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软弱有什么好处吗?

4-Benefits-of-Being-Weak

作者: Ching,新加坡

翻译:覃函涵 , 中国

每个国家和社会都期望自己繁荣强盛。在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这种希冀在过去的50年中促使新加坡人不懈努力,为自身的存亡,社会的安危和稳定奋斗着。

虽然大部分国家和个人都会把成功当做奋斗的终极目标,但却并不是所有努力都会如愿以偿。不得志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我的工作是做社会公共服务,因此有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可能永远都不会“成功”的人们。他们中有的身有疾患(残疾和疾病),有的经历过伤痛(人际关系破裂,心理创伤和虐待),还有的境况窘迫(贫穷)。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无法成功可能仅仅是因为我们本身就缺乏获得成功的“基础素质”。比如我自己,我从未主动追求过成功,也没有人敦促或要求过我必须成功。也许是因为我从来就不知道“成功”是什么感觉。所以小时候,我学习成绩平平;工作后,我从未获得过晋升,也从没拿过奖项。不过,处于这样“弱势”的位置也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因为我熟悉身为弱者的经历和心理,我更能体会这其中蕴含的祝福。

1. 软弱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成功并不能归功于个人的技术和才能。 

圣经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他们之所以得到优待和权柄,完全是上帝的赐予,而非他们能力超群。

以色列最初的两个王(扫罗和大卫)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并不是通过召集选民,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或是通过振奋人心的讲演证明自己有决心和能力从而登上王位的。而是上帝亲自拣选了他们,并通过先知撒母耳恩膏他们作了以色列的王。(撒母耳记上 9章15-16节,撒母耳记上16章1节)

扫罗出身富裕之家,但他本人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而大卫一开始是个毫不起眼的牧羊人。耶西(大卫的父亲)和撒母耳都不认为他会是王位的最佳人选。撒母耳认为以利押是个好人选(撒母耳记上16章6节),耶西最初甚至都没考虑过大卫——也可能是因为大卫那时候还太小。(撒母耳记上16章11节)但是上帝却非常明确地要大卫成为以色列的下一任君王。

当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所得并不能归功于自身时,我们便更能清楚地明白,一切都是上帝的赐予。

2. 软弱让我们能更好地管理我们的恩赐   

大卫和扫罗虽然都被上帝拣选作王,但他们的人生最终却截然不同。从扫罗看到大卫战胜了歌利亚之后,他就变得不安,甚至试图杀掉大卫。几年之后,扫罗战败。他虽然年少得志,但最终他的自傲让他远离了上帝的旨意,他开始滥用上帝赐给他的职权以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是遵从上帝的心意。

然而大卫则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一心跟随上帝。跟扫罗相反,他没有滥用上帝赐给他的王位,而是全心全意地追随上帝,为了实现上帝给以色列的命定。

如果我们能时刻铭记,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的赠予,我们就能更好的管理这些恩赐并用合乎上帝心意的方式使用它们。不要忘记上帝呼召我们的时候说“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书 2章9节)

3. 软弱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罪性,看到上帝的信实

大卫作王之后并没能成为一个完人。他也犯过罪。他纵容自己自高自大,违反了上帝的旨意清点了以色列的国民人数(撒母耳记下 24章10-17节)。还曾经放纵肉体的诱惑,强占拔示巴并下令杀死了她的丈夫乌利亚(撒母耳记下 11章2-17节)。

然而当大卫认识到自己所犯的罪时,他忏悔了。在诗篇中,他的诗句充满了痛悔,破碎和伤心。就在这时他认识到,上帝不曾离弃他,上帝是他的牧者和护盾。在大卫犯罪之后,上帝的信实反而更加显明出来。后来这些诗篇一直被代代相传,教导后人。

