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当旅行并不那么令我满足时…..

 

作者:Ryan Lim

翻译:奇奇

 

我当时正在世界上最开心的地方和我最喜欢的国家。 和许多年轻的新加坡毕业生一样,我和朋友们一起去日本毕业旅行。 我们当时在东京迪士尼乐园,这应该是此行我最期待的部分之一了。

然而,当我的朋友正带着我进入“奇妙世界”时,我突然被一股空虚感笼罩。

价格过高的商品、长达一个小时的排队和我又累又疼的双脚,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在某些游乐设施或景点里待上3分钟。 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毫无意义。

当时的疲惫只是我毕业后所经历的一小部分。为了能有一个完美的行程,我们疯狂地计划,快速地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以尽可能多的安排活动,并在很快就会被扔在一边的纪念品上花费了大量金钱。

这一切让我不禁想问:“为什么我们要为这些事情付出这么大代价呢?”

我真正想从旅行中寻找什么?

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假期常常被我们用来填补内心那个痛苦的空洞。 我情不自禁地想,除了单调的日常生活之外,总应该还有“别的什么”,而这些旅行只不过是弥补我内心匮乏感的权宜之计而已。

我常常在努力想把旅行中的照片拍得完美,捕捉我 “最快乐的时刻”,只是为了证明我“享受着生活”,但回到家却精疲力尽。

我也倾向于对旅行投入很多精力,因为我把它浪漫化了——我想象自己去到最美的地方并遇到那个我可以与之分享我旅行中奇妙发现的完美之人。 当然,这样的幻想一个都没有实现,但我仍然寄希望于这一切可能会在我的下一次假期冒险中发生。

感恩的是,耶稣在召唤着像我这样在不停追逐旅行的人走向祂自己。 他温柔地对我喊道:

你们为何花钱买那不足为食物的,用劳碌得来的买那不使人饱足的呢?你们要留意听我的话,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乐。 (以赛亚书 55章2节)

正如C.S.路易斯所描述的,我就像一个无知的孩子在贫民窟里玩泥巴,因为我无法想象真正的海边假期是怎样的。 我一直把钱花在物质和经历上,只是为了追逐短暂的兴奋,而不是去寻求上帝,请求祂帮助我体验与祂同在所带来的真正喜乐(诗篇16篇11节)。

这种喜乐来自于信靠上帝的应许并安息在其中,以及不断认识我们至高无上的创造者而来的感恩之情。 当我看到祂使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并且吃、喝、享受生活都是来自他的美好恩赐时,这给我带来喜乐,并使我能够继续行善(传道书3章11-13节) 。

为什么旅行很好但却无法满足我

就在我思考旅行问题的同时,我也开始思考为什么旅行如此牵动着我的心,为什么它尽管不能全然满足我,但仍然给我带来如此兴奋的感觉。

答案就在我正在重读的这本书里——《纳尼亚传奇》系列的最后一本《最后的战役》。 在书中,C.S.路易斯描述了一个比之前的纳尼亚好得多的新纳尼亚:“新纳尼亚是一个更深广的国度:每一块岩石、每一朵花、每一片草叶看起来都似乎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这告诉我,我是为更深、更远的地方而生的。

正如热门动漫《你的名字》中的这首歌所唱的那样:“生命的终点在哪里/我一直在持守着我所渴望的远方”。 传道书 3章11节 也说了同样的事情——上帝“将永生放在人心里”。

我仍然会觉得旅行很美好,因为在旅行中我可以品尝美味佳肴,培养深厚的友谊,欣赏上帝美丽的创造,但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会结束。 正如已故牧师提摩太·凯勒所说:

没有什么比平凡的生活(和旅行!)更好的了,只不过这些总是转瞬即逝的。 平凡的生活就是吃饭、工作、围坐在火炉旁、拥抱、跳舞和攀登远方的山——也就是这个世界。 上帝非常爱这个世界,祂赐给我们祂唯一的儿子,以使我们得以和这个平凡世界的其他人一起——可以得到救赎并变得完全。 这就是祂为我们预备的。

