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 用圣经 对付它

读经: 读经:马太福音4章1-11节


金句: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 -马太福音4章1节


在耶稣开始祂的传道事工时,一切似乎很顺利。在马太福音3章,耶稣接受施洗约翰的洗礼,接着便听到天父从上头来的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17节)。但是,在这之后,事情却急转直下。

接下来,耶稣在旷野受试探。这并非纯属巧合,而是圣灵的引领,让属天与属地的两大势力对决。感谢上帝,耶稣在面对试探时所获得的胜利,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最佳的典范,好让我们在面对撒但的诱惑时,亦可仿效祂。

首先,我们要注意,撒但是在耶稣饥饿与疲倦时试探祂,它对我们也会运用同样的伎俩。它等待我们陷入身心俱疲的脆弱时刻,企图用可立即满足我们需要的诱饵迷惑我们。当我们面对这些挑战时,遵循耶稣的方式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以圣经的话语反驳撒但!当耶稣面对试探时,祂以圣经里的话来回应:「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福音4章4节,参见申命记8章3节)。圣经当中有许多关于欲望、贪念、谎言及其他罪的教导。如果我们将这些经文铭记在心,就可以在面对攻击的时候运用出来。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JS


如果未曾面对过,
来自撒但的试探,
我们永远难体会,
靠主就能打胜仗。 Robert
面对撒但挑衅,用上帝话语反击


全年读经:
诗篇81-83篇 罗马书11章19-36节


灵命日粮: 疲惫不堪

读经: 读经:出埃及记18章13-27节


金句:你和这些百姓必都疲惫。 -出埃及记18章18节


我的朋友杰夫受女儿之邀,主持她的婚礼。到一个充满异国情调、浪漫之地举行婚礼,的确是件令人欢欣的乐事。但是其中却有个难题,因为婚筵规模不大,因此杰夫必须负起三个不同的任务,而且可能彼此冲突。他将担任证婚牧师、新娘的父亲、婚礼的摄影师。

你是否也曾经觉得自己承担太多的责任呢?叶忒罗确实曾经为女婿摩西如此担忧(出埃及记18章)。摩西带领以色列民、裁定个人纠纷、为一大群人裁定法律判决,的确是过重的负荷。后来,叶忒罗终于对摩西说:「因为这事太重,你独自一人办理不了」(18节)。他很有智慧地给予摩西忠告,应当把较小的纷争委任给其他人,较大、较难的纠纷才呈到摩西手中处理(22节)。

不管你是一位照顾小孩的母亲、被压得喘不过气的企业执行长,或是负荷过重的教会义工,摩西的例子都可以是你的模范,应当以祷告的心仔细查看,自己是否能够将一部分的工作委任他人,甚至干脆停止,才不致于使自己陷入疲惫不堪的地步。 HDF

天父,求祢帮助我们设立优先次序,
教导我们何为重要、必须完成的事,
放下应当放手之事,
因此我们才能为祢做得更好。阿们。
若不安憩片刻,就会彻底崩溃。 ──黑文纳


全年读经:
诗篇79-80篇 罗马书11章1-18节


灵命日粮: 宛如羊群

读经: 读经:诗篇77篇11-20节


金句:祢曾借摩西和亚伦的手引导祢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 -诗篇77篇20节


在博德牧羊犬牧羊的示范中,牧羊犬的训练师解释道,因为羊群是很容易受野兽猎捕的动物,它们防范掠夺的主要方式,就是一大群紧密地聚集在一起,训练师如此说:「落单的羊是必死无疑,所以牧羊犬引导迁徙羊群时,总是将羊儿们群聚在一起。」

圣经将上帝比喻成是我们的好牧人,这对我们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提醒:在基督徒的群体里,我们是多么地彼此需要。当写到以色列民出埃及时,诗人说:「祂却领出自己的民如羊,在旷野引他们如羊群。祂领他们稳稳妥妥的,使他们不至害怕。」(诗篇78篇52-53节)

我们这些信靠基督的人是上帝的羊,能安居在祂的引领和保护的双手之下,也同时能得到主内弟兄姊妹的保护。我们是教会的肢体,应该彼此担当,互相扶持。

身为羊群中的一员,我们不只要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任,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持有「我们」而非「自我」的概念。我们有基督这位大牧者,又有属灵同伴环绕周围,在群羊中我们感到无比安全。 DCM

福哉爱主圣徒,
彼此以爱结连;
和睦相处,同心合意,
在地如同在天。 Fawcett
我们是上帝的羊,受祂的庇护,也彼此保护。


全年读经:
诗篇77-78篇 罗马书10章


灵命日粮: 无鱼之处

读经: 读经:路加福音7章34-48节


金句: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和他吃饭,耶稣就到法利赛人家里去坐席。 - 路加福音7章36节


我有一位时常一起钓鱼的好朋友,他是一个很细心的人。在穿上防水长靴,带齐了全部的钓鱼工具之后,他坐在卡车车斗的尾端,细查河面至少十五分钟,搜寻接近水面的鱼儿。过后,他说:「不用钓鱼了,这里根本没有鱼!」这使我想起另一个问题:「我是否想要在无鱼之处得人如鱼?」

耶稣说祂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路加福音7章34节)。身为基督徒,我们要和基督一样走入人群,但却不要效仿世界。因此我们必须问问自己:我是否和耶稣基督一样与罪人为友?倘若我们只与基督徒交朋友,我们便是冀望在无鱼之处得人如得鱼了。

与非信徒相处是「得人如鱼」的第一步,下一步则是爱,就是一份由衷的仁慈,使你能看见他们内在的挣扎和灵魂的呐喊。你可以问:「可以多告诉我一些吗?」然后以同理心的怜悯持续关怀。乔治‧赫伯特牧师(1593-1633年)如此说:「这份友善的情谊就隐含了许多教诲。」

这样的爱并非出于人类天生本能,而是只能出于上帝。所以我们应当如此祷告:「主,当我今日与不信的人同在,愿我倾听忧郁的声音,关怀疲惫的面容、下垂的眼神。愿我能放下自我,愿我渴慕从祢的爱而来的活泉,愿我今日能倾听他人的心声、展现祢的恩慈、传扬祢的真理。」DHR


我们并非储存槽,当成为上帝流通的管道。


全年读经:
诗篇74-76篇 罗马书9章16-3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