即使大卫犯了错,上帝仍然拣选他作了后来弥赛亚的祖先,使他能与上帝伟大的救赎计划有份。

我们若能认识到自己的罪有多么的深,就会更能体会到上帝的信实有多么伟大和美好。即使在我们的过犯中,上帝仍然与我们同在并且要救赎我们。

4. 软弱能让我们成为更合适的器皿,能为上帝所用,完成天国的工作。

马太曾经是罗马帝国的税吏。税吏在当时是受人指摘憎恨的,因为他们会额外收税,中饱私囊。因此税吏在社会中是被厌弃的。

不被社会(道德上和地位上)认可的确是个弱点,但正是因此耶稣才走近了马太。当耶稣看到马太坐在那里收税的时候,他叫马太跟随他,作他的门徒。马太跟随了耶稣,随后跟耶稣和其他的“罪人们”一起吃饭。法利赛人和文士抱怨说耶稣不应该跟这些罪人在一起。耶稣回答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马太福音 9章:12-13节)

在我们不被世人看重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聆听上帝的呼召并被祂使用的最好时机。

我和我的朋友们要么是社会工作者,要么是全职在教会服侍当牧师,每天服侍各种群体。我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在遇见耶稣之前,我们的生活都破碎过,失败过,伤痛过。他们中有的曾经是帮派分子和匪徒,有的曾经自杀未遂,有的患有精神和身体上的疾病,有的曾经受过虐待或者童年有过创伤的经历。

但是耶稣无一例外地救赎了我们,治愈了我们的灵,让我们可以向其他人传扬祂的恩典。跟这些曾经破碎的人们一起工作和生活让我更加惊叹于上帝的爱,是祂的爱和恩典改变了我们,让我们痊愈之后可以成为祂的器皿,为祂所用。

最后,认识到我们是软弱的能让我们更加信靠上帝,为祂所用。我们在生活中处于弱势能让上帝在我们身上做工,改变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像祂儿子的样式。(罗马书 8章29节)让我们每天都能信靠上帝并信心满满地对祂说:“主是我心里的力量”(诗篇 73章26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爱的心思)

你们都去健身了,我准备制伏口舌

download

作者:奇奇,中国

我一直是一个有什么说什么,心直口快的人。心情好的时候一定得找个人分享,不爽的时候也会各种向周围的人发牢骚。尤其是不开心的时候,一定得一吐为快,有时候也会对自己说几句狠话。之前有段时间我经常会说要随身携带小匕首,不爽了就桶自己几刀,并且觉得这是特别痛快特别酷的事儿。

我一直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我们的话语有多大的力量,而我认为再正常不过的、脱口而出的话又会对我自己和身边人的生命造成多大的影响。比如我以前常常会说自己不想要活过40岁,也会说自己就是一个抑郁的人(带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意思)。我没有意识到原来很多我讲的话都是对自己的断言甚至是诅咒。我真是轻视了话语的力量。其实上帝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生死在舌头的权下(箴言18章21节)。并且若追根溯底,回到创造的初始,就会发现,创世记里面,上帝竟然是用话语创造了宇宙万物呢!上帝说有光就有了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上帝的话语有多么惊人的力量。 而我们都是上帝按照祂的样子造的(创世纪1章27节),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生死都掌握在舌头的权下了。

我们因着不在意而给魔鬼留了地步,就在舌头上犯各样的罪。说闲话、抱怨、说谎、恶语相向……等。很多人会发现实在是很难看管住自己的口舌,似乎每次说一些话的时候会觉得特别过瘾,然而之后又痛悔不已。难怪我们的灵命长时间都没有涨进,似乎当了多年的基督徒还是个平信徒而已,其中一个原因或许就是我们没有制伏口舌,甚至没有有意地想要去制伏它。

经上说:“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 也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彼得前书3章10-11节)

于是,我开始刻意去注意我想要讲出来的话。然后我都被自己吓到了。我发现我说出来的话,有一大半都是毁灭性的,而不是造就人的。难怪我会经常控制不了我的情绪而陷入焦虑和抑郁中。这些言语大大伤害了我自己也伤害了我身边的人。而之前的我一度认为这没关系,我讲话就是这种风格,甚至还有点洋洋自得。但是每次过火了意识到自己在口舌上的罪之后我又开始自责,觉得自己真不配做个基督徒,甚至没有脸来到上帝面前。魔鬼还真是狡猾,竟然欺骗了我那么久,真无法想象它用这种诡计摧毁了多少人的信仰。

