥,然而这份工作的薪资和住宿条件却达不到我们的期待。多多比我冷静一些,说要再祷告一下。

很有意思的是,上帝确实在慢慢地引导我,让我重新去思考:难道这份工作的物质条件真的不够我用吗?相比起我过去想要裸辞做兼职,现在的工作提供的环境和基本的福利保障不是要比前者稳定许多吗?上帝让我看到了祂对我的保护和我自己的不满足。

在和老板协商的过程中,上帝教导我,我要做的不是求一个印证,或是说命令上帝必须按我的心意给我最好的,而是要我学会去抉择,去看到每一个决定中,结果都不会完美,都不会那么完全合我心意,那我最看重的是什么呢?

上帝的带领很奇妙,我发现祂在此之前已经早有预备,从我们看的《魔鬼家书》;听的主日信息;肢体之间的交流;主日学的内容……我都越来越清楚,上帝是希望我们在工作中可以发挥祂给的恩赐,祂也是希望我们可以快乐的,而非一直像苦行僧一样。

而现在这样的一份工作机会,传扬福音的自由度、我可以服事的内容和人群,包括灵活的环境(可以让我们继续有时间做工作室)让我看到相较于留在之前的机构,可以更大程度上地有利于福音。这也是上帝所看重的。

作为对于上帝的回应,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份工作。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开始更加明白被上帝带领的感受,做决策时侯更看重的是什么,与上帝同工对于我们的生命而言所产生的价值要远远高于一切。

我想,上帝并不那么看重我们最后选择的结果,而是这样一个不断寻求的过程,是祂悉心培养我们的。也很感恩,当下功课确实如祂所应许的,并不是难负的轭。

后续与老板的沟通也很在上帝的保守之中,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看到了他的无奈和爱心。而我们也“提醒”了他,帮助他调整自己的方向。

整体换工作经历就是这样,我很希望做下记录,回头可以数算恩典,以后有机会和其他人分享祂奇妙的作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万万没想到,感恩竟有那么多好处

 作者:Junell V. Abanid         翻译:奇奇        有声播读:小七

 

 

在大三那年,我参加了一个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讨会。演讲者的开场幻灯片展示了两个大脑的扫描图片——一个退化的大脑和一个健康的大脑。

然后她说,这些照片实际上是同一个大脑“之前”和“之后”的对比照,而大脑的恢复没有涉及任何药物或手术。

所不同的只是,数周以来,患者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被要求列出一些他为之感恩的事情。看到感恩对大脑的影响如此之大,我立即被打动开始将它作为日常练习,尤其是在祷告中操练。

最近,在研究感恩在工作场所的影响时,我再次被提醒了感恩的好处。研究表明,感恩可以减少压力和抑郁,进而增加幸福感、适应力和乐观情绪。它甚至还有心理层面之外的影响,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心脏状况、睡眠质量、情绪、并且增加我们的精力和免疫力。

知道感恩对我有好处促使我继续尽力保持感恩的习惯,即使当我度过了糟糕的一天,或者当我筋疲力尽时,我也会特别找到那天发生的至少一件事来感谢耶稣。

 

 

每一天我们的生活中都会发生很多事情,所以找到值得感恩的事并非不可能。

我喜欢把这比作电视剧的片尾字幕,感谢一切让故事发生的人。操练感恩提醒我承认上帝一直在我的生活中做工,我所拥有和能够经历的一切都来自祂。

我的感恩清单包含许多事情,例如能够在早上醒来,有足够的洗澡水让我洗完澡,上下班的安全通勤,以及能够和邻居一起散步。

我也为我生命中非同寻常的事感谢上帝,比如在失业两年后找到工作,在工作中结交新朋友,以及能够完成工作中的任务。

由于疫情大流行让找工作变得很不容易,因此失业这两年是一段艰难的时期。在这两年中,我有无数的绝望和沮丧的时刻。由于没有工作,我很多时候感到很有压力。有时我还会怀疑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但是,我坚信,如果我深入去挖掘并寻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那么没有一天是毫无意义的。我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感恩的思想而受益颇多,真的有太多的祝福被我们忽略了。在祷告中说出我的感恩维持着我的属灵健康,使我尽管面对未知的未来,仍能继续前行。

