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为自己筹划和等候祂,你选哪个?

作者:Jessie Ng,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洋澜,中国

 

我从小到大都讨厌做选择,因为常常会纠结。有时候是不知道哪个才是更好的选择,有时是知道了,但又得决定是否要选择那个“更好的选择。”

前者比较容易解决,查考圣经的原则、寻求智慧的长辈的建议、聆听周围的人的意见,就可以更清楚哪个才是更正确的选择。而后者牵涉意志:我是否愿意去做出更好的选择?

只要牵涉到意志,我就会开始抠字眼了。怎么定义“好”?难道那些智慧的长辈所说的“好”,在我的处境下就真的好吗?这时候“感觉”就会跳出来反对,并且比平时更强烈,偶尔还会包装成“内心的声音……”“我真正的渴望……”。

“我不想要,所以即使他们跟我说,这么做是更有智慧并且更站在爱人的原则,我还是不想这么做。”

所以我能理解Q的决定。不久前Q姊妹向我坦诚自己喜欢团契里的一位弟兄,这倒也不意外。两人在同一间教会,一起参与大学团契服事,还是核心委员,家乡还住得近。Q温柔可爱、虽然年轻,但热心参与团契里的服事,是特别吸引人的姊妹;那位Y弟兄也很优秀,有一颗他那年纪少有的,对服事的热心和对人的关怀。Q和Y在朋友群当中早就被看成是一对。在两人逐渐发现彼此心意的过程中,Q总挣扎他们之间的相处方式,因为他们的互动常常“越过该有的界限”。因为年轻,感情总是浓烈而不受控制,总在互相注视之间就逐渐接近危险的边缘。

终于Q还是来到了选择的路口:是要听从身边弟兄姊妹和长辈的建议,再了解等待一阵子;还是顺从自己“心”的声音,和Y开始恋爱关系。在聊了两个多小时后,Q说自己决定和Y退回朋友关系,并且也肯定了这是良心认同“对”的选择。

然而一周之后,Q和Y就私下确定了恋爱关系,大家都感到很错愕。

其实并非毫无预感。还记得快要结束话题的时候Q最后又再问我: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不开始更好?我想起曾经有人说过:进入恋爱关系就像开始一次长途越野,有极美的风景也有刺激精彩的体验;但同时,更有高山低谷、猛兽和危险,还有路途的厌倦、乏力和疲惫。如果一个小男孩怀着满腔的热情想要出发去越野,身边的人一定会劝他再等等。

等什么呢?等预备好。等内心成熟、物资充足,清楚自己的目的地,怎么去,怎么保护自己和对方不偏离正道。如果这男孩经过几年的历练,仍然想要去越野,他内心的热情在召唤他,此时的他已经沉淀,经过深思,仍然想要出发。那这时候去和那时候去相比,必定能够少些沮丧、少些受伤,也能走得更远,更久。

等候上帝是一项艰难的功课,我们总想要为自己筹谋。生怕如果不为自己打算,就会错失眼前的机会。但主岂会不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呢?祂连自己的命都给了我们,又怎么会不知道我们的需要?

所有人都知道,耶和华厌弃扫罗,膏立大卫成为以色列国的君王。扫罗知道,大卫自己更是清楚。但大卫两次拒绝亲手杀死扫罗,他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他或被耶和华击打,或是死期到了,或是出战阵亡,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撒母耳记上26章10-11节)。

大卫没有先见之明,当时的处境和我们都一样。我们永远都有选择。选择等候上帝,或是选择自己采取行动。而大卫两次拒绝出手,并不是胆小懦弱,乃是因为他敬畏上帝。他选择顺服祂,并且等候。

上帝给我们自由意志,因为祂爱我们。虽然祂在永恒之中已经预定了所有事,但祂仍给我们选择的权利。选择听从这个,或者顺从那个;选择顺服,或者悖逆;选择爱祂,或者不爱祂

祂给我们爱与不爱祂的选择权利,是祂彰显爱的方式之一,然而更重要的,是祂希望我们在选择中能够因着选择顺服祂而体会爱、并且得到真正的喜乐。顺服上帝能带来真正的喜乐。但因为人被罪玷污,使得我们把顺服神当成是一件艰难的事。

