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我的剧本 VS.上帝的剧本(有声中文)

作者:方以安,台湾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一直以来,我总是尝试用自己的剧本生活,编织着我的人生。即使在内心深处早知道上帝为我计画且预备好了一个更完美的剧本,甚至祂也明明地告诉我要如何行,我还是会不愿顺服主反而顺从自己,要跌跌撞撞绕一大圈,才在最后一刻才被上帝拉回。

 
许多人都习惯怀抱着自己的心意、想法去向上帝祷告,寻求祂的旨意,祷告完以后却仍然按着自己的打算去做。人们不是按着自己的剧本生活就是活在别人写的剧本或眼光下,究竟谁才是我们生命中的主宰呢?是自己?是某个人?还是那位在隐密处察看的上帝呢?
 
我是以学测申请入学进入大学的。踏入大学的第一学期,在蜂拥而至的种种不适应情绪下,我反复思考最终下定决心准备转学考。那时的我并没有向上帝寻求帮助也没有询问祂的旨意,我一心只想着要赶快逃离这个学校,想要快些转学到我认为名次、环境更好的学校。后来我没有考上,不得不继续待在原来的学校,只是成功转了科系。之后,我去参加了学校的团契聚会,等待上帝为我预备的一切。

 
回首在大学的时光,我发现正是在这几年中我重新学习单单顺服上帝的话,聆听祂的声音,也学会了安静持守地待在团契中学习成长。在这段时间里,我参与了一些服事、甚至担任了团契同工。在一次次的服事中,我更加认识上帝,也在与其他同工的配搭中更加认识自己。祂扩展我的眼界,使我经历了超乎预期的美好校园生活。祂使我与祂的关系更加亲密,即使当中也遇到了许多挫折,但这都让我知道祂确实是那位又真又活的上帝。
 
我记得孙宝玲牧师曾说过,生命是一场旅程,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剧本来走,也许跟上帝的剧本不同,也许部分相同,但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清楚知道上帝的剧本。尽管如此,首要的是踏出第一步,作为上帝的儿女,我们要渴慕并顺服祂的话语,将自己的剧本与祂的对照,每一天心意更新而变化。这趟旅程,也是漫长的,有时充满期待,有时充满灰心,有时得胜,有时跌倒,在每一次的经历中,上帝让我们学习新的功课,改变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朝着祂的计划向前行,在祂的道路上坚定。
 
假使我们的人生突然需要停下等待,也不要太过担忧,因为等待就像休止符,也是乐章的重要部分。有时,等待的后方是更美好的音符。
 
在这场旅程中,将一切全然交托给主,让主耶稣来工作,培养我们天国的品格吧。我虽不清楚上帝要将我放在哪里,但祂知道,这样便足够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3种处理冲突的办法

作者:MadelineTwooney,德国

翻译:CindyWang,澳大利亚

 

几周前的一个星期天,教会的一个熟人在礼拜前把我拉到一边,说要跟我谈谈我性格上的一个弱点。她认为我在教会里太忙于满足别人的需要,而忽视了自己的需要。在她看来,我需要更多地为自己站出来。

我笑了笑,含糊地感谢她的关心。

但我心里早已火冒三丈,觉得她居高临下,指指点点。我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缺乏安全感的人。虽然我和每个人一样是罪人、有缺陷,但我相信上帝赋予我一颗善良、宽厚的心,乐意帮助别人——我一直视其为美好的品质。

直到现在,这位熟人都不知道我的感受。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暴,我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不满。

但我想知道……选择不回应她的看法来避免冲突是正确的做法吗?

