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家里被盗了,我才想起要积攒财宝在天上(有声中文)

作者:Shelley Pearl,纽西兰
翻译:verenachi,台湾
语音播读:Julia,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 我得赶紧回家!我家 …… 有小偷闯进了我们的公寓,我现在得赶紧回去。 ” 我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小声跟我老板解释说。当姐姐打电话告诉我家里被盗时,我几乎不敢相信。我们住在一个治安良好的郊区,会发生这样的事真是令人震惊。在开车回家的高速公路上,我脑海里全是各种疑问,完全顾不上路上还有其他卡车、汽车在跑。

我很确定我的电脑、iPad 和笔记本电脑肯定被拿走了。但是当我开到家门口时,又好像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变化。我松了一口气,心想“ 或许情况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糟 ”。

但是当我走进家门的那一刻,恶梦开始了。一开始我的大脑拒绝面对我所看到的景象——房间一片狼藉。窃贼从我房间的窗户闯入,安全锁已经被砍断一半。

抽屉完全空了,里面的东西掉得床上和地上到处都是。以往放在窗户旁的单人椅被移到房中间。我背包里的物品全部被倒了出来,散落一地。背包也不见了……我猜窃贼用它来装偷走的物品了吧。

我刚买了一年的相机当然也是不翼而飞,放置它的盒子被扔在床底下。盒子里的其他东西也被拿走了——我的护照、一小笔外币和长得像信用卡的一叠咖啡店会员卡 (窃贼要是发现这些卡片其实一文不值一定会非常失望) 都被偷走了。我们的电子产品则原封不动地待在原位,可能是台式电脑太重,而 iPad 型号太老的关系。

当我和姐姐视察整间公寓时,每走一步,我们的心就更加沉重。衣柜里同样也是惨不忍睹,窃贼翻遍了我们的储存柜,连冬季衣物也没有放过。窃贼把我们的手提包也都偷走了,可能是因为被包包上的人造宝石吸引。那些别人在我们生日和其他重要日子送我们的珠宝首饰也都被偷走了。

我一时间既难过又气愤又绝望。我难过的是我的贵重物品都不见了,那些都是我辛苦赚钱买来的。我很生气为何有人可以这样擅自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导不可以拿走不属于自己的物品,为什么有人觉得可以这样做呢?!

当我们精疲力尽地盯着公寓时,突然有一阵冷风从我房间那扇破了的窗户吹进来,提醒我们,我们的小港湾已经被破坏,我们的隐私被打破了。

但是,我们很感恩没有任何人受伤,并且我们还有彼此。

同时,这次可怕的事件也让我意识到物质与财富是多么地易逝。在我早晨出门上班时,所有的东西都还好好地在原位,但不到两个小时,它们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次事件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上帝为什么教导我们“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 (马太福音 6 章 19 节)”。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这段经文是父母在教导孩子不要追求同龄小伙伴们都有的流行和时髦物件时所用的套路。

现在我完全明白了把财宝积攒在地上是多么的不靠谱—— 它们可能随时消失。而就在我的相机被偷走的一两个礼拜之后,同一个生产商宣布推出新型号并附有新功能的机型。讲真的,我们真的没有办法跟上最前沿。而且,说实话,我真没觉得少了这些东西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虽然我买它们的时候觉得有了它们我的人生会变得大不一样。

不幸的是,警察没能抓到窃贼,所以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与此同时,我们的公寓装上了警报器和中央监控,我和姐姐也在准备给窗户加上防盗网。

当姐姐的同事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有两位在某个星期六的早上特地来帮助我们整理公寓。

其中一位同事还带了女儿来帮忙,因为担心我们压力过大没时间煮饭,她们还特地带了食物过来。对我和姐姐来说,发信息过来关心我们已经让人很感动了,没想到他们还放弃了宝贵的休息日来帮忙。

这次的事件再次提醒我要将时间精力投资在具有永恒价值的事物上,就像耶稣教导我们的: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 马太福音 6 章 20 节)。我姐姐同事的做法让我看到有永恒价值的事包括和人的关系。当我们在他人的生命中投入时间——在困难的时候帮助某个人,或者花精力去和一个孤独的人交朋友——我们就是在积攒财宝在天上了。

跟我们属世的财产不一样,这些财宝是盗贼偷不走的。举例来说,很多年前,有一位女士告诉我她永远记得我们教会有一群人曾去她家里帮忙打扫屋子的事。但是从来没有人跑来跟我说,她记得我哪天穿的洋装或是拿的包包很好看。你瞧,没有人会记得我们拥有什么,但是人们会记住我们为他们做过的事。