与生活中一切其他美好的事物一样,当下旅行也被有罪的创造物所破坏。 但我坚信有一天,上帝会更新这一切。 当我想到有一天,将会有无尽的盛宴、存到永远的友谊和无尽的新创造,我就感到满心鼓舞和兴奋,正如上帝所应许的那样:

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摆设筵席,用陈酒喝满髓的肥甘,并澄清的陈酒,摆设筵席。

祂又必在这山上除灭遮盖万民之物和遮蔽万国蒙脸的帕子。

祂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主耶和华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为这是耶和华说的。(以赛亚书25章6-8节)

当我们内心为没有去过的旅行目的地唏嘘时,愿我们学会殷勤地等待我们自己和整个受造界的救赎(罗马书8章23节)。 愿我们不要高举旅行本身。而愿旅行的美好恩赐成为我们对未来世界的预尝和期盼。

下次当你去巴厘岛的海滩、在日本享用寿司或与朋友在提曼岛潜水时,请花点时间尽情享受那一刻的美好,并感谢上帝的奇妙创造,总有一天祂会将这一切恢复到其全然荣耀的样子。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上帝会在意我想要什么吗?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

翻译:奇奇

有声播读:佳音

 

 

又是这样的一天。 我正在消化接受工作中的一次失败——又遇到了写作生涯中的另一次被拒——我坐在餐桌旁摇着头,我的丈夫坐在我旁边。 我与他分享过去一年上帝向我传达的关键信息之一似乎是“不要雕刻偶像”(出埃及记 20章4节)。 这也就意味着,我必须非常小心,不要将上帝塑造成为“满足我渴望的上帝”的角色。

然后我丈夫的目光注视着我: “我认为你还必须小心,不要将上帝的形象塑造成只给你你不想要之物的那个上帝。”

我知道我老公为什么这么说。 作为一个喜欢为上帝牺牲的人,有时我会认定任何能让我感觉良好的事情——比如上周末的休息——都会是不圣洁的。

从我小时候起,我就遵循这样的原则生活:如果我不想做某事,那么我更应该做它。

如果我不想和某人说话,我就会过度与那个人建立关系。 如果我感到生气,我会认为我应该向对方表现得非常友好。 (有时我只能假装,这让我更加生气。)如果有人跨越了我设定的界限,我会觉得我应该迁就对方,而不可以做得那么“自私”。 直到今天,我丈夫指出,当我有压力时,我倾向于经常使用“应该”这个词。

因此,现在就发展成如果我想要做什么,这件事就需要受到严格控制。 如果我想放松一下,我就一定要探索我可能做的每一件富有成效或有意义的事情。 我锻炼,我禁食,我把空闲时间都安排在了事工上。 然而事实上,我的自我否定几乎导致了我饮食失调(绝非什么好事)。

我一直在坚持“治死老我”。 我在本质上既是一个追求成果者,又是一个讨好人的人,这意味着自律通常是我实现大部分目标的方式。在属灵上同样是这样。 加拉太书 2章20节是我的标志性经文。 对我来说,所有讲到“背起你的十字架”的经文似乎都要比那些讲到上帝如何赐给我们美好事物来享受的经文更响亮和重要。 我也喜欢约翰福音 3 章 30 节:祂必兴旺,我必衰微。

但后来,我记得在我的比较宗教课上,我才知道实际上佛教才将向欲望而死视为涅槃。

佛教徒相信,当我们无欲无求时,就会达到涅槃。

这意味着,无欲无求不是上帝对我们的期望。 是的,罪确实污染了我的欲望,但上帝的形象也藏在那里。

耐心等候祂,因为祂是信实的。

欲壑难平?