于是有了三种人。第一种人:顺服上帝很艰难,我的心不愿意而且也没能力,那我还是顺着自己的心吧。上帝会慢慢改变我的。

第二种人,顺服上帝很艰难,我也不想顺服,但因为这是基督徒的责任,我也是上帝的儿女,那我还是选择顺服吧。免得良心总在折磨我。

第三种人,顺服上帝很艰难,但从圣经中我看见顺服祂带来的祝福,我自己也经历过顺服的喜乐和悖逆的愁苦。因着相信祂的信实和慈爱,虽然我不愿意,但我仍顺服。我也相信日后圣灵也会印证顺服主的决定是正确的,并且带来平安和喜乐。

三种人,也是三个阶段。

有时候我们会跟着顺序从一走到三,有时候我们会突然从二掉到一。但在第三的人,他已经明白并且经历过上帝的信实和慈爱。也明白顺服祂这件事本身就是喜乐的。

在选择中顺服上帝很难,不为自己谋划而是专心等候上帝也很难。但每一次在选择中顺服的人,会在下一次的选择中更容易选择顺服,并且越来越喜乐。

心之所向,也会越来越是荣美的主。越顺服越爱,越爱越像祂。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全然反映出基督的荣光,到时候一定是最喜乐、最尊贵的时候。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做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2章21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奶奶患上痴呆症后,上帝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爱

 作者:Isabel Crisostomo,菲律宾

翻译:KIKI,中国

有声播读:洋澜,中国

 

“我非常爱你。”这是我在奶奶去世前对她轻声说的最后一句话。

我和奶奶的关系远非完美。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她一直和我们一家住在一起。她的性格很强,我和她常常起冲突。

有时是因为一些小事,比如当我们一家人彼此分享笑话时她却拒绝加入。她还批评我们浪费钱去昂贵的餐厅吃饭,尽管我们并没有去过太多次。

最让我痛心的是,当她骂我或和我父母讨论家庭问题时,她会大发脾气。这些冲突往往会留下很深的伤痕,我们开始习惯于给彼此留空间。在经历特别激烈的争吵之后,她会去亲戚家住几天。

在我离开菲律宾去韩国留学后,我们的距离就更远了。每当我要再次离开家去上学时,我都会暂时把我们的矛盾放在一边。但是当我在 2020 年初回家过寒假时,疫情爆发并开始了封城,我被迫留在了菲律宾。这意味着奶奶和我再次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地面对彼此。我的很多伤痛记忆重新浮出水面,这加剧了我们之间的紧张关系。

几个月来,我一直祷告求上帝改变奶奶的心。然而,祂却反过来改变了我的心。

因着痴呆症学习爱

2020 年初,我注意到奶奶变得更加严厉和暴躁。她经常对我们的帮佣生气,总是批评她的工作或无中生有地责怪她。每当我们为帮佣说话时,奶奶就会生我们的气。她的做法太伤人,所以即使我们住在一个屋檐下,我也会尽量避开她。

当时我并不知道她已经患上了痴呆症。我一直以为她会这样做是因为她的性格太强。但是,当她开始出现健忘的症状时,我意识到有些不对劲。尽管她年事已高,但她并不是那种健忘的人。她甚至很擅长心算,因为她以前做过会计。

随着新冠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她的病情也恶化了,加上之前因为一次事故,她从2019年就一直卧床不起,这使得她的情况更糟。隔离对于她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尤其是她已经习惯了有人常常来看她。最终,我们的预感得到了证实,她被正式诊断患有痴呆症。

有句话说得好——“爱是你每天做的选择。”这句话对于爱痴呆症患者来说变得非常真实。我不得不决定每天都爱奶奶。每一时每一刻都要这样决定。随着她痴呆症的恶化,每一刻都需要一个重置按钮——我几分钟前对她做过或说过的一切她都会完全不记得。

上一刻奶奶会对我说“我爱你”,然而 10 分钟后她又会指责我抛弃了她。饭后,她会忘记我们已经给她吃过饭,会声称她还没有吃饭,并因为我们不给她饭吃而生我们的气。她的情绪波动经常使她大发脾气,对我们大喊大叫,或者说伤人的话。