在我决定要好好对付我的口舌之后,每当我又要进入惯性讲出一些不蒙上帝喜悦的话时,我就提醒自己这是个陷阱,然后选择用温柔平静的方式讲出来。这种方法帮助我止息了很多次可能要发生的争吵,甚至帮助我控制了我的脾气。我之前总是能跟我爹杠上。每次我俩交谈时,周围的空气就像是燃料一样,一点点的火就能引爆。听到他多唠叨几句我更是烦躁的不得了,“真是烦死了!”“我现在就搬出去住!”这样的话都是随口就来。随后矛盾自然会升级,以争吵和两败俱伤收场。自从刻意地注意以来,我发现我真的可以平静的跟他交流了,竟然也能讲出一些鼓励他造就他的话来。感谢主!这使得我跟他的关系融洽了许多。

对于一些曾经张口就来的不合上帝心意的口头禅,我也特别注意并把它们扼杀在襁褓中。发现父母讲话时的一些坏习惯我也会随时指出来,劝勉他们要除去这些不好的言语,不给魔鬼留地步。这段日子以来,我也看到了他们不小的进步。空闲时我们还会一起读经祷告,多花时间跟天父相处。

制伏口舌听起来很难,但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可怕。因为我们是靠着圣灵在做,不是靠着我们自己。圣灵不仅给了我们行善的心志,也给了我们行出来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立定心意去改变,然后求圣灵加给我们力量。因为在基督里,我们已经得胜有余了!

新的一年,一起来制伏口舌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爱的心思)

灵命干渴时,如何重新感知上帝的爱

Why-should-I-still-believe-in-God

作者:Priscilla G.,新加坡

翻译:悦,中国

既然我都看不到,听不到,也感觉不到上帝了,为什么还要爱上帝呢?为什么还要去教会,还要继续相信?

一位我带领信主的朋友最近产生了这种疑惑。正如十年前的我。

当时,我很想要放弃信仰。那样的话,我的每个周日上午以及用来跟教会小组成员和牧者聚会的周中晚上都会空出来。这样做也许会使我失去一些教会的朋友,但是我还有其他朋友呢。教会的朋友可能会失望,但我想时间长了他们会淡忘的。

然而我很清楚仅仅因为没有“感觉”就放弃信仰是非常不成熟的。我知道即使感觉不到上帝,我还是应该爱祂。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我跟上帝的关系,在人际交往和职场上同样适用。如果人们只在“感觉到”的时候才履行责任,那绝对会天下大乱。

即使以我当时浅显的圣经知识,我也知道“没有信心,上帝是不会喜悦的”。

然而,我对上帝的爱和信心还是随着我感觉的干涸而日渐衰退。虽然我想要脱离这种信心枯竭的状态,但我却不知道该怎样做。

我迫切地想要回到跟上帝关系紧密的那些时光。那时候上帝是与我同在的。不论是在教会还是在卧室,我都能感觉到祂的回应。我也体会过圣灵的安慰和被圣灵充满以及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我知道这绝不是因为现代音乐的渲染,而纯粹是上帝的超自然力量在做工。

我深深地记得并且怀念那段时光。想到这儿我意识到:放弃基督信仰等于是否定了跟上帝同行的所有时光。

所以,那个时候以及后来的每次“旷野季”到来,我都会做以下几点:

铭记上帝的作为

我们很多时候都忘了上帝曾经为我们做的事。当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他们抱怨在沙漠中的各种不便,甚至说他们宁愿待在埃及做奴隶(出埃及记 16章2-3节)。他们只关注眼前的问题却忘记了上帝之前施行的奇迹(尼希米记9章17节)。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摩西要先带以色列人回顾之前上帝是如何看顾他们的(申命记1-4章)并跟他们强调要铭记上帝是如何带领他们出埃的(申命记5章15节,7章18节,8章2节,15章15节,24章18节),之后才带他们进入应许之地。

记念上帝的作为让我们不把祂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并且让我们在忙碌或试炼中持守真理。

当我跟别人有冲突时,我会想想我们作为朋友时共同经历过的事并想起他的好。这样即使他说的话或做的事使我烦乱,我依然相信他的初衷是好的。同样的,当我感觉不到上帝的同在或者祂没有回应我的祷告时,我会回想祂在我生命中的恩典,也相信我会在活人之地得见耶和华的恩惠(诗篇 27篇13节)。

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上帝的恩典,比如写在日志本上或者跟朋友分享见证。让我们来一一细数祂的恩典吧!

