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交托上帝

读经: 马可福音10章17-22节


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马可福音10章22节


对二次世界大战后长大的人而言,彭柯丽(Corrie ten Boom)不仅是个英雄,而且还以她的敬虔与智慧流传后世。当纳粹占领荷兰时,她和全家因救助犹太人而被抓入集中营,最后她幸存下来,说出那段倚靠着上帝度过的骇人经历。

彭柯丽说:「我曾经拥有很多东西,然而,我又全都失去了;但是我交托在上帝手中的一切,今天我依然拥有它们。」

彭柯丽对「失去」实在再熟悉不过了。因为那些可憎的纳粹党,她失去了家人、财物,甚至她的青春岁月。然而,透过将一切交托给上帝,她学会了专注在灵命及情感上的成长。

她的经历和学习,对我们有何意义呢?我们该将什么交托在上帝手中妥善保管呢?从马可福音10章那年轻财主的故事,我们知道应该将「一切」都交托在上帝手中。财主手中拥有的非常多,但耶稣要他将这一切全都放弃时,他拒绝了。他情愿保留财产,却不愿意跟从耶稣,最终他「忧忧愁愁地走了」(22节)。

跟彭柯丽一样,我们也可以将一切交托在上帝手中,从而找着盼望,相信祂为我们预备的结果必然最好。

我将所有献与耶稣,
甘心乐意全奉献;
我要时常爱主靠主,
天天活在主面前。
Van de Venter
只有将生命献给上帝,才可得到安稳。


全年读经:
箴言27-29章 哥林多后书10章


灵命日粮:祷告的心

读经: 诗篇27篇7-14节


祢说:「你们当寻求我的面。」那时我心向祢说:「耶和华啊,祢的面我正要寻求。」 —诗篇27篇8节


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四岁及两岁的女儿搭乘飞机,为避免女儿打扰其他乘客,她尽量不让女儿们闲着。当机长广播的声音传来,小女儿凯萨琳停下了手边的活动,低下头来。机长话一说完,她就低声说:「阿们!」或许因为不久前发生了一场天然灾害,才会让她以为机长是在祷告。

我希望自己能跟那小女孩一样,有一颗时时愿意祷告的心。坦白说,我觉得诗人大卫拥有祷告的心。从诗篇27篇,当他说到要面对强敌时(2节),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大卫说:「耶和华啊,祢的面我正要寻求」(8节)。有人认为,大卫当时是在回想逃离扫罗的日子(撒母耳记上21章10节),或是逃避他儿子押沙龙的境况(撒母耳记下15章13-14节)。大卫将祷告和倚靠上帝放在首位,并且确信上帝是他的避难所(诗篇27篇4-5节)。

我们也需要一个避难所。如果我们愿意阅读这篇诗和其他的诗篇,并以此作我们的祷告,就能与父上帝建立亲密的关系。当我们让上帝成为我们的避难所,就更容易以祷告把自己的心转向祂。

父啊,求祢让我知道何谓投靠祢,
以祢作我的避难所。
帮助我不在意祷词是否优美,
而是对祢倾心吐意,安舒躺卧在祢跟前。
在祷告中,上帝安定我们的心思,平静我们的意念。


全年读经:
箴言25-26章 哥林多后书9章


灵命日粮:怪罪他人

读经: 创世记16章1-6节,


我因你受屈⋯⋯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判断。 —创世记16章5节


珍妮的丈夫为了另一个女人而离开她,当时珍妮发誓,绝对不跟他的新任太太见面。然而,当她发觉心中的苦毒,伤害了子女与他们父亲之间的关系。她就请求上帝帮助,让她在无法改变的处境中,仍可以迈出第一步去克服苦毒的心情。

在创世记16章,我们读到上帝应许赐一婴孩给一对夫妇的故事。当撒莱建议她丈夫亚伯兰让使女夏甲为他生孩子时,她并没有全然信靠上帝赐孩子的应许。当夏甲的孩子出生,她就小看撒莱(创世记16章3-4节),于是撒莱便心生苦毒(5-6节)。

夏甲只是个没有任何权利的奴仆,突然间母凭子贵,今非昔比。撒莱的反应是什么呢?就是怪罪他人,包括亚伯兰(5节)。14年后,以撒出生时,上帝的应许实现了。可是在庆祝以撒断奶的筵席上,撒莱的态度又把事情搞砸了(21章8-10节)。

对撒莱而言,她要承受没有等候上帝成就而擅作决定的后果,实在不容易。但若她愿意靠着上帝的恩典改变她的态度,事情的结果必截然不同。虽然撒莱无法改变当初所做的错误决定,但如果靠着上帝的力量,她仍可以在这样的处境中活得不一样,并且能荣耀上帝。

感谢主,虽然我们的景况未必能改变,
但祢的恩典够我们在这景况中改变自己。
在这罪恶的世界,
求主帮助我们面对各种挣扎。
我们靠上帝的恩典,在幽暗的日子彰显祂的荣光。


全年读经:
箴言22-24章 哥林多后书8章


灵命日粮:温柔耶稣

读经: 马太福音18章1-10节


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马太福音18章3节


查理·卫斯理(Charles Wesley)是卫理公会的布道家,他创作了超过9,000首诗歌和圣诗。其中「万口欢唱」是一首感人且气势磅礴的赞美诗。而他在1742年首次出版的圣诗「温柔耶稣,真仁爱」,却是一个小孩的默祷词,当中抓住了一个重点,就是我们应如何以真诚而单纯的信心寻求主。

当耶稣的几个门徒在争取自己在天国的位分时,主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马太福音18章2-3节)

小孩子都不热衷追求地位和权力,他们反而渴望被接纳和有安全感。他们倚赖那些关心和爱护他们的成人。耶稣从来不会拒绝小孩。

卫斯理这首诗的最后一节,显出一种孩童追求更像耶稣的渴望:「从此更要赞美祢,喜乐当中服事祢;让全世界都看见,基督圣子在我心。」

慈悲耶稣神羔羊,
我身全靠主恩长。
求主使我效法祢,
求主住在我心中。
天父,求赐我如孩童般的信心,
深知祢爱和关怀,安歇在祢怀中;
让我全心渴望更像祢,
只为荣耀祢而活。
孩童般单纯的心,使信心更明亮闪耀。


全年读经:
箴言19-21章 哥林多后书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