 

 

当我们的生活并不常常按照我们希望的那样发展时,要每天感恩并不容易,尤其是在生活非常艰难的季节中。然而,我们要知道生活就是有高山有低谷的。有时候,一个考验人的季节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我失业了两年零三个月),但你在这些考验中如何回应会给你继续前进的力量。

当我看到所有这些美好的礼物都来自于我的天父时(雅各书 1章17节),这让我与祂更加亲密,并增加了我心中的喜乐。在我的日常需要——我的事业、人际关系中,我越承认上帝,我就越能看到祂的属性——天父、医治者、道路缔造者等等。

除了我所拥有的东西以及我获得的人际关系和经历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感谢的事情。当我看到自己是罪人,知道我应该受到惩罚,然而上帝却满有恩慈时,我就为祂无数次的赦免我而感谢祂。

 

 

帖撒罗尼迦前书 5章18节 说:“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有趣的是,上帝的旨意在这里是多么清楚地向我们阐明的——我们要在每一件事上心存感恩,这样才是承认祂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

上帝将我们设计为感恩的生物。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认为上帝的旨意是不可知和无法探寻的,因为我们觉得必须找到祂给我们的特定呼召,例如找到祂想要给我们的那份“工作”或“重要的另一半”。

确实有些时候我们很难赞美和感谢上帝。在“旷野”季,我会花时间承认自己感到沮丧、愤怒或筋疲力尽。但即使我承认这些感受,我也会想象自己不过是经过它们而已,这样我就不会沉溺在其中了。

我想起诗篇 23篇4 节“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行过”一词表示你将走到另一侧的出口。在艰难的季节,这意味着考验也将有终点。更何况,在这些试炼中,主一直与我们同在。

承认导致不愉快情况的负面情绪是正常的。然而,我们应该触底反弹。就像所有虽然艰难但对我们有好处的事情一样,感恩是值得我们操练的,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实践感恩。

 

愿我们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口说恩言。我可以鼓励你想一下今天你可以为什么感谢上帝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我们从失败中学习谦卑,也发现自己的有限和渺小……

 

作者:美好的雅米读者们

 

从2010年开始,每年的10月13日是芬兰的“国际失败日”。这个特别的日子听起来一点也不喜庆,在这崇尚辉煌和成功的世界里,“失败”哪有什么好纪念的?巴不得快快忘记,最好从没发生过。

然而这个日子的目的正是要提醒人们:失败是我们人生中必经过程。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无法显出它的温润美好。

所以失败一点也不羞耻,只是我们成长过程的一部分。

我们从失败中学习谦卑,也发现自己的有限和渺小,从而寻找我们生命的至高者。

所以雅米提供大家一个抒发失败经历的平台,藉着彼此鼓励,帮助我们去接纳自己生命中的失败。并且在失败中看见上帝的手一直都在带领。

在世人眼中,也许当主耶稣基督钉在十字架的那刻,祂的国度就彻底失败了,但事实上,那是祂永远的得胜!在人或许是失败了,在在上帝那里却有另一种可能哦。

以下是征集的题目以及部分留言:

 

Q&A

你最记忆犹新的一次失败是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②

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③

 

 

奥义*王:

在青春年少不懂事时被人利用去跟一个陌生异性要电话,因为想要证明自己的勇敢追了他一条街,然后看着他坐上别人的车从我身边跑掉,这一幕尴尬了我大半生。现在想来,人际关系不应该是出于目的和被利用的,更不是为了冒失证明自己品质的,上帝创造了每一个人,祂把处关系的不同密码放在每一个人心里,需要我们耐心仔细地推敲和破解。唯有敬畏祂的人,才懂得如何与其他的人处关系。感谢上帝给我经历与人相处的失败,更懂得正视和珍惜与人的关系,从而思想上帝的作为。