寻求上帝

回想上帝的恩典让我明白跟祂建立关系是多么重要,也使我确信努力寻求上帝是值得的。

如果我知道一个学校的讲座很重要,但我却很困,怎么办?我会努力克服睡意。通过吃一点甜品或者喝咖啡来保持清醒。同样的,通过一些努力来克服我们里面的空虚,为真道打美好的仗,也能帮助我们度过灵命的枯竭期(提摩太前书6章12节)。

可以肯定的是,信心是来自上帝的礼物。然而圣经上也记载了信道源自听道,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马书10章17节)。救恩是来自上帝的礼物,而我们蒙召不是为了得着救恩而是要活出救恩!

这场战斗要从承认“我们需要帮助”开始。你遇到过需要指路却不愿意开口问路的人吗?有时候当我们遇到了问题,我们宁愿尝试自己解决也不愿寻求帮助。

当我最终从灵命枯竭的“旷野季”走出来时,我开始责备自己为何没有更早地寻求上帝。之前我总是跟自己说——“我感觉不到上帝”,“我在教会的服侍中一无所获”,“这是没用的”——但我并没有直接跟上帝说过我的感受。

诗篇中有以色列人哀叹他们感受不到上帝的章节。他们对上帝非常诚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诗篇 27篇9节, 88篇14节, 102篇2节), 我也尝试了这样做。

我通过坚持去教会,听讲道和用仅余的那点信心唱赞美诗来寻求上帝。这就像是去看医生:我不知道我跟上帝的关系出了什么问题或者为什么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但是我仍向祂祷告。我向祂(医生)诚实地说出我的感受(症状)并且准备好要接受帮助(药物治疗)。同时我也给上帝和自己一些时间来改善现状(即使是药物也需要时间才能起效)。

“寻找,就寻见”(马太福音7章7节)。“你求告我,我就应允你”(耶利米书33章3节)。寻见上帝并听到祂的回应也许不是瞬间就发生的,但是一定会按着上帝安排的时间发生。“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祂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后书3章9节)

信靠上帝的应许

我相信上帝总不撇下我,也不丢弃我(希伯来书13章5节)。我也拿这个应许来反问上帝;“你说你总不撇下我,也不丢弃我,但是我却感受不到你在我身边。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地明白了祂真的从来没有离开过我,这段“旷野季”是用来锤炼我对祂的信心,如此一来,我们的关系就不是全然建立在感觉之上了(像是之前那样)。

我甚至写了一首歌(现在看来曲子相当业余,也是迄今为止我写的唯一一首歌)但是这首歌却提醒我即使在我迷失,偏离正道的时候上帝依然爱我。

在等待的时间里,谨记不要对上帝关上心门。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祂的爱隔绝(罗马书8章38-39节),但是往往是我们自己拒绝敞开双手(和我们的心)去接受祂给的恩赐。

上帝是跟我们说话的神,时至今日祂也一直在跟我们讲话,但是我们有认真去听祂的话语吗(马太福音11章15节; 马可福音 4章9节, 23节)?

“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上帝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希伯来书10章35-36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基督信仰101)

在上帝的爱里,我不用再证明自己

let-go-of-self-to-find-self-worth

作者:Clementine Chng,新加坡

翻译: Abby ,中国

15岁的时候,我时常问爸爸我擅长什么。对话总是以同样的方式结束,我找不到我的强项在哪儿。这样的答案常常使我陷入不满和沮丧。

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在同伴中,我的班级是最差的一个,而我的成绩也只是刚过及格线。

那时候我在校羽毛球队,但是我的球技也是卡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间水平。我感觉糟透了,因为我的教练在比赛中从来不给我建议,他们觉得我反正都是会输。我常常渴望能有一个奇迹般的胜利,这样我就可以证明给大家和自己看,我还是擅长一些事情的。

