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和失败
作者: Ian Gustafson,19岁,美国
我从小在美国长大,但是我现在呆在亚洲。身处异国文化,总是需要做出调整。有很多事需要去习惯、去尝试,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放弃。很自然地,当你——一个西方人——来到东方,你必须学(或为了乐趣而学)的一件事就是用筷子吃饭。请注意,我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中国餐馆找到的。所以当我在新加坡第一次吃大餐时,我的朋友告诉我:“今天你用筷子啊。”这让我觉得自己应该早已知道怎么用筷子才对。但是,哎呀,肉、蔬菜、大米滑落在整个盘子和桌子上,最终我才把一块豆腐夹住。我的手蜷在一起,我知道需要再练习。失败了。
有时我们会觉得,基于以往的经历和知识,我们应该知晓某事或在某个领域能做到自我控制。因此,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我们很容易会觉得,在一个特定的罪上反复跌倒会使我们与基督的关系紧张。我们很容易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毕竟,”你会说,“如果我不能在一个特定的领域降服于祂,我怎么能够宣称已经奉献给基督了呢?”许多人都会这样想。有些人甚至因为自认为是个失败者而轻生。老实说,我们这想法——认为自己确实达不到本应达到的标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但事情还没完。
有人说,如果我们能达到完全的标准,基督就不会为我们死了。但祂的确死了。承认我们经常跌倒和“不达标”这个事实——这种失败感——恰恰与真正的悔改只有一步之遥了。这正是上帝对我们的要求。讨厌我们的缺陷能够引领我们憎恨罪恶,而知晓恨恶罪,正是属灵智慧极重要的一部分。在列王记上3章,当上帝向所罗门王提出愿意给他想要的任何东西时,这位新君王索要了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智慧。如果你讨厌自己的失败,那你就是在追求有丰功伟绩的所罗门王所寻求的!那太棒了!
当然,一直沉溺在罪中也不能活出一个圣洁的生活。我们都知道饶恕是福音信息的核心,而且上帝是满怀怜悯的。但我们怎能知道自己没有越过界线,犯错过多呢?上帝能饶恕我们多少次?来,我们看看耶稣是怎么论说饶恕的。在马太福音18章21-35节中,彼得问耶稣这个问题时,耶稣用了一个比喻来回答。
既然上帝差派基督为我们死,我们知道祂充分意识到我们不能达到一个完全的标准,并且需要饶恕。根据耶稣的比喻,我们要像祂饶恕了我们一般去饶恕别人。祂还给了我们饶恕的次数(乘起来有490次),但是圣经学者已经认同这个数字不能单从字面理解。耶稣只是想表达:我们需要饶恕很多次。
如果上帝知道我们有多么的不完全,甚至将祂的儿子差派来为我们死,而且强调我们需要彼此饶恕那么多次,那么你认为祂自己(从不失败而且总是完全达到标准)会饶恕我们多少次呢?
不管我们多么痛悔,我们有时总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即使今天我能够掏出一双筷子,很轻松地把盘子吃干净,我仍旧极容易把湿滑的牛肉块弄得到处都是,弄脏我的衬衣。福音的美在于上帝总会饶恕一颗懊悔的心。大卫王宣告说:“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篇51章17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