作为基督的肢体,我们需要以健康的方式应对教会内部和我们生活中的冲突,并带来以下结果:

·        让我们个人有平安

·        增进爱

·        鼓励信徒一起在教会内外侍奉上帝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使徒保罗在给歌罗西信徒的书信中探讨了这一困境。由于错误的教导,当时的歌罗西教会正遭受严重的分裂。在歌罗西书3章13-15节中,保罗提出了三个原则,是我们今天可以用来应对冲突的。

1. 像上帝宽恕我们一样宽恕他人

“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歌罗西书3章13节)

保罗如此看重饶恕,以至于在这段经文中,这个词被使用了三次。我们不仅要去饶恕,而且还要竭力如上帝饶恕我们一样去饶恕别人。

这意味着无论他人对我们造成什么伤害,我们都不应怀恨在心,也意味着从心中除去对他们的怨恨和愤怒。如主一般地去饶恕不仅释放了那个伤害我们的人,也解放了我们自己。

那位熟人对我的印象可能是不准确的。但是没关系。我知道我是谁,上帝也知道我是谁。不管是什么促使她把她的观点强加于我,我每天都在操练以一种让我们双方都得到解放的方式去饶恕。

2. 披戴爱

“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歌罗西书3章14节)

耶稣命令我们彼此相爱(约翰福音13章34-35节)。然而,我们如何去爱一个与我们有冲突的人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爱他们——接受他们的本样,包括缺点,并认识到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上帝手中的工作。我们需要披戴爱。

当我们理解他们行为的动机时,爱一个和我们有冲突的人会更容易。我的这位熟人初衷是好的,因此不以爱心出发的任何回应,都会让她伤心、困惑。

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应该和她开诚布公地谈谈她的做法及其对我的影响。是可以的,也许我将来会这么做,但即便如此,我会从爱的角度出发,不带伤害或指责。

上帝就是爱。当我们还是祂的敌人时,祂已爱了我们(以弗所书2章4-5节)。如果祂的爱能把我们和祂联结,难道我们不应该和别人分享这份爱吗?

3. 让平安进来

“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做主,你们也为此蒙召,归为一体。”(歌罗西书3章15节)

冲突带给我们巨大的压力,耗费精力。与其忍受,为何不领受基督所赐的平安呢(约翰福音14章27节)?

在处理这件事上,选择来自耶稣的平安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祝福。当然这并不容易,但想到可以避免内心的混乱和压力,单单相信主耶稣会在祂的完美时间解决问题,选择平安是最好不过的!

教会对耶稣非常重要。耶稣要求我们彼此和睦,这样教会才能正常运作。

所以,如果你今天有紧紧抓住一个问题或冲突不放,为着主耶稣的缘故,你愿意让它过去吗?

如果所有的冲突都可以避免,当然好。不幸的是,我们是不完美的人生活在一个破碎的世界里——一个不和谐和冲突的温床。

但让人欣慰的是,我们的上帝是完美的,在我们破碎时依然爱我们,并在爱里引导我们效法基督的样式来应对冲突。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当上帝没有给我明确的指引时

作者:Michele Ong,新西兰

翻译:冠英,台湾

当我向家人和朋友道别、背起行囊,前往海外工作时,并没有清楚明显,从上帝而来触动我的声音说:“是的,按照这个计划前进”;或者是:“是的,这是我给你的旨意。”

事实上,当我决定辞去工作,转而全职为一个基督教非盈利事工写作时,上帝没有对我说什么。

起初,当我收到事工团队的邀请,希望我成为全职写作同工时,我不知该如何做出回应。因为,某一部分的我,因为得到事工组织对我写作能力的认可而觉得开心;但另一方面,我则无法确定转换道路,全力投入全职写作事工是否是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上一份做写作记者的工作是以失败告终的。

当时,我正在一个零售业电子商务平台任职,同时做这一事工机构的写作志愿者。我的公司,位於一栋有着复合式咖啡厅的大楼里,我的上下班时间很固定。

在这之前,我的记者工作经常要加班让我精疲力竭。虽然我当时的薪资也不算太多,但自从我进入公司以来,一直都在稳定地攀升,我也估计着,若我继续待在这里工作,我可能会得到再一次的加薪机会。