然而,正是因着这些困难的时刻,上帝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爱。

爱是原谅

当我觉得一个人不愿意承认和解决眼前的问题时,我总是很难请求对方的原谅也很难原谅对方。多年来,我与 奶奶的关系就是这种情况。我从来没有鼓起勇气向她说对不起,即便是在我有错的时候。我们也从来没有坐下来坦诚过彼此受的伤害。但是在封城期间,上帝在我心中放置了一个负担,要请求奶奶原谅我并且也要原谅她。

一开始我很犹豫。我该怎么做?她会如何回应?感恩的是,上帝给了我机会和勇气与她交谈。

一天晚上,奶奶把我叫到她的房间,告诉我她感到很孤独。那一刻,我很心疼她。在快速祷告求主帮助后,我坐在她身边,拥抱她,请求她原谅我疏远她,并对她怀有怨恨。奶奶原谅了我。最后我还给她读了圣经。

我很高兴,上帝给了恩典,我顺服了祂的带领。那天晚上是我最后一次可以与奶奶好好交谈。这也是上帝医治我苦毒之心并为祂的爱能够涌流进来做准备的方式。

爱是牺牲

随着奶奶病情的恶化,我的家人想要寻求护工来帮助。但由于疫情,很难找到护工,我们计划安排联系的人都不了了之了。事后看来,我相信上帝允许这样是为了让我的家人学习上帝爱的另一个特征——牺牲。

我们不得不为奶奶牺牲很多精力和时间。我们都在家办公,并且将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照顾她。由于她一直卧床,即使是最基本的像是喝水这样的事,她也需要帮助。这使我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连吃饭的时间都被打乱了。奶奶的睡眠时间表也变了。我们工作时她会睡觉,然后整夜都醒着一直到凌晨才睡,这意味着我们会睡眠不足。

在疲惫的白天和不眠的夜晚中,上帝用祂的应许安慰了我们:我们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申命记 33章25节),我们可以靠着加给我们力量的耶稣继续照顾奶奶(腓立比书4章13节)。我们学会了时时刻刻依靠上帝的恩典,并愿意为奶奶的需要而牺牲自己的舒适。

爱是恒久忍耐

爱一个人最难的部分是做到恒久,尤其是在你无法得到任何回报的时候。由于奶奶几乎不记得我们为她做过的任何事情,因此照顾她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无条件的爱。这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所表现的那种爱,在我们还是罪人和与上帝为敌的时候就给了我们(罗马书 5章8节)。

每次我想放弃时,上帝都会让我想起罗马书 5章8节——“我非常爱你的奶奶,我让我的儿子为她而死。”我常常告诉上帝,我感觉自己不可能表现出如此不可思议的爱。

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上帝不断地赐我力量爱奶奶。我会定期读圣经和灵修给她听,有时是在我喂她吃饭的时候。我会帮她洗澡和穿衣服。早晨,我会和父母轮流去查看她的情况。

要在我的在线课程学习之外做到所有这些真的很难。每当我累了,我就很容易被激怒,并且会不愿意向她解释什么。有时我会匆忙进行我们的灵修,这样我就可以赶快回到我自己的工作中。每当她在我在线考试期间发脾气时,我都会生气。

但当我做不到时,上帝会耐心地待我。当我承认我没有以爱心对待奶奶时,上帝总是会原谅我。上帝还给了我智慧,让我能更有效率地完成作业,这样我就可以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并且仍然有时间照顾奶奶。我顺服的每一步都帮助我看到,出于对世人的爱和对上帝的顺服,基督是如何一步一步迈向十字架并最终死在十架上的。

 

2021 年 1 月 26 日,上帝在睡梦中将奶奶带回了天家。在她去世前的几个晚上,我和她坐在一起唱了一首她最喜欢的赞美诗:这是我的故事,这是我的歌,赞美我的救主,整日赞美!尽管痴呆症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记忆力,但她把歌词唱得一字不错,并且充满了活力和喜乐。看到奶奶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赞美上帝,我很感动。虽然她的死依然让我们痛心,但我和她一起赞美上帝,因为我知道祂已经把她拥抱在祂的怀里,并且祂让我瞥见了祂心意里的一小点。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癌症夺去母亲,让我在患难中看见上帝与祂的恩典

作者:Sharon Lim

翻译:白雪子

 

原文用英文写作,发表于YMI事工网页: https://ymi.today/2021/06/losing-my-mum-to-cancer-seeing-the-good-god-in-suffering/