 

 

栗子:

✞ 最记忆犹新的一次失败

就在前几天,大四的我申请国家奖学金失败。全院只有一个名额,我是综测第一,学业第二,要了学业第一。由于对这个目标的渴望太强烈,重要的考研都没有提前准备,现在只能在自我否定的废墟中再继续前行,准备考研,但更加害怕再一次的失败。

✞ 我有什么感受:

很痛苦,仿佛我做什么都是无用的,仿佛我最擅长做无用的事情。患得患失,经常摆烂,害怕面对。清晨,辨别梦境与现实的方式便是:啊,这是现实,因为我是一个失败者。

✞ 我的收获:

1.后期松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总是热衷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参加活动,导致时间被挤占;

3.侥幸心理,赌徒心态,将自己的愿望强加为上帝的旨意;

4.不懂得双管齐下,留好后路,目光短浅,导致考研也没有及时复习。

 

 

美*金:

✞ 我最记忆犹新的一次失败是什么?

中考的时候数学意外发挥失常,班主任骗我说她自己有关系可以帮我拿到进入我们当地最好高中的资格,费用比正常途径交择校费便宜一半。

当我陷在自己发挥失常的无尽懊悔,并犹豫要不要让父母为了自己再额外承担这笔不小的择校费时,我发现了自己所信任的班主任的谎言。原来我的分数并不需要额外费用还是可以被保送进当地最好的高中。

因为我初中三年在校优异表现,学校给我争取机会。但原本一直相信可以凭自己的成绩考上的,结果发挥失常,加上差点被自己最信任的老师骗,这成为我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里最难以启齿的失败。

✞ 我有什么感受?

羞耻 ,懊悔,愤怒,埋怨,丢脸……….

✞ 我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我在某年开始面对这个失败,分享出来后,我发现我轻松了很多。看待这件事情的眼光也转变了很多。

虽然在当下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事情,考试失败还要被欺骗,但当我去梳理和面对的时候,也看到了很多恩典。虽然班主任欺骗了我,但是因为其他任课老师的帮助,才让我没有被骗,也没有付出额外的成本就上了当时当地最好的高中。

只不过整个高中三年我都因为这件事很自卑,然后也不信任老师,所以很难在学习上专注。以致后来成绩平平,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所以我一直活在自卑 ,懊悔,悔恨和埋怨里面不得自由。

但那年有机会也鼓起勇气面对这件事的时候,才发现其中也是有很多恩典,也很感恩上帝的恩典,让我没有在更晚的时候看到这些。

 

 

Jess:

我经历过很多不同的失败,但真正比较在意的是人际关系上的失败。

从小到大我都很难接受别人对我不满意,或是失望。我内心渴望得到人的称赞和认同,所以当别人对我表示不赞同,或是指出我令对方不舒服的地方,我就会很痛苦、很煎熬,想要用尽一切办法来让对方认可我。

其实,我是在人的称赞和认同上获取价值感,若没有了认同,我就会感到自卑。后来,主找到了我,在逐渐认识祂的过程中我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原来我的价值和尊贵不在人的称赞里,而在上帝。是因为上帝按着祂的形象创造了我,所以我是有价值的,并且祂看我不像人从外貌看我,祂认识我的灵魂,所以即使祂光照我的黑暗,我也不用感到惧怕。因为在祂面前,我本就是没有什么可隐藏的。祂爱我,为我舍己。

 

 

小G:

我很多年都很难面对的失败是高考失利。本来想要冲刺一本的我竟然最后只上了个专科。一直以成绩优异为荣且对自己有很高期望的我很难面对这样的结果,因此后来的很多年都不敢和别人提我学校的全称。虽然也在上大学期间通过加倍努力考到了学位,但高考失败仍然是我一个很大的阴影和耻辱。每次和别人聊天聊到大学时我总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直到我毕业之后的两年信主重生,慢慢明白了我的价值在祂那里,不在于我学历的高低,自然也不在于我毕业于哪所大学。当然这个过程也还是花了一点时间,期间我被一个做杂活却非常喜乐和完全看不出自卑的弟兄的生命鼓励。因我是被祂花了重价赎买的,所以我非常宝贵,我的学历我的经历都不能增添或者减少我的价值。

