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最佳行销

读经: 歌罗西书4章2-6节


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 —歌罗西书4章5节


有个故事说:从前有个男孩,他为了卖苹果而上了一列火车。他在火车车厢间行走,一边叫卖着:「苹果!您要买苹果吗?」然而,他从车头走到最后一节车厢,却连一个苹果也没有卖出去。

有位男士看到他的窘境,就将他拉到一旁,要求看一下苹果。接着,他就拿了个苹果,走到第一节车厢,当着众人面前用餐巾把苹果擦一擦,然后沿着通道一面走,一面吃苹果,并夸赞这苹果有多清甜爽口。随后,他告诉那个男孩再试着叫卖一次。这一次,男孩卖掉了所有的苹果。差别在哪儿?对那些乘客而言,如今这些苹果变得吸引人了。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一个让人愿意聆听基督福音的方法,就是使它变得更吸引人,让人看见这福音怎样改变了我们的生命。保罗在歌罗西书4章5节里所说的,就是最好的方法:「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若我们对他人表现出仁慈、爱心和同情心,看到我们的人就会觉得好奇,这将给我们机会,向他们述说上帝赐给他们的奇妙大爱。

亲爱的主,
谢谢祢赐给我们丰盛的救恩,
求祢帮助我们活出基督的生命,
使这福音变得更吸引人。
生命奇妙的改变,能吸引人认识那位改变生命的主。


全年读经:
约伯记11-13章 使徒行传9章1-21节


灵命日粮:不加害人


读经: 罗马书13章8-10节


不加害人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诗篇46篇1节


许多人认为古希腊内科医师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是现代西方医学之父。他明白行医时遵循道德原则的重要性,而他写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也备受推崇,至今仍是许多医生的道德指标。这誓言其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不加害与人」,这表示一位医生只当做他认为对病人有益的事。

「不加害与人」这个原则,也可以延伸到我们日常的人际关系中。事实上,新约圣经教导的「爱人如己」,正是以「仁爱」为核心。在上帝的律法背后,保罗看见「爱」是许多诫命的真正目的:「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罗马书13章10节)

每天,当我们跟随救主耶稣基督时,都会面临许多影响他人生命的抉择,在我们做出选择时,应该先问问自己:「这样做是彰显基督对人的关怀吗?抑或我只是关心我自己?」这种体恤他人的心显示出基督的爱,为要医治伤心的人,以及帮助有需要的人。

主啊,我心极易被欲望和需求吞噬,
感谢祢告诉我如何关怀他人,
求主帮助我学习祢的榜样,
效法祢关怀他人。
关怀他人的需要,能帮助我们忘掉自己的重担。


全年读经:
约伯记8-10章 使徒行传8章26-40节


灵命日粮:路边援助

读经: 诗篇46篇


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诗篇46篇1节


我有位点头之交与他的几个朋友一同去打猎。他们到了英国女王的庄园巴尔莫勒尔附近。在行走时,他不小心扭伤了脚,无法再行走,只好叫其他人继续往前走,而他自己则在路旁等候。

当他孤伶伶地坐在路旁时,看见有辆车缓缓驶近,停在一旁。接着车上的女士摇下车窗,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他向那位女士解释自己的状况,并且说他正在等朋友回来,那位女士则回答:「上车吧!我载你回去你住的地方。」他一瘸一拐地走近车旁,打开车门一看,原来那位女士正是伊莉莎白女王!

得到英国女王的帮助,已经够让人吃惊,然而却有另外一个帮助,更让人震惊不已。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亲临这个世界,祂看见我们的困难,并提供资源来帮助我们。诗人也充满信心、坚定地表示:「上帝……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篇46篇1节)。我们的救主赐下恩典,使我们可以忍耐,祂的话语扶持我们,祂让朋友鼓励我们,为我们代祷,并且赐我们信心,知道最终祂必使万事互相效力,让我们的灵命得益处。

下一次,若你发觉自己在人生路上孤立无援,别忘了上帝就是你的帮助者。

亲爱的主,感谢祢在我碰到困难时,
成为我随时的帮助。求祢教导我仰望祢、
在祢的恩典与慈爱中得享平安,
直到祢领我安返天家。
要喜乐!上帝是位帮助你的王!


全年读经:
约伯记5-7章 使徒行传8章1-25节


灵命日粮:属天智慧

读经: 撒母耳记上24章1-10节


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 —雅各书3章17节


如果美国16岁的女高中生威摩特(Kiera Wilmot)是在科学课上做实验,她可能会拿到优等。然而,她却被指控引起爆炸。她本来计划事先取得老师同意才做这项实验,但她的同学却说服她在教室外做实验。于是,她用塑胶瓶将一些化学物质混合,结果引起爆炸,她这项无意的行为造成了同学们的惶恐不安,还因此遭到退学。

旧约告诉我们另一个关于同侪压力的故事。大卫和他的随从为了躲避扫罗的追杀而躲到山洞里,刚好扫罗也进入山洞(撒母耳记上24章)。大卫的部下向他建议,这正是上帝赐给他的好时机,能够处置扫罗,他们怂恿大卫杀了扫罗(4、10节)。他们以为大卫杀了扫罗,就可以不用闪躲,大卫也可以称王。但大卫却拒绝伤害扫罗,「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6节)。

在生活中,有时旁人会建议我们随心所欲,做一些当下似乎最快乐,或看来最实际的事情。但是属天和属世的智慧是有分别的(哥林多前书2章6-7节),「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雅各书3章17节)。当旁人企图说服我们采取某些行动时,我们可以祈求上帝来引导我们,作出适当的回应。

凭祢意行,主!凭祢意行!
管理我动作,凭主指引;
圣灵充满我,显明主恩,
惟望主耶稣,常住我心。
Pollard
真正的智慧是从上而来的智慧。


全年读经:
约伯记3-4章 使徒行传7章44-6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