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特殊需求”人士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Joya

 

我从小就被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母亲让我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兴趣,给我报绘画班、书法班、各科辅导班。同时,我每年都要参加各种比赛,从小学到中学都在尖子班,学业成绩也比较优秀。在教会里,从小在教会长大,参与各种节日表演,稍大一些就在少年团契服事。无论从什么角度评判我,都无可指摘。某种程度来说,我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在我上初中不久,就确诊了中度听力障碍。日常需要佩戴助听器才能正常交流。

从发现到接受,我其实没有太多的“悲惨”经历。别人故事中的被嘲笑、鄙视、看轻的遭遇,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象。唯一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年初中在班上上课,两位平时玩得特别好的朋友坐在我后面说笑。当时我已经开始察觉自己的听力不太好,但是朋友们还不知道。他们坐在后面喊我,我却时而听见时而听不见。于是他们就坐在后面轮流喊我,看我没反应或是给错反应,就一起哄笑。我不敢真和他们置气,内心却觉得很沮丧。当时大家都不成熟,难免玩笑过火。

后来我“狗胆包天”,开始尝试学乐器。学习音乐本身倒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只是我总是听不清老师的指示。又或者有时候大家一块玩,有些需要蒙上眼睛听指令的游戏,我根本就玩不了。无法看着对方的唇形,要聆听指示变得非常困难。更别说佩戴助听器之后,我需要小心保护这两个小东西。一旦摘下来,我就感觉自己“没了耳朵”,虽然世界会变得安静许多,但是别人说话我就没法正常回应,或是发生什么紧急事件,我无法事先察觉。另外,助听器非常昂贵,我总害怕自己粗心大意泡了水,或是弄不见。不夸张地说,我常常做的恶梦就是发现自己戴着助听器洗澡,真是把我吓出一身冷汗。

对我而言,最难受的其实不是听障本身,而是别人看待我的眼光。当别人知道我是个听障者时,那瞬间眼神的转变、话语的迟疑都会令我感到不舒服。我一点都不想让别人觉得我“不一样”,也不想听到别人对我说“对不起”,这似乎总在提醒我我是如此“特殊”、能够被轻易冒犯,我就如此脆弱需要被保护。

于是我更努力地要表现得优秀、完美无瑕。我渴望别人对我认可和赞许的眼神,所以就尽全力让自己“正常”,掩饰自己的缺陷。要是真掩饰不了,听障也必须成为别人因此夸赞我的资本。

然而骄傲的反面是自卑,我以为我不会自卑,但其实我也会想着:我是个半聋的人,我再也无法像别人一样成为优秀的人,因为我连“正常人”都不是!我也许就要这样孤独下去,也许这样的我就不合适进入婚姻,因为我非但不能成为得力助手,会给伴侣孩子添麻烦。我会耽误别人。每当我觉得自己还算是活得很幸福,这根“刺”就会提醒我,你是个听障者,你和别人不一样。

人心为了得到称赞和荣耀,可以诡诈到极处。连我的缺陷都必须为我的荣耀服务。听障暴露出我本性中的骄傲,我想藉着我的优秀得到称赞;当我发现我无法做到时,我又会刻意强调我的缺陷来博取别人对我的敬佩。自始至终,我想要得到的都是称赞和认可,而不是怜悯和同情。其实,我真正的缺陷不是听障,而是我那骄傲、渴慕得到称赞、不肯领受怜悯的心。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利米书17章9节)自从罪进入这世界,所有人都不再是“正常人”了,不是吗?我们的心悖逆上帝,理性说没有上帝,情感被私欲牵引,我们的灵魂滑向死亡的深渊。心里刚硬的人,即使有眼也是瞎的;有耳也是聋的。以赛亚书说:“谁比我的仆人眼瞎呢?谁比我差遣的使者耳聋呢?谁瞎眼像那与我和好的?谁瞎眼像耶和华的仆人呢?你看见许多事却不领会,耳朵开通却不听见”(以赛亚书42章19-20节)。