 

去年七月,癌症夺去了我的母亲。她才六十岁。

她在2012年第一次被诊断出患有一种罕见的恶性肾上腺癌症。当时我们非常感恩癌症发现得早,而且并没有扩散,所以如果做手术,成功的机会是很大的。但像许多癌症,特别是这样的恶性肿瘤一样,她的癌症总是反反复复。

以后的几年,癌症慢慢扩散到她的肺部、肝脏、甚至是骨头。从一开始,医生就告诉我们她这种癌症通常只能活五年。但我母亲坚持下来,活了八年。然而到最后一年,当我们看到她起不了床时特别心疼。最后几个星期,她几乎进入无意识状态。

我二十七年来最痛苦的事就是要眼睁睁地看着我母亲去世。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痛苦,也毫无防备。理性上我知道世上的生命是短暂的,而相信耶稣的人将有永恒的生命。我知道因为我们堕落的本性,世上的生活免不了受苦,而天堂里将没有任何痛苦。但我从来不知道原来在圣经里阅读约伯记和约伯的苦难,和活生生地看着这些苦难临到自己所爱的人是何等天渊之别。

我跟我的母亲关系特别亲密——她不但照顾我的物质需要,也一直照顾我的心理以及灵性需要。她是我的密友、祷告伙伴、代祷者。这一切都加重了我的痛苦。

接受我母亲的患难

从小上教会、认识上帝的我,完全不能明白为什么上帝会允许我母亲经历这样的患难——不只是疾病的痛苦,还有不容易的婚姻(我父母在沟通和关系上有着许多困难)、失去了享受她黄金年龄的机会,并且在我看来,她一生为了其他人,而不是自己而活,很是遗憾。

她去世后的几个星期、几个月,生活都迷迷糊糊的。我日夜回想着我母亲所受的痛苦,怀疑着上帝为什么会允许这样的患难。我不至于感觉到愤怒,更多的是无力与沮丧。

但我心里深处知道我不能这样下去。毕竟,母亲临死的愿望是让我继续亲近上帝,并且在她去世后保持信心。我多年来上的主日学以及我母亲到最后坚定不移的信心,让我难以想象没有上帝的日子。但我还是停不住问,“为什么?上帝,为什么?”

耶稣在马太福音7章7节说过,“寻找,就寻见。”所以我决定在圣经里寻找答案。虽然我感到无力沮丧,我决定把我的忧伤茫然交托给上帝,祈求祂的智慧带领我寻找答案。

虽然我不能说我完全明白我母亲经历患难的目的和深意,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学会了几样功课——其中一些我比较明白了,另外一些我还在学习。

1.罪有时会造成患难,但患难不一定来自于罪

我心里总是有一点怀疑我母亲的疾病和痛苦是不是由罪造成的。会不会是因为我父母 “原不相配”,却“同负一轭”(哥林多后书6章14节),所以她才遭遇如此不幸?还是她生活里隐藏着她不知道的罪?我的理性追求着一个可以合理的原因。但当我重读约伯记的时候(我母亲患病的时候经常提到约伯记,并且从中获得很大的鼓舞),上帝迅速纠正了我误解。

约伯受到撒旦一连串的打击以后,他的朋友们来探望他,并想把他的患难合理化。他们认为约伯的患难来自于他的罪,而如果他不悔改的话他将继续受苦。他们认为患难是上帝对罪的惩罚。但在约伯记末尾,上帝责备那些朋友对患难和罪的误解。我觉得上帝好像也因我的误解在温柔地责备我。虽然罪有时会造成患难,但患难不一定来自于罪。

在约伯记里,上帝并没有直接告诉约伯他受苦的原因。反而,约伯最后谦卑地承认,上帝的全能与权柄提醒着我们应该因着上帝是怎样一位上帝去信靠祂,而不是从祂的作为去推断祂(约伯记42章1-3节)。我在约伯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这让我看到自己在为一个复杂的问题寻找简单的答案。也许这根本是一个我没有资格问的问题。