必须承认,我已经好一阵子都没去关心过身边人的生活了。我已经忘记上次邀请朋友一同午餐和聊天是什么时候。因为一直忙于工作、游泳课和家务,到了周末我只想待在家里好好坐下来读本书。

可想而知,有多少朋友就这样变得疏远了(我没有挨个问,因为我不想知道结果多糟糕)。

在现在这个满屏社交媒体和充斥着无尽消费主义的时代,我们很容易会认为只有拥有美好昂贵的物质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当然喜欢美好的事物本质上并不是一件错事,但是我认为这不应成为我们人生的全部和终极目标。如果我说这次的盗窃案完全让我失去了对物质的欲望,那就是撒谎了。没错,我还是喜欢购物,但我现在会更在意我的花费是否值得。

这次盗窃案让我看到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东西其实都非常平凡——窃贼留下了我和家人朋友的照片、我的精选书籍、潜水衣,还有我花了不少钱购买的新枕头和羽绒被(别笑)。当然这些东西没有转手的空间,所以窃贼没拿走。我亦认识到把金钱和时间投资在物质上是非常不值得的,因为它们转眼就会消逝。从现在开始,我要更加努力积攒我在天上的财宝。我知道不能炫耀自己最新的穿着打扮会有点闷,但是我相信当我们悄悄地为自己建造在天上的仓库时,我们得到的奖赏会让任何属世的物品看起来一文不值。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新的一年,我决定献给天父三份礼物(有声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亚
语音播读:Zel,新加坡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封面图片来自PEXELS

编者按:新的一年,我们可能都在准备新年想要达成的目标,打卡的地方,以及完成的梦想。有没有想过新的一年,除了制定(不一定能完成的)读经计划,我们还能做点什么与上帝相关的事情呢?比如说,给祂献上点什么礼物?毕竟我们12月份才庆祝了祂给我们的大礼——主耶稣基督。可能你会说,想过了,可是上帝什么也不缺,送什么好呢?希望下面这篇文章可以给你我一点启发。若是想到什么好主意,欢迎给我们留言或投稿哦?新的一年,我决定要献给上帝的礼物是什么?

去年圣诞前夕的清晨刚起床,看见很早就支起来的圣诞树上挂着三个明晃晃的黄色纸飞机。拿起来一看,原来是三个女儿写给我和丈夫的圣诞礼物清单,各列了五份她们最想要的圣诞礼物。这一定是她们在前一晚写好后,折成飞机,要妈妈接收并准备的。

互送礼物是圣诞节必做环节之一。每个人都满怀期待那带着爱意、精心准备的礼物。只是,既然上帝在第一个圣诞节把最好的礼物送给了我们,我是否应当也回赠祂什么礼物呢?经过一番思考后,我决定,在新的一年里,我要送给祂三份礼物。

第一份礼物:赞美

记得在一个清晨祷告,我问天父该如何赞美祂。于是祂将我带到诗篇100篇。当我读到第三节时,“你们当晓得耶和华是上帝!我们是祂造的,也是属祂的;我们是祂的民,也是祂草场的羊。”一股力量、喜乐充满了我,让我自然而然地想要赞美上帝。是啊,我的天父是奇妙、伟大的造物主,我是祂的杰作,是祂珍爱的女儿,是祂爱惜的羊,祂对我不离不弃,并且“祂的慈爱存到永远,祂的信实直到万代”(诗篇100篇5节)。后来,这篇经文成了我非常珍惜的一段经文,并成为我随时的帮助。每当我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都会引用这段经文大声赞美天父,以此来得力量。当我在称颂祂时,我也坚固了自己属祂的身份。

其实去年的十二月对我来说是挺艰难的一个月份。那时我和丈夫投资的一间很大的咖啡厅可能因租赁方的装修、改建工程,无法续租,也不能保障两年后项目完成后的新地点。这是一个租赁方非常不合理的决定。我记得会谈后回家的路上,我机械式地开着车,大脑一片空白。因连着几天赶提案,很累,对这个决定也很不解。然而约伯的话却在这时来到嘴边,“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约伯记1章21节)我不想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打倒,于是我默念着诗篇100篇,不断地重复我是属祂的,并决定将一切交给上帝。虽然很不解,但我知道我不用背负这个重担,把一切交托给祂,我只管支取来自天父的平安。因祂是良善、信实的上帝!

