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J

每日旅程:原谅的能力

20160612-770-425

作者:Roxanne Robbins 

翻译:湘颖

读经:约翰福音10章22-30节

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约翰福音10章29节

作为一个在海边长大的孩子,我经常去划船。没有朋友和家人一起在水中共度的周末是不完整的。

我非常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们即将要行驶的船只无法启航。修理了将近一个小时后发动机终于可以发动了。一切准备就绪后,开船的驾驶员非常兴奋地抛下船锚启航,当他开了好一段距离才发现,他的妻子还留在码头上!

对此,他的妻子并没有笑一笑就算了,而是因此勃然大怒。甚至在几年后,她仍然对他丈夫(现在是前夫)那天所做的事情感到愤愤不平。真是让人难过…当我们被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到时,原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在我们的一生中,确实要学习基督的样式,常常回想上帝是如何原谅了我们从而去选择原谅伤害我们的人。

在狄楠希的书《Quiet Place》中,她根据约翰福音10章28节写道,“我们经常因为身边的人,情况和事情而发怒,觉得生活太艰辛而无法忍受。然而最终,他人以及他们的罪无法控制我们;身边的环境和意外的情况亦无法掌控我们。”狄楠希继续分享说“因为耶稣的牺牲和所带来的饶恕,我们可以真实地经历救赎,并体会谁也无法将我们从上帝慈爱的双手中“夺走”这样一个事实。”

我们的天父,“祂比万有都大”(约翰福音10章29节),我们可以安歇在祂的大能和应许里。当我们接受祂的爱和宽恕时,我们就可以真正地去爱和原谅他人。

思考:体会到从上帝而来的认同感和安全感如何帮助你更快地饶恕伤害过你的人?上帝对你的饶恕如何改变了你的心?

每日旅程:话语如火

Young Couple Having Argument At Home

作者:Winn Collier 

翻译:湘颖

读经:雅各书3章1-12节

舌头就是火。——雅各书3章6节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和妻子谈了一些沉重的话题。一些深的伤口再次浮现出来。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气氛凝重,我必须要正面一个我多年前对她的伤害。很多年前,在我们还没结婚的时候,Miska和我有过一次很大的争执。在混乱中,我对她说了一些愚蠢和不成熟

的话,直击她心中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我说话时没有生气也没有恶意,但是充满了无知和愚蠢。我几次请求她的原谅,她也慷慨地原谅我了。然而伤口依然在,我说过的话无法收回了。

雅各提醒我们话语是如何能在好的方面或坏的方面带来巨大的能力。“舌头虽小却能说大话,”雅各说,“最小的火却能点着最大的树林”(雅各书3章5节)。把舌头比作火是一个完美的比喻,因为我们的话语带着巨大的力量,而这股力量往往会从我们体内肆意喷涌。“舌头就是火,”雅各说(雅各书3章6节)。即使是一句很小的话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事实上,舌头“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雅各书3章6节)。你会经常说着说着就变得控制不住,怒火中烧,然后导致你的关系破裂或友谊走到尽头么?雅各说得太对了“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雅各书3章8节)。

值得庆幸的是,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箴言告诉我们,温良的话语可以让我们的生活重获生机,带来完全的生命(箴言15章4节)。舌头的火不一定就会带来毁灭。我们口中所说的话也可以造就人,映照出上帝话语的美妙和生机。

思考:你最近一次被他人的话语伤害是什么时候?你认为你的言语在哪些方面伤害了别人?你又希望怎样用你的话语(藉着上帝的大能)做医治的工作?

 

 

每日旅程:爱之约

20150810-770-425

作者:Regina Franklin 

翻译:陈琳

读经:创世纪15章1-20节

当那日,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说:“我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幼发拉底大河之地。”——创世纪 15章18节

当我问朋友最近还好吗时,她立马开始掉眼泪。孤身一人的她看着身边无数比她年轻的朋友们都已经结婚,但她还是只身一人。眼看又有两对新人即将结婚,她想知道为什么她仍单身。她的心一直渴望拥有另一半,但是随着时间的飞逝,她对于独自终老的恐惧感也日益加剧。

她和我一样,都明白上帝是信实的,祂超乎我们的所求所想,并且祂永远与我们同在。但是单单数算上帝对她的应许似乎并不合适。我晚上回到家,丈夫和孩子们会在家里等我,而对于她并不是。于是我开始从她的角度来思考。尽管独身和结婚一样,都是从上帝而来的,但是我的朋友还是想要结婚。所以在我们不经意间在走廊里相遇时,我只是再次地告诉她上帝爱她,我也爱她。我想那才是她真正需要听到的。

创世记15章记载着一个带着肉体软弱且心里承载着相似渴望之人的故事。带着渴望得到后裔的心,亚伯拉罕得到了上帝给他的应许。(创世纪12章2节,创世纪13章14-16节)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问:“主耶和华啊,我怎能知道必得这地为业呢?”(创世纪15章8节)。

然而上帝没有告诉亚伯拉罕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而是指着自己起誓(希伯来书6章13-17节)。祂用一个没有人可以取消的约答应履行已经应许给亚伯拉罕的承诺。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带着未完成的心愿离开这个世界(使徒行传7章5节;希伯来书11章8-10节)。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然而永恒的真理告诉我们:上帝信守祂的承诺,祂也会亲自回应我们最深的渴望(诗篇34篇4-5节;以弗所书2章12-13节)。

 

思考:当主内的朋友问到为何他们的祷告还没有得到成就时我们该如何回应?上帝要如何使用你未得应允的渴望来向非信徒展现耶稣的充足的?

每日旅程: 走出舒适区

20161004-770-425

作者:Roxanne Robbins

翻译:陈琳

读经:马太福音28章16-20节

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马太福音28章19节

商业杂志《Fast Company》中的一篇文章表明,大多数人选择花时间跟他们相似的人待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周围的人认同我们,跟我们有同样的想法,拥有相似的价值观时,生活会变得容易很多。

“我们似乎总是想要待在舒适区里,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和跟我们相似的人待在一起,”文章的作者写道。

作为耶稣的信徒,我们被呼召加入执行“大使命”的行列,它教导我们“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基于这些,上帝允诺“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28章16-20节)。

许多人因为害怕被拒绝不敢去传福音。确实,跟与我们信仰不同的人交流不是件容易事儿。

然而,虽然我们要在行为、习惯上和“这个世界”分别为圣(罗马书12章1-2节),我们仍然有责任踏出自己的舒适区,把耶稣基督的好消息带给那些不认识祂的人。

当我们只想跟基督徒或是跟我们有一样价值观的人沟通时,记得上帝的话“祂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摩太前书2章4节)。

不要害怕,大胆地去传福音吧!要记得经上的话“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路加福音15章7节)。传福音会带给我们喜乐,走出舒适区算不得什么。

思考:这一周里你要做些什么让自己走出舒适区去传福音呢?知道上帝无论何时(即便当你跟别人传讲祂时)都“一直与你同在” 是如何激励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