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反映基督样式

读经: 罗马书12章9-18节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马书12章18节


一群老朋友相聚,有两张面孔特别引人注目,一张因愤怒而面目狰狞,另一张则因受伤害而眉头深锁。这两位老朋友的重逢已转变为怒吼,其中一位女士因为另一位女士的信仰而斥责她。争吵持续,直到那位先发声怒斥对方的女士气呼呼地离开餐厅,留下的另一位倍感震惊和羞辱。

现今的时代,真的是一个无法包容不同意见的时代吗?两个人的意见不一致,并不代表任何一方不怀好意。严厉或寸步不让的言论,绝对无法说服别人,坚守观点也不该失去尊重或同理心。

在罗马书12章,对于如何互相尊重与彼此和睦有美好的教导(10,16节)。耶稣也指出,凡相信祂的人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彼此相爱(约翰福音13章35节)。骄傲和愤怒不但能轻易使我们偏离正轨,更是与上帝要我们彼此相爱的吩咐背道而驰。

当我们情绪失控时,很难不去责怪别人,但圣经告诉我们:“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马书12章18节)。这表示你我有责任活出反映基督样式的生活,并且责无旁贷!我们每一个属于基督的人,都有这份责任。

凯辛蒂

别人说的哪些话会激起你的愤怒或憎恨?
你如何化干戈为玉帛,
化戾气为祥和?
慈爱的上帝,
求祢让我的言行都能展现祢的爱,
帮助我时时竭力与人和睦相处。


全年读经:
诗篇68-69篇;罗马书8章1-21节


灵命日粮:我只是司机

读经: 马太福音8章5-13节


因为我在人的权下。—马太福音8章9节


我到学校接女儿回家。女儿一见到我便钻进车子里,问我说:“爸,我可以去朋友家过夜吗?”我对她说:“乖女儿,你知道答案是什么。我只是司机,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们跟妈妈商量商量吧!”

“我只是司机”早已经成为我们家的一个笑话。每一天,我都请问我那做事有条不紊的妻子,我需要接送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去什么地点。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兼职司机”,负责接送三个十几岁的孩子。我经常弄不清楚要做什么,所以必须请示那位制定时间表的大师。

马太福音8章记载,耶稣遇见一个人,而这人也知道何谓发布命令和接受指令。这人是罗马的百夫长,他了解耶稣有医治的权柄,就如同百夫长有权柄对他底下的人发号施令。因此,他对耶稣说:“只要祢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因为我在人的权下,也有兵在我以下”(8-9节)。基督称赞他的信心(10,13节),也稀奇这位百夫长竟能理解祂是如何行使权柄。

那么我们呢?如果我们将耶稣指派的日常事务交托给祂会怎么样呢?或许我们认为自己“只是司机”,但在上帝的国度里,每个任务都有其意义与目的。

何安德

有什么可以帮助你清楚上帝每天的带领?
有时候,哪些障碍会阻挡你听见与顺服祂?
天父,谢谢祢照着祢的计划与心意,
带领与引导我的脚步,
请帮助我天天倚靠祢。


全年读经:
诗篇66-67篇;罗马书7章


灵命日粮:接续完成

读经: 列王纪上19章14-21节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要叫你们宣扬⋯⋯[祂]的美德。—彼得前书2章9节


蓓如为她的曾孙编织了一件毛衣,但还没织完就过世了。后来,这件毛衣被交给另一位热爱编织的人来完成,这要感谢一个组织帮忙联系编织志工──“完成者”,让他们协助完成那些离世的亲人尚未完工的工艺品。“完成者”以爱心投注他们的时间与技能,接续完成那些离世亲人留下的半成品,为那些哀伤的人带来安慰。

上帝也为先知以利亚指定一位“完成者”。那时,以色列人违背了与上帝所立的约,并杀害事奉上帝的众先知,使以利亚深感孤单与挫败。上帝便对他说:“膏⋯⋯以利沙作先知接续你”(列王纪上19章16节)。这确保了传讲上帝真理的工作,会在以利亚过世后仍长久地延续下去。

为了要让以利沙明白,上帝已选召他接续以利亚作上帝的先知,以利亚就“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19节)。由于先知的外袍代表蒙上帝拣选为代言人的权威(见列王纪下2章8节),所以此举清楚表明了以利沙已蒙召成为先知。

身为基督徒,我们的任务是要与人分享上帝的爱,并且宣扬上帝的美德(彼得前书2章9节)。或许我们在有生之年无法完成这项任务,但我们可以确信,上帝将持续这项事工,继续呼召其他“完成者”承担起向人宣扬上帝的神圣使命。

洪可婷

谁曾向你宣讲上帝的真理?
你要如何参与向人宣扬福音的工作?
天父,请让我能接续
去完成祢在这世上的工作。


全年读经:
诗篇63-65篇;罗马书6章


灵命日粮:小孩的愿望

读经: 路加福音18章15-17节


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路加福音18章16节


我的孙女伊莲7岁时,在学校看到一部讲述中美洲危地马拉一所孤儿院的影片。过后,她跟妈妈说:“我们必须去那里帮助他们。”她的妈妈告诉她,等她再长大一点,爸爸和妈妈会考虑这件事。

伊莲从未忘记这事,在她10岁那年,她与家人去那间孤儿院帮忙。两年后他们又回去,这次还有伊莲学校里的几个家庭一同前往。当伊莲15岁时,她与她父亲再次去危地马拉服事。

我们有时候会认为,小孩的愿望与梦想并不像成年人的那么重要。但圣经的记载却并非如此,上帝会呼召孩童,如对孩提时期的撒母耳说话(撒母耳记上3章4节);耶稣看重小孩的信心(路加福音18章16-17节);保罗劝勉年轻的基督徒,“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提摩太前书4章12节)。

由此可见,上帝要我们去引导孩子们(申命记6章6-7节;箴言22章6节),认识到孩子的信心是我们的榜样(马太福音18章3节),也要明白基督的警诫:不可阻止孩子们来亲近祂(路加福音18章15节)。

当我们在孩子身上看见希望的火花,你我这些成年人的责任是去点燃它。让我们在上帝的带领下,鼓励孩子们过一种信靠耶稣并服事祂的生活。

白德夫

你如何鼓励孩子信靠耶稣?
你如何帮助他们信心增长?
亲爱的天父,这世上的小孩需要基督,
请祢帮助我鼓励他们来信靠祢。


全年读经:
诗篇60-62篇;罗马书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