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圣经中有关顺服掌权者的教导?

作者:BJ So,菲律宾     翻译:秋雨,加拿大

 

“一般来说,在公司里不要谈论政治或宗教。”——这是出自《希尔社会和商业形式手册》(始于1879年的礼仪指南)中的一条劝谏,然而时至今日这条劝谏似乎仍未过时。

我生活的群体中有许多人不愿意谈论政治,以及像金钱和性这种令人感到不适、或者可能有些唐突的话题。但这一现象造成的可悲结果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得不在教会以外, 在缺乏坚实的、敬畏上帝的圣经观点下讨论这些话题。

然而,事情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基督徒真切地渴望寻求圣经中有关政治的教导。我们教会正在努力创造一个安全的氛围以接纳此类讨论,虽然有时情况会变得有些棘手。作为牧师,我认为在探讨此类话题时要保持足够的敏感,不应轻率待之。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让上帝的话语成为我们的指南。

我撰写这篇文章时,恰逢菲律宾的局势处于紧张之时。因此,我必须明确声明:我无意对当下的政治局势作出评论,而是希望通过这篇文章重温圣经中关于服从掌权者的教导,以及当时对这些经文的反思是如何塑造了我在这个问题上的个人观念。

我认为成为基督徒等同于作出一种政治声明。当我们称耶稣是主时,我们是在宣告祂是我们最高的效忠对象。

我们宣告没有超越上帝的权柄,无论祂吩咐我们做什么,没有任何权势能够推翻它。

罗马书13章1-7节告诉我们,地上政权的权柄来自上帝,祂设立政权的目的是在地上维持秩序。因此,基督徒应该像服从主一样顺服掌权者。

我相信许多人对自己的政府感到灰心、失望,甚至愤怒。虽然有的政府相较于其他的略胜一筹,但很难想象有一个能让其公民感到完全满意的政府。

我们的政府真的是最差的吗?

如果我们认为当今的政府一塌糊涂,请不要忘记,早期教会时期的情形要比我们现在糟糕得多。

保罗写罗马书时,他对罗马政权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从表面上看,罗马政权似乎给世界带来了繁荣和秩序,但他们的残酷暴政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编造各种理由美化其征服其他民族的行径,强迫其他民族臣服于罗马帝国,而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剥削性的税收制度。

其次,看看他所面对的听众——一群根本没有政治权力的人。与今天我们大多数人不同,他们没有任何实现变革的渠道,也没有任何办法让自己的呼声被当局听见。那个时期,教会没有任何权力,不像今天,基督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

再来看看保罗的个人经历。他曾数次被监禁。显然他没有服从当局一再让他停止宣教的命令。使徒行传5章29节中彼得对当局如此回答:“顺从上帝不顺从人,是应当的”。

圣经的这些记载是在提醒我们,我们并不是第一个面对掌权者恶行的人,当保罗论到顺服掌权者时,他并没有让我们只顺服有德行的掌权者,也不是让我们盲目顺服。

因此,对掌权者的顺服取决于以下这一原则:罗马书13章1节告诉我们,所有掌权者统治的权利都是上帝所赋予的。第4节谈到官员是上帝的仆人,这意味着在政府工作的人员是在为上帝管理世界的旨意而服务。

这也意味着,即使他们不相信上帝,他们仍需承担责任,并要对上帝交帐。所有这一切都在上帝的主权之下——无论你是否接受祂,我们都在为上帝的旨意服务 。

如何理解顺服掌权者?

在确立了上帝是真正的权柄之后,我们作为公民应尽的义务就清楚多了。

 

  1. 纳税和遵守法律

首先,罗马书13章6节说我们应该纳税。保罗在第7节继续说,我们应当给予我们应给的一切:无论是一般的赋税还是罗马政权对商品征收的关税,还有我们对政权应有的尊重。

如果上帝是每个政权背后的权柄,那么问题的症结就是:你是否会给予你应给的?

