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看哪!你的儿子活了!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洋澜

 

 

“以利亚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我的上帝啊,求你使这孩子的灵魂仍入他的身体!” 耶和华应允以利亚的话,孩子的灵魂仍入他的身体,他就活了。 以利亚将孩子从楼上抱下来,进屋子交给他母亲,说:“看哪,你的儿子活了!” (列王纪上 17章21-23 节)

 

W是我的好友Y的弟弟,他在2023年1月23日因为癫痫发作陷入重度昏迷。大脑停止运作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身体器官各方面的衰竭,心肺、肾脏肝脏……他的大部分器官在昏迷几周后基本上就是靠着仪器在维持。仅仅几天的时间,因为肾脏功能衰竭开始需要洗肾。在医学上,当时的W基本上就是一个“活死人”,他能醒过来的几率非常低,W的爸爸也签了放弃治疗的同意书。

W,他还那么年轻啊,2023年的农历新年他们一家大小开心地回家乡去过年,他还在念大学呢。我还记得那年去学校找他,他其实很聪明,因此也比较叛逆。对于信仰,我想他是信的,但同时在理性上也许无法真正调和,所以这位上帝也许在他心中一直都比较模糊。我能理解,也知道大学的时候是最关键的时刻。他要经历一种来自上帝的破碎,真正地看见自己的本相,真正地看见和经历真上帝,然后才将自己生命的主权完全献上。这是我对W浅薄的认识,也是我对我的朋友Y和他们家浅薄的认识。我没有什么属灵眼光,只是从他们的身上看见,上帝需要成为他们真正的主和王。

然而谁也没想到会是以这样痛苦的方式。

 

没有人知道W什么时候会醒来,Y和也回到生活和工作中,弟弟也要继续上学,剩下W的父母在轮流照顾重度昏迷的他。生活看似还要继续下去,谁也不能因为W昏迷而暂停自己。Y后来也比较少更新W的状态,转而如常分享自己的生活。她说:我们的日子也要过下去。是的,是这样的。就像死去的那些亲人和爱人,他们离去了,其他人的生活也还要过下去。

刚发生的那周,我和其他朋友和Y说话的机会比较多。W昏迷的那周主日正好读到列王纪,读到以利亚。其实以利亚从去年教会营会就已经反复出现,因为营会的主题正是以利亚的挫败和更新。“以利亚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雅各书5章17节)他恳切祷告,天就不降下雨来,3年6个月,他祷告,天又降下雨来。以利亚是知道旧约律法里面说的话,说如果以色列人悖逆,天就不降雨,所以他祷告不是一种固执而狂妄,而是凭着信心遵行上帝的心意。

以利亚三次伏在那个寡妇死去的儿子身上,并且为他祷告,恳求耶和华使他的灵魂再次进入他的身体,上帝应允了他的祷告,这是圣经中出现的第一次死里复活的事。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对马大说“你的兄弟必然复活”,马大还是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其实马大心里是不相信主耶稣在此时此刻就能使死了4天的拉撒路复活的。主说了“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后来主看见众人都哭泣,他也哭了。他哭是因为众人都不相信他此时此刻就能叫拉撒路复活。因为他就是使死人复活的上帝啊!

 

 

所以我求,我也相信,我要抓住上帝的应许。上帝在圣经中启示祂是慈爱的,祂愿意人享受祂,所以祂愿意医治和唤醒W。圣经也说耶和华是大能的,祂是上帝,所以祂有能力使W醒过来。就这两件对上帝的认识,在我短暂的生命中我也不断地经历这两件事,所以我知道,我们可以凭着信心去求上帝让W醒来。并且我相信他一定能醒来,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有人肯定要反驳我,说不能这样说,因为上帝也可能真的接他走。如果最后上帝还是接他走了呢?那我岂不是给他们家,给我自己重大的失望?言下之意其实是怀疑这样是不是一种盲目的信心,如果最后结果不如期待的,信仰会不会就崩溃了。不,这样的信心,是在历经千帆之后。因为我也曾在那样的处境,我知道,在那种时候要人去相信这件事有多么困难,反而此时去以“上帝有祂不可测的旨意”这样的说辞是更容易让人接受的。