我想起上帝对以色列人所说的话:

祂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命记 8章3节)。

你看到上帝如何在他们心中创造欲望,就为了创造空间让祂自己来填满吗? 是上帝创造了激情、梦想、饥饿和干渴。 因为祂也是生命的粮和活水的源泉。

我喜欢博主拉里萨·马克斯(Larissa Marks)所写的:“如果是上帝把你最深的渴望放在你心里的呢? 如果是祂设计了这些渴望让你在其中更深地认识祂呢?”

我开始在我健康的欲望中看见上帝,甚至我也在它们破碎的状态下也看见上帝的引领。 当我在坐我家的门廊上吃一顿完美的夏日大餐,或者在一个冬日在期待了一整天后坐在火边安静地喝一杯酒时,我看到了上帝的良善。 同样,我看到祂在对我破碎的性欲说话,向我展示祂创造性的美好一面。

当我向祂坦白自己对身体形象的扭曲渴望时,我听到祂向我低声说祂对我的爱。

作为一个母亲,我非常喜欢看到让我的孩子们高兴的事情。 我想上帝也是如此,因祂是我们的父亲。

上帝在我们喜欢的事情中做工(否则,我们永远不用吃饭,永远不用结婚,也永远不用洗澡),而且祂给了我们创造性的选择空间。 这也就是自由意志的意义所在,我们绝对拥有选择的自由,正如已故牧师提摩太·凯勒所描述的那样:

上帝通过我们的选择来进行祂的计划,而非绕过或不顾它们。 我们的选择会产生后果,然而上帝从来不会强迫我们做任何事情——我们总是做我们最想做的事。 上帝通过我们自愿的行动完美地实现了祂的旨意。

界限何在

我们的渴望面临的挑战并不是它绝对不好。 我最初的渴望是合理的:我想要人们喜欢我,尊重我。 我想要做一个好人。 想要活得舒适。 享受我们身边的美好。 想要过得开心。

然而这些渴望可能会被我的罪污染。 当欲望成为满足我的源泉,成为我填补自己不满、“不稳定”内心的需求时,我就会想方设法来操纵这些欲望来填补我灵魂中只有上帝能填满的空洞。 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就成为了我们的偶像。 那些本来应该服务我们的东西就变成了需要我们来服务的。

例如,说“我相信上帝会将某物赐给我!” 有时可能是在表达 “信心是我说服上帝给我我想要的东西的方式,我确信祂和我想的一样。”

神学家约翰·加尔文写道:“我们的心是制造偶像的工厂”,作家保罗·特里普说:“如果上帝不在祂应在的位置,猜猜我把谁放在那个位置上了? 答案很简单:是我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保持警醒的心至关重要,我需要向上帝坦诚我内心的渴望,然后关注这渴望之下内心的空洞——我真的相信祂能够全然满足我吗?

承认我的渴望和我想要什么很重要,因为如果不能够坦诚对待它们,它们仍然还在那里,会悄悄用它的方式潜入我的生活。 如果我们不承认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即使是错误的欲望),我们就是在让这些欲望悄无声息地操纵自己。

例如,我对尊重的渴望可能会导致我出于不纯粹的动机来服侍我的朋友——为了我能从服侍中得到对方的尊重和肯定。 但当我不向上帝隐瞒这一点时,祂就能回转我的心,让我用属神的爱来爱我的朋友。

当谈到我们的渴望时,我们可以采取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态度:“父啊,如果你愿意,就把这杯从我身上拿去,但不要按我的意思,只要按你的意思。”

这是我们可以效法的榜样,不是吗? “主啊,这是我想要的。 但我并不是一定要这样。 我无法像你一样看到一切。 求你的旨意成就。 这才是我最想要的。”

今天,当我下班后写下这篇文章时,我感到疲倦深入骨髓。 今晚我很想躲在一边看会儿书——上帝知道这一点。 如果上帝告诉我,我需要倾听我某个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沉迷于书中的某个章节,我相信祂会给我足够的力量来解决我明天需要做的所有事情。 但有时,我想祂会很高兴看到我选择躺在祂的青草地上和可安歇的水边,而不是打理草地和在水中游几个来回,即使这是我最想做的事情。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上帝如何通过一场疾病救我脱离恐婚恐育

