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J

每日旅程:你是谁?

ODJ sep 25

读经:提多书2章11-14节

「因为上帝救众人的恩典已经显明出来,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提多书2章11-12节)

「你是谁?是谁?谁?谁?谁?」这是一首经典流行歌开头的歌词,但并非只是一段悦耳曲调中的配词而已。这段歌词其实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你真知道自己是谁吗?

这问题至關紧要,但要回答它可不像脱口说出自己姓名、居住地、靠什么维生那么简单。真正的你,远超过驾驶执照上所登载的基本资料──超过太多了。若要认真回答这问题,你得收起驾照,取出圣经。

圣经开宗明义就已言明,我们有上帝的形象(创世记1章26-27节)。更确切言之,在上帝的创造物中,唯有人类拥有这至高无上的尊荣,就是按照上帝的样式造的。人类和成群的野马、覆雪的山巅,或夜空中的满天星斗都不同,我们乃是以上帝的形象为特征,身上带有这尊严的人。

圣经还告诉我们:「我们也是祂所生的」(使徒行传17章28节)。此即意味我们是宇宙之主所珍爱的儿女。多奇妙呵!我们的身分隐藏于这一真理之中,就是我们是照上帝形象造的人,又蒙耶稣基督宝血所救赎。因此我们得以活在平安、喜乐中,并活出在祂里面的新生命的意义(哥林多后书5章17节)。

最重要的是要让以上这些答案,和你在耶稣里对自己的认识产生共鸣。有许多事情,都取决于你怎么回答本文开头所提出的问题。一个人若看不清自己的真实身分,就难以活出上帝希望他活出的生命。

那么,你究竟是谁?————杰弗.奥森

相关经文:
你们既为儿子,上帝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你们(原文是我们)的心,呼叫:「阿爸!父!」(加拉太书4章6节)。

问题思考:
哪些错误的自我形象曾留驻在你心头?你对上帝的认识如何影响你对自己的认识?

每日旅程:因你在此

ODJ sep 24

读经:哥林多后书8章11-15节

「就是要你们的富馀,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的富馀,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这就均平了。」(哥林多后书8章14节)

你曾在急需用钱时缺少现金吗?凯斯泰勒在大学攻读研究所学位时,一人身兼三职。在车子抛锚时,他必须决定是拿钱付房租或是修车?结果他修了他的福特汽车,却差点被逐出家门,幸而当时有位慷慨的老板餽赠他525美元,让他得以缴纳房租。

现在,凯斯开设了一个名为「小小需要」的网站,用来帮助人们填补小额的财务缺口。奇妙的是,在接受过帮助的人当中,竟有70%这样高比例的人再回到该网站捐款。

泰勒的计画切实体现出保罗对哥林多人所说的话:「你们的富馀,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的富馀,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14节)。

既是如此,我们知道应该要「要用今世的钱财结交朋友」(路加福音16章9节)《现代中文修订版》。但我想,与实际掏出的金额相比,神更在意我们乐意的心。「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哥林多后书9章7节),无论金额多小,神都能使之成为他人的供应。保罗说:「人若有愿做的心,就必蒙悦纳」(8章12节)。

愿做的心,并不是说捐款要捐到银行帐户空空如也。保罗提醒信徒说:「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哥林多后书8章13节),而是要「照你们所有的去办成」(11节)。

上帝喜爱我们待人以慷慨为怀,因此,这里的挑战是:先看看上帝给了你什么,再想想你可以甘心乐意地付出多少,帮助身旁有需要的人──你能提供一点小小帮助,或是更多?珍尼弗•本森•舒特

相关经文:
•申命记15章7-8节
•传道书5章13节
•路加福音6章34节

问题思考:
你知道有人会因一笔金钱的餽赠而获益吗?拦阻你付出的因素是什么?你认为捐得乐意更难,还是按比例捐献更难?

每日旅程:哥白尼时刻

ODJ Sep 21

读经:诗篇33篇

「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他心中的思念万代常存。」(诗篇33篇11节)

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他那代表着16世纪科学革命开端的理论。他提出的假设乃是: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

最近我也历经了「哥白尼时刻」。我开始体悟到自己并非宇宙的中心,地球并非围绕着我而运转。在我忙碌时工作依然接踵而来,我依然得去满足某些需要并照料家中事务。简言之,我重新体会到,这世界的运转并非依循我的步伐、遵照我的原则,或迎合我的喜好。

虽然这与我们的心愿相悖,但生命确实并非完全關乎我们自身。这受造的世界是围绕着神运转,而不是人。在诗篇33篇中,我们读到:
• 自然界在围绕着上帝运转(6-9节)。祂聚集海水如垒,收藏深洋在库房。祂说有,世界便有;祂命立,就立。世界依循上帝所订的规律而运转。
• 列国在围绕着上帝运转(10-12节)。人一切的计谋与筹算不能抵挡上帝,惟有上帝的计画永远立定,祂的心意永不动摇。
• 世上众民在围绕着上帝运转(13-19节)。上帝观看一切世人,祂创造众人的心,鉴察我们一切作为。祂有权柄介入我们的生活,救我们脱离失序混乱的环境。

我们必须活出以上帝为中心,而非以己为中心的生活。今天,在以祂为中心的生活中,让我们臣服于祂的命令,遵行祂的道。——谢葆芳

相关经文:
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歌罗西书1章16节)

问题思考:
在哪些方面,你生活得像是世界在围绕你而运转?今天你愿将哪些事物交托给神?

每日旅程:家庭关系

ODJ sep 18

读经:创世记37章1-4节;13-20节

「约瑟的哥哥们远远地看见他,趁他还没有走到跟前,大家就同谋要害死他。」(创世记37章18节)

「碰!」这声音意味着有麻烦了。当时父母出门去了,而我和姊姊不洗碗盘,却展开了一场薯泥大战。我手持锡箔盒,追着她下了楼,同时也打定主意,决不因我年幼就让她占上风。然而,当一扇我们没注意到的门撞上她眼镜时,原本为求胜而紧绷的气氛顿时消逝,这下我们肯定得受罚了。

家庭原是上帝的设计,要带给我们身分认同感,也是我们最早发现自己的喜好、专长及学习人际交往之场所。但它同时也是我们最早经历冲突之处。即便在最稳固的家庭中,人们也会经历伤痛,进而对自己产生错误认知。

读约瑟的故事时,我们通常关注的是约瑟因哥哥们的嫉恨而受苦。这故事虽是「饶恕」课题中重要的一课(创世记50章20-21节),但同时也彰显了家庭问题如何直叩人心。

身为雅各的爱妻所生之长子(30章22-24节),约瑟在众子中备受尊荣,约瑟的兄长对这一点心知肚明(4节)。假使你是因没做功课而惹父母的气,那是一回事,但想想看,若你是因为投错胎而不讨喜,又会有何感觉(2节)。约瑟的兄长们认定,雅各偏爱约瑟就是厌弃他们,于是起而报复,剥去约瑟的外衣和尊荣(20-24节)。

自创世之初,家庭关系就是艰难重重(创世记4章8节)。我们无法迴避与家人相处的课题,而仇敌也正利用人的罪性,使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为敌(弥迦书7章6节)。以恶报恶只会造成恶性循环,唯有将己心连结于上帝,才能开启医治与复苏之路(路加福音1章17节)。——雷吉娜•弗兰克林

相关经文: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得前书4章8节)

问题思考:
家庭如何影响了你看待自己的方式?家庭经验又如何塑造你对神的看法?神会如何使用家庭所带来的伤害,为你的生命加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