虽然我可能永远不会明白我母亲受苦的真正原因,我学会了下一个功课——上帝能使用患难(甚至是罪所造成的患难)让我们得着益处、让自己得着荣耀。

2.不要只看着自己,把视线转移到上帝和他人身上时,患难也可以带来益处

靠着上帝的恩典,我今年前一段时间能够重新参加“研读圣经团契”(Bible Study Fellowship),学习《创世记》。约瑟的故事充满苦难和不公——他差一点就被自己的亲兄弟们谋杀(创世记37章18-20节),然后被卖为奴(创世记37章26-28节),含冤入狱许多年(创世记39章6-23节)。然而,约瑟的故事最终是一个胜利与修复的故事。他受的苦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他受的苦一直是上帝计划中的一部分。上帝将约瑟放置到埃及,让他得到法老的认可(创世记41章37-41节),从而得以在应对饥荒上发挥关键作业,保全他家族的性命(创世记47章27节)。这有着重大意义,因为耶稣正是约瑟的哥哥犹大的后代(马太福音1章2-3节)。在上帝完美的计划中,约瑟在多年的苦难之后,能够再与他的家庭重聚、和好。

但看着约伯、约瑟故事的完美结局时,我总是想,那我母亲的(还有我的)完美结局在哪里呢?为什么我母亲受过这么多苦难之后,没有像约伯和约瑟一样被上帝修复呢?

但在最近的一次心理辅导当中,我终于意识到我过于专注我母亲的痛苦,而忘记了她痛苦所结出的好果实。在辅导当中,我想起了我母亲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力量。尽管她承受着许多痛苦与患难,她依然抓紧上帝,常常为自己所拥有的(而不是所没有的)感谢上帝。

她也是在诊断出癌症的最初几年更亲近上帝。她开始有规律地参加查经班,甚至开始服侍关照其他的癌症病人。在她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她每次出入医院时都给病人和护士们带来十分的喜乐。她甚至跟我说,有一次她跟她的手术医生讲到耶稣,医生很受感动。

我想到母亲葬礼上,有陌生人来告诉我,母亲曾在他们患病时为他们祷告、在他们有需要时服侍他们。在母亲的病痛与苦难中,我看到她能把眼光从她的遭遇上放开,而是专注于上帝的荣耀。这让我想起了罗马书5章3-5节: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  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 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自己这么注重于母亲的苦难和肉体的死亡,让我看不到上帝给所有信徒的“完美结局”——永生的礼物(约翰福音3章16节)。

3.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承受最终的苦难

我在新约的福音书中继续寻找答案时,读到了耶稣在地上的一生:祂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上帝。让我特别感动的是耶稣死前那一晚在客西马尼园向上帝的祈求。

耶稣先在马太福音26章38节向门徒述说祂的哀伤:

“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

然后在39节祂向上帝呼求:“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想到母亲的痛苦和肉体的死亡真的让我的灵魂被哀伤碾碎。然而耶稣虽然知道自己完全无罪,仍要为我们承受十架、经历痛苦羞辱的死亡,这哀伤何其大!

耶稣承受我们的罪和哀伤是因为祂爱我们。祂作为人并不想受苦,但作为上帝祂知道只有通过祂十架上的死,我们才可以得救获得永生。最终,祂对上帝的顺服和对我们的爱胜过了祂肉体对痛苦的厌恶。祂在十架上留血死去经历了不可想象的痛苦。然而祂肉体的死亡最终带来了祂的复活。

我知道我母亲现在正与耶稣在天堂欢喜,永远摆脱了痛苦患难。

我每次想到母亲,心里还是有一阵深深的痛。我不知道这痛是否会有一天离去。但也许我是时候把眼光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上移开,专注于上帝的荣耀。

这不是道别

我知道我们会再见

开始你的生活吧

因为这不是道别

这只是一句“我爱你”

陪伴着你直到你再次回家

 

——《 这不是道别(This is Not Goodbye)》, 人行道先知乐团(Sidewalk Prophets)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拿到“智慧”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人生胜利组啊!

