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为什么上帝让我得新冠?

 

作者:圣夏      有声播读:Tiffany 

 

随着疫情最近在国内的大流行,看着朋友圈不少的朋友们都相继被感染。看着大家的动态,我看到很多的朋友不光经历病毒对身体的攻击,还有在痛苦万分的时候,对自己能否痊愈感到恐惧与担忧。

这也让我想起了4月份在韩国疫情大爆发的时候,我确诊时的心路历程。

从一开始自我检测出阳性之后,我并没有过多的担心,因为身边有不少的朋友已经经历过了,虽然是痛苦的,但是大部分都说像是感冒,并不可怕。所以我其实并没有太害怕,因为我觉得我的身体素质还是很好的,应该很快就会康复。而且我事先并没有其他什么症状,从前一天晚上感觉喉咙痛到到第二天检测出阳性,我也才用了几个小时就确诊。

 

 

确诊之后的48个小时内,我的症状从稍微的咽喉痛到反反复复发烧,导致全身没有力气;半夜的时候不敢呼吸,因为每次的呼吸都会加重嗓子的剧痛;好不容易熬到早晨,我几乎说不出话来,每次喝水我都觉得喉咙像是被刀割一样。可我知道我得起来整点东西吃,我得吃点药,但是吃完药,我又出现了其他的症状,口里不断分泌唾液,也这导致我恶心想吐,我的鼻子也好酸啊,开始流鼻涕,有些呼吸不了。我感到我的喉咙、眼睛、耳朵都有严重的灼烧感。

我以为我能够熬过去这几天,但是当时却不敢确定了,别人可以,我能行吗?每次的下咽,喉咙间的剧痛都在消磨我的信心,我一直在控制我的下咽动作,但是我还是控制不了,我只能任凭整个面部的扭曲连带锁骨用力,帮助我下咽的时候能够减少我的喉咙的疼痛,虽然这根本不起任何作用,但是这是我能做的唯一努力了。

 

 

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心里开始充满绝望,我已经不再盼望吃药能帮助我挺过这段艰难的时期,因为我感觉药物对我似乎只起到了微小的作用,因为我还是很痛苦很难受。我不知道这样的痛苦还要持续多久,想着想着眼泪就开始顺着眼角滑落,这使得我的心渐渐平复下来。我开始向上帝呼求,虽然之前也在向主呼求,求主减轻我的痛苦,但是此刻我心里却多生了一份疑问和埋怨。

为什么上帝允许这病毒感染我?为什么上帝要允许所爱的儿女承受现在这般痛苦?我不能明白上帝的允许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还有当我想到上帝此刻与我同在,就在我身边看着我难受,却“袖手旁观”,我更加不能理解,我心里好伤心好难过。想到祂明明有能力帮助我,但是却什么都不做,我觉得祂太过残忍和无情。

可是就在这时我也突然想到主耶稣被捕之前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主耶稣“……祷告说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祂说:‘阿爸,父啊!在祢凡事都能,求祢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祢的意思。’” (马可福音14章35-36节)上帝不爱主耶稣吗?当然不是。主耶稣的顺从,成就了上帝美好的旨意。看似残酷无情的背后,是祂对人的爱。约翰福音3章16节记载: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我知道我的埋怨好似约拿有些不通情理,因着认识上帝,我知道我的生命在祂眼中看为宝贵,祂比任何人(包括我自己)更爱护我,爱护我的身体,这一点我十分确信。上帝说,祂的恩典够用,所以我知道我现在所能经历的都是祂测量好的,是在我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信主这几年,面对苦难我有了较客观和理性的分析。我不再一股脑儿的认为信上帝就意味着生命中完全没有艰难的事情,也不再要求上帝完全按照我的要求为我成全。我知道我所经历的每件事情,所走的每一步都有上帝的带领和祝福。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会像孩子不管不顾地一通埋怨,但是祂总是耐心等待指引我,直等到我发现祂的心意。

当我回想上帝今年所赐的经文: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雅各书1章2-3节)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因为上帝总不使我们在信祂的道路上跌倒。