 

作者:奇奇

有声播读:Joya

 

 

看着熟睡的女儿,我心中生出了很复杂的情绪。

想着天父在未创造世界以前就已经预定了她的出生,我就满是敬畏和觉得奇妙万分。

因为若不是一场疾病,就不会有我这个女儿。

我在信主之前,抱着不婚不育的想法生活了二十几年。之后因着祷告好不容易决定恋爱和进入了关系,非常艰难地与恐婚做着斗争。当时的我虽然是觉得可以结婚,但铁了心决定婚后至少2年是不会要孩子的,还做好了若是婆家催我也绝不妥协的准备。

然而这样看似坚定的想法却很快被现实狠狠打脸。

结婚前半年,我因着一次非经期出血去医院检查。谁料当时就查出了右侧卵巢有一个6公分的囊肿。医生说5公分就达到了手术指标。因着需要排除是生理性囊肿的可能,医生建议我下一个生理期之后再去复查。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祷告了大半个月,求主怜悯我可以不用手术。然而半个多月之后再去复查,发现左侧的囊肿已经长到了10公分左右,左侧的卵巢也长了一个4公分的囊肿。也就意味着必须立即安排手术。最后医生给我的诊断是: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当时我是头一次听说这个专业字眼,就询问医生,医生说这个病很容易复发,而且容易导致不孕,虽然是良性的,但却也是医学界的难题。

我很难准确描述我听到这些话当时的心里感受。曾经我根本不想要生孩子,如今又立志婚后两年内不要孩子。可是当真的听到自己有可能根本怀不了孕的时候,我却很难接受,甚至非常难过。多讽刺呀。我忽然意识到之前自己那些信誓旦旦的想法多么地不堪一击,多么地可笑。我是得多骄傲才会以为我有没有孩子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以及什么时候有孩子是我可以任由自己掌控的事情呢?

于是我来到祂面前,求祂赦免我的骄傲和无知。也求祂怜悯我,并保守手术可以顺利。

没过几天我就被安排了手术。手术很顺利。但是因着是全麻手术,术后几天我都因胀气而非常难受。

手术三天后,查房的医生来查看我的情况。说看起来我的状况还不错,然后叮嘱我要尽快准备怀孕生孩子。当时听到这番话,包括我父母在内的所有人都非常惊讶。后来我在网上查了很多科普和资料,才知道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确实是一个世界医学难题,但有一条验证可以有效防止其复发的方法就是怀孕(因着孕期和哺乳期,卵巢都是休假状态)。

所以,我就这样从一个恐婚恐育的状态,进入到求祂怜悯我可以尽快能怀孕的现状。在修养了一阵子后,次年的4月我和弟兄结了婚。非常感恩的是,婚后很快我就怀上了我的女儿。

我很难想象当时的我是多么想要尽快有一个孩子,当然回过头看来整个事情(和之前我坚定不想要孩子对比),也是蛮讽刺的。因着不想再次经历手术的痛苦,当时的我是每天都祷告祈求主能够快一点给我们一个孩子。但祂也真是信实的,并没有给我过于我能承受的试炼,虽是借着疾病管教我,却也给我够用的恩典。

所以,每当看着我女儿的时候,我时常会感恩祂的奇妙带领,以及感叹祂的旨意如何高过我的旨意。也会被提醒我自己的骄傲和可笑。

上帝借着这场疾病真真地管教了我。祂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祂的旨意高过我们的旨意。祂是信实的,叫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祂的人得益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隐藏在恐惧中的盼望

 

作者: 东尼叔叔 

有声播读:Vivian

 

 

金句 : 耶稣说:“你们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胆怯呢?”于是起来斥责风和海,风和海就大大地平静了。 (马太福音8章26节) 

 

记得有一年暑假, 我从英国飞住美国 明尼苏达州 探望兄长。 明尼苏达州 又称为千湖的地方, 白天我们在湖中畅泳钓鱼,孩子在湖边 嬉戏追逐。清风送爽, 其乐无穷 !