然而这样的对于上帝主权的片面认识会带来一种危险,这种危险就是我们因为无法理解这位“主权的上帝”的作为,而陷入到一种“认命”的状态(认命和交托是不一样的)。然后渐渐地上帝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从主权的上帝,变成严酷的上帝。我曾经努力地告诉自己,为了上帝的荣耀和我的成圣,上帝要藉着苦难来训练我,使我成为精兵。这句话是不错的。但是我的骨子里却不再把上帝当成天父,而是严厉的教官。渐渐地,我的心不再热烈地想要亲近祂,爱祂,因为祂而感动、喜乐,享受在与祂甜蜜的相交……我和上帝的关系,成为了单纯的严苛的长官和遵守纪律的下属关系。

所以我们太轻易地被“引诱”去放弃相信上帝会医治,上帝会施行神迹。然后以“上帝不可测的旨意”去强硬地回应自己心里所有的不理解、哀愁和冤屈。可圣经里从来都没有这样简单粗暴的答案,诗人总是在上帝面前尽情地倾心吐意,有时候甚至会有些看似很不敬的言论,但这一切都基于那位倾诉者全然相信和仰赖上帝。

大部分人只是模糊地知道所谓的上帝的旨意,所以在我和Y说要相信W会醒来之后,她回我:我怕这样求不是上帝的心意/旨意。其实她说的是“隐秘的旨意”,那是我们不知道的。隐秘的事是属于耶和华的,只有显明的事是属于我们和我们的子孙的(申命记29章29节)我们只要紧抓着上帝在圣经中启示的,显明给我们的祂的属性去向祂求。祂有能力,而且祂愿意。再者,我想此时身为家属,与其说那些不痛不痒的话,不如给他们强而有力的盼望、亮光和鼓励,他们此时非常软弱,正需要有人告诉他们,上帝会医治,祂不会坐视不理!身为曾经患重病的家属,我当时多么希望有人能这么和我说啊!

 

那如果最后W真的没醒过来呢?那么我说,因为是在基督里死去的,所以将来在永恒还能见着,而且是永永远远地相见。我相信上帝会让W醒来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我知道此事必会大大彰显上帝的荣耀,从此他们家、教会、他们的亲戚朋友、我们、我们的亲戚朋友、医生、护士……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神迹的,因为有一位活的上帝,这位上帝是使死人复活的。

怀着这样的盼望和信心,我知道上帝必要在此事上有作为,所以我求。每天求。对他们家来说,我求的目的也不单纯,他们一心希望W醒来,而我希望的是上帝能因此得荣,或者,他们一家会因此在属灵上“醒来”,从此成为强而有力的,活生生的见证,能够发出光来!

2023年3月13日,W终于醒来了!这个醒来指的是,他能扯嘴角了,手腕和脚能动一动了,他身体的各个器官开始在恢复了,他的大脑开始在运作了。虽然还不能说话,但这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大好消息了!上帝果真垂听祷告,施行神迹,三位医生都说了没救了,一位医生还坚持着,就这样,死人复活了,上帝果真是叫死人复活的上帝。我知道祂是!

 

其实,这是从我自己角度去说我自己的故事。W有属于自己的故事,等他醒来,等他能开口说话,那肯定会是另一种故事。对他们家来说都会是不一样的故事。故事里面的人物,和上帝也会是不同的认识和经历。但是在上帝的国里,我相信这件事是荣耀上帝自己的。

晨祷中我发现,原来使死人复活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当中。W从死亡边缘被拉回来,他的肉体醒过来,我们说这是神迹,然而这样的神迹其实已经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都是在罪中死去的骸骨,因为听见主耶稣基督的呼唤,新的生命进入我们,我们就在基督里活了。我们每个属祂的儿女,都经历了从死里复活!

拉撒路死了又活了,又死了。然而信主耶稣基督的人,却永远活着。所以拉撒路现在还活着,只是肉体暂时衰残腐烂。他的灵魂和万物一起等候那日来临,就是主再来更新一切的日子。到那日,一个全新的身体赐给他,一个荣耀的、完全的,又是属于他自己的身体赐给他。那无罪的身体能尽情享受与上帝同在的喜乐。

W是如此,我们也是如此。

荣耀归给祢,三一真神!愿祢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来我怀里!