但我心里一直觉得很惆怅,因为我没有好好地善用我的写作天赋。虽然我因着做记者的工作背景而被僱用,然而在零售业公司里,我的工作大多为复制粘贴产品说明,并长时间参与到各个团队的促销活动中。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份优渥的工作,似乎我也有了不错的人生——一份大企业里的正职、兼顾喜爱的志愿者服侍,并且有足够的时间经营自己的社交生活。

接受基督教非营利组织的工作意味着我要放弃之前生活的稳定性,并且我还需要搬到海外工作。谁知道海外的生活会是怎样呢?我可能会深陷痛苦、又缺少朋友并且生活拮据。

考虑到钱

深埋在我心中挥之不去的另一个挂虑是金钱。

由于我未曾听过有哪个非营利事工组织的员工是极为富裕的,我就对姐姐诉说我的担忧:“若我变得一辈子都很穷该如何是好?而我所有的朋友都在大型企业任职 ,他们将会提着名牌包包,开着豪车”。事实上,即便我认为自己不会受名流设计物质所吸引,但我却深深地担心自己无法与朋友们并驾齐驱。

我在医院担任营养师的姐姐说她从没见过病床上的病人感谢他们手上的名牌包,带给他们力量和勇气去度过他们的疾病的。“人们真正感谢的是家人及朋友们的陪伴,而非那些昂贵的包包。”

当时我在两面想法的拉扯中相当地挣扎——一方面,我不想输给飞黄腾达的朋友们;另一方面,我不愿在审判的那天告诉上帝,基於经济方面的考量,我曾拒绝了非营利事工的邀请。

然而,姐姐的一番话如同当头棒喝,让我清醒过来,明白物质是多么的短暂。圣经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马太福音6章19节),“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马太福音6章20节)。对我而言,这意味着我需要放下财务所带来的安全感,去追求上帝一直催促着要我去做的事——全职写作服事。

有时候我们必须顺服

即便我已在意志上战胜了对於物质的担忧,我却发现自己仍然极度渴望听到上帝给我的确据。我火热地灵修,尽我可能地靠近祂,因为我需要一个确信——知道如果我接下这个职务,接下来的生活将会顺遂。

所以,想像一下,当我在Kindle上偶然发现了一本旧电子书时是多么兴奋。这是美国牧师兼作家John Ortberg写的一本书,名为《上帝对我生命的旨意是什么?》(What is God’s Will for My Life?),我想“就是它了!在这本书中我会找到上帝对我旨意的确据!”

虽然这本书没有给予我具体的解答,但书里有句话紧紧抓住了我!Ortberg研究了几位圣经人物,包括摩西、基甸、亚伯拉罕和耶利米的人生,他观察并总结到了:“感觉自己准备好了并不是那么重要。上帝不是在寻找已经准备好的人;而是在找寻那些愿意顺服的人。”

“找寻顺服的人”这几个字在我耳边萦绕。圣经中说的顺服是在即便我们不了解未来会怎样的情况下仍深深信靠上帝。我感觉到上帝在责备我。我越想越觉得,我所谓寻找上帝的旨意只不过是一种搪塞的借口罢了,根源上我是害怕再次成为一个写作者。

在进入零售业前,记者的工作使我精疲力尽。所以我发现躲在幕后撰写商品销售说明与文案并做写作志工服务对我来说是一种慰藉。那时我其实是在逃避。当上帝叩门时,我就如同圣经里的基甸一样 (士师记6章11-15节) ,以借口来搪塞上帝,跟祂解释着“我上一份全职写作工作是一大败笔,而且我可能挣不够钱过我想过的生活。”

最早的时候我因着想透过文字改变生命,而开始了记者的生涯。但现在我却成为一名广告文编,编写着数不完的商业促销文案,但我从没听说过有谁的生命因某个大促销而被改变。当然,在抢购促销商品时,他们可能会有即刻的快乐,但我却怀疑这样的方式能有什么长远的影响力。