然而我的亲姐妹却有极容易被察觉的天赋,这更加打击了我的自尊心。她的插图技巧惊为天人,而我的只是杂乱的涂鸦。另外,她还继承了父亲组装和修理电器的能力。而我则总是在不断地破坏电子设备。她善良温柔,而我似乎继承了家里的暴躁脾气。

我开始着魔似的把自己和别人作比较,试图寻找我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当我发现虚拟世界可以给我认同感的时候,我开始玩电子游戏。玩游戏的时间越多,获得的等级越高,我内心的价值感也就越强。我的名声在虚拟世界也随之大增。在那段时间里,电子游戏提供了我迫切需要的认同感。

基于我在游戏中的身份和取得的成就,我的价值感缺失似乎好了一阵子。但是我很快意识到没有人重视我在游戏世界里的成果。我的父母,老师把游戏看做是无益的、完全浪费时间的活动。于是又一次的,我陷入到失望中,开始以另外的方式寻找自我价值感和他人的认同。

事后回想,我现在意识到,上帝是在用这些沮丧的经历将我拉回到祂身边,展示给我看祂是谁。

 

祂在用我的沮丧将我拉回到祂身边

虽然这些年我一直努力在寻求他人的认同,然而相同的失望和挫败感周而复始地上演。在运动,学术或者课外活动中,不管我多努力,始终无法获得内心渴望的那种认同感。无数的失望和否定使我意识到,如果我一直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那么我会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我要么变得自大贪婪,要么由于内心缺乏变得沮丧失望。最终,我被迫把目光从人的身上转移到上帝身上。

上帝在用我的挣扎展示给我看祂是谁

在这些挣扎中,上帝并没有用世界的眼光看待我。我看到上帝就算是看到我不堪的过去和仍在进行的争扎,祂依旧爱我,超出我所思所想。我看到上帝不在乎我是否擅长某些特长,相反的,祂在乎的是我是否能管理好我拥有的才能。我看到这样一位上帝,祂深深地、充满爱地注视我的内心,告诉我,我不需要将我的价值定位在世界的任何事情上,而是在祂身上。我必须要安静自己的内心,停止所有喧闹的想法,让这个真理渗透进来。

透过祂的话语,上帝提醒我,我的受造奇妙可畏(诗篇139篇14节)。我坐下,我起来,创造宇宙万物的造物主都知道,而且祂知道我的名字。我不需要做任何事去获取这份爱。我也无法通过做任何事去获取这份爱。即使我是这样的不完美,祂依旧爱我,在这样的爱里我找到了自我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帝还向我展示了祂给予我的天赋。现在,当别人问起我擅长什么的时候,我可以很喜乐,很自信地回答,上帝给我了独一无二的天赋。我能够很深地跟别人共情,也可以写作。这些才能在世人看来可能很微不足道,但是我知道上帝能够并且将会很大的使用我的才能去荣耀祂。

即使如此,今天的我仍然在挣扎。当我回首看到我失败的人际关系,当我和朋友比较成绩,亦或是浏览到朋友脸书上发布的了不起的成就时,我仍然会感觉到灰心沮丧。我很容易再次陷入到和别人的比较中,沉溺于自哀自怜并且困在觉得自己永远都不够好的想法里。

然而区别在于,现在的我渴望寻求在基督里的价值。我不再以世界的眼光和自我感觉来看待我自己。相反,我想把每一个证明自己的渴望放在十字架上。我要弃绝那些影响我自我认同的自卑想法。当我越来越多地发现自己闪光点的时候,就越愿意用我所有的一切去敬拜赞美主,我知道我身上所有的杰作都是来自上帝最美好的祝福,为要荣耀祂(以弗所书2章10节)。

我们得以成为上帝的儿女,是因为祂先爱我们。在我们做任何事去获取上帝的爱之前,祂已经给了我们儿女的名分,因为上帝爱我们。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真理。却因为我们太习惯通过行为去赢取爱和价值感,而很难理解。我祷告这个真理可以深入人心,将我们带到我们敬畏的上帝面前,让我们把价值感深深扎根在基督里而不再有缺失的自我价值。

 

我要称谢你,因为我的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深深知道的。(诗篇139篇14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基督信仰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