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安身何处

读经: 以赛亚书22章15-24节


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启示录14章13节


爱尔兰诗人叶慈(W. B. Yeats)希望自己死后能被葬在本布尔本山下,这是爱尔兰西部一座宏伟的平顶山。他晚年所写的一首诗就是《本布尔本山下》,如今他的墓碑上刻着那首诗的最后一句:“冷眼观生死,骑士策马行!”

对这句诗的意思,人们进行了很多猜测。我想,这或许是诗人对生死现实的默认。不管怎样,叶慈最终得偿所愿,被安葬在他选择的地方,墓碑上也刻着他所要的诗句。但事实是冷酷的,没有我们,世界依然运转,且对我们的离世漠不关心。

在犹大历史的一段悲惨时期,一位宫廷总管舍伯那为了能死后名垂后世,就为自己凿了坟墓。但上帝藉先知以赛亚对他说:“你在这里靠谁?竟敢在这里为自己凿坟墓,在高处为自己凿坟墓,在岩石中为自己挖安身之所!”(以赛亚书22章16节,和合本修订版)又说:“[上帝]必将你卷成一团,好像抛球一样抛向宽阔之地。⋯⋯你必死在那里。”(18节,同上)

舍伯那抓错了重点。其实我们葬在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事奉谁。那些事奉耶稣的人,享有这极大的安慰:“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启示录14章13节)我们事奉的这位上帝,绝不会对我们的离世漠不关心。祂期待我们到祂那里,欢迎我们回家!

葛庭墨

你的生命如何说明你正在事奉谁呢?
你希望别人将来如何记得你?
天父啊,请帮助我
带着与祢永远同住的期待,
活出祢所喜悦的生命。


全年读经:
以斯拉记1-2章;约翰福音19章23-42节


灵命日粮:分秒必争

读经: 提摩太后书4章1-8节


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做传道的工夫。—提摩太后书4章5节


当1912年4月铁达尼号撞上冰山时,约翰·哈普尔牧师(John Harper)为他六岁的女儿,在数量不多的救生艇上争取到一个位子。然后,他把自己的救生衣给了同船的一位乘客,还跟任何一位愿意听的人传讲福音。当船沉没时,数百人等着无望的救援,哈普尔牧师游向一个个落海的乘客,说:“当信主耶稣,你⋯⋯必得救。”(使徒行传16章31节)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举办的一场铁达尼号幸存者的聚会中,一位男士自称是“约翰·哈普尔引领信主的最后一人”。当哈普尔牧师第一次邀请他信主时,他拒绝了,但当牧师再次邀请时,他就接受了基督。他眼见哈普尔牧师在生命最后一刻仍致力传讲耶稣,最终因体温过低而死,沉入冰冷的海面下。

使徒保罗在对提摩太的嘱咐中,也勉励他同样以分秒必争,无私牺牲的精神传讲福音。保罗肯定地告诉提摩太,上帝一直同在,且耶稣必会再来,叮嘱他在传道时要有耐心,教导要精确(提摩太后书4章1-2节)。保罗提醒这年轻的传道人,尽管有些人会拒绝接受耶稣,他仍要专心传道(3-5节)。

我们的生命有限,因此分分秒秒都很重要。在我们宣告耶稣拯救世人时,我们也可以确信,天父已经为你我在天堂保留了位子。

邓书琪

知道自己年日有限,
如何使你更急切地向人传讲耶稣的爱?
你今日要如何向人传福音?
耶稣,请赐给我更多机会
能向人分享祢的爱。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34-36章;约翰福音19章1-22节


灵命日粮:慷慨捐助

读经: 哥林多后书9章6-11节


各人要照着心里所决定的捐输。—哥林多后书9章7节,新译本


我妻子苏珊在学校的课外圣经社团服事,每周一次。最近,社团鼓励孩子们捐钱救助饱受战争蹂躏的乌克兰孩童,于是苏珊把这项捐助计划告诉我们11岁的孙女玛姬。约一周之后,我们收到玛姬寄来的一封信,里面装着美金3.45元,信上面写着:“我把自己全部的钱都捐给乌克兰的孩童,以后我还会再寄。”

苏珊不曾要求玛姬捐助,但或许是圣灵感动了玛姬,而玛姬爱耶稣并愿意为祂而活,因此做出了回应。

若想到这微小的礼物其实是出于一颗慷慨的心,我们便能从中学到许多功课。这也让我们想到在哥林多后书9章,使徒保罗对于捐助的一些教导。首先,保罗建议我们要“多”种(6节),那么将“全部的钱”都捐出去,无疑是多的。保罗还写到,我们应随从上帝的引导,按自己的能力,捐得乐意,“不要勉强”(7节)。保罗还引用诗篇112篇9节强调“周济穷人”的重要性(新译本)。

当我们有机会慷慨捐助时,让我们询问上帝,祂要我们如何回应。当我们随从上帝的带领,乐意慷慨地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你我的捐赠就能“使感谢归于上帝”(哥林多后书9章11节),这就是慷慨捐助!

白德夫

有什么会促使你对别人慷慨解囊?
你如何竭力满足他人真正的需要?
亲爱的上帝,求祢赐给我
像祢那样的慷慨之心,
让我能成为祢所期望的那种慷慨捐助者。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32-33章;约翰福音18章19-40节


灵命日粮:除掉偶像

读经: 创世记35章1-5节


你们现在要除掉你们中间的外邦神,专心归向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约书亚记24章23节


这查经小组中的弟兄们都已年近80,所以当我得知他们仍因情欲而痛苦挣扎时,感到非常讶异。这场从他们年少时就开始的争战,至今仍在进行。每一天,他们都立志要在这件事上坚守耶稣的教导,也在失败时祈求赦免。

敬虔的人到了晚年还在抵抗情欲的试探,或许会让我们感到惊讶,但或许也无需感到意外。在你我的生命中,任何取代上帝之地位的事物,都会成为我们的偶像,而这些偶像很可能在我们以为早就摆脱了之后,又再次出现。

创世记35章记载,雅各蒙上帝拯救脱离舅舅拉班,并且与哥哥以扫和解之后,准备回伯特利去敬拜上帝,庆祝他得了许多祝福。然而,他的家人却还留着外邦的偶像,所以雅各必须除去那些偶像(2-4节)。在约书亚记的结尾,以色列人打败敌人,定居迦南时,约书亚仍敦促他们:“除掉你们中间的外邦神,专心归向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24章23节)。大卫王的妻子米甲显然也收藏偶像,因她将其中一个放在大卫的床上,骗过那些来捉拿大卫的士兵(撒母耳记上19章11-16节)。

偶像的问题比我们想像的更常见,但上帝比我们所想像的更有耐心,这原是我们不配得的。引诱我们去犯罪,转向偶像的试探固然很大,但上帝的赦免更大。愿我们能为了耶稣而分别为圣,远离罪恶,在祂里面寻求赦免。

韦陌格

你最容易受到哪种罪的引诱?
你可以采取哪些步骤来毁掉这个偶像?
天父,我承认自己的罪,
感谢祢藉着耶稣赐下了赦免。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30-31章;约翰福音18章1-1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