我通过这次的经历让我反思我自己信靠上帝的根基不是不生病,不是不遭遇苦难,而是遇到这些仍然相信祂的带领,因为祂赐的不是胆怯的心,而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提摩太后书1章7节) 并且“那赐诸般恩典的上帝,曾在基督里召你们得享祂永远的荣耀,等你们暂受苦难之后,必要亲自成全你们,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彼得前书5章10节)。

我也盼望现在正处在病痛中的弟兄姐妹能够被主坚固,在痛苦难过的时候能够和上帝坦白自己的感受或者埋怨,因为祂爱我们,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是祂亲手所丈量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2022 被祂抱着前行的一年

 

作者:上木慧子      有声播读:洋澜

 

这二十多个春秋四季,皆是被上帝精心引导;至于这2022年啊,则是被天爸爸抱着前行的一年……

2022年最大的惊与喜便是“梦想成真”。这一年的自己刚刚大学毕业,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边维持生计,边等待着呼召。虽然我不再轻易向他人开口提起儿时常挂嘴边的使命与呼召,但心底却从未有一刻放弃过。我的心中认定“纵然自己是千般不好与万般不配的,但祂的呼召却永远不会后悔和更改”。

其实远离了校园的自己,总是五味杂陈的。还能再次回到校园吗?以“祂之学生”的身份。这个问题当时的自己不敢去深究,只尽可能地去走好当下的每一步。那个时候身边没有长辈的引导,没有牧者的扶持,好像真的只有天父了。有时真的感到孤单,但细想想只有祂亦是幸福的。

从那时直到如今多一步都不再去计算,真的是迈了这一步,都不知下一个脚印要落在何处。但就是这样,却更加经历了祂的恩典。每一步都是那么地出其不意,却又似乎本该如此,处处皆是恩典,若是要一一细数,只怕整个书店的纸张都不够写了。所以我们啊,真的不要为前路去忧虑作难,何时能够真正放开自我的手转去交托,何时就是翻转的时刻

 

 

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小姊妹自己便是这般一步步走过来的。儿时没少用人的办法,寻求人的帮助,目的纵然是好的,但方法却错了,以至于一次次受伤,失望…… 但再回头相望,这一步步皆是被祂所塑造着的,以至于有一天能够有幸成为可用的器皿。

那天是主日,散会后我们同工在预备圣诞歌曲,中场休息,三三两两开始交流。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下,长老提出了这个决定,他说“如果你想读神学,教会可以推荐你……。”那一刻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呢,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自己只剩下了本能的反应,像个孩子般呆呆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天父,真的可以嘛?”这一年是亏欠的一年啊,关于使命,虽在等待,但实在认识到自己太过不配。

 

 

尤其是我只是普通人,一个出身在农村普通信徒家的女孩儿。但如今回首便觉这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们都不必那么“家喻户晓”,人记住了你又如何呢?只要合祂心意便足以了,一生去做无愧工人。这是小姊妹如今渴求。就如同在我的自己的公众号简介中所写的:喂养灵命,建立关系。使我们能聚如一团火,散如满天星。在各自的角落发光、做盐、荣耀上帝!

我们都得承认,我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身份上来讲:你我皆是祂手中的至宝,眼中的瞳仁;地位上而言:我们可是祂的孩子;使命上去谈: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祂所托付给我们的使命。接受自己的普通吧,然后找到使命,之后尽全力地为祂活。

 

 

天父就是这样亲手把小姊妹自己渴求了一生的事摆在了我的面前,且在这个我深深认识到自己软弱和不配的2022年里。虽然如此,这一年更是深深经历祂恩典的一年,没有任何一件事不是在祂恩典的眷顾中发生的。我虽软弱,祂是我的力量;我虽无力握住祂的手,但祂如我们约定地那般紧紧抓住我的手从未放开,用慈绳爱索引领着我。此刻我愿像保罗那般夸自己的软弱,因为祂的能力覆庇我。所以小姊妹称这一年是被天父抱着前行的一年!

未来会如何,依旧不晓得;下一步足迹将落在哪里,依旧不清楚。但我的路在祂的手中,我的路有祂引领。耶稣亲口说祂就是道路,而我自己正走在祂一次次打开的道路之上。以往过去如此,未来一个又一个的20年之光阴亦是如此。就让我们一起用余生去与祂同行吧,去发光去做盐…… 想想都好幸福啊!至于难处,别担心,有天爸爸为咱们托底呢!有祂托住,真好…真好…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我们是否搞错了福音的重点?