可是有一天的下午, 兄长驾车与我购物回家。天色突变昏暗, 路上的树枝被大风折断。 强风刮起杂物和碎片,抛向四方八面。乌云中,亦夹着凌厉的电光  ! 兄长面色沉着, 知道是龙卷风的前奏 , 小心翼翼 驾车避开障碍物 ,快速赶返回家。 回家后,我们立即走进地库 躲避。 

回想这个情景,真的非常惧怕 !  我相信,当人置身于突然其来的风暴中, 只想快快逃跑。害怕会失去最重要的东西, 如家园财物、家人、甚至宝贵的生命。 

那麽主耶稣。又是怎样面对风暴呢 ?

主耶稣在世上传道时, 行了平静风浪的神蹟,这是发生在加利利海的。 耶稣答道: “你们的信心太小了,为什么害怕呢?”于是他起来斥责风和浪,风浪就完全平静了 (马太福音8章26节)。 当时,门徒在暴风的船上, 心里甚是害怕。 后来耶稣起来平静风浪,并激励门徒对主的信心 !  因同船的主耶稣本是上帝的儿子, 拥有驾驭大自然的权柄。 

我相信,上帝借着 不平凡的经历, 锲而不舍带领我们 认识祂的大能 !  有 上帝同在的际遇,不单只在风暴中 看到眼前的摇晃,反而学懂更靠近祂 、用信心坚持到底,享受在主里的宁静安稳。

其实你知道吗 ?圣经中有许多叫我们不要害怕的教导! 

亚伯拉罕离开家乡吾珥、 “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 (希伯来书11章8节), 只是倚靠着耶和华的指引,最后他的后裔成为一个民族和国家 !  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 过红诲,抵抗法老多方面的阻挠和威吓,仍然坚定不惧怕。 “摩西对百姓说 : 不要惧怕,只管站住 ! 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出埃及记14章13节) 。但以理曾被困在狮子坑内,仍敬拜上帝至死不改。 因为上帝“护庇人、搭救人,在天上地下施行神迹奇事,救了但以理脱离狮子的口”(但以理书6章27节)

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真有大大小小 令人害怕的时候, 例如考试不合格、 工作能力 不被认同、生病和 情绪低落、 甚至四方八面 涌入的资讯 令人透不过气来。然而,上帝会保守我们的心,让我们冷静下来处理事情, 因为我们可以随时 走到他那里祷告安静。祂会调整我们的情绪 ,赐予盼望 和看不见的可能性。

记得在一次手术后,伤口突然爆裂并需卧床 一段时间。 这些日子就是我将存放已久的圣经,重新拿出来翻看 和认识上帝的 宝贵时刻 !  多年前,我最敬爱的母亲离世、内心甚是伤痛,便将怀念之情 抒发在文章中 ,这样开始了 我的写作之路 !  还有在疫情中,不少人遇到狂风暴雨,在黑暗中却感到上帝奇妙的爱和平安。

我相信,人落在看不清的境况中,总害怕事情的最坏结果 。然而,当我们努力在其中 , 相信祂、耐心等待和面对, 最终会认识 上帝的心意和赞叹祂奇妙的作为。即使面对生命的悬崖荆棘,上帝鼓励我们不要惧怕  ,因为这都是 令人信心增长的历程 !  就如摩西和以色列人歌颂耶和华奇妙的作为,“ 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我的诗歌, 也成了我的拯救。就是我的上帝,我要赞美祂,是我父亲的上帝,我要尊崇祂。”( 出埃及记15章2-3节)

你又曾否 在生活的风暴中,经历过 上帝奇妙的作为,舆祂建立 更稳妥的信心和 关系,感谢赞美祂 呢 ?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