此外,非营利组织的异象和使命与我的一致,我知道与他们同工能够让我继续做我爱的事——写作。在过去担任志愿者的经历中,我看到他们对所做之事充满热情,而我也希望能成为他们紧密团队的一员。

几经波折与踌躇后,我意识到自己无法永远地逃避。我递出辞呈且开始与朋友、同事们及健身教练一一道别,这使我的主管们十分惊讶。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做了对的选择,但我决定顺服上帝,无论我是否听见任何属天的声音与确据。

上帝的信实

很快地我已经进入海外移居的第三个月,在这新的国度里,我经历了上帝在不同方面的供应。在我没买车之前的两个月,每天都有一个超级棒的朋友,接送我到最近的火车站;还有就是一个设备齐全的新公寓,距离我的工作地点只有13分钟的路程。上帝满足了我各方面的需要,祂向我显现了祂的信实。

价格更低的生活费用,例如低廉的食品杂货与汽油,也使得我的薪资显得更加宽裕。所以先前我入不敷出的恐惧,实在是多馀的。

我并不是要撒谎告诉你说我头几个月的安顿生活一帆风顺。事实上,购车、找公寓、适应新工作让我忙得一团乱,除此以外,我还得了一场持续一个多星期的感冒。

但是,我真的相当享受现在的新角色——撰写文章及创作那些可以启发读者的内容。每当我在社交平台上读到读者的反馈,说他们因着哪篇文章受到鼓励时,就会有种幸福感湧上我的心头。最棒的是,每天傍晚离开公司时,我着实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回顾这一路,上帝并没有告诉我要移居国外,并让我明白这是祂的旨意,而是透过我对写作的热情以及给予我能够在和我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与使命感的组织工作的机会,轻轻带领着我走向我现在的道路。并且,若我没有因自身的恐惧和怀疑在做决定的时候与上帝摔跤的话,我就无法亲自看到祂的信实与供应。

我不知道你今天正在做什么决定,但我深深地明白,我们并不总是需要一个来自上帝的明显信号才去朝计划前行。没错,你要为此祷告。去做些调查,并寻求明智的建议。这些将帮助你分辨你要走上的道路是否是上帝喜悦的。如果是,我鼓励你背起行囊,放手去做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癌症也是上帝计划的一部分吗?

作者:Debra Hunt,新西兰

翻译:Abby,中国

你永远都不会想听到这几个字:“很不幸,你得的是癌症。”

31岁的时候,我收到了这个令我震惊的诊断。当时我和丈夫有3个孩子,外加一个抵押贷款。并且,我当时在教会担任儿童主日学牧师。

乳腺癌不在我的五年计划之内,我也从未料到自己会患乳腺癌。我不吸烟,身体健康,也没有乳腺癌家族史。

然而,我现在却坐在一个绿得让人有点头晕的小房间里,听医生跟我解释我癌症的严重程度。癌症没有被及时发现,现在已经是晚期了,所以医生为我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一个为期10年的内分泌治疗。她估计,如果能完成所有治疗,五年内我存活下来的几率将达到75%。

接下来几周里,我慢慢放下了近期的梦想和目标。半程马拉松要暂停。我在教会工作的目标也是如此。

我的生活被打断了。我发现自己在问:“上帝,为什么?为什么你会允许这件事发生?为什么你会允许癌症阻碍我去完成那些我以为你想让我去完成的目标?”

我教会的朋友们为我祷告。我也为自己祷告,祈求上帝医治我。

我觉得上帝给我的回应是,我需要在这条道路上单单信靠祂。是的,祂可以医治我,但即使祂没有医治,我还会相信祂吗?

