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坚守基督信仰

读经: 提摩太后书1章6-12节


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提摩太后书1章8节


一位不知名的非洲牧师因坚信耶稣而殉道,后来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篇祷告文。这篇来自另一个时代的感人信息(The Fellowship of the Unashamed),宣告了殉道者对信仰的坚定,他不以相信耶稣为耻,勇敢为主作见证。

这位牧师的信息对所有基督徒发出了挑战,而且也呼应使徒保罗对年轻的同工提摩太的教导:“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提摩太后书1章8节),因为圣灵赐给我们“刚强,仁爱,谨守的心”(7节)。

这位忠心的非洲牧师写道:“有一群人都不以相信耶稣为耻,我是其中之一。我已立志永远作耶稣的门徒,我永不退缩,松懈,怠惰,后退或停滞。我不堪的过去已蒙耶稣救赎,现在我的人生满有意义,我的未来平安稳妥……我凭信心而活,倚靠祂的同在,以耐心前行,以祈祷得力,以圣灵的能力做工。”

提摩太和这位牧师所面对的困境,我们可能从未经历过,但使徒保罗和这位牧师的话都提醒我们,当我们的信心受到考验,务必要刚强站立。我们虽然会为福音受苦,但可以在苦难中不以基督为耻,因为上帝“能保全[我们]所交付祂的”(12节),包括我们的生命和未来。

白德夫

什么会赋予你勇气,让你不以基督为耻?
你如何效法那些不以福音为耻的人?
亲爱的上帝,祢已应许圣灵会赐予我们能力。
请帮助我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坚守基督信仰而不感到羞耻。


全年读经:
箴言6-7章;哥林多后书2章


灵命日粮:拥抱基督真理

读经: 约翰福音14章1-7节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14章6节


朋友康纳用他那台旧式的底片相机拍照时,并不会费心寻找明亮的光线,移除瑕疵或裁切任何难看的事物。他的照片竟没有任何修饰,而在我的社群媒体中,几乎都是精心编辑,美化的人物照和风景照,他的照片显然独树一帜。虽然与众不同,却很美丽,因为这些照片呈现出事物的真实样貌。

我们都渴望真实,但有时候,我们却不愿意接受真相或真理。耶稣在即将离世之际宣告:“我就是……真理”(约翰福音14章6节)。门徒在听了耶稣讲述了祂所渴慕的天父的家之后(2-3节),都很想知道如何才能到那里去,但他们却不明白答案就是站在他们面前的耶稣。他们难以理解,耶稣竟会藉着牺牲自己,带领他们得胜。

先知以赛亚预言那位将临的弥赛亚说:“祂没有佳形,也没有威仪,好叫我们仰慕祂;祂也没有美貌,使我们被祂吸引”(以赛亚书53章2节,新译本)。耶稣大部分的言论都极具挑战性且令人震惊,以致宗教领袖反对祂(约翰福音11章45-48节)。然而,祂却公开邀请众人来认识真理并得到真实的生命。耶稣说:“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约翰福音14章7节)。在这个充满修饰和虚假的世界里,我们今天就能拥抱这美丽而真实的真理!

平凯灵

你所追求的是表面的美丽,还是真实的真理?
你如何将耶稣的教导深植于心,反复思考?
亲爱的耶稣,祢是一切真理的源头,
我要选择跟随祢。


全年读经:
箴言3-5章;哥林多后书1章


灵命日粮:倚靠上帝

读经: 马可福音10章13-16节


在上帝国的正是这样的人。—马可福音10章14节


我对十周大的孙女妮妮说:“噢,你看起来好严肃哦!”因我说这话时,她正皱着眉头看着我的脸。我继续说:“这个世界让你皱眉头,是吗?换作我,我也是这样喔。但你知道吗?妈妈爱你,爸爸爱你,爷爷奶奶也爱你。最棒的是,耶稣爱你!这才是最重要的哦!”

霎时间,就像阳光穿透云层一样,她舒展眉头,脸上露出的笑容融化了我的心。虽然可能有点夸张,但我就跟大部分的祖父母一样,宁愿相信她听懂我说的话。不过,她也许感受到了我话语背后的那份喜悦。展露在她脸上那纯真的喜悦,让我想起耶稣说:“凡要承受上帝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马可福音10章15节)

当时,耶稣说这些话是因为“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祂,要耶稣给孩子们按手,为他们祝福(13,16节)。但门徒“责备那些人”,门徒认为耶稣太忙,太尊贵,这反倒叫耶稣恼怒(14-15节)。

孩子天生就谦卑且很依赖人。我们要在基督里领受上帝的慈爱,同样也必须摒除骄傲,承认自己在每一件事上都需要倚靠上帝。当我们如此行,上帝会将我们对这世界的绝望,换成能永远与祂同在的应许。这足以叫我们展颜欢笑。

庞雅各

你在哪些方面需要上帝?
你今日能如何表明自己对祂的倚赖?
阿爸天父,请帮助我今日谦卑地
活在祢的爱里,并与人分享祢的爱。


全年读经:
箴言1-2章;哥林多前书16章


灵命日粮:上帝的公义

读经: 诗篇109篇6-9,26-29节


愿敌对我和用恶言攻击我的,都从耶和华那里得到这报应。—诗篇109篇20节,新译本


这则新闻真是太可怕了!一名年轻的外籍女佣被她的雇主一家虐待致死。最后,雇主一家被关进了监牢,但我觉得这还不够。我心想,他们应该跟那可怜的女孩受到相同的虐待,然后被处死。但我随即便想到,我的愤怒是否超过了界限,我的这种想法是不是错了?

读到诗篇109篇,让我对人类天生的正义感有更深的了解。举大卫为例,当他看到有人欺压那些穷苦的人时,他按捺不住怒气,说:“愿他的年日短少,……愿他的儿女为孤儿,他的妻子为寡妇。”(8-9节)

然而,大卫并没有对这些人采取报复行动,即使他有能力如此行。相反地,他转向上帝,因上帝才是正义与拯救的真正源头。他只说:“愿敌对我和用恶言攻击我的,都从耶和华那里得到这报应。……耶和华我的上帝啊!求祢帮助我;求祢按着祢的慈爱拯救我。”(20,26节,新译本)

我相信上帝让我们天生有正义感,因这反映出祂的特质。当然,我们能坦诚表达内心的感受,但最终仍应将审判与惩罚的决定权交给上帝,相信祂会按照祂的时间和方式,秉公行义。使徒保罗清楚告诉我们:“不要自己申冤,……听凭主怒。”(罗马书12章19节)

许文荣

有什么新闻或事件令你忿忿不平?
你要如何为那些有需要或遭受冤屈的人祈求?
亲爱的上帝,祢是全知,公义的上帝,
愿祢的公义胜过一切,让所有人都敬畏尊崇祢。


全年读经:
诗篇148-150篇;哥林多前书15章29-5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