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智者之言

读经:约翰一书2章12-17节  

我曾是加州一家教会长执会的成员。其中有一位名叫鲍伯•史密斯的长老比我们大多数人都年长,也经常提醒我们要跟随圣经的引导。

记得有一次,我们已经花了一个多小时,讨论关于教会缺乏领袖人才的状况,并且努力找出各样可行的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鲍伯一直保持缄默,最后,他轻声说:「弟兄们,我们都忘了耶稣的答案,在想方法解决领袖人才缺乏的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路加福音10章2节)。于是,我们谦卑下来,用会议剩下的时间向上帝祷告,求祂兴起工人,差派工人到禾场上去。

鲁益师曾说:「若有智慧当然最好,否则得智慧的最佳之道,就是置身于智者之中。」正如箴言1章5节所说,明理的人会接受明智的忠告。鲍伯的见解使众人受益,这是智慧人的最好例子,因他们「认 [....]

灵命日粮:泪水小径

读经:启示录21章1-7节  

在美国的历史上,曾经发生一起严重的悲剧事件,即是在19世纪初期,数以万计的美国原住民被迫迁徙。美国原住民部落,曾经与白人立约,也曾经与白人并肩作战,可是到了最后,这些原住民却被人口不断增长的白人驱逐出了他们的家乡。就在1838年的冬天,数万名切罗基人不得不步上严酷的一千里西行路程,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泪水小径」。在这趟旅途中,很多人缺衣少食,或完全没有衣物、鞋履、补给……等等供应,这种不公义的结果最终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亡。

这个世界至今依然充满了不义、痛苦和令人心碎的事,今天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正走在一条泪水小径上,忍受着痛苦却无人安慰,流着泪水却无人在乎。然而,主看见了我们的眼泪,祂安慰我们忧伤的心(哥林多后书1章3-5节)。祂赐给我们盼望,将 [....]

灵命日粮:情感伤害

读经:马太福音26章36-46节  

几年前,有个朋友跟我一起读马太福音26章,读到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时,他对我说:「如果是我和耶稣一起在客西马尼园,我一定会做祂的后盾,我绝对不会睡着。」他接着义愤填膺地说:「当他们听到耶稣是如此烦愁时,怎么还可能睡得着?祂根本已经是在求他们了!」(参阅38节)

想到我们两个都长时间在外工作,而家人时常都无法看到我们时,我不禁开口问他:「曾经有多少次,我们的孩子在学校活动时,希望在人群中看见我们?我们的孩子是否因为我们不在身边或太过忙碌,而必须独自面对难题?我们的家人和朋友的确极需要我们亲自花时间付出关怀,甚至耶稣也希望祂的门徒与祂一起守望祷告。」(参阅40- 45节)

要平衡生活所需,同时顾及我们所爱的人、所服侍的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一旦没有做到,俨然 [....]

糟糕的一天

作者:刘鸣恩,新加坡

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
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
——诗篇121篇1-2节

一早起来,我觉得心里空荡荡的,灰心失望,情绪低落。我不停地想着自己的软弱和无能。我不知道怎么用母语来传福音,第二语言也不流利。我不擅长画画,也不识谱。我只会打鼓。可是谁会单独表演打鼓呢?谁会单独用鼓声录音呢?也没有人会为鼓声独奏写乐曲。而且,我被告知,我的写作作品不达标——我还一直以为我写得不错呢。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但是我知道,在每个境况中,我们都有两种选择。我们可以选择悖逆上帝,质疑祂在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中的旨意;或者我们可以信靠祂,相信祂知道什么对我们是最好的,而且会用这些环境来塑造我们成为祂的样式。有的人在试炼中更亲近上帝,而我知道,我就是其中一个。当我意识到我不能依靠人的力量时, 我就知道我必须依赖上帝的力量了。

于是,我搭上地铁去上班。地铁挤得要命,我就像装在一个罐头里。工作也没让我感觉好到哪里去。我就像个机器人,按要求生产。似乎没人在乎我的感受和想法,他们只想让我按他们说的去做。

这种挣扎,于我并不陌生。在那些像今天一样糟糕的日子里,当我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的时候,它就会威胁我、吞噬我。我想要别人认可我的贡献,忘记我的软弱。我想确知,我是活着的、有血有肉的人,我的生命能够给别人带来不同。我渴望被爱、被倾听,希望成为他人眼中有能力带来改变的人。我想知道,有人在乎我,并且我对其也很重要。我想确信,即使会失败、软弱,我也能给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我想肯定,上帝可以使用我。

按着这个世界的标准,如果我们没有在一些事上成功——尤其是那些我们喜欢做的事——我们就是个失败者。但是我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对于我们而言,人生就是和上帝建立关系,祂的爱不会因着我们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而改变。最奇妙的事情就是,上帝的爱永不会改变。

Casting Crowns写过一首歌,叫《暴风雨中的赞美》(Praise You in This Storm)。这首歌的灵感来自诗篇121篇1-2节:“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是的,在内心的狂躁中,我仍然能赞美祂,因为祂是我的帮助。在祂永不止息的爱中,我找到了面对崭新一天的勇气。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