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需要再拼尽全力去追求“完美”

作者:寄居的奔跑小羊      有声播读:洋澜

 

我从小都是个不怎么自信的女孩。外貌一般般、性格一般般、家境一般般、成绩也一般般。许是因为普通、许是因为一般,对于“不普通”、“不一般”甚至“完美”的渴望便在我心里发芽,渐渐滋生出骄傲,慢慢生长成对他人关注和爱的极度渴求。

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看得见的正面是“自卑”,看不见的背面则是“骄傲”。

受拘于自己的“普通”无法跳脱,处在高中时期的我便开始在属世道路上谋求自己所认为的“完美”。

成绩普通的我,花钱进入了当地一所重点高中。我一面努力刻苦学习,执着抱希望于通过自身的奋起直追、挑灯夜战,有朝一日可以黑马突围,获得万众掌声;

一面致力于在男孩子的情书和表白中周旋,孜孜不倦认真评析,从追求者中挑选出成绩最优秀、长相最帅气、老师最喜欢的重点班男生,期盼站在他身边时,他“完美”和“优秀”的光彩可以映射到我身上,从而弥补我自身的不完美和普通。

时间一晃,大学毕业的我顺利进入职场。我坚定持守着二十多年来早已融入血液的“完美主义”立场:本科毕业,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对于感情也一如既往,我不断追求“完美”,以至于早已深陷情欲的网罗——不断比较、更换男友。

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感情中挣扎、受伤,自认为看透了人心的易变、承诺的脆弱;学会了各种识人、相亲的套路和知识,然而内心却依然脆弱、仍旧空虚。二十多年来,我拼尽全力已然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好学生、长辈口中的听话孩子、领导心中的敬业员工。

然而,当夜深人静扒开这一切的外表,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还是那个我,那个“普通”而又不甘“普通”,拼了命追求“完美”,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爱的我。

我的心仍旧无法满足,我隐隐觉察到我心的中间有一个很大很深的“洞”,任凭我拼尽全力,拿任何东西却也无法填满。

某一年的冬天,我再次结束了一段维持2个月不到的感情。

消极和落寞的情绪在一个夜晚一股脑涌上心头,一时间无从派遣,豆大的泪水划过脸颊。

我俯伏在地,哭得无力起身。我哭得悲痛无力,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弱小、卑微和无助。

我渴望被关注,我需要被保护、呵护,我努力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得到关注,感觉到被爱。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再多努力一点点,变得更“完美”一点点,会不会就有更多的人来爱我?

我是不是就不再感觉到害怕和孤单?我心底深处的“洞”是不是就会被填满?

伸手去床头拿纸巾时,我顺手打开床头的《圣经》。雅歌5章10节映入眼帘:“我的良人白而且红,超乎万人之上。”我一时间不由止住了哭泣,开始从雅歌的第一章翻起……

时至今日,再次回首,想起那天晚上。想起不久后的某一个清晨,祂伸手一把将我从情欲的深潭里救拔上来。从那天起,今后的我再不可能在祂之外去寻求好处、在祂之外去谋求爱。

“我的良人在男子中,如同苹果树在树林中。我欢欢喜喜坐在他的荫下,尝他果子的滋味,觉得甘甜”(雅歌2章3节)。

那一个清晨,我无比清晰听见祂的声音,祂说祂爱我。

那一个清晨,当柔和的阳光伴着一丝轻风进入我的窗,什么都没变,但我的整个世界都不再如同往常。

我还是那个我,外貌一般般、性格一般般、家境一般般、成绩也一般般。我仍旧普通、依旧不完美。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我,我不需要再拼尽全力去追求“完美”,期盼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关注和爱。

祂的光照进了我的心,我心中间的“洞”完全被祂的爱所包裹填满。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我为什么非要减肥呢?!