我在这个想法上挣扎了好几周的时间,在流了好多眼泪之后,我意识到我的回答是“是的”。是的,我仍然相信上帝,即使祂不拿走我的癌症。圣经说祂是值得信赖的,我选择相信圣经中的话。我信靠祂,因为我知道祂不会不顾我。我抓住自己一直最喜欢的经文:“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因为祂顾念你们。”(彼得前书5章7节)

我也很欣赏这段经文的另一种译本:“在上帝面前要无忧无虑地生活,因为祂最顾念你们”。(彼得前书5章7节,按MSG信息本翻译)

所以我不再求上帝立即医治我,而是在治疗过程中信靠祂。

意外的祝福

在治疗过程中,我发现道路虽然艰难,但是上帝在这一路中给了我很多祝福。

当我真的以为自己会死去的时候,世界开始变得异常美丽。想到死亡,我开始留意眼前看到和听到的一切,就像我再也见不到它们一样。

早晨,我会踏出家门,被露珠滴落到树叶上、光线从树枝中透过或花朵在夜里紧紧合上,在白天却向着太阳敞开的景色所打动。我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如此美丽,这美是如此强烈,几乎让人心痛。因着这场致命的疾病,我对上帝的创造有了更深的感恩和喜爱;我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上帝的创造之手。

我也有幸与耶稣变得特别亲密。我感到很惊讶,因为这段时间里我并不觉得与祂同行是痛苦的…..我觉得祂真的是在背着我前行。通常我有点悲观,容易消极,但这段日子里似乎耶稣帮助我变得比平常更积极和乐观。虽然这病痛对我仍然是一个大挑战,但我总是能感觉到祂和我同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平安。

癌症也为我打开了一些门,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可以更多跟别人分享上帝的爱。我一直在各种活动上和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故事,这不仅帮助我整理自己的经历,也让我可以向那些原本根本没有机会遇到的人传讲耶稣基督的生命和盼望。

癌症并不是个好计划

这些有益的事是否意味着我认为癌症是上帝的好计划?不,并不是这样。

当祂使万物更新时,就不再有疾病和哭泣(启示录21章4节)。癌症并不是上帝为人类制定的计划,它不会永远辖制人们,上帝会让它结束。但不幸的是,现在它还在这里,并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自己生命的某个时刻受到癌症的影响。

在我继续与癌症作战的过程中,我知道上帝并不是坐在天上告诉我要坚强起来。而是祂就在这里陪着我,在我身体的疾病和疼痛中陪着我哭泣。

我清楚这一点,因为耶稣对祂的创造充满怜悯。当耶稣的朋友拉撒路死了的时候,尽管耶稣知道故事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祂还是因着悲伤和这一惨况哭泣!祂知道祂会让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但祂却在那一刻哭了起来(约翰福音11章35节)。所以,我知道当上帝看到祂的创造物受苦、经历手术、吃药、做放疗时,祂是难过的。

癌症不是上帝的计划。而是我们堕落世界的后果。有一天,耶稣会彻底结束癌症。

但现在,我相信上帝可以用这种可怕的疾病来做成奇妙的人们想不到的事情。虽然我们可能会对癌症的诊断感到震惊,但上帝却不会。祂已经知道祂将如何从不好的事中带出美好。祂用美丽的冠冕代替灰烬,使哀恸变为舞蹈(以赛亚书61章3节,诗篇30篇11节)。所以我们可以停止烦恼,用我们的生命去信靠祂。事实上,祂告诉我们必须这样做(见马太福音6章25-27节和腓立比书4章6-7节)。

我现在已经停止治疗一年了,目前身体很好。我仍然要与我的身体健康,持续的副作用和癌症复发的焦虑作斗争。但我无比感恩在这个过程中上帝为我所做的和祂还会继续做的一切。

癌症、疾病或痛苦不是上帝为你或任何一个祂宝贵的创造物制定的计划。如果你现在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或正在与疾病作斗争,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起信靠祂?相信祂可以使哪怕最恶劣的情况也互相效力,使你得益处。

*内分泌疗法是一种用来减缓或阻止癌症生长的激素疗法。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