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当我感到无力饶恕时

forgiveness
作者:Sandy Zhuang,中国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马太福音6章12节)是许多基督徒耳熟能详的经文,而“饶恕”更是贯穿圣经的主题。但“饶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尤其当别人给我们造成严重的伤害时更不容易。事实上,我就无法单单凭上帝一句“你们要彼此饶恕”的命令,而去饶恕别人。

曾经有人给我带来强烈的伤害后跟我一刀两断。我虽然在祷告里决意要饶恕,但实质上对那个伤害我的人却无法感到释然。对于对方为什么要伤害我这个问题,我不停地分析、思考,却无论如何都想不出一个可以解释得通的答案,结果只能归结为一句就是:“他怎么能这样呢?!”我不会报复,也不会在对方的背后说三道四,但我心里对那个人的否定和质问,无论如何就是停不下来。我不愿意听到其他人提起他,更不愿意回忆我们曾经在一起时的美好过往,认为反正对方已经跟我一刀两断,彼此忘个干净最痛快。

然而我心里明白,我是无法轻易忘记的。那些负面的情绪若不处理,就会在生命里不断地发酵。我就像陷在一个漩涡里无力自拔般,每一次心里对他的质问,都会让我再次感受到受伤害时的痛苦,以至于让我更难去饶恕对方。

直到有一天我在祷告时,看到了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曾经,十字架是一个让我明白自己得饶恕以及自己对上帝的所有亏欠都已还清的记号。看到十字架,我突然明白了,耶稣的牺牲也重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其他人因为伤害我而必须付出的代价,耶稣已经完全付上*。祂成全了公义,上帝才有理由饶恕我,我也才能够饶恕别人。因此,我才能真正放手,跳出无力饶恕的漩涡。

奇妙的是,在“放手”之后,我从一个“原告”或“审判者”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开始学习以怜悯的眼光看待过往的一切。此时,我最关心的已经不是他为什么要伤害我,也不是自己有没有得到足够的解释和道歉,而是那个伤害我的人也经历过原生家庭等破碎关系的伤害。对方在事后推脱责任以维护自己的形象,恐怕还是因为无法面对自己心中的罪咎、羞耻和恐惧。原来他也需要在上帝面前得到医治,重获平安喜乐的生命。当我明白了这一切,我心中对对方的种种质问,也就变成了祷告中的祝福。

饶恕或许不一定能带来关系的恢复,毕竟任何关系都是双方互动的结果。但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受伤的心得到上帝的医治,摆脱那无尽无休的愤怒和苦毒。因为上帝不单单留下“饶恕”的命令,在耶稣基督舍命的十字架上,祂也赐下了“饶恕”的力量。

*编者注:圣经中记载,上帝会对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罪进行最终的大审判,每一个人都要在上帝面前交账(罗马书14章10-12节)。因为人人都犯了罪,没有一人可以在大审判中站立得住(罗马书3章23节)。然而,上帝爱世人,于是将祂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我们,为全人类的罪死,让一切信祂的,可以因为祂所付上的代价而得饶恕(约翰福音3章16节),免于最后上帝对罪恶的刑罚。很不幸的是,那些选择不接受耶稣救恩的人,最后需要自己背负自己的罪所带来的刑罚(启示录20章11-15节)。这个时候,上帝的公义得到全面的实现。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左右两难)


submit_article

 

我们可能原谅我们的仇敌吗?

asia-1177099_640

作者:CHARMAIN S
译者:Fish,香港

2015年的某个晚上,一个面生的年轻人走进了一家教会。教会里参加每周圣经学习小组的教友们都很热情地欢迎了他,并一同聚会了一小时。突然间,这个年轻人站了起来,掏出手枪,向房间里的每个人扫射。他朝每个人都开了几枪,在宣扬了种族言论后便离开。在那晚,共有9个人死去,其中包括了一名牧师。

这并不是动作惊悚片的戏剧开场,而是真实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这间教会就是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的伊曼纽尔非洲卫理公会。九名被害者都是这间教会的教友,亦是非裔美国人。开枪的年轻人是21岁的白种人Dylann Roof,他在被逮捕之后承认犯下这令人发指的罪行,并意图引发一场种族战争。

什么样的言语才能形容这场恐怖的暴行呢?谁能理解受害者家人和朋友的痛苦与愤怒?他们肯定会渴望伸张正义,甚至是复仇。  然而,受害者的家人的回应却令人感到意外 。虽然他们痛哭到难以言语,但却选择延长宽限期。在法庭上,这一个个悲伤的亲属接连站起,正式声明他们已原谅Roof并选择为他的灵魂祷告。

真不敢相信!