作者:可悦

坚持健身快一年后,我的体重竟然仍然没有大幅度下降,反而微弱增加。之前我跟自己说是肌肉增加了,但时间一长,难免沮丧,特别是体检后医生的指导也是需要减肥。

于是,很奇怪地,我开始一会儿看自己觉得其实也没有太胖,不需要每个人都一样,健康就好。一会看自己,觉得自己胖得好可怕,怎么可以有那么多肥肉。

所以不知不觉,我每天早上起床后,或睡前洗漱时,就开始思考我的减肥问题。我为什么非得减肥呢?减肥减不下来,我的焦虑源在哪里?我为什么那么焦虑?那么着急?那么沮丧?

我为什么非得减肥呢?

最合理的解释当然是医生要我减肥。但说实话,我并不是因为想要健康才减肥。这虽然是我一直挂在嘴上的理由,听起来好像我很无忧,我很放松,也很能接纳我自己,我只是要好好照顾一下自己的身体。

但事实是,我是因为想要好看才减肥的。

我想要有好的身材,走在路上回头率100%,如果不能这样,起码拍照好看,起码我想穿什么漂亮的衣服就可以穿什么漂亮的衣服!可是,为什么要让衣服束缚自己呢?

为什么不让人设计适合我身材的衣服,而是为别人设计的衣服而改变自己的身材呢?时尚博主们凹造型的时候都会找特别的角度,才拍出我看到的效果,真人可能和照片非常不一样,我为什么要相信这样的谎言,逼自己去做那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难道我不知道吗?为什么要上这个当,要用不同的人塑造出来的不同完美标准来要求自己?腹部要有马甲线,腰间要有人鱼线?要瘦,要健康,还要凹凸有致?这科学吗?世界上有几个人是这样的呢?现在的我,哪里不好呢?减肥成功后,我就会开心无比了吗?

我的焦虑源在哪里?

当我仔细去查问自己,我发现我内心的坑,好像比减肥这个事情更深。减肥成功后,我还想要学会至少一门乐器,或其他才艺。除此之外,我还想再去读一个更高的学位,找一份更光鲜亮丽薪水丰厚的工作。当然,性格也要继续开朗,温暖,美好,像韩星金世正一样,什么都会,还要受人欢迎。原来,我的焦虑源并不是我腰间的肉肉。这么多年的共存,我已经很适应它们了,它们不会给我造成太多的威胁。就像有的时候,当我喝奶茶喝得开心的时候,我根本不会觉得有减肥的必要。

我所焦虑、担心的是,如果我太胖,我就跟这个世界所推崇的模样不一致了,或者说,我就要被这个世界抛弃、嫌弃、遗忘了。

我害怕走在街上,会被人议论;我害怕没有好看的照片可以发到朋友圈;我害怕如果身材太走样,没人会喜欢我,得不到爱情。因此,我的内心有一个很大的渴望,想要在各方面超过这个世界的标准,从而被大家喜欢、被大家崇拜!是的,像韩剧《我的出走日记》里的女主角一样,我也害怕平庸,渴望被崇拜。

怎么办呢?

但聪慧如我,我当然知道就算是金世正,很可能也不一定完全满意自己的模样,也会有得不到的爱情。那我要怎么去跨越这个从被忽视到被重视的鸿沟?尝试一年之后,我也已经意识到,减肥不是像社交媒体上那样,说速成就速成,我要如何对抗内心的这些压力和焦虑?

没想到,一个落魄的单身老男人给了我答案。

《腓立比书》里,因为到处跟人讲福音,昔日来自名门望族,有地位,有学识,拿着罗马帝国绿卡的保罗被囚禁了。外面有人对他风言风语,抢他风头(腓立比书1章17节),而且,他也早已辞掉了以前的好职位,还落魄到要受人接济的程度(腓立比书4章15节)。

让我惊讶的是,这个人竟然完全没有关心自己的处境,就算有丧命的危险,他还说:“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立比书1章21节)。精神亢奋的他更是在这封写给后辈的信里不断地说自己多欢喜,“靠主大大地喜乐” (腓立比书4章10节),好像只要福音被传开,全世界其他的都不是事:“……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腓立比书1章18节);“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做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腓立比书3章8节);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腓立比书3章13-14节)。在处过丰盛,也处过卑贱(腓立比书4章12节)的保罗心里,眼里,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尊崇主耶稣。

突然间,我好像清醒过来。我的这些担忧,焦虑,都不是重要的事情。被人崇拜我就满足了吗?不会,我的生命需要被更重要的东西填满。

我为什么非要减肥呢?!集中精力向着标杆直跑呀!