而且我的一生都在祂的保守和带领里面,过去的经历也都是在祂的允许下才发生的,并且都有祂的美意在里面。如今回过头来思考,若是我按照我的预期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想必会成为一个很骄傲并且高举知识的人,未必会遇见主和愿意降服于祂。

 

 

waiting 

记忆深刻的一次失败是没有考上正式编制,但回到了上D面前,踏上了全职服侍的路途,开启了全新的人生新篇章!

 

安婧

记忆最犹新的失败怕就是现在吧。第三次开始考研,然后顺带把自己搞抑郁了。或者本来就抑郁了,这一次次的考试失败让我终于意识到小黑狗的存在了吧。这一次是真真的体会到了啥叫自己把自己打败了又无能为力。以前的负面情绪不过是转念之间,现在的负面情绪可以把你吞掉。

感觉现在就在悬崖边上吧,哈哈哈,感恩还没有掉进悬崖。珍惜这会能写下点东西的好心情。实话说,这个困境我并没有度过,所以我没有什么领悟可以分享,希望有一天走过去了,能够有领悟吧。

 

 

结语:

失败常常使我们不敢面对自己的过去,更不敢相信自己还有未来。失败也常常让我们怀疑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但保罗在歌罗西书中提醒道:“你们在祂里面也得了丰盛”(又译:“所以你们在祂之中也变得完整了”),并且“上帝赦免了你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歌罗西书2章10,13节)。愿我们在下一个苦苦懊悔没有出路的时刻,记住,这只是人生的一个瞬间,我们还有美好的路途要奔走,我们的结局也有祂的拥抱,祂已经使我们完全。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工作辛苦,报酬不到位,我是否该躺平?

 

作者:Jane Lim        翻译:奇奇

 

最近网络上有很多关于“躺平”的讨论,首先是一系列抖音视频,讲述了当下喧嚣文化给我们带来的不好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夺回属于自己的生活。最基本的,“躺平”是指严格遵守工作时间,绝不加班做任何工作范围之外的事。

许多关于工作如何吞噬我们的担忧推动了这场运动,尤其是在过去两年看到工作侵占家庭生活、压力和倦怠变得如此普遍之后。

除此之外,很多人也意识到,在多年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的情况下,工作不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还有一些人认为工作只是支付账单的工具而已,所以只做好最基本的工作没毛病。

除了感到沮丧、期待破灭和无法融入之外,至少还有一个积极的理由让大家选择“躺平”——人们现在对“工作必须是生活的首要任务”的想法不再认同——当然这这是一件好事。

一如既往,一切运动都会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商业领袖和职场教练们对“躺平”持强烈反对,他们放大了“躺”这个词的负面含义,认为这些人一定是懒惰的“放弃者”。

 

 

并不是我们不在乎

 

当我回想我之前的工作时,不难回忆起那些我进入“躺平”模式的时期。当然不只是到点打卡下班这么简单,真正的问题是我对工作感到无所适从和灰心——看不到我所做事情的意义,感觉不到未来会变得更好,不相信会有成长的空间。

至于那些分享过工作中挫败感并处于“脱离”模式的朋友们,我看到这样的状态是源于他们想要在工作中找到满足感。即使他们早早离开公司而且表现得很抽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关心工作。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很多时候仍然挂心着工作,并想找方法来改善情况,或者想如果实在改善不了就换一份新工作。

正如传道书中的传道者所指出的,劳苦是生活中一个艰难的事实(传道书 2章17-26节, 4章)——我们常常会在工作中感受到一种无意义感。

但一如既往,圣经并没有让我们陷入绝望的境地。即使传道书多次强调今生的无意义,它也一再告诉我们(2章24-25节, 3章12-14节, 5章18节),在劳苦中仍然是有幸福的:

“上帝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份,在他劳碌中喜乐,这乃是上帝的恩赐。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为上帝应他的心使他喜乐”(传道书 5章19-20节)。

可能世界要我们做的要么是要求我们的雇主改善我们的工作,要么是要我们向内寻找和追求意义感。但圣经一如既往地给我们指出了另一条路——离开上帝,我们就不可能有意义感和幸福感,这些都是祂给我们的礼物。

 

 

“躺平”是我们的命运吗?

 

我们可以很容易想到那些呼吁我们慷慨地给予(箴言 11章25节,罗马书 12章1节,提摩太前书 6章18节)并全心全意工作的经文(歌罗西书 3章23节,哥林多前书 10章31节,加拉太书6章9-10节)。但要找到上帝命令谁只做最基础的工作、并为工作划定严格界限的例子并不容易。

如果我们更深入地挖掘促使我们“躺平”的原因,会不会是因为我们太执着于对工作结果的期望,以至于当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时,就会失望和想要放弃?

我们是否将工作想象成一种简单的投资,如果它无法提供理想的回报,我们就退出?

我们是否在与一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心态作斗争——如果我们怎么都达不到工作的要求,还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只做基本的产出?

虽然我们会想用这样二元化的方式来看待工作,但圣经鼓励我们看到,即使在我们的软弱中,上帝也会动工(哥林多后书 12章9节)。当我们发现自己里面很空时,祂会赐给我们继续前进所需的一切。此外,祂还赐给我们安息这个礼物。

当我们想到自己会失去多少时,上帝提醒我们,祂会加给我们足够的力量使我们有能力自由地付出,并多做善工(哥林多后书 9章8节)。

然而,如果我们以匮乏的心态工作,满心戒备,拳头紧握,要如何才能真正得到上帝的赐予呢?

 

 

当我们一无所有无法付出时

 

如果你一直想要“躺平”,那么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你与工作的关系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看到工作不仅仅是找到一个令你满意的梦想或被迫做的苦差事。

因着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我们在工作中的每一刻(包括其中最无聊的时刻),都是来到上帝面前诚实地与祂分享我们的感受的机会——即使我们只能说,“上帝啊,我的工作真的太糟了,我不想再继续下去了。”

歌罗西书 3 章提醒我们,我们要“存心诚实敬拜主”,“我们所侍奉的是主基督”(22、24 节)。保罗不是要我们工作至死,而是要仰望耶稣,让祂做我们的主,因为祂不是工头,而是我们温柔谦卑的救主。

与我们可以想象到人们可能会如何回应(或我们可能对自己说的话)不同,祂不会不理会我们或只是简单地告诉我们“振作起来!”,而是会同理我们。

我知道有很多时候纵使我再努力也还是没有办法处在最佳状态。但是在那些我的心和思想都在努力想要做好的日子里,我可以选择祷告并祈求上帝给我力量。

在我无法火力全开时,我可以选择一个更易行的任务并好好做。当我发现自己遇到瓶颈时,可以看看是否可以向哪个同事求助,也许可以集思广益。

由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内容不尽相同,因此全心全意地工作状态可能看起来并不相同。但是当我们求上帝察看我们的心时(诗篇 139篇23-24节),我们可以相信祂会带领我们以荣耀祂的方式工作。

 

 

“躺平”是基于“除了靠我自己,没有人能靠得住”的观念,但作为信徒,我们绝对有上帝看顾我们。

在基督里,我们有智慧和力量做得更好,而不是“躺平”。我们可以深入找出困扰我们的根本问题,无论是需要休息,需要正式辞职,还是退后一步为工作设定更合适的界限,不让工作定义和消耗我们。

“无论做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借着祂感谢父上帝。”

“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

(歌罗西书 3章17节, 23-24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