耶稣在世上时,当敌人试图陷害他,问他以色列人是否应该纳税时,他在马可福音12章17节回答说:是的,应该纳税,尽一个公民的责任。

在掌权者手下受苦的保罗和耶稣都教导人们要服从掌权者。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掌权者,至少他们的部分经费来自于耶稣追随者所缴纳的税款。

想想这些,是不是觉得极不公平。

但是保罗说,要顺服。耶稣在约翰福音18章36节中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作为一个好公民,我们起码应该遵守法律。这与我们应该尊重掌权者是相符的(罗马书13章7节)。我们有没有乱穿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贿赂当权者或者投机取巧?

我并非是在论断别人。我自己也曾违反规则,并且未来当我面临压力时,可能会再次重蹈覆辙。选择做对的事的确很难,但我们必须为此努力,即使很难做到。

  1. 尽公民义务——为争取正义在合法的范围内投票和集会

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最高权柄。因此,我们能够表达意见并且施加影响。我们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与不公不义作斗争,这并不构成对抗政府。

彼得前书第2章教导我们,掌权的是:“【主】所派惩恶赏善的臣宰”(13-14节),“上帝的旨意原是要【我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15节)。

根据罗马书第13章和彼得前书第2章的这些经文,我们认识到,顺服掌权者的含意是我们不应该做违法和邪恶的事情,不是我们在邪恶面前应该无所事事,听之任之。

以上的反思让我想起几年前在禁毒战争最为激烈的时候,我耳闻虐待行径时保持缄默,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谴责。所以现在,如果类似的邪恶行径再次发生,我一定会为之发声。我相信,顺从掌权者并不等于保持沉默。坚持真理也是我作为公民和基督徒一部分责任。

我还回想起另外一件事,在刚过去的选举之前,我从未投过票。我所目睹政界里发生的一切让我异常愤怒,因此一直拒绝参与其中。这么多年来,让我略感欣慰的是,我选择以其他的方式回馈社会。

然而,这些经文仿佛在斥责我。我深深地认识到,投票也是我作为公民的职责。这件事是我力所能及的,可以改变那些在我看来需要改变的事情。所以今年,我第一次参与了投票。

作为公民,我们可以在一些方面有所作为。我知道有些朋友为被边缘化和被压迫的人谋取利益——他们组织聚会,开办事工,或资助现有事工。人们可以把他们的问题反应给民选代表,事实上,一些信徒为了服务国家而竞选公职 。在我们国家,这些都是宪法所允许的,也是作为一个关心社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责任。

我知道有人会说别费心了,反正也不可能改变什么。但我认为这不能作为我们不履行责任的借口。不履行责任的人上帝必要追究,无论是作恶的官员,还是不守望或者不参与国家事务的公民。

我们真的必须顺服吗?有例外情况吗?

很多基督徒对于保罗为什么就是没有给出例外情况而疑惑不解:什么情况下允许公民不顺服,什么情况下我们不应该顺服。

我认为这是因为保罗想强调顺服这一功课的重要性,而不是为我们的权利而战(尽管这也同等重要) 。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像顺服主一样地顺服,这是在陶造我们成为圣洁,是当我们的所作所为和世人一样时无法获得的一种品德。

顺服这一命令取决于我们对耶稣主宰地位的相信,祂高于世上一切的权柄。这个信息是针对耶稣跟随者的,祂是我们的君王,祂为我们而死,使我们的罪愆得到饶恕。这位完美的掌权者爱我们,并且为了我们的益处让万事互相效力。如果这是我们所拥有的,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这是任何掌权者都无法从你那里夺走的财富,也是最终即便掌权者的表现差强人意,我们也能够顺服的缘由。

如果你还不是基督徒,我鼓励你作为公民遵守法律,但我不能用以上的标准来要求你。你要做的第一步是先要来到耶稣面前,让祂成为你的财富。无论你处在怎样的政权之下,你要顺服他们,因为上帝会让他们交帐,祂也将保护你,保守你,直到世界的末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有时候我就是不想读经祷告,怎么办?