保罗最后鼓励因各样事情烦心的后辈说:“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立比书4章4-7节)

拜拜,焦虑,我要去投靠耶稣啦。减肥的事情就交给祂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基督徒可以有野心吗?

作者:Andrew Laird     翻译:奇奇    有声播读:以晨

 

Andrew在澳大利亚城市圣经论坛工作,并且是Life@Work 项目的全国负责人,该项目旨在帮助基督徒将他们的信仰与他们的日常工作联系起来。同时Andrew写了两本关于工作的书,其中包括《压力之下:福音如何帮助我们处理工作压力(How the Gospel Helps Us Handle the Pressures of Work)》。Andrew是瑞德里学院(Ridley CollegeMarketplace Institute的前院长,他之前做过广播新闻记者。他住在墨尔本,与妻子 Carly育有三个年幼的孩子。他并不羞于承认自己是一个 MAMIL(莱卡中年男子),他很爱骑他的公路自行车出门。

野心。

是一个会在基督徒群体中引起极大焦虑的词。大家焦虑也是出于好的理由。我们经常将它与“不惜一切代价取胜”、“在背后捅你的竞争对手”的心态联系起来,尤其是在工作中。我们大多数人都熟悉那种非常有目标性并且会不择手段地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的人。也许有时候我们自己就是这样!

但相反的情况真的那么好吗?想象一下,没有激情、没有动力、没有目标,只是勉强度日。这样的描述听起来并不是一个好的其他选项。

那么,在基督徒的生命中可以有野心吗?如果可以,它应该是怎样的?如果我们没有野心,会和“不惜一切代价取胜”的野心一样糟糕吗?

值得庆幸的是,圣经并没有让我们独自面对这些问题,而是给了我们非常明确的答案。

野心有两种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野心仅仅意味着努力实现某个目标。然而,当我们完成某个任务的动力最终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时,问题就会出现,这就是为什么这种野心经常表现为操纵他人和除去任何阻碍其进行的人(雅各书 3章16节)。

这种野心被圣经称为“自私的野心”,并明确表明基督徒不应该有这种野心。例如,在使徒保罗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信中,他谈到有些人“出于结党(英文翻译为‘自私的野心’)”(腓立比书 1章17节)传讲基督。保罗显然不认可他们的动机。虽然他们可能在传讲基督,但最终还是被自己的私欲驱使,“意思是要增加我捆锁的苦楚”(腓立比书 1章17节)。他们可能想要人的赞美(他们嫉妒保罗可能会得到),所以说,自私驱使着他们的野心。

后来,在同一封信中,保罗鼓励读者们不要被“自私的野心”所驱使,而要存心谦卑(腓立比书 2章3节)。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野心都是不好的。如果说圣经中有谁非常有野心,那一定就是使徒保罗了!

之后的几节经文中我们就看到了他的野心——他谈到追求与基督建立更深的关系,努力面前向着标竿直跑(腓立比书3章12, 13节),以此“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立比书3章14节)。这不是没有野心的人说出来的话!我们在保罗的其他书信中也看到了同样热切的野心,他描述了要竭尽他所能不惜一切代价抵将福音带给他人。

追求正确的野心

这正是这种野心不同的原因。我们在保罗身上看到的这种野心可能可以最确切地被称作为敬虔的野心。与自私的野心不同,这种野心是被他人的利益驱动的,尤其是上帝的利益。这是一种谦卑的野心——热情地努力工作以取得成就,但却是为他人的益处,不是为自己的益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保罗在腓立比书 2章3节 中将自私的野心与谦卑进行对比的原因。正如作家 Amy Dimarcangelo 在她的文章中所说,“我如何分辨我的野心是否合上帝心意?”,野心并不一定不好,“只要我们的渴望和决心是为了上帝得荣耀而非我们自己”。

这对职场中的基督徒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要为他人的益处而充满野心!