想象一下,有这么一个人他仇视你,或者不喜欢你,在伤害你最亲爱的人之后,你会有什么反应呢?你会像查尔斯顿的信徒那般,选择放下仇恨并宽恕你的敌人吗? 凭我们自己的力量,这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查尔斯顿的信徒拥有的,和我们所有人一样,就是信念——相信耶稣基督不仅仅为了他的仇敌而死,同时还宽恕了他们。作为基督徒,我们已然知晓了耶稣在马太福音5章44节的教导:“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听起来简单直接,可是现实中要做到几乎不可能。

查尔斯顿的新闻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五年前,我的一个朋友被施暴者企图性侵犯后刺死。我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亲如姐妹。失去她,我的世界就像缺失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让我痛到肝肠寸断。

那位凶手当场被擒,并被判处了26年的监禁。当我得知该判决时,我并不像查尔斯顿的信徒们那样回应。“这判处不够!”我们的另一个朋友说道,而这简直就是我的心声。我们依然感到非常地愤怒,而我则是对于宽恕凶手这件事感到非常地挣扎。

我花了好几个月,去聆听和理解上帝劝我宽恕的呼召。最后,通过圣经里关于大卫王的记载,上帝柔软了我的心。  让我们来快速回顾一下大卫王的故事吧!在大卫称王之前,他用了八年的时间逃离扫罗——以色列的第一任君主的追杀。扫罗执意要灭了大卫,因此导致这八年里大卫不得安歇,充满了恐惧和煎熬。然而,即使大卫后来有机会杀死扫罗,他却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扫罗依然是上帝的受膏者。当扫罗最终死去时,大卫甚至哀悼他的仇敌。(撒母耳记1章11-12节)

归根结底,大卫是因为顺服上帝,所以才选择不向扫罗复仇。我深信,就如同大卫一般,这些查尔斯顿受害者的亲人们也意识到,  上帝掌管Roof,和掌管他们一样多。他们也知道,Roof的生命在上帝的手中,并不在他们手中。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够降服顺从上帝并宽恕他们的敌人。 同样地,我也必须意识到,杀害我朋友的凶手也在上帝的手中,并不在我。不止如此,我还得认清上帝对于他的掌权。因此,虽然我觉得很荒谬,但我还是开口原谅并为杀害我朋友的凶手祷告。虽然这并不能带走我的悲痛,但这宽恕的行为却能使我从该假象中解脱出来。这假象就是我自以为我拥有审判凶手的权力,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带给我伤痛,也因为他是我眼中的仇敌。

我相信“宽恕”是我们去爱仇敌的第一步。 而这一步亦象征着信任全能的上帝才是掌权者。不论我们自己喜欢与否,我们都曾经是祂的敌人。但上帝却提供了宽恕我们的途径——“因为我们做仇敌的时候,且借着上帝儿子的死得与上帝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罗马书5章10节)既然我们已得到上帝的宽恕,那就让我们也将这宽恕传递给他人——甚至是我们的敌人吧!

所以,今天就问问你自己,你有需要宽恕的对象吗?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天下之忧)


submit_article

非洲:一个关于信仰和希望的秘密

africa-the-secret-behind-faith-and-hope

作者:Debra Ayis,尼日利亚 (原文为英文)
翻译:雪伦,马来西亚

每当我到其他国家去分享感恩和祷告的力量带领非洲的教会迈向信心和希望的主题时,我经常会问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使到非洲有信心和希望?”

尼日利亚,在2011年被稱為世界上最乐观的国家,以及在2016年非洲最幸福的国家中排名第六。然而在这里生活让我明白了,关键不在于我们外在看起来有多富有,而是我们的内在是否富有。然而不管我们的生活状况如何,我们总是有选择的:沉溺于绝望中或往好的方面想;抱怨我们的环境或从中建立品格;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抱怨或欣喜地给为每一件好的事情感恩。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的家人被许多人认为是“较有优势的”,因为我的父母都有工作来支持家庭。但即便这样,我们仍然住在一个没有自来水、偶尔才有电的三房式房子。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选择使用灯笼以及经常睡在户外,享受大自然,让凉爽的微风吹过我们的上空。

像许多家庭一样,我从小就经历过饥饿的感觉,以及在幼年时就学习对上帝说话,并操练对祂的信心。我在五岁时就接受了耶稣基督。在这个年龄,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妈妈总是让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吃一大汤匙水煮豆当早餐时,自己却不吃。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当我妈妈不得不去借盐来烹调食物时,邻居们会觉得很有趣。我明白了为什么我的姐姐会从我们的小花园里采水果,因为这样她就可以卖给学校的学生,从中获得足够的钱来给我们买午餐。我明白了为什么牧牛人被允许将他的牛群放在我们家前面的草地上,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跟他交换到新鲜的牛奶。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只有在圣诞节时才会买新衣服。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会帮忙清理农田以便可以得到多余的土豆和花生。我也明白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从井里或在地上凿洞来取水。