作者:Jacky

有声播读:木木

 

 

在这个忙碌的时代里面,每一个人貌似都忙得焦头烂额,但却毫无意义。在忙的过程中,我不禁思考,自己被很多繁琐的事情淹没,但似乎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却没有上帝在其中。我的意思不是上帝没有与我同在,而是我并没有邀请上帝参与在其中,我并没有先求祂的国和义,以至于这一切的忙碌都毫无意义。

 

因为过于忙碌,我发现自己的情绪开始变得焦虑,甚至有一种渐渐感受不到上帝同在的感觉。当我安静下来,也开始发现自己对祂似乎只剩明白,却没有了爱。忙碌让我不能无法像以前一样,单纯地爱祂,单纯地敬拜祂。无论是工作上或是教会服事的忙碌,已经不再是纯粹只因祂爱我,我爱祂那么简单,更像是已经习惯且不自然的劳动,以至于无法享受在其中。我意识到自己没有了起初的喜乐,也失去了一开始的热情,更渐渐淡化了本应该有的爱心,所以我必须学习停下来。

 

 

当我选择停下来之后,上帝对我说:“来我怀里…”,这一句“来我怀里”,让我感受到无比的安慰,也有一丝丝的庆幸。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无法回到祂的怀里,是因为有太多的愁烦忧虑。我一直认为我需要放下了这一切的忙碌,这一切的烦躁不安后,才能回到祂怀里。但庆幸和感恩的是,我错了,因为上帝从来没有要求我懂得放下后,才愿意拥抱我,而是祂本来就愿意拥抱带着忧虑、愁烦、不安、悲伤、痛苦、压力的我,以至于我在祂怀里才得以安息,才明白放下的意义。

 

以利亚不也是这样吗?他有许多的忧虑、许多的担心、对于事奉的失望,在身心疲惫的时候,他需要的是停下来休息;停下来回到上帝的面前;停下来听上帝的声音;停下来到上帝的怀里,把所有的担心和烦恼交给祂。所以当我学习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先求上帝的国和义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焦虑和担心开始渐渐减轻,甚至是在忙碌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上帝在其中与我一起同行的平安,以至于本该有的愁烦因着神的同在而转为喜乐,一切事物都变得更有意义。

出埃及记33章14节说 :“耶和华说,我必亲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倘若我们人生中的每个决定,每个行动,都是按着上帝的心意,我们绝对可以放心地去做,毫无忧虑地去行,因为上帝应许祂必定会与我们同去,更会在这个过程中使我们得到真正的安息。所以,想要在忙碌的生活中摆脱无意义的忧虑和愁烦,就要与上帝同行,且行在祂的旨意中!我相信你也能找回起初对祂的爱心,回到祂的怀里,得着真正的安息!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是什么阻拦我传福音?

作者:奇奇

有声播读:Joya

 

 

最近几天去家附近的商场遛娃,到经常去的那家早教店,发现几天的店员都是新人,觉得有点奇怪(之前大半年都是两个已经和我们很熟悉的店员轮流上班)。直到今天上午再去遇到了其中一个熟悉的店员才知道,她另一个同事已经辞职不做了。我大概询问了一下原因,知道原来是因着工作待遇太低而换了工作。但同时我心里有一种很大的失落感。我没有对方的私人联系方式,大概之后也很难再遇到她了。而我没有和她聊过福音。

 

在过去的9个月时间里,我经常会带娃来这个店里玩,也经常能遇见她。我们也会常常聊天,聊育儿、聊生活,尤其是在疫情封锁的那几个月,店里的客人非常少,就有更多时间可以聊。记得她前一阵子,有一次她就着一个有些敏感的话题和我聊了很久。但是,我却没有主动和她聊过信仰,跟她讲过福音。我知道我的感觉是来自圣灵的责备。因为我其实是有感动要向她传福音的,只是觉得还没有找到最合适的时候。但如今却没有机会了。

 

 

想一想近几年的状态,我发现自己好像已经不会传福音了。虽然有传福音的想法,但却总是左思右想,想要做好十足的准备。面对对方,不是感觉到关系还不够亲密还不适合开口,就是觉得时机不对,总是想要一切都预备好了才来分享。但似乎永远都等不到这样的时刻出现。

 

对于我们小区的一位阿姨也是这样。因为遛娃认识了这样一位阿姨,每次见面总是很友好地打招呼。但去年年底疫情大爆发之后,我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都没有再见到那位阿姨。我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因为疫情确实导致身边有些老人去世,我就开始很责备自己,也很难过。我在想是不是这位阿姨也因为疫情不在了?她信不信主呢?而我原本有机会向她传福音的。让我感到安慰的是最近我又见到她了。我很开心,觉得又有机会给她分享好消息了。但之后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和她聊福音,而是又像往常一样打了招呼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是传福音这件事不够紧急吗?我们的生命其实很短暂,随时都有可能就没了机会。那是什么让我不能够抓紧机会传福音呢?是什么让我觉得可以一直等下去,一直等到一个完美的时机呢?反思我自己,我觉得我平时太多的时间都在被生活的琐事消耗,忙着工作,忙着带娃,忙着家务…..或者陷在自己的问题里面,甚至是自己属灵的问题中,觉得自己需要在很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生命还不够成熟等等。我工作,学习,努力做好一个妻子、妈妈,和成熟的基督徒,但唯独忘记了传福音,丢掉了起初的热心。