努力学习,学习新技能,听播客、看书——做这一切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得好处,而是为了可以管理好上帝赋予我们的能力,为着我们同事的益处,和能从我们工作中受益的人的益处。

这可能是一种激进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如果我们以前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过做这些事情的话。

然而,上帝以祂的伟大智慧经常给我们渴望(以及技能、恩赐和知识),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为他人的益处而使用这一切时会带给我们喜乐。

上帝不是抹杀我们喜乐的;祂希望我们快乐,但祂知道,当我们将拥有的东西用于他人而非自己时,才会得到最大的快乐。为什么耶稣要死在十字架上(无私野心的最伟大表现)? “祂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上帝宝座的右边”(希伯来书12章2节)。这是基督教信仰中最奇怪却也最美丽的悖论之一——在奉献自己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最深的幸福和喜乐。

在这一点上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动机总是混杂的。因为,我们可能会打着为他人利益着想的旗号做着出于私欲的事情(想想保罗给出的那些传讲基督人的例子,就是“出于自私的野心”!)。

我们需要对此保持警惕并时不时地问自己:“是什么在驱使我的野心——是舍己还是自私?”虽然我们的动机常常混杂、有时不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有野心,我们需要热切地祷告上帝会越来越多地让我们将野心放在他人的利益上,而不是出于我们自己的私欲。

避免缺乏野心

但是我们的最后一个问题呢:如果我没有野心,那会和 “不惜一切代价取胜”雄心勃勃的人一样糟糕吗?

通常情况下是这样的,但我们需要做个说明。其他人所认为我们的“缺乏野心”可能只是因为我们对上帝带领我们进入的处境感到满足。如果我们有这种满足感,那就赞美上帝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缺乏野心。满足感和野心可以(也应该)齐头并进。在你的满足中,你仍然在那个地方为你周围的人充满野心。努力首先考虑他们的需求,以及你如何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支持他们。

然而,真正缺乏野心在圣经中也被描述为懒惰。

《箴言》书中常常举懒惰人的反例警戒我们(箴言6章9节;13章4节;15章19节;26章15节)。浪费上帝赐给我们可以用来服侍他人的能力,并不荣耀祂。

在同一篇文章中,Amy DiMarcangelo 还写道:“因为‘相信上帝’而回避个人努力的被动者听起来可能是属灵的,但这种情况其实是在为懒惰和缺乏责任感找借口。如果你不愿意播种和浇水,信靠上帝收获是毫无意义的”。的确,耶稣谴责那些埋藏自己的才干而不加以利用的工人(马太福音25章14-30节)。

所以让我们为主有野心吧!想想祂给你的恩赐、技能、才干、能力和机会。然后富有创造性地、热情地努力使用它们来服侍他人和荣耀上帝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学习安静等候的三项功课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以晨

 

在我信仰的旅程中,要说最难的功课,就是安静等候了。我的性格比较急躁,也很容易失去安全感,所以为了安抚自己对未知的焦虑,我总会想要尽快“掌控”局面,提前预想所有可能性,尽可能让事情按照我的设想发展。即使做不到,我也想尽快知道下一步是什么,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因此在信仰上也是如此,我总在问上帝:我现在该做什么?然而不是所有事都需要我去“做”,有时候上帝要的,正是我安静,等候和仰望,去见证上帝亲自为自己的荣耀所作的事。

在学习安静等候上帝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三项功课对我来说格外重要:

  1. 认识自己的有限,认识上帝的无限

我们在这一生中会遇到大大小小不同的难题和困境,有时候自己身处其中,有时候只是一个旁观者。然而不是所有的难题和困境都能够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有所改善。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的友谊陷入到胶着的状态中,我感到很焦虑也很难过,就拼命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向她解释、给她写信、也和朋友商量对策,想着要采取什么行动才能化解我们之间的矛盾。然而,无论我怎么做,对方都无动于衷,拒绝回应。后来我从另一位朋友那里得知,我向她做的这些事令她感到压力,好像我在逼迫她面对她目前不想面对的状况。对此时的她而言,最好的就是“不作为”,等待时间抚平所有皱褶,等到她愿意敞开心来面对。

自此,我认识到自己是有限的,我能做一切“正确的事”,但是我无法改变人心。改变人心的只有圣灵。当我因为自己无能为力而沮丧时,圣经告诉我永活的上帝是全能且无限的,祂有能力改变人心,扭转局面。因为祂是那位在沙漠开江河,在旷野开道路的(以赛亚书43章19节)。因此我要安静,要把我无法改变和掌控的事交托给上帝,并凭着信心等候祂的作为。

  1. 积极祷告寻求,把做决定的时间拉长

急性子的我,总是想要立即把难题解除,如果我正处于痛苦和纠结中,我也想立刻让这样的痛苦和纠结消失。为了立时从困境和痛苦中解脱,人常常会妥协,进而贸然地做出一些冲动的决定。有时候,当我又因为失去安全感而感到患得患失时,我就会变得浮躁,一些“措施”和“决定”开始在我脑海中浮现。我会想:我要这样做,那样做,那么我就会舒服一些了。当这样的意念变得越来越强烈,我很可能就会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令我后悔的事来。

因此我学习到,当脑中浮现一个意念和决定时,要尽可能地拉长决定到付诸于行动的时间。如果我是夜晚时分有了这个念头,我一定要留到第二天早上晨祷之后再琢磨和思考。夜晚时分是人的理智最弱,情感最泛滥的时候,把意念留到第二天早晨较为“清醒”的时候思索,说不定会有别样的想法。越是重大的决定,做出决定的时间就应该更长,并且还需要多多聆听长辈的建议,耐心等候上帝逐渐显明心意。

  1. 愿意温柔等候,寻求上帝作为

尽管有时做了万全的准备,做出了最好的决定,事情还是有可能按照我们意料不到的方向发展,甚至更糟。这时候,我们就更需要安静等候上帝的作为。

在诗篇中,大卫常常面对到内忧外患的境地,有时候敌人特别嚣张,张牙舞爪地要吞吃他,或是他被欺压、被陷害、被不公义地对待。然而他不断向上帝祈求,并且说:“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上帝,因为我的盼望是从祂而来。”(诗篇62篇5节),并且也说:“凡等候祢的必不羞愧,惟有那无故行奸诈的必要羞愧。”(诗篇25篇3节)大卫面对恶人奸诈恶毒,想要筹划恶谋害他时,他向上帝祈求,并且坚信上帝必定会为他伸冤。大卫虽是战士、是王,但却是温和的(撒母耳记下3章39节)。他压制自己的力量,专心等候上帝,不倚靠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夺得国土和王位,乃是不断地温柔后退,最终承受了上帝赐他的地土。

在我学习安静等候上帝的过程中,有时候也会不知道此时是该筹谋呢,还是该不作为。因为有的时候,不作为其实又是一种逃避和不想面对。这其中少不了我们心的诡诈,总是能够想各种借口来为我们的行为开脱。然而有一点是错不了的,那就是要祷告寻求上帝。安静和凭着信心相信,上帝一定会作为,即使事情仍旧没有改变,结果看似还是令人失望,我们也已经在祷告寻求的过程中学习了倚靠。

更别说,上帝是活的上帝,祂应许我们祂必会眷顾自己的百姓,就是丢失了一只羊,祂也会放下那九十九只,去寻找那丢失的一只。这样慈爱的上帝,又岂不会为了祂荣耀的缘故,为了祂百姓的安乐而作为呢?因此我们只要放心大胆地来到施恩座前祈求,必要时候放下我们为不安而有的各种筹谋,安静等候见证祂出乎意料的作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