上帝并不凭外貌待人。并且圣经上说:“上帝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上帝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哥林多前书1章27节)。可见无论是有缺陷还是所谓的正常人,如果不愿意谦卑领受上帝的怜悯和恩典,都是真正瞎眼的、耳聋的。但若是虚心、灵里贫穷的人,就会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一无所有,是个真正的可怜人!不是某方面有缺陷,而是自己本就是一个需要倚靠和仰赖创造者的尘土。只有发现自己处在如此可怜的境况,才能卑微地祈求上帝的恩典。而真正谦卑,自认瞎眼的人才能“看见”上帝的作为;自认耳聋的人,才能“听见”上帝的大能。

正如以赛亚先知所说:“那时,聋子必听见这书上的话,瞎子的眼必从迷蒙黑暗中得以看见。谦卑人必因耶和华增添欢喜,人间贫穷的必因以色列的圣者快乐”(以赛亚书29章18-19节)。上帝的智慧、作为、和大能就是耶稣基督。谦卑领受怜悯的人,就能真正地“恢复正常”:敬畏上帝,按照上帝眼光看待自己。

听障、眼瞎、或是别的缺陷,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心刚硬骄傲。刚硬的心会将人推入死亡和绝望的深渊。但是谦卑领受怜悯的心却能看见耶稣就是上帝的荣耀、智慧和大能。

其实所有人,都是“特殊需求”人士,我们特别需要上帝的恩典,也需要上帝“特殊的恩典”。我不会说听障是上帝给我的礼物,我仍旧会视它为缺陷。但是我也明白,这缺陷其实很“正常”。因为罪,我本就该只配得满身缺陷和死亡。所有器官到如今还如常为我服务,都是因为上帝的恩典。因此我期盼,也相信到那日,我身上所有罪恶留下的咒诅、衰败的痕迹都会抹去,我的王——主耶稣基督会赐我一个全新的身体,我也会享受与祂和其他百姓美好的相交,到永远。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灵命日粮:齐来敬拜

读经:申命记31章9-13节 

在教会多代同堂的聚会中,会众不分老少一同齐声高唱赞美诗,许多人都感受到喜乐与平安。但一个焦头烂额的母亲却没有这样的体会。她一边哄着快要嚎啕大哭的宝宝,一边为五岁的孩子捧着诗歌本,同时还要让另一个刚学步的孩子别乱跑。后来,坐在她后面较年长的男士自愿带学步的孩子去旁边绕绕;另一位年轻的女士则表示,可以帮忙她为五岁的孩子拿诗歌本。在两分钟内,这位母亲的处境改变了,她终于可以松一口气,闭上眼睛,专心敬拜上帝。

上帝一直希望所有属祂的子民都能来敬拜祂──无论男女老少,老信徒或初信者。在以色列民进入应许之地前,摩西为各支派祝福,并且叮嘱他们所有的人要一同聚集,无论“男,女,孩子,并城里寄居的,使他们听,使他们学习,好敬畏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并遵行祂的律法(申命记31章12节)。不管我 [....]

如果我什么都不会,我还值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吗?

作者:佚名   有声播读:木木

 

我的奶奶没有上过学,没有一技之长,不会赚钱;比这更糟糕的是,她还不会煮饭,家务活做得也不是很好。从小,我就听大人们断断续续说起奶奶这些看起来“没有用”的特质。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特别喜欢我的奶奶。每次回老家,我都想跟她一起睡,我也很喜欢她来探望我。虽然大人说她不会做家务,但她总会帮我把鞋子洗干净,不管要花多长时间。即便她不是特别热情的人,不会叫我小宝贝,也不会抱我,但她看见我的时候脸上总是有笑容,这让我觉得她很欢迎我。虽然她做事情不是很完美,做饭可能也不是最好吃的,但她会尝试给我做一些特别的食物,比如粽子,哪怕每年只有一次。

最重要的是,当我的爸爸妈妈都需要上班的时候,如果她在,她都会陪伴我。所以,我常常想,人一定要“有用”才宝贵吗?我奶奶“没有用”,她存在的价值何在呢?