 作者:Jess Ragg         翻译:Rui Qi       有声播读:小七

 

在圣经学院 ,我还记得在我们要上交关于传福音的作业之前的那份恐惧。

我们的任务是:实践街头布道。

如果你像我一样内向的话,仅仅只是想象一下这种情况就会让你浑身冒冷汗。很多时候,我连打电话和点披萨都困难,更别说去问街上的陌生人是否愿意认识耶稣了。 我不知道像我这样的人要如何进行街头布道。

虽然我相信传福音很重要,但街头布道者却令我感到焦躁不安,因为老实说,他们有时给人很大压迫感。

 

 

但是这一天还是到来了,在记住预先发给我们的谈话内容后,我们三三两两地前往奥克兰的街道。 我的小组最终来到了奥克兰公园(Auckland Domain),这是一个繁忙的大公园,里面挤满了奥克兰市区的人。 在团队成员相互鼓励和一起祷告之后,我们挽起袖子开始“干正事”了。

谈话大概是这样的,“嗨,你好,请问我可以问你两个问题吗?”,我们其中一个人对着一个路过的行人说到。“如果你现在死去,你是否毫无疑问地知道你会去天堂?”

我们甚至没来得及问第二个问题,因为那个人的脸立刻亮了起来,她说,“是的!我是基督徒!”随后她花了一些时间跟我们谈论她的教会,她的生活等等。她又提到她来新西兰上学后觉得有点儿孤单,并希望我们能为此祷告。

 

于是,我们为她祷告。但与此同时感到一丝挫败感,因为我们并没有给她传达“好消息”,她已经知道了呀。 很无奈地,我们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结果这次遇到的也是一名基督徒! 虽然我们进行了一场美妙而有意义的谈话并且互相鼓励,但并没有谁因此得救。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我们询问的人也是基督徒,他在谈话结束时感谢了我们,因为他当天感到非常得难过,并且他说:“我今天真的非常需要这样的谈话”。随后,我们回到了校园,感觉我们在街头布道上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功。

 

那天晚上晚些时候,我坐在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前,迟迟无法开始写作业,我真的被难住了。 “我要如何去写一篇关于一件我根本没有做过的事情多有用的文章?”

就在我为自己无法写出3000字论文而哀怨的当下,我遇见了上帝。“谁说你们没有给他们传福音?”的想法在我脑海中盘旋。 因为我们确实传了。 我们分享了福音——关于耶稣的好消息。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 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上帝国度好消息的神学意义。

我们街头布道的那天有没有人“得救”? 没有。

那些人是否受到那天的影响和鼓舞? 百分之一百是的!

 

 

真正的救恩是什么

 

救恩既是以事实为根据——例如是的,需要做一个决定——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个与那个决定一致的长久的承诺。 救恩,按照神学的定义,是一个人从罪恶中被拯救出来并变得完全。

由此,人会与上帝建立正确的关系。他们不仅在未来的某一天会进入天堂,也会在现在就与上帝同在,并在日常生活中经历上帝。

然而,当今,救赎主要被简化成了信主的呼召,似乎像是在获得进入天堂的“护照盖章”并在名为“如何成为基督徒”的待办事项清单上打勾一样。

N.T Wright在他的《耶稣作王,什么意思?(How God became king : the forgotten story of the Gospels)》一书中提出,我们已经忽略了传福音的重点。我们看到了人们“被拯救”的需要,认为福音是一本告诉我们如何生活的剪贴画——就好像基督教的伊索寓言,好像基督在世上的目的只是为了给我们一个具有道德意义结局的故事。

 

 

我们需要让福音重塑我们的生命

 

我们都是被社会告诉我们的“大故事”塑造的,这些故事塑造并组成了我们生命的根基。这些“大故事”总是会说一些类似于:“除非我….. (填入社会告诉我们的必须去完成的重要的事情,如完全发挥自身的潜力找到一份极好的工作,开始一段恋爱关系,留下一份遗产)否则我就没有任何价值。”

