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甲板底下

读经: 哥林多前书12章12-14,21-27节


身上肢体,人以为软弱的,更是不可少的。—哥林多前书12章22节


我朋友米克在一艘医疗船(Africa Mercy)上工作,这艘船主要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每天都有数百名病患登船就医,否则他们的疾病将无法获得治疗。

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会定期登船,拍摄医护人员如何为腭裂和畸型足患者进行治疗矫正。偶尔他们也会到甲板底下采访其他船务人员,但很少人会注意到米克负责的工作。

米克是一名工程师,对于自己被分配的工作是处理船上的污水,他承认有点惊讶。医疗船每天都会产生多达四万公升的废水,因此处理有毒物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果米克没管理好船上的水管和水泵,船上的生命救援行动将无法进行。

人们很容易为那些在福音事工中“甲板上”的人鼓掌,却忽略了在甲板底下辛勤工作的人。当哥林多教会的信徒高举那些拥有特殊恩赐的人时,保罗提醒他们,在福音事工里,每个信徒都有各自的角色(哥林多前书12章7-20节),而且无论是医治人或帮助人,每个恩赐都举足轻重(27-31节)。其实,越不起眼的角色,就越应当得到尊荣(22-24节)。

你是处于“甲板底下”的人吗?你不必觉得自己无足轻重,因为你的工作不仅受上帝的认可,对所有人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霍薛顿

你若将自己的恩赐与他人比较会如何?
今天,你能肯定哪个“甲板底下”的信徒
所付出的努力?
上帝,谢谢祢看重我。
无论别人是否注意到我,谢谢祢总是看见我。


全年读经:
诗篇51-53篇;罗马书2章


灵命日粮:安静之处

读经: 路加福音5章12-16节


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路加福音5章16节


美国西维吉尼亚州的绿堤镇(Green Bank)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镇,位于崎岖的阿帕拉契山脉中。这个小镇与该地区的其他数十个小镇相似,但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那就是绿堤镇的142位居民都不能使用无线网络或智慧型手机。这是为了防止无线网络或手机讯号发射站的电磁波,对绿堤天文台造成干扰。因为这台全球最大的无线电波望远镜,需要没有任何干扰,才能接收星系运行自然产生的无线电波。结果,就科技方面而言,绿堤镇可说是北美洲最“安静”的地方。

有时,安静的环境能让我们迈步向前,在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中更是如此。耶稣正是我们的典范,祂退到安静,隐蔽之处向天父倾心吐意。路加福音5章16节记载:“耶稣却常常退到旷野去祷告”(新普及译本)。或许这节经文的关键词是常常。耶稣经常如此行,祂为我们树立了完美的榜样。如果这位宇宙的创造者都意识到要倚靠天父,你我岂不更需要?

退到安静之处,在上帝面前得着更新,能使我们在祂里面重新得力,迈步向前。今天,你能在何处找到这样的地方?

柯贝尔

哪些事会使你在祷告时分心?
有一个特定的安静之处,
如何帮助你专心祷告?
天父,有时生活周遭的噪音震耳欲聋,
使我无法单单专注于祢,亲近祢。
求祢帮助我找到安静之处,享受祢美好的同在。
欢迎点击链接阅读探索丛书《与天父谈话》。


全年读经:
诗篇49-50篇;罗马书1章


灵命日粮:打持久战

读经: 出埃及记5章1-9节


耶和华对摩西说:“现在你必看见我向法老所行的事。”—出埃及记6章1节


当泰明的国家发生政变时,军队开始恐吓基督徒,并杀害他们农场的牲畜。在失去生计后,泰明的家人分散到不同的国家。九年来,泰明一直住在难民营里,远远离开家人。他知道上帝与他同在,但在这段分离期间,他的两个家人过世了,使他开始感到绝望。

千百年前,以色列人也面对残酷的逼迫,上帝便指派摩西带领他们离开埃及,而摩西勉强同意了。但他去见法老时,法老却说:“我不认识耶和华,也不容以色列人去”(出埃及记5章2节),而且这埃及君王还对以色列人加强施压(6-9节)。以色列百姓因此责怪摩西,而摩西则抱怨上帝(20-23节)。

最终,上帝拯救了以色列人,让他们得到渴盼已久的自由,但却是按照祂的方式和时间。上帝用的是打持久战的方式,使我们认识祂的特质,让我们为更伟大的事做好准备。

泰明善用在难民营里的岁月,取得了印度新德里一所神学院的硕士学位。他现在是一位牧师,服事自己的同胞,即那些像他一样已找到新居所的难民。他说:“成为难民的经历磨炼并造就我成为一位仆人领袖。”在泰明的见证里,他引用了出埃及记15章2节摩西写的诗歌:“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我的拯救。”如今,上帝也是你我的力量与拯救!

葛庭墨

对于你目前的景况,你会想问上帝什么问题?
你如何相信上帝会信守承诺,
拯救你脱离困境?
天父啊,我知道我可以永远倚靠祢,
当我忽视这一真理时,求祢赦免我。


全年读经:
诗篇46-48篇;使徒行传28章


灵命日粮:额外恩典

读经: 以弗所书2章1-10节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也不是出于行为。—以弗所书2章8-9节


当我们在教会为一个特别活动进行布置时,负责的一位姐妹因我经验不足而大发牢骚。等她走开后,另一位姐妹走近我,说:“别管她。她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需要额外恩典的人。”

我一笑置之。自此之后,每当与人发生冲突时,我就会给对方贴上这个标签。多年后,我坐在同一间教会的会堂里,听到那位“需要额外恩典”的姐妹去世的消息。牧师在悼念这位姐妹时,分享了她如何在幕后殷勤服事上帝,并且乐善好施。我听了十分羞愧,祈求上帝饶恕我过去给她和其他人贴上标签,论断他们,还说他们的闲话。其实,我与其他的基督徒一样,都需要额外恩典。

在以弗所书2章,使徒保罗提到,所有的信徒“本为可怒之子”(3节)。然而,上帝却赐给我们救恩,这份恩典是我们不配得到,也永远无法赚取的,“免得有人自夸”(9节)。的确,无人能自夸!

在人生的旅途中,当我们不断地顺服上帝时,圣灵就会在我们身上动工,改变我们的个性,使我们能彰显上帝的特质。每个信徒都需要额外的恩典,但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因为上帝的恩典够我们用(哥林多后书12章9节)。

邓书琪

你曾在何时断定别人需要额外恩典?
今天你在生活的哪一方面需要恩典?
天父上帝,求祢帮助我以恩慈待人,
犹如祢厚赐予我丰盛的恩典一样。


全年读经:
诗篇43-45篇;使徒行传27章27-44节