第二份礼物:尊荣

记得有一天,我家老大老二神神秘秘地躲在房间里捣鼓着什么。几个小时后,她们得意洋洋地拿着她们的作品给我看,而当看到她们作品那一刻我有点“想哭”,因为那是一件小姨送的很贵的名牌上衣,如今被她们又剪又缝地变了个样。当然孩子们并不知道它本身的价值,所以下手毫不留情,把它当成了实验品。如果知道,应该会珍惜爱护。

我们对待上帝,是否也有同样的态度?当我们活在祂的恩典中,时时可以亲近祂时,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救恩的代价——天父付出重大的代价,将独生爱子降卑为人,成为我们的赎罪祭,我们才得以恢复和天父的关系,成为祂的儿女。当我们知道一个物品的价值时,我们就会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它。同样地,当我们明白救恩的代价时,我们自然会用尊敬、颂赞、顺服的态度来尊容祂,用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和每日的行为来蒙天父的悦纳。

第三份礼物:委身

其实家庭、工作和生意已经让我很忙了,可总觉得自己在打擦边球,没有击中目标。我是否只是把自己的事情摆在第一位,却蜻蜓点水般地碰了碰上帝的工作呢?后来,我发现我需要一个突破,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像彼得那样踏水而行。其实,我琢磨着去教堂实习有一段时间了,不过一周实习两天,还要完成课程的要求一直让我望而却步。但当牧师谈到这个话题时,我又感到心里一动,明白圣灵已轻轻提醒我多次了。当不知道如何安排生活中的一切时,上帝会供应,而我只需服从。所以新的一年里,我会直接参与教会宣教的工作。当然,并非在教会工作是唯一服侍的方式,我只是倾听了内心的声音,并选择服从。

其实对于这样的决定,我感到蛮兴奋的,而委身于上帝的工作应该是最让我们兴奋的。当我们行在祂对我们的计划中,活出祂的命定时,那种满足无以取代。一路与上帝同行,会是经历、见证祂的奇妙旅程。谁说基督徒的生命是乏味的呢?活在祂的命定里是最棒的生命!

所以,在新的一年里直至往后的日子,我都要慢慢地过好每一天,每一分钟,尽情享受上帝的同在。我也相信,当我献上这三份礼物时,天父的脸上一定有会心的笑容。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灵修小文|心灵晚堂

作者:东尼叔叔,加拿大
封面图片拍摄:finnbmo,中国

“我失去的羊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罢!”(路加福音15章6节)深夜食堂是日本原创漫画,后来改编成剧集及电影后大受欢迎。故事讲述的是在日本新宿的小巷内,有一间小食堂在深夜12时才营业。这店的老板有一特色,即客人想吃什么菜式,只要他懂得料理,便尽量满足客人。客人有来自不同背景及际遇,有刚失去情夫的少妇,有从乡间到东京打拼的女孩,有寻找爱的大叔等。客人只希望在孤寂的黑夜里,寻找温暖及交谈的对象。同时,亦可透过自己拣选的食物,回味人生难忘的片段。其实,一个这么温暖的地方,我在现实生活中的多伦多,亦非常感恩的遇上了。记得三年前一个刮大风雪的晚上,对生活感到身心疲累的我,偶然走进了一间正在进行聚会的华人教会。这里的晚堂比较精简,坐着约50多人,大家都安静地聆听牧师的讲道。我躲在最后一排的角落,敬拜的气氛,让我的心灵开始沉淀及触动。聚会结束后,我立即离去。可是心中的困结已得到不少的安慰。渐渐地,我便成为晚堂会众的一份子,并参与聚会后的饭局,与其他弟兄姐妹彼此认识。原来过往的20多年,这里聚集了一班爱上帝的牧者及弟兄姊妹。他们竭力地守护着一群“只可以在晚上”前来认识上帝的人。这样的付出,亦感染到不少的会众起来积极参与不同在晚堂的事奉,如领诗、司事、音响等。另外,聚会后的饭局,亦让彼此有机会深化互动,进而发掘出一个个美丽的见证,述说上帝的工作及荣美。

深夜食堂在播出后大受欢迎。而我亦盼望各地的教会,不要轻易放弃某些少数群体认识上帝的需要,就如当初上帝没有放弃我们一样!

