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不怕干扰

读经: 读经:诗篇33篇10-15节


金句:「耶和华 . . . 使众民的思念无有功效。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诗篇33篇10-11节)


若你的生活方式和我差不多,那么你每一天都会有周详的安排。我有一个行程表,上面记满了约会、会议、以及其他的「待办事项」。然而,不可避免的,「干扰」时常发生,大大地影响了我的行程。虽然有时会令我感到心烦,但有时却使我从中获益。

有时,上帝会「干扰」有规律的生活,让祂的计划得到巨大进展。举个例子,天使「干扰」了马利亚的生活,宣告她将怀孕生子,名叫耶稣。她是个童女,已经许配了人,这项消息无疑对她产生强大的震撼及干扰(路加福音1章26-31节)。扫罗是一名犹太狂热信徒,迫害早期基督徒。当他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预备去搜捕更多基督徒时,耶稣的荣光使他眼睛瞎了(使徒行传9章1-9节)。这个改变生命的「干扰」,对后来基督教发展具有绝对深远的影响。

诗人提醒我们:耶和华可使「众民的思念无有功效」(诗篇33篇10节)。然而,我们经常会对「干扰」日常规律的事,抱有一些负面的心态,如:沮丧、烦恼、恐惧和怀疑。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次来自上帝意想不到的干扰,都是一个美好的机会。让我们欢喜接受,将之当作从上帝指示的新「待办事项」。 JS

若我深感今日匆忙,
助我以祢眼光看见,
每当干扰来临之时,
正是天赐时机显现。 Sper

在干扰中察觉上帝的美意。


全年读经:
创世记27-29章


灵命日粮:甘心付出

读经: 读经:历代志上29章1-14节


金句:「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哥林多后书9章7节)


我提醒丈夫,他三十九岁的生日就快到了。他却说不想要任何生日礼物。我心想:哼,哪有可能!于是,我继续追问他想要什么礼物。这时他告诉我,这次的生日,他想把我们要为他买礼物的钱捐出去。

圣经教导我们要捐得乐意,而不是出于勉强或是被要求,才支持上帝的事工和帮助他人(哥林多后书9章7节)。心甘情愿地给予,常为施予的人带来喜乐。当大卫王献上私人收藏的金银,建造圣殿,许多以色列的官长就效法他的榜样,献上铜、铁、宝石及贵重的金银,「因这些人诚心乐意献给耶和华,百姓就欢喜。」(历代志上29章9节)

在欢庆时,大卫赞美上帝:「我们把从祢而得的献给祢!」(历代志上29章14节)他的重点是:上帝拥有万物。记住这一点,我们就会更乐意捐献,因为我们只是把物品归还原主──上帝。

下一回,当你为主基督的事工而捐献金钱、服事或是任何东西,应检视自己的心态。你是甘心乐意地付出吗?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 JBS

主悦纳乐意捐献,
因主爱充满你心;
让祝福如同江河,
滋润大地全更新。 Murray

甘心付出远比付出多少更重要。


全年读经:
创世记23-26章


灵命日粮:无法脱罪

读经: 读经:撒母耳记下12章1-15节


金句:「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民数记32章23节)


有一回,我和妻子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看见一名司机左转进入中间的回转道,那是仅供急救车辆回转的车道,他企图在那里将车子调头。

这名司机等候迎面而来车辆通过,伺机回转。然而,他只顾着看右方来的车辆,却未曾留意到一辆警车已悄悄地倒退,在对面的车道等着他。当这名司机终于等到机会回转,闯入对面的车道时,正好撞上了警车的尾部。

很多时候,我们做了错事都想侥幸逃过惩罚。大卫王在与拔示巴犯奸淫罪之后,他也一心只想为自己脱罪。但是,上帝差派拿单指出了他的罪。他所犯的奸淫、诡诈、谋杀,耶和华甚不喜悦(撒母耳记下11章27节),因此拿单揭露了大卫令人发指的罪恶。大卫王极为后悔,他认罪、悔改、接受上帝的饶恕,然而,大卫犯罪带来的后果必永不离开他的家族(12章10节)。

倘若你正企图为自己脱罪,别忘了圣经说:「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民数记32章23节)。应当回转归向上帝,不要隐藏,反倒要寻求祂的怜悯与饶恕。 HDF

所做所思,主都知晓;
在祂面前,无法躲藏;
基督为你,死在十架;
赶紧认罪,饶恕临到。 Hess

若要罪得赦免,就必须先认罪。


全年读经:
创世记20-22章


灵命日粮:渴望归家

读经: 读经:腓立比书1章21-30节


金句:「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立比书1章23节)


当儿子史蒂芬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曾经离家一个星期,去参加福音夏令营。当周稍后几天,我们收到他写来的信,信上只简单地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请今天就来接我回家。」当然,他小小的脑袋还无法理解,我们要好几天才会收到他的信;等到我们去接他,则需要更久的时间。在他小小的心灵里,只是渴望回家,渴望见到爸爸妈妈。对一个孩子来说,等待实在是件很难熬的事。

有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跟史蒂芬一样,经常渴望与耶稣基督同在一起,希望可以回到「永远的家」(传道书12章5节),在那里我们将「与基督同在」(腓立比书1章23节)。身为上帝的儿女(约翰福音1章12节),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绝不是我们真正的家。与使徒保罗相仿,当我们在生命的困境中挣扎时,尤其会有这样的感受。保罗在罗马等候审问时写道:「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立比书1章23节)。他乐于服事基督,但同时他心中仍渴望与救主基督同在。

知道我们将来会与耶稣基督同在,确实是一件值得安慰的事,因为那天上的家是好得无比的。 WEC

见祂荣面,是我盼望;
我心向往,魂牵梦绕;
走过风雨,度过黑夜;
归家见主,实在太好! Chisholm

无有一处比家好,何况那家在天堂。


全年读经:
创世记16-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