另一个流行的“大故事”是:“没有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或者“一切都只是巧合——包括我的存在”。

这些“大故事”定义了我们的生命,并在我们里面牢牢扎根,就如同是一个又大又重的钢筋混凝土地基,我们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构建在这个基础上。它们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并从生活的各个角度都得到证实和肯定——广告、书籍、抖音、电视节目,甚至我们听的音乐中。

但是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大故事”却是——基督是得胜的救主。

我们需要将福音看作是宇宙中善与恶之间争战的伟大而有力的故事,耶稣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们被从黑暗中救赎回光明的国度。 从创世记到使徒行传,一切都归结为:上帝正在救赎祂的子民。

此外,在我们真正将福音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背诵如耶利米书 29章11节 或约翰福音 3章16 节等经文也只不过是在我们心中那座又大又可怕的“你还不够好”的地基上面贴上感觉良好的“便利贴”罢了。

一旦我们理解了福音的全貌,我们的信仰就不仅会具有更深的“粘性”,我们也开始有可能将上帝国度的美丽和奇妙呼吸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带给我们周围的人。

我们会像一个知道自己是属于上帝国度的人那样活着,我们的谈话和行动不再仅仅是肉体的行为,而是成为圣灵的器皿,祂与我们一起,并通过我们做工。

 

 

我们要用福音互相鼓励

 

大约一年前,当我正处于糟糕的处境时,一位女士鼓励了我。在这期间我向上帝祷告,“上帝,我需要一些印证来知道你在我身边”。我刚在心里这样祷告完,一位女士就走了过来。当时我们的女儿们在正一起玩耍,她开始和我聊天。她不仅经历了与我当时相同的困难,还战胜了它。她就是我祷告自己能够在争战中得胜而成为的模样。在那一刻,我经历了上帝的救恩。

几年后,在面对一位新妈妈的倾诉时,我能够给予她相同的鼓励。 “我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妈妈,”她告诉我,她心里有一堆理由支持她这么想——沮丧、怀念没有孩子前的生活、无法母乳喂养。

我自己有一个一岁的孩子,而且我是瓶喂我女儿的,所以我了解她的感受。我给了她一些我学到的瓶喂技巧,并告诉她,她的感受是正常的。

“你是一个伟大的妈妈,”我补充到,比我刚和她谈论冲奶粉的技巧时要更坚定,因为我知道这更重要。 “你对每件事都左思右想,这恰恰表明你是多么关心你的孩子。虽然你可能感受不到,但这个孩子是上帝给你的,并且祂一直与你同在,即使在困难重重的当下。”

朋友们,正是在这样的对话中,我们肯定了福音的真实性,并将人们带回到上帝的大故事中。上帝的救赎意味着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需要看到祂恩典的时刻都与我们相遇——救赎是隐藏在一切之下的“大故事”

 

 

我们要与他人分享这个好消息

 

虽然我绝不是那种热衷于传福音的人,但我每天都在努力记住,上帝正在我里面完成祂的救恩——在对的时间给我对的话语与别人交谈,在我夜不能寐的时候为他人祷告。我在努力提醒自己我的日常生活与在奥克兰那天的街头布道没有什么不同。每天早上,在我蒙召去做的每一件事中,我都要向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传播耶稣的好消息

无论你今天身在何处,我都想鼓励和敦促你。你的生活中有受伤的人——那些精疲力竭、失望、劳累、疲惫、悲伤的人……(还有受到其他伤害的人)

孤单的学生、焦躁的母亲、心碎的朋友——都是我们可以提醒他们福音真谛的一些例子。无论他们正在经历什么,上帝都与他们同在,耶稣会在他们的处境中与他们相遇,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关于上帝彻底拯救了他们的这个“好消息”,他们今天需要听到的是什么?或者今天就问一个朋友,“需要我怎样为你祷告?”

我们如何用福音的核心真理来鼓励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人(基督徒或非信徒)——上帝拯救我们,我们一直活在救恩之下,当耶稣再来时,我们会永远与祂同在?