作者:奇奇,中国
有声播读:枝子,中国

 

又是漫长的一天。照顾孩子,做家务,工作,学习…… 疲惫到我根本没有闲下的时间。终于,在娃睡着也吃过饭整理过之后,我可以静一静了。祷告吗?读经吗?我知道自己非常亏欠,但是真的空下来的时候,我却只想瘫倒在床上看看手机。

很晚了,好困呀。于是我匆匆地在脑海中默祷一下,这一天又过去了。第二天,又是同样的情况。

“你有时间玩手机也不愿意读圣经吗?你看,你根本就不爱主嘛!”“你的属灵状况不好也是活该咯,因为你连祷告都不认真!”这样的声音很快就出现了。因为道出了真相,所以我无地自容。我确实是这么地糟糕不是吗?根本没有把主摆在首位呀!真是糟糕,我还在服侍呢,我们家中还在带领小组呢…… 我真是一个糟糕的信徒……

本以为这样的自省应该会让我悔悟,好下定决心好好读经祷告,过上更加“健康”的生活。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不但没有积极向上起来,心反而变得更硬了。我似乎理所当然地颓废下去了,世界对我的吸引力也好像更大了,我沉溺在时间的虚度之中,虽然罪咎和自责感更加沉重了,但我却愈发不愿意读经祷告。

直到有一天小组聚会里有一个小姊妹说到了同样的问题。我才发现这是很多姊妹(不知道弟兄是不是也会这样)共有的问题。我们常常陷入到这样一种恶性循环里面,一面自责一面颓废。我们以为这是属灵上的软弱,但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该怎么做却偏偏背道而驰呢?这种时候我们要怎样才能刚强起来呢?如果那个责备的声音反而让我们更加沉沦,那我们是不是还要听从它呢?

1、分辨内心的声音

当我真正开始省察内心那个责备的声音时,一切才开始更新和恢复。我一直以为那个声音是圣灵的责备,但想一想,真是如此吗?会不会是魔鬼的控告呢?这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目的。圣灵的责备不是应该让我悔改转向主吗?可我却还迟迟活在罪中。圣灵的责备不是应该让我心中有平安吗?可是我却满心的羞耻感,不愿顺服和回转。这声音让我转离光明,藏身在暗处。凭果子认树,圣灵的责备会让我转向上帝,而魔鬼却想方设法让我远离祂。

原来我们的心思常常被魔鬼利用,牠不单引诱我们犯罪,还在我们犯罪的时候不断控告我们。这控告,看似是自我反省,甚至还披着圣灵责备的外衣,实际上是想把我们“置之死地”,让我们根本没有悔改的可能。

想一下我每次的“自我责备”,满满都是定罪的语句,一句一句不停地控告。让我远离恩典,远离福音,远离上帝。所以,我们特别需要分辨这样的声音。保罗在哥林多前书4章3节说: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

2、上帝要的悔改

上帝要我们悔改,但祂说的悔改是转向祂,被祂更新改变。而不是活在罪疚感或者自我审判中。犹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他看到耶稣被羞辱、被鞭打时,他意识到自己的罪,但是他选择让罪疚感吞没自己,以至于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看起来好像是“谢罪”了,但却永远失去得到救恩的机会。主要给他恩典,他却自己定了自己的罪。上帝希望我们能够悔改,回转向祂,以真实的样子来到祂的面前,从祂那里支取力量,使我们能够被更新,并且刚强起来。

但我发现,对付心思意念并没有那么容易。接受这种控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常常在自己没有做好事情之后就会自动生发出这样的责备来。因此我必须更加敏锐一些。每次有这类控告或定罪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我就迅速做一个简短的祷告,求主帮助软弱和心硬的我,然后立刻进入到祂的恩典之中。有意思的是,这样祷告之后,我发现我更能够做好该做的事。

回到开头说的那个恶性循环。有时候我们就是不想读经祷告,坦诚面对这个状态并不可耻,因为读经祷告不应该成为我们得救的确据(仿佛不读经祷告我们就会失去救恩),或者是某种例行的公事,而是我们与上帝亲密交流的时间。祂要的是我们的心而不是一个徒有其表的形式。因此就算我们感觉疲乏无力,也可以带着这样真实的自己来到祂面前,坦诚地告诉天父爸爸。另外,该睡觉就睡觉,该休息就休息,上帝既然应许“疲乏的,祂赐能力;软弱的,祂加力量。”(以赛亚书40章29节),又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马太福音11章28节),祂就一定会赐我们力量,恢复我们对读经祷告的热情!