思考:在你的生活中,你有遇到过晚堂聚会这样类似的温暖吗?你可以做点什么帮其他人感受到上帝的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我真是受不了那些喜欢论断别人的基督徒!(有声中文)

作者:Kelsey Tarver,美国
翻译:Yin Min,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小七,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我以前总认为:论断人?我才不要!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那些论断别人的人了。

以上的声明中明显是有矛盾的,但我却没有察觉到。我如此大胆地说出我的观点,因为我从心底里是这么认为的。

一听到“论断”这个词就能让我浑身发抖。如果让我闭上眼睛,我想象到的是一张瞪着双眼、写满不认同且趾高气昂的脸。但最可怕的论断还是来自亲人或朋友。

我太了解被论断的感受了。作为牧师的小孩,我习惯了所有的目光都定睛在我们家身上,仿佛被放置在一个巨大的放大镜下不断观察: “她穿的是什么呀?他们今天敬拜怎么迟到了?那是新车吗?他们怎么能买的起呢?敬拜的时候她为什么在说话?”即使在我长大并成为教会的工作人员之后,我依旧觉得我的一举一动都在被人审视。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我还是很喜欢在一个充满爱的教会中成长的。但是,不是总会有几个会友晓得如何让你心烦吗?对于这些人,我会这样想:“我爱他们,但我不必喜欢他们。”

这样的经历给了我一个信念,那就是永远不论断别人。我希望能给他人更多恩典和理解,单单是论断的闲话就能激起我内心的愤怒。我对论断如此敏感,但原因非常纯粹,我只是单纯地渴望人们不会有被欺负或被论断的经历,我想让每个遇到我的人都感受到被接纳与被爱。

但是渐渐的,这单纯的愿望却成为了一种我自己也没察觉到的论断。曾经被真爱激励的行为变成了只爱和我相似的人,而对于那些被论断和说闲话捆绑的人,我无法给出爱。

这是多么大的讽刺!我最终成了我讨厌的那种人。

论断的陷阱

我认为身为基督徒的我们是很容易陷入到论断的陷阱中的。因为我们对他人的生活方式都有一套高标准要求。我们了解圣经的标准,并期望彼此都能按着这个标准行。然而不幸的是,当论断悄悄进入我们的教会时,我们就开始用更批判的眼光看待彼此而缺乏爱和包容了。

只要我们稍不注意我们的动机,论断就会偷偷溜进我们心中。论断是一个可能因着渴望公义这样的单纯动机而产生的罪。如果我们对待他人只有公义却没有恩典,那双方都会感到受伤。正如基督徒作家鲁益师(C.S. Lewis)所说:“在评价一个人的状况之前,要先站在他的角度去了解情况。”

也许这个人也讨厌自己是一个会论断别人和八卦的人。也许就像其他的上瘾者一样,他们每天都需努力胜过无数引诱他们论断人的因素。也许是他们的成长环境所致,他的妈妈,祖母或家人都很爱论断人,而他就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长大,要拼命地努力才能保持乐观。

我论断那些会论断别人的人,因为我曾无意的把他们归类并同样为他们贴上标签。说闲话的,惹是生非的,尖酸刻薄等。但事实是没有任何两个人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痛苦和过去。鲁益师还说:“不要以现在的境况来判断一个人,因为你不知道他曾经历过什么。”

一旦我明白了“受过伤的人会伤害别人”这个事实,我就会对那些花大量时间谈论别人或者用闲言碎语伤害别人的人感到愈发同情。

彼此相爱

我们要像爱酒瘾、性瘾或毒瘾者一样用相同的方式去爱论断者。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软弱,而相互帮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放下我们的论断,学会彼此相爱,在爱和恩典中相处。

圣经对于论断有很清楚的说法。我曾经听到过关于论断的教训,但却不认为那是我的负担。然而上帝教导我要鉴察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信仰的道路上永远不要骄傲和自作主张。仇敌喜欢看到我们在自以为已经了如指掌的方面骄傲自义。

在肢体中一定会有一些人是我们联系比较多的,另一些就比较少,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上帝告诉我,虽然这可以理解,但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爱和尊重,即便这做起来很难。

上帝给我们爱的能力是超乎我们想象的,甚至对于那些令我们厌烦的人我们也可以付出爱。合一对于基督的新妇至关重要,当我们真的将论断拒于门外时,我们将会经历到更加美好的关系和和真正基督般的爱。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马太福音7章1-5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