作者:可悦,中国

有声播读:洋澜,中国

 

最近在《定义2021》这档采访里,人气哥哥李承铉提议为主持人易立竞写下三条她的恋爱优势,其中一条是智慧。恰巧我的先生最近也感叹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主持人易立竞所拥有的智慧应该是她人生经历与思考的积累,而我其实只是“智慧”的搬运工。我只是从《圣经》上汲取“智慧”。我先生觉得我很让他受启发的看法,其实只是我从《圣经》搬来的观点。

我反观一下我的生活,感觉自己好像没有特别的地方,只是“空”有一些“智慧”。于是,在听到我先生的评价后,我呆站在洗手间问上帝:“智慧有什么用呢?” 我没有因为有“智慧”而变得家财万贯,也没有因为有“智慧”而变得貌美倾城,“智慧”更没有让我减肥成功,受人追捧。我还是那个默默无闻,普普通通,没有太多成就的我。有时对“智慧”的坚持甚至会让我遭到旁人,乃至家人的误解和阻挠。那,在人生的道路上坚持智慧有什么用呢?

就在我问完上帝这个问题的隔天,突然间,我认识的或听说过的几位功成名就、美貌倾城、或投资成功的人士都一个个遇到麻烦,突然跌入深渊。不用上帝只言片语,我立马明白:原来智慧这么有用!!! 我所得到的“智慧” 或许不能让我如社会所认可的那样呼风唤雨,人生开挂,却一定能让我平安地走完此生,不至跌倒,难道这不是更有用的吗?

《圣经》中的智慧书籍《箴言》也很直白地写道:“得智慧,得聪明的,这人便为有福!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子,其利益强如精金;比珍珠宝贵,你一切所喜爱的都不足与比较”(箴言3章13-15节)。为什么呢?因为“她右手有长寿,左手有富贵。她的道是安乐,她的路全是平安。她与持守她的做生命树,持定她的俱各有福” (箴言3章16-18节)。原来,看起来“没用”的智慧这么有用!它会让我有平安的生命,所经过的道路都是安稳。并且,智慧完全可以成为我生命的依靠。没有财富、才能、美貌都没关系,因为这些不会让我的生命达到我以为的美好。

相反, “智慧”却可以做我的生命树,给我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拥有她,我的生命会变得蒙福。连长寿、富贵和尊荣都在智慧的手中。原理很简单,因为“耶和华以智慧立地,以聪明定天,以知识使深渊裂开,使天空滴下甘露” (箴言3章19-20节)。原来,耶和华上帝创造天地时就是用智慧来创造的,祂对世界的美好设计是由智慧铺陈。这样一来,拿到“智慧”不就是完全拿到人生的通关密语吗?可以立马少挣扎,少迷路好几十年吧!拿到“智慧”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人生胜利组啊!

那么,明明拿到了比一切都宝贵的“智慧”的我,为什么会突然向“智慧”的源头发问“智慧”的效力呢?回过头来看,我发现自己还是不小心被世界的教导模糊了视角。我们的文化和社会让我们不知不觉相信财富、美貌、个人魅力、能力才是最有价值、最值得追求,最能体现一个人价值的东西。但其实仔细看一看,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些恰恰是最不稳固,最无法承受生命之重的东西。顶流可以一夜从神坛掉入监狱;投资大咖可以一夜变成负债累累;倾国倾城也很有可能“一手好牌打个稀巴烂”。这些让人引以为傲的东西,都可能瞬间消失殆尽。

世界不会告诉我们这个真相,暂时的繁华与热闹让这些东西看起来闪闪发光,值得人用生命追求。然而,《圣经》却清楚地告诉我们:“愚昧人背道,必杀己身;愚顽人安逸,必害己命。唯有听从我(智慧)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静,不怕灾祸”(箴言1章32-33节)。并且,“智慧必使你行善人的道,守义人的路。正直人必在世上居住,完全人必在地上存留。唯有恶人必然剪除,奸诈的必然拔出”(箴言2章20-22)。

相比于做一个“成功”的人,“优秀”的人,“身型健美”的人,还是做个“智慧”的人,更为重要。因为,其他的定义是会随着时光流走的,而“智慧”却可以做我们终生平安的依靠。愿你我,都不要迷失焦点,持守智慧,平稳一生,不惧怕,睡得香甜。

“我儿,要谨守真智慧和谋略,不可使他离开你的眼目。这样,他必做你的生命,颈项的美饰。你就坦然行路,不致碰脚。你躺下,必不惧怕;你躺卧,睡得香甜。忽然来的惊恐,不要害怕;恶人遭毁灭,也不要恐惧。因为耶和华是你所倚靠的,祂必保守你的脚不陷入网罗”(箴言3章21-26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