然而,我并不埋怨这一切。因为我一直相信上帝会看顾我的家人并为我们提供日常的一切所需(诗37篇19节)。

其实我的故事跟其他人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不一样。尽管周围的失业率和经济问题的比例很高,我仍可以看见人们还是可以很喜乐地跟有需要的邻居分享他们的“一大汤匙的豆子”。我也见过一些家庭和社区的人一起同心面对这些苦难和挑战,并全心全意地相信,尽管困难重重,没有什么能将他们与上帝的爱分开(罗马书8章31-39节)。我更看到了在基督里的弟兄姊妹在面对不可能的时候紧抓住盼望,并相信着那唯一所赐下的名——耶稣基督(使徒行传4章12节)。

不止如此,我也见证到了圣经中的奇迹。一些弟兄姐妹可以为了福音而牺牲自己的一切。

在我的一生当中,我发现,当我们真的因为需要明天的粮食而迫切向上帝祷告时,主祷文中的“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马太福音6章9-16节)就变得不再只是一个祷告词。这是真的,这使我们能真正实现“全心地信靠上帝”。然而当我们选择信靠祂时,祂就会坚定我们,给我们安全感,指引我们前方的道路,并保守我们的心思意念。这让我们可以跟祂建立一个很亲密的关系。这是当你生活在一个外在很富足的生活时所无法体会的。

上帝带我们走过试探,以使我们可以更靠近祂。因此,我很高兴,也很感恩我能出生在尼日利亚。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天下之忧)


submit_article

面对疾病时,我们该怎么办?

how-should-we-respond-to-illness

作者:Julia Lee,新加坡
翻译:奇奇,中国

作为一名医疗社工,我的工作是帮助那些饱受生理和心理疾病折磨的人。因着工作,我也见过许多病人和他们的家属因为疾病而陷入困境。以下是一些案例:

 有个年轻人因为神经严重受损而无法工作,并接受了多年的治疗也不见好转。由于他的阵发性疼痛几乎每天都会发作好几次,因此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要待在家里。他的家人,不仅要为他的医疗费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照顾他的身体和情绪,以及想办法处理他的抑郁症。

 一个患有精神障碍的中年妇女经常向她的孩子大发脾气,在家中情绪非常不稳定,甚至还妄想出她的丈夫是个有暴力行为的人。一开始她非常配合治疗,但却一直无法接受自己是一个精神异常患者。所以她拒绝服用医生开的药,这也成了她们一家每天都要面对的难题,并且使得她和家人的关系持续紧绷。

 随着病情进一步的恶化,一个患有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男人,他的认知能力开始减退。由于他的家人无法在家照顾他,所以他大部分侧时间都住在疗养院里。近些年,他的家人不再来探访他,甚至现在已经音讯全无。然而,他在疗养院里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并且非常乐于助人。

 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需要依靠轮椅活动。在摔倒好几次并且摔断了几处骨头后,她开始害怕出门。她平时只有家政佣工跟她一起住。虽然她有孩子、孙子,甚至曾孙,但他们几乎从不过问她的生活。因此她只能打电话给朋友和志愿者们聊天,或者看电视来聊以慰藉。

这些真实的案例让我不由得想,圣经时代的人们是如何面对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其中,约伯就是一位经历过诸多病痛,饱受折磨的圣经人物。当他在痛苦中呼求时,他的朋友们给了他一些糟糕的建议,结果导致约伯差点因为他的苦难而埋怨上帝。然而,最终他意识到上帝才是给了他生命中一切的那一位。因此他选择继续敬拜赞美祂。最后,上帝也祝福了他,给了他更多的家人和财富,比之前有的还要多。

在圣经新约当中,我们也读到有人患有身体和精神上的疾病,比如瞎眼的,瘸腿的,以及大麻风病人。这些人都饱受社会的歧视。但有意思的是,他们为何以及如何患病从来都不是重点——上帝的荣耀和最高主权才是。在那个出生就瞎眼的人的事上,主耶稣说,他生来这样是为了“要在他身上显出上帝的作为来。”(约翰福音9章3节)

如今,我们有幸能够听见和明白上帝的教导,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会受疾病折磨以及他们的痛苦会怎么告终。然而,当我们自己或身边亲近的人身患疾病时,却很难去接受和理解这一点。而许多人也总是很努力地想要去弄明白自己所患上的疾病,并且为自己要在病痛中忍受多久以及今后的生活会怎样而忧心忡忡。

与我的病人和他们的家人一同经历困境使我认识到最重要的是: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应对疾病并努力使疾病变得有意义。而病人对于疾病的反应能够决定情况是否会好转。

作为基督徒,面对疾病时我们的回应是转向上帝,把我们的希望完全放在祂身上。也许我们并不会立即得到医治,甚至很有可能根本得不到医治,但是正如约伯一样,我们要始终信靠祂。因为祂是爱我们的上帝,所以祂必会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得以走过苦难!而且在这条路上的每一步祂都会与我们同行。

在约伯的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他最终得到了医治和恢复,而是无论他遭遇了多大的痛苦,他仍然能够不住的赞美上帝。他在苦难和悲痛中仍能够保持对上帝的信心,才是他最大的见证。因为当我们保持对上帝的信心时,就是在荣耀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天下之忧)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