 

起来!让我们带着真实的自己回到上帝面前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上帝并没有应许人祷告之后就会感觉好受

作者:Jessie,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枝子,中国

 

每日早晨起床洗漱之后,我就会跪地祷告。这个固定的习惯从两年前开始。那时候我在一位敬虔爱主的姊妹家留宿,醒来的时候看见她正跪在地上专心地祷告。从那时候起,我就决心效法这位姊妹的榜样。从一开始建立习惯的艰辛,后来初尝早晨祷告的美好,经历被圣灵引导的祷告(明白祷告确实是在对上帝说话,而不是自说自话),慢慢地我无法不祷告。如果不以祷告开始一天,我就无法好好“活过”当日。我享受祷告的甜美,也享受在祷告中与上帝亲近的美好。

许多属灵伟人也都如此仰赖祷告,马丁·路德在百忙之中仍然不忘祷告,他说:“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所以我每天如果不花三小时祷告,便应付不了”。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中说祷告是每日上帝祝福的管道。祷告如此甘甜美好,只要经历过的人就会明白,真正的祷告是与活的上帝相交,在圣灵的带领和感动下忏悔、坦诚、赞美、感谢……祷告前也许沮丧、失望、焦虑,但往往祷告后却得着安慰和力量。在认罪中我们认清自己的本相,又在赞美和感谢中重新看见上帝的信实和慈爱。我们的灵魂来到上帝面前时仿佛是在深渊之中,知道自己没有任何资格来向圣洁的上帝开口,然而因为基督的救赎和圣灵的更新,我们能在祷告中与上帝相见,在上帝的光中见光。


正因为明白祷告能够如此甘甜和美好,所以每次祷告我都渴望能够在睁眼之时感到信心充足,力量充满,喜乐,也满怀盼望。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我有多少甜美祷告的时候,就有多少平淡或痛苦祷告的时候。有时候我心中被许多事缠绕,无法安静专注,祷告着祷告着就会“语无伦次”,像在碎碎念;有时候我内心浮躁,正为了什么事儿烦忧,尽管在祷告中说要交托倚靠,但睁开眼还是不平静。更有些时候,我闭上眼就开始落泪,哀嚎,胸中像有一团火在燃烧,不管说什么都无法平息,又或者麻木、失望,跪在地上好久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不是每次祷告结束我都能信心充足、力量充满,喜乐又有盼望,然而这是否正常?是不是这样的祷告就不是真正的祷告?诗篇中也有许多痛苦和悲伤的祷告,但最后他们总能赞美崇敬上帝,并且对上帝有盼望,那我这些祷告是不是就不被上帝悦纳和垂听呢?


一次主日讲道解答了我的疑惑。牧师特别讲到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在主耶稣祷告:“父啊!祢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祢的意思”(路加福音22章42节)之后,有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给耶稣力量。然而耶稣并没有因此就变得比较“好受”,或者就豁然开朗,完全喜乐了,而是“……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加福音22章44节)。

就在耶稣祷告了,甚至天使来加添力量之后,耶稣的痛苦并没有消失,甚至可能比刚才更加猛烈,因为圣经记载他祷告更加恳切,甚至汗如血点。从那时开始一直到在十字架上经历天父的掩面,主耶稣的痛苦是一直加深到极致,直至死亡。如此看来,上帝并没有应许人祷告之后就会感觉好受,或者痛苦得以减轻;也不是每一次祷告都是以甘甜和信心充足为结束。有时候,即使是迫切祷告,我们仍旧会感觉痛苦,或者事情仍然不是朝我们期望的方向结果。


但正如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一样,在祂祷告了一遍,天使加添力量之后,祂能够更加迫切地祷告,继续倚靠上帝。原来上帝没有应许祷告会挪去我们的痛苦,但是上帝会保守我们持续倚靠祂,祂会赐给我们坚忍的心,使我们能够持续祷告,持续在困境、失望、沮丧中倚靠上帝。上帝在祷告中加添我们力量去倚靠祂到底,直到我们看见祂早已命定的旨意——祂的荣耀的彰显。

那时,我们曾经一切的痛苦就都烟消云散,我们快乐变为永久喜乐,再也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不安和恐惧。未到那完全荣美的日子,我们的祷告就不会是总是美好和喜乐的,必定有些时候苦涩,有些时候甘甜,有些时候似乎平淡乏味,更有些时候令我们极其痛苦无法开口。但我们要忍耐,耐心等候,因为盼望的原意就是等候,我们在祷告中等候上帝,将来就必看见祂良善的旨意和作为。

“要等候耶和华!当壮胆,坚固你的心!我再说,要等候耶和华!”(诗篇27篇14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究竟我的祷告,欠缺了什么呢?

作者:东尼叔叔 ,加拿大

有声播读:洋澜,中国

 

“要常常喜乐, 不住地祷告, 凡事谢恩; 因为这是上帝在基督耶稣里 ,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6-18节)

以前祷告, 只是想与上帝保持关系, 并非真正喜欢祷告,亦未能享受其中的喜乐。受洗后参与教会聚会,有时要负责代祷,更觉得这不是轻松的事! 数年前,在团契中听到一位弟兄的祷告,他的祷告非常活泼也满有喜乐。自此我便认真向上帝祈求,希望能知道在自己的祷告生活里,欠缺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

我发现自己虽然不太会祷告,但很喜欢写日记。有一天,无意翻开日记,回顾过往发生的大小事情,才发现身边其实有很多人和事,我都应该为此感恩 ! 不错,当人懂得感恩,内心自然满足。生活态度亦会改变 ,多一份欣赏和感激 ,放下自我和抱怨,生活自然添上不少色彩。就如平日外出,即使是遇到一个善意的眼神、或是友人传来的慰问和加油的短讯, 其实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别人的真诚,内心得到鼓舞 。

当我将祷告和感恩联系在一起,便成为日常习惯,大小事情都向上帝诉说。我的祷告内容亦源源不绝,祷告生活变得有趣活泼 !

就如在疫情期间,多伦多经历过多次居家令。我与其他人一样,都有失落和沮丧的时候。可是在这期间,我亦有很多感恩的经历!记得去年圣诞节,收到香港家人寄来的爱心口罩,喜出望外。今年新年,朋友送来自制的糕点,美味温馨。在祷告中,我感谢上帝赐下关心我的家人朋友,更提醒我在主恩中要多记念别人的需要,为别人代祷和用行动实践对别人的关心!

祷告亦帮助我在苦恼的事情上找到亮光!记得我曾与相识很久的好友在某事的观点上有很大分歧,唇枪舌战、僵持不下。在祷告中, 我仍旧“锲而不舍”,抓住机会向上帝据理力争。就在我内心十分挣扎时, 听到红雀在窗外吱叫,柔暖的阳光亦盖在我的肩上。秋风送爽,似是上帝提醒我要安静,学习接受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祷告后,我明白只要能安静聆听,便可踏出与人和解的一步,内心更觉海阔天空,同时也能享受窗外更美的风景呀!

我相信,祷告生活是一场马拉松, 是我们与上帝建立关系的一个长跑!人需要在祷告中,不断学习交托、聆听、自我检视及等待。很多时候,当我们在等待中感到迷失或乏力时,必须继续以信心坚持相信。上帝会透过一些人、某些事、或日后一些正面的帮助,显明祂的工作 !合上帝心意的祷告,上帝必加添力量,也会带领我们。在这个长跑中,我还需继续探索、努力学习 !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