长大后,因为常常听到大人说起谁“有用”,“没用”,我也很担心自己“没有用”,从而失去价值、不被爱。这种害怕和担心像一层乌云,笼罩在我的生活里。我会因为成绩的起伏伤心失望;会担心自己不够好看没人喜欢;也怕自己做的事情太少不被认可。

因此,我外表看起来积极活泼,做事情认真负责,总会尽量多做一点,但内心却是因为太多害怕而很难拒绝别人。因此,我常常对自己很苛刻。给自己安排很多很多的事情,特别是帮别人做的事情,而不去关心自己是不是喜欢,自己是不是有时间,自己是不是累。

其实很多时候,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得太多,因为我害怕休息,总觉得自己不配,总觉得还有事情没做完,成为了一个害怕休息,无法完全享受自己时间的灵魂。

这种对自身价值的担心在我信主之后有了很大的改善。因为圣经告诉我,上帝创造我们,不是要我们“有用”,而是按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了我们(创世记1章27节),好叫我们可以享受祂的爱,也顺服祂,敬拜祂,成为可以爱别人的人。并且用爱来管理这个世界的虫、鱼、鸟、兽,山、水、花、草(创世记1章8节、弥迦书6章8节)。

并且,越是软弱,越是看起来“没用”的,祂越是会额外照顾(哥林多前书 12章22-24节)。我常常跟上帝开玩笑说,我就是肢体里最软弱的那一部分,比如说屁股,我需要特别特别多的额外恩典。

但当我忙碌起来,无暇去复习上帝是怎样看待我的时候,世界的谎言就渐渐跑回来。或者,我内心对没有价值的害怕,因为埋得太深,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根除。疫情所带来的无形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悄无声息地把我的这些害怕和紧张放大了很多倍。

有好几次,我竟然躲在厕所里哭了起来,因为我害怕,并且我不知道自己害怕什么。这种紧张和害怕最终也影响到我的身体,让我不只一次突然心跳加速,不得不躺下,并且感觉浑身开始瘫痪无力,甚至快要无法呼吸。

这让我意识到,我需要开始照顾自己了,对自己宽容一点,给自己一些休息的空间。我也开始重新思考以及去直面:我害怕的究竟是什么呢?如果我不能做我现在做的这些事情,或者如果我少做一些,我就是没有用,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不值得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了吗?

思考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我突然读到圣经当中耶稣的一段话。当时耶稣的门徒在讨论在天国里,他们谁大谁小。耶稣却让一个小孩子站在祂旁边,说:“凡为我名接待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你们中间最小的,他便为大”(路加福音9章46-48节)。

在我们使出十八般武艺想要证明自己,想要通过比别人强来感知自己的价值时,上帝却说我们本身作为人就是宝贵的。哪怕我们像小孩子,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做不了。活着的意义不是“有用”,活着的意义是“被爱”,哪怕全世界都不爱我,那位创造宇宙的上帝还是认为我“宝贵”,愿意将祂的独生子赐给我,为我的罪死,又让我成为祂的孩子。

父母会因为孩子“无用”而不爱他们吗?或许有这样的父母,但大多数,还是爱孩子的,不是因为他们“有用”,而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孩子。我也爱我的奶奶,就算她“没用”,她也还是我宝贝的奶奶。如果我什么都不会做,我还值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吗?祂让我活着我就开心地活着吧,因为祂是我的天父,祂说我是宝贵的,我就是宝贵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灵命日粮:职场见证

读经:彼得前书2章11-21节 

经理问道:“妳还在因为我想缩小妳最喜欢的部门而气恼吗?”艾琳抿了抿嘴说:“没有。”其实令她更沮丧的是,经理似乎是拿这件事奚落她。她一直努力为公司效力,想方设法招揽不同的人才,但因公司的空间有限而徒劳无功。艾琳忍住泪水,决定照经理的话去做。或许艾琳无法带来她所期望的改变,但她仍然可以竭尽所能做好她的工作。

使徒彼得在他所写的第一封书信中,力劝第一世纪的信徒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彼得前书2章13节)。要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保持诚信并不容易,但彼得给了我们保持良好行为的理由:“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归荣耀给上帝”(12节)。此外,这也有助于我们树立敬虔的榜样,让其他观察我们行事的信徒可以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