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小善举

读经:歌罗西书3章12-17节 

爱曼达是一名家访看护,轮流在数家疗养院工作。她经常会带着她11岁的女儿贝贝一起去上班。贝贝为了打发时间,就开始问那些住在疗养院的人说:“若你能拥有三样东西,你会想要些什么呢?”贝贝把他们的答案都写在记事本里。出人意料地,他们想要的大多是食品,例如维也纳香肠,巧克力派,乳酪和酪梨。于是,贝贝设立一个“赞助我”的网站,以得到资助来满足他们那些小小的愿望。当她送出这些礼物时,会给对方一个拥抱。她说:“这让我好开心!”

当我们像贝贝一样以怜悯恩慈待人时,我们就向人显示我们的上帝是“有恩惠,有怜悯,……大有慈爱”(诗篇145篇8节)。因此,使徒保罗劝勉信徒:“你们既是上帝的选民,……要穿上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和忍耐”(歌罗西书3章12节,和合本修订版)。因为上帝以极大 [....]

灵命日粮:均为真实!

读经:创世记45章3-11节 

经过了三十年,冯露露终于和她的亲生家人重聚。约在两,三岁时,她在自家屋外玩耍遭人掳走,后来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协助下被寻获。因她被诱拐时年纪还小,所以对整起事件毫无印象。露露自小就以为父母是因无力扶养她而将她卖掉,得知真相后,她心中浮现许多疑问,百感交集。

当约瑟与他的哥哥们重逢时,应该也有一些复杂的情绪。他在少年时被哥哥们卖了,被人带到埃及为奴。尽管后来经历一连串痛苦的波折,但上帝使他高升为埃及的宰相。当他的哥哥们因饥荒到埃及买粮的时候,在他们没有察觉到的情况下,向约瑟求购粮食。

约瑟深知上帝藉着哥哥们所犯的恶成就了美事,并表明这是上帝“要大施拯救,保全[他们]的生命”(创世记45章7节)。但约瑟并没有重新定义哥哥们当年伤害他的恶行,而是明确 [....]

灵命日粮:问题的源头

读经:马可福音7章14-23节 

在1854年,伦敦有数以千计的民众丧生,大家猜测:这一定是恶劣的空气所致。事实上,当时的泰晤士河污水横流,受到夏季异常高温的曝晒,散发恶臭,致使伦敦臭气熏天,这就是史上所称的“大恶臭”。

但约翰.斯诺博士的研究指出,受污染的水所造成的问题,最严重的并不是散发恶臭的空气,而是霍乱大流行。

世人早就意识到另一个危机,一个臭气熏天的危机。我们生活在一个败坏的世界,但我们常常认不清这个问题的源头,总是治标不治本。完善的社会制度和政策固然有所助益,却无法终止社会乱象的根源,那就是人类充满罪恶的心思意念!

耶稣说:“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马可福音7章15节),并不是指身体上的疾病,而是指我们的属灵光景。祂还说:“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 [....]

灵命日粮:朋友

读经:箴言27章6-10节 

在1970年代,我就认识了这位朋友。当时我在高校担任英文老师,也兼任篮球教练,而他是身材瘦长的高一学生。不久之后,他进入我的球队和班级,我们的友谊便开始发展。在我的退休欢送会上,这位与我共事编辑多年的好友也出席了,并与大家分享我俩在主里历久弥新的友谊。

像这样因主的爱而相连的朋友,如何鼓励并使我们更亲近上帝?箴言的作者明白友谊具有两大激励人心的要素:第一,真正的朋友会提供宝贵的建议,这样的建议或许不易给予或接受,但作者表明:“朋友加的伤痕,出于忠诚”(27章6节);第二,在危难时,身边有愿意伸出援手的朋友非常重要,如作者说:“相近的邻舍,强如远方的弟兄。”(10节)

行单影只的生活模式并非好事,所罗门王强调:“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