 

回想刚重生信主的那一年,虽然我圣经知识很欠缺,也没有神学基础,生命也非常幼小,却有非常大的热情传福音,巴不得要把福音分享给每一个我认识的人,甚至会为公交车上的陌生人祷告。相比之下,现在的我真是可怜无比。我若是仅仅在乎自己的属灵成长,那我生命里那些圣灵的果子又如何见证上帝呢?如果我今天就要面见上帝,我感到内心是无比亏欠的,背着这些福音的债我没有办法坦然地向祂交账。

 

我想,上帝把目前这些人安排在我生命中都不是徒然的。之前的我不会有机会认识这群人,现在因着幼年的孩子我可以接触和认识小区的宝妈们阿姨们,以及早教中心的妈妈们。我感恩祂给我这样的机会能够接触到这个人群,也感恩祂借着今天的事情让我反省。如果你也有和我一样的反思和感动,我祷告求祂赐给你我胆量和智慧,更是赐给我们那起初的热心,让我们面对什么人都能够分享祂的好消息。让传福音成为我们每个人心里面的负担,因为祂要我们“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喜乐的泉源

 

作者: 东尼叔叔

有声播读:枝子

 

 

尼希米记8章10节 : “……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

童年的喜乐,从听故事开始

童年时 ,我很爱听母亲讲故事。母亲在乡间长大,常三五成群 走在山野游玩。 她们很调皮,从小山岗滚转到山脚 ,一班孩童像大冬瓜转下去,嘻嘻哈哈、自得其乐。 晚上她们走进丛林 看萤火虫 、捉蟋蟀 ,一不小心跌在泥泞上,还不亦乐乎。 听故事的日子,是我快乐童年的一部份 !

 

 

长大后,我就如普通人一样,寻找梦想 和被物质世界吸引着。然而这些快乐是瞬间的,不持久的满足。信主后,从圣经的故事,不断被激励,让我真正找到喜乐的泉源 !

喜乐与快乐不同,并非建立在过去 、外界或多变的人和事上。而是从基督的爱,找着雀跃的盼望和应许。

就如圣经所说,耶稣站起来,呼喊说: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裡来喝 ! ”(约翰福音7章37节)。这岂不是人生最有力的应许吗?我相信从主耶稣那裡喝的,并不是暂时解渴的水,或我平日所爱的咖啡或绿茶。而是,上帝所赐一生伴随爱的养份 !

 

 

从祷告中, 看见爱的足印和力量

以往我不断定下每年的目标 ,总觉得若是没有目标,活著就是没有意义了。为此我忙碌工作、不断突破框框, 身心逐渐变得骄傲和疲累。然而,当我认真祷告寻求上帝,天父帮助我看到以前所追求的,多是带来个人益处,不应该是我人生的全部 !

很感恩,今天我已不用纠缠在那些目标上 。因我清楚知道,有很多事情更值得我去做 ,如投入到书写中,写出蒙福的人生;陪伴家人朋友、互勉互励;为世界需要帮助的人和破碎的地方持续祷告 !

 

我相信,这样会有更多人感受到上帝的爱。这种爱, 是澎湃奔腾 、满有力量的。又如色彩缤纷的海洋世界 ,带出无比的生机和活力。爱的存在,是造物主在大地上 赐予生命力的印记。

当人以全新的视野向前看,便晓得上帝的美意 。凡事祷告信靠、感恩讚美、满足喜乐 !

上帝是力量的泉源、 一切等待你去发掘

你是否盼望来到上帝那裡,喝那生命的源泉呢?

 

上帝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 上帝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创世记1章6~7节)

水的形态千变万化 , 显出上帝的浩瀚荣美 。就如气态性的空气, 无处不在 、循环滋润人的心灵。而液态的水, 万般温柔、 抚摸我们曾受伤的患处。固态的水,更可承托你现今的重担烦忧, 给你前进的力量 。

今日无论你在甚麽的状态中,上帝都希望在你的身边, 这一切都是等待你去发掘的 !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