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主内群体

读经: 使徒行传2章38-47节


他们都专注于⋯⋯彼此的团契。—使徒行传2章42节,和合本修订版


在巴哈马南部有一小块土地,叫做破烂岛。在19世纪,这个地方的盐业十分昌盛,但后来由于盐业衰落,许多人就移居到附近的岛屿。到了2016年,岛上的居民只剩不到80人。尽管他们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宗派,但每一周所有人都会聚集在一个地方,一同敬拜上帝,并享受团契生活。由于岛上的居民不多,因此群体意识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初代教会的信徒也迫切需要和渴望群体的生活。耶稣的受死和复活,令他们对这新认识的信仰感到兴奋。但他们也知道,耶稣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与他们一起生活,所以他们极需要彼此。众信徒专注于使徒的教导和彼此的团契,也一起守圣餐(使徒行传2章42节)。他们在不同的家中聚会,一同敬拜上帝,举行爱筵,并关心他人的需要。使徒行传的作者如此描述当时的教会:“那许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4章32节)。他们被圣灵充满,不断地赞美上帝,并藉着祷告将教会的需要带到上帝面前。

群体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能在当中得到成长,也能彼此扶持。千万不要试图一个人奔走天路。当你与其他主内肢体分享你的困难和喜乐,并且一起亲近上帝时,上帝就会建立这种群体意识。

施安妮

你要如何刻意花时间与其他主内肢体相处?
你会在何时何地与他们相聚?
上帝,我需要祢和主内弟兄姐妹,
好让我能为祢活出最充实,最有意义的生命!


全年读经:
阿摩司书4-6章;启示录7章


灵命日粮:人人平等

读经: 罗马书3章21-26节


富户穷人在世相遇,都为耶和华所造。—箴言22章2节


我和妻子在度假期间,恣意享受清晨骑自行车的乐趣。其中一条路线可行经一个豪宅社区,每栋房子都价值数百万美元。在那条路上,我们看见形形色色的人──外出遛狗的居民,骑自行车的同好,以及许多建造新屋或维护美丽景观的工人。那里汇集了各行各业的人,提醒我一个宝贵的事实,那就是我们之间没有真正的区别。无论是富足或贫穷,资产阶级或劳动阶级,鼎鼎大名或默默无闻,那天早上,我们所有出现在那条街上的人都是一样的。就像箴言22章2节,说:“富户穷人在世相遇,都为耶和华所造。”不管彼此间有何差异,你我都是上帝按祂的形象所造的(创世记1章27节)。

但不只如此。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也意味着无论我们是什么种族,经济状况或社会地位,我们都是生下来就有了罪。正如罗马书3章23节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在上帝面前,我们都同样悖逆,有罪,而且都需要耶稣!

我们常出于各种原因将人们分为不同的群体,但实际上,无论什么国籍或种族,我们同样都是上帝所造的人。再者,虽然我们都身处同样的景况,都是需要救主的罪人,但我们能倚靠祂的恩典,“白白地称义”(24节),与上帝和好。

白德夫

当你明白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如何使你更关爱别人?
耶稣如何满足你最深的需要?
面对文化,信仰多元的职场环境,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与人建立美好的关系,传递福音的好消息呢?
欢迎浏览:
“多元职场里如何为主作见证?”专题网页
亲爱的上帝,感谢祢差遣耶稣降世为人,
活出完美,无罪的生活,
并甘心乐意为我的罪流血舍命。


全年读经:
阿摩司书1-3章;启示录6章


灵命日粮:分心

读经: 诗篇131篇


我使我心安稳平静,好像母亲怀中断奶的孩子。—诗篇131篇2节,和合本修订版


我放下手机,厌倦了那些不断出现在小荧幕上,轮番轰炸的影像,观念和通知。但很快地,我又拿起手机,再度打开它。为什么会这样?

知名作家卡尔(Nicholas Carr)在其著作(The Shallows)中,描述了网络如何让人们无法安静思考:“网络似乎正在削弱我专注与沉思的能力。不管我是否正在使用网络,现在我的大脑已经习惯用网络传播信息的方式,即透过迅速移动的粒子流,接收各种资讯。我曾经是沉浸在文字海洋中的潜水员,而现在我却像骑乘水上摩托车的人,在水面上呼啸而过。”

这种让思绪呼啸而过的生活,似乎不太健康。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放慢脚步,深深潜入平静的灵性水域呢?

在诗篇131篇,大卫写道:“我使我心安稳平静”(2节,和合本修订版)。这句话提醒我,在这件事上我有责任,改变习惯要从我选择平静开始。也许我必须一次次做出这样的选择,但慢慢地,我们将体验到上帝那使人得满足的美善。我们就像小孩子一样,心满意足地得享安歇,牢记唯有祂能带来盼望(3节)。这般心灵的满足,没有任何手机的应用程式可以提供,也没有任何社群网站可以供应。

何安德

科技如何影响你,
使你无法在上帝面前保持平静安稳?
你的手机是否能提升你的满足感?为什么?
天父,这世上充斥各种干扰,无法满足我的心灵,
求祢帮助我相信,祢会让我得到真正的满足。


全年读经:
约珥书1-3章;启示录5章


灵命日粮:胜过试炼

读经: 创世记50章15-21节


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创世记50章20节


安妮在贫穷与痛苦中长大。她父母生了五个孩子,两个不幸夭折。五岁时,一场眼疾使安妮双眼半盲,无法阅读或写字。八岁时,她母亲死于肺结核。不久之后,她那有暴力倾向的父亲抛下她和弟弟妹妹。她最小的妹妹被送去与亲戚同住,安妮和弟弟吉米则被送到图克斯伯里济贫院。这间济贫院破旧不堪,且人满为患。几个月后,吉米也去世了。

安妮十四岁时,境遇开始好转。她被送到盲人学校,在那里接受改善视力的手术,并学习读书写字。虽然她很难融入群体,但学业表现出色,甚至代表毕业生于毕业典礼上致词。如今,她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安妮·苏利文,也就是海伦·凯勒的老师兼同伴。安妮以努力,耐心及爱心,让看不见也听不到的海伦学习说话,摸读点字,并帮助海伦读完大学。

圣经人物约瑟也必须克服极大的试炼。17岁时,他的哥哥们妒忌他,把他卖为奴隶,后来他还遭诬陷被关入监牢(创世记37,39-41章)。但上帝却使用约瑟拯救埃及人和他的家人,使许多人在饥荒中可以存活(50章20节)。

我们都会面临试炼和困境。但如同上帝帮助约瑟和安妮克服困难,并让他们影响别人的生命,祂也能帮助和使用我们。让我们寻求上帝的帮助与引导,祂看得见也听得到。

柯爱莉

上帝如何帮助你渡过试炼?
你要怎样帮助那些正身陷困境的人?
亲爱的上帝,感谢祢帮助我渡过试炼。
请祢让我也能成为别人的帮助。


全年读经:
何西阿书12-14章;启示录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