我们永远都需要听到福音,所以让我们不停地与人分享它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常常感恩使我越发感恩,更加明白上帝对我的爱

 

作者:圣夏     有声播读:小七

 

虽然疫情三年了,但是我仍然记得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休学在家第一次开口赞美感恩上帝的经历。

在我的成长背景中,总觉得感恩和赞美是需要条件的,是必须要有值得我感恩赞美的事情发生,我才觉得自己可以说出感恩赞美的话。所以在我信主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秉承着这样的原则。我每次感恩都是因为上帝帮助我解决了问题,要不就是我的祷告得到回应,这时我心里才会由衷地感谢上帝。我还会在心里对感恩的事情进行分类,我自己定义这件事是需要感谢上帝的,那一件事是我自己努力做成的不需要感谢上帝。在我信主的过程中细数感谢上帝的次数,事实上寥寥无几。

 

 

休学在家的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出国读书,我也不知道我不上学,我还能做些什么。所以,当时的我每天在家都陷入巨大的恐慌当中,这样的状况差不多持续了两个星期。有一天我突然认识到自己之前也经历过这样的焦虑,就是当我申请心仪的学校失败,不知道要何去何从的时候。在那两个月的时间中,我学习将眼光转向上帝,而不是专注我眼前的环境。所以我通过读经灵修和上帝沟通,明白上帝的心意。在那段时间里,上帝亲自安慰我,给我平安,之后也带领我申请了别的学校。

当我想到上帝与我同行的那段时间,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上帝仍然不放弃我,安慰我,这让我相信上帝现在也不会丢下我。在我还不知道会发什么的时候,上帝已经看到我的需要,祂帮助我、训练我,一步步带领我,让我学会依靠他,让我现在也不至于跌倒,反而被祂建立。这也让给我想起,“唯有基督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章8节)当我回看那段经历的时候,我为自己的这段经历感谢赞美上帝,因为我清楚地看到上帝在我灰心失望的时候,一直在我身边。

 

 

当我对上帝赞美感恩的时候,祂也建立了我的信心,让我相信上帝必会带领我前面的方向。让自己能够平安地来到祂的面前,将心里的重担和焦虑交托给上帝。

感恩也让我更加清楚上帝的带领。当我重新申请签证,准备出国的时候,又再次陷入了迷茫。当我环顾四周的同学朋友,大部分都已经有稳定的工作,有的也已经结婚生子,人生开始进入下一阶段,似乎只有我还在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时候,我心里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

那时的我每天在家踌躇,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一天心里突然有个声音对我说:出去走走吧。当时的我有些惊讶,心里着急地想着:这都什么时候了,我还哪有心思出去走走。但是我还是听从了这个声音,出了门。

 

 

当我在外边一边走着,一边感概今天天气真好的时候,我心里一时很受感动,甚至感到眼眶有些湿润。我心里也便不由自主地再次开始感谢赞美上帝,我感谢上帝赐这么好的天气;我感谢上帝让我可以享受这样好的天气;我感谢上帝,让我在本该就业工作的年纪,仍然有继续上学的机会;在大部分人被工作重担,生活琐事所缠累的时候,我感谢上帝让我可以有自由的时间,让我有选择的机会。当我感谢赞美上帝的时候,我心里也感受到上帝明白我所有的挣扎,明白我所有的感受,知道我的需要,并且祂告诉我,不要被别人的生活,别人的选择影响自己,因为我的人生从来不是被别人带领,而是主亲自带领。祂透过经文告诉我: “不要怕,只要信!”(路加福音8章50节)

在学习感谢赞美上帝过程中,我被上帝改变,不再因为上帝为我成就什么,回应了我什么,而是因为知道了“耶和华本为大,该受大赞美,其大无法测度。”(诗篇145篇3节)我明白了赞美感恩的力量,明白赞美感恩本身就是一种恩典。

 

 

当我为自己每天能够正常呼吸,每天能够被供应,每天能够学习,每天能够休息等等这样的日常感谢上帝。当我为习以为常的事感谢上帝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能来感恩,心里越来越平安喜乐。这些经历也让我明白,感恩和赞美,要经常性去做,而且具体感恩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与上帝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更加能够明白上帝对我的爱。

最后如果可能,“我一生要赞美耶和华,我还活的时候要歌颂我的上帝。”(诗篇146篇2节)因为感恩使我更加明白我需要上帝,我需要感恩。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