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逃离忙碌怪圈的

 

作者:Amy Ji

翻译:奇奇

有声播读:小七

 

 

在我的家乡,人们已不再用典型的“嗨! 你好吗?”的方式互相打招呼了, 相反,你经常听到人们以这样的方式开始谈话:“我太忙了。 你怎么样?”

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忙碌是一个荣誉徽章。我们可能认为忙碌意味着高效、多产、勤奋。 加班是常态,准时下班在某种程度上让人觉得不正常,而请假则闻所未闻。

我也不例外。 我有一份全职工作、两份志愿者工作和三个事工组织的职责,这些让我的日历日程上挂满了七彩。 上午的会议结束后有午餐的头脑风暴,然后进入了下午的咨询会议,之后迎来了晚餐的咨询时间 ——这种模式一周又一周地重复,直到我失去了所有的时间观念。

很快,我发现自己每天早上都会问丈夫:“今天星期几?” 疲惫的身体开始影响我的心智,工作的压力让我彻夜难眠。 我开始在白天犯迷糊,错过各种任务。

从那时起我开始撒谎——这是我为了避免承担更多工作的救火方案。 “这个周末我需要工作”,我告诉一对想要咨询的年轻夫妇。 “我要加班”,我给教会领袖发短信。 “我需要去教会参加一个活动”,当我的老板需要我周六去加班时,我会这样回答。

陷入忙碌的怪圈

我以为我可以通过欺骗他人来取胜。 但到那个时候,忙碌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瘾。 只要我手头有空闲时间,我就必须把它们填满。 我开始一部又一部的追剧和看小说,我把休息时间都花在了这些并没有给我带来真正休息的事上。 尽管我获得了空闲时间,但我却像耶稣比喻中的浪子一样挥霍了它们。

那年感恩节,我主管的妻子送给我一块手表。 她在附赠的卡片上写下这样的话:“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箴言 16章9节)。 即使她知道我犯的错,她也没有表现出来。

读到这些话我感到很扎心。 沉浸在世界忙碌文化的氛围中,我也是这样欺骗自己,并相信忙碌是光荣的。

但上帝提醒我,祂是掌权者,唯独祂能决定我的脚步、我的计划和我的生活。 如果不符合我天父的旨意,我的忙碌就是徒劳。 这简单的几句话让我回到了现实——真正丰盛的生活是扎根于基督的生活。 祂活泼的话语使我确信要放弃这些属世的追求,而去追求祂。

在祂神圣的时间表里,第二年我得到了一个为期一个月在东亚山区的教学工作机会,在那里我再次学到了不忙碌意味着什么。 到乡村学校的路程单程需要三刻钟。 这些长途徒步给了我很多时间来重新调整自己并与主悠闲地交谈,这是早已被我忘记的最令我快乐的属灵操练了。

回来后,我就决定辞掉全职工作转而做兼职。 我从教书的经历中认识到,我可以在赚钱少得多的情况下生存,而改变工作也让我过上了真正丰盛、不忙碌的生活。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不断地选择拒绝忙碌生活的“荣耀”,首先坐在祂的脚前,远离这个世界的喧嚣,聆听祂安静、微小的声音。

忙着休息并与家人共度时光

当人们头一次发现我和丈夫有三个孩子、没有人帮忙我们带孩子并且我们都有多个兼职工作时,他们很快就会得出结论:“你俩一定很忙。” 虽然我们确实有忙碌的时候,但我们非常珍惜家人和家庭时间,因为我们永远不希望我们的孩子认为我们太忙了没有时间陪他们。

在我们家里,我们共享一个大的家庭日程表,我们都在上面规划我们的晚餐会面、每周的经文背诵时间、大家庭其他成员的生日派对等等。 但我们总是从规划“无事时段”开始——可以“做任何事”(或者什么也不做)。 我们可以躺在野餐垫上凝视云朵,或者坐在海滩上看着海浪反复撞击岩石,亦或开始一次没有目的地的骑行。

这在一开始确实很难实现。 我会悄悄查看手机上是否有电子邮件,并渴望立即回复同事。 所以,我们决定也设置无手机时间——在把手机关机之前,我们只允许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查看消息。 虽然这需要时间和练习,但我们已经从一开始的焦虑、抗拒到达了现在感受到的自由解放。

最近,在为期一周的学校假期期间,我们的孩子们决定用“无事时段”在客厅里建造一个纸板王国。 于是,我给自己泡了一杯咖啡,看着他们做。

传道书的智者在 4 章 6 节中说:“满了一把,得享安静,强如满了两把,劳碌捕风。”

当然,作为一个上帝许可在职场上工作的人来说,我们要在工作中竭尽全力。 但同样的,我们不应该认真对待我们的休息吗? 难道我们的主不是用大光来管理白天,小光来管理夜晚吗? 如果上帝以祂的智慧制定了这种白天和黑夜——工作和休息的模式,我们也应该训练自己退修,并有意识地将休息纳入我们的日程中。

当世界上的其他人继续在通过保持忙碌并竭尽全力攀登社会阶梯和积累尘世财富来定义自己的价值时,作为信徒,我们可以选择超越这些追求,转而去追求给我们一切好处的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灵命日粮:不灰心沮丧

读经:哥林多后书4章16-18节 

我已经不记得妈妈早年健康的模样了。多年来,她因罹患糖尿病,血糖非常不稳定。后来出现了并发症,致使她的肾脏受损,必须终身洗肾。神经病变和骨折导致她不得不使用轮椅,后来她的眼睛也开始退化,视力模糊。

尽管妈妈的身体越来越衰弱,但她的祷告生活却越发火热。她会花好几个小时为别人祷告,盼望他们能认识并经历上帝的爱。圣经中宝贵的话语,让她感到越咀嚼越甘甜。在妈妈的视力退化之前,她曾写信给我的阿姨,信中提到了哥林多后书4章16节:“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使徒保罗知道我们很容易灰心沮丧。在哥林多后书11章,他自述在生活中常经历危险,患难和匮乏(23-29节),但他将这些“苦楚”视为暂时的。他还鼓励我们,不要注重那看得见的,而是要注重那看不见的事物 [....]

《诗篇》灵修29 | 恐惧的风浪中,祢与我同在

读经:诗篇29 篇

(大卫的诗。) 

1上帝的众子啊,你们要将荣耀、能力归给耶和华,归给耶和华!

2要将耶和华的名所当得的荣耀归给他,以圣洁的妆饰敬拜耶和华。

3耶和华的声音发在水上;荣耀的上帝打雷,耶和华打雷在大水之上。

4耶和华的声音大有能力;耶和华的声音满有威严。

5耶和华的声音震破香柏树;耶和华震碎黎巴嫩的香柏树。

6他也使之跳跃如牛犊,使黎巴嫩和西连跳跃如野牛犊。

7耶和华的声音使火焰分岔。

8耶和华的声音震动旷野;耶和华震动加低斯的旷野。

9耶和华的声音惊动母鹿落胎,树木也脱落净光。凡在他殿中的,都称说他的荣耀。

10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

11耶和华必赐力量给他的百姓;耶和华必赐平安的福给他的百姓。

 

恐惧的风浪中,祢与我同在

 

作者:Lynn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无可否认,我们如今正生活在动荡不安的 “后疫情” 时期:局部战争、经济下滑、就业困难…这些外在的艰难让世界充满着危险的不确定性,好似随时都可以把我们丢入洪水泛滥的汪洋之中。当大海翻腾,波涛汹涌,当看似逃无可逃之时,你会选择如何面对恐惧?

于我,通常而言都是靠着自己去面对。我从来都被认为是一个 “有能力” 的人:从小被夸赞聪明,学习能力强,特别是在工作中极少有我不能解决的状况。即便现在的工作是服侍上帝,我好像也时常不自觉地倚靠自己的能力,常常忘记寻求上帝的帮助。

而最近,当我被丢入一片恐惧的风浪之中,当所有的能力都瞬间失灵,当祈求上帝赐下平安却没有回应,我不得不面对这一事实:上帝似乎允许我彻底掉入危险之中,祂好像要故意拿走我的能力,让我直面恐惧。

起初我十分不乐意,祈求上帝快快带我跨越风浪,而浪却越来越高。我终于无力反抗,最后只能在上帝面前安静下来,倾听祂的声音。

“耶和华的声音发在水上;荣耀的神打雷,耶和华打雷在大水之上。

耶和华的声音大有能力;耶和华的声音满有威严。”(第3-4节)

“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耶和华必赐力量给他的百姓;耶和华必赐平安的福给他的百姓。”(第10-11节)

我们通常以为,让人感受到不平安的风浪都是出于仇敌。而诗中上帝的声音也满有威严,那声音震破香柏树,使火焰分岔。会不会这风浪也是出于上帝呢?或许上帝不一定是要带我们去到一个没有任何恐惧的地方,而是提醒我们,在去往应许之地的旅程之中,即便洪水泛滥,在恐惧的风浪里,祂也与我同在。

这时我才发觉,原来我已在信仰生活中形成了某些思维惯性,习惯靠着自己去做判断,去解决问题,而忘记了时刻倚靠我们大有能力的主,也忘记圣灵其实一直在我里面,可以随时帮助我应对这一切艰难险阻。我只需安静在基督里,等待上帝平静风暴。或早或晚,我都会领受祂所赐下的平安和力量。

让我们一起祷告:

慈爱的天父啊,我知道有时候风浪是出于你,提醒着小信的我,在洪水泛滥之时,祢依然坐着为王。愿祢帮助我依靠圣灵的力量,在祢面前安静下来,不再靠着自己的能力,因祢与我同在。

问题反思:

1、当外在的环境充满危险,你会选择如何面对恐惧?

2、如何操练安静在基督里,领受祂所赐下的平安和力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灵命日粮:交托上帝

读经:诗篇37篇1-6节 

俗话说:“天助自助者。”但上帝更乐意帮助那些相信并倚靠祂的人。在2018年5月,美国演员乔纳森·鲁米(Jonathan Roumie)便体会了这个道理。他在《上帝所拣选的人》这部电视剧里扮演耶稣的角色,其内容根据四福音改编而成,播出后广受好评。此前,鲁米在洛杉矶居住了八年,一贫如洗,三餐不继,工作也没有着落。他不知该如何解决困境,于是向上帝倾心吐意,将自己的事业交托给祂。鲁米说:“我只是向上帝祷告‘我交托!我交托!’”当天稍晚时,他发现邮箱里有四张支票。三个月后,他被选中扮演《上帝所拣选的人》中耶稣的角色。鲁米发觉到上帝帮助那些相信祂的人。

诗人鼓励我们将万事都交托给上帝,而不是对“作恶的”人产生嫉妒和心怀不平(诗篇37篇1节)。当